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知识点总结及课时练习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知识点总结及课时练习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记一记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识体系一个模型——理想气体一个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三个特例——p1V1T1=p2V2T2⎩⎪⎨⎪⎧T1=T2时,p1V1=p2V2V1=V2时,p1T1=p2T2p1=p2时,V1T1=V2T2辨一辨1.理想气体也不能严格地遵守气体实验定律.(×)2.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压强不变而温度由100 ℃上升到200 ℃时,其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4.气体由状态1变到状态2时,一定满足方程p1V1T1=p2V2T2.(×)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4倍,可能是因为压强减半且热力学温度加倍.(√)想一想什么样的气体才是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严格遵从实验定律的气体;特点:①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一种理想化模型.②理想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分子不占空间,可视为质点.③理想气体分子除碰撞外,无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④理想气体分子无分子势能的变化,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只和温度有关.思考感悟:练一练=1.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要使它的密度减小,可能的办法是( )A .保持气体体积一定,升高温度B .保持气体的压强和温度一定,增大体积C .保持气体的温度一定,增大压强D .保持气体的压强一定,升高温度解析:由ρ=m /V 可知,ρ减小,V 增大,又由pV T =C 可知A 、B 、C 三项错,D 项对.答案:D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状态变化中可能的实现是( )A .使气体体积增加而同时温度降低B .使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压强减小C .使气体温度不变,而压强、体积同时增大D .使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体积减小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恒量得A 项中只要压强减小就有可能,故A 项正确;而B 项中体积不变,温度与压强应同时变大或同时变小,故B 项错;C 项中温度不变,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故不能同时增大,故C 项错;D 项中温度升高,压强减小,体积减小,导致pV T 减小,故D 项错误.答案:A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图上的直线ABC 来表示,在A 、B 、C 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 A 、T B 、T C 相比较,大小关系为( )A .TB =T A =T CB .T A >T B >T CC .T B >T A =T CD .T B <T A =T C解析:由图中各状态的压强和体积的值可知:p A · V A =p C ·V C <p B ·V B ,因为pV T =恒量,可知T A =T C <T B .答案:C4.如图所示,1、2、3为p -V 图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种状态,该理想气体由状态1经过程1→3→2到达状态2.试利用气体实验定律证明:p 1V 1T 1=p 2V 2T 2. 证明:由题图可知1→3是气体等压过程,据盖—吕萨克定律有:V 1T 1=V 2T3→2是等容过程,据查理定律有:p 1T =p 2T 2联立解得p 1V 1T 1=p 2V 2T 2.要点一对理想气体的理解1.(多选)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严格遵守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查理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B.理想气体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实际气体在一定程度上的近似C.和质点的概念一样,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增大,其温度可能不变解析: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对实际气体的科学抽象;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以把实际气体近似视为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A、B、C三项正确;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D项错误.答案:ABC2.(多选)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极低的气体也是理想气体B.压强极大的气体也遵从气体实验定律C.理想气体是对实际气体的抽象化模型D.理想气体实际并不存在解析:气体实验定律是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得出的,温度极低、压强极大的气体在微观上分子间距离变小,趋向于液体,故答案为C、D两项.答案:CD要点二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和应用3.(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V、T,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压强仍为p,则下列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是() A.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B.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C.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D.先等容降温,再等温压缩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若经过等温膨胀,则T不变,V增加,p减小,再等容降温,则V不变,T降低,p减小,最后压强p肯定不是原来值,A项错,同理可以确定C项也错,正确为B、D两项.答案:BD4.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初态(p0、V0、T0)先经等压变化使温度上升到32T0,再经等容变化使压强减小到12p0,则气体最后状态为()A.12p0、V0、32T0 B.12p0、32V0、34T0C.12p0、V0、34T0 D.12p0、32V0、T0解析:在等压过程中,V∝T,有V0T0=V33T02,V3=32V0,再经过一个等容过程,有:p032T0=p02T3,T3=34T0,所以B项正确.答案:B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形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能使h变小的原因是()A.环境温度升高B.大气压强升高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D.U形玻璃管自由下落解析:对于左端封闭气体,温度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发生膨胀,h增大,故A项错.大气压升高,气体压强将增大,体积减小,h减小,故B项对.向右管加水银,气体压强增大,内、外压强差增大,h将增大,所以C项错.当管自由下落时,水银不再产生压强,气体压强减小,h变大,故D项错.答案:B6.一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空气,因而在27 ℃、外界大气压为758 mmHg时,这个水银气压计的读数为738 mmHg,此时管中水银面距管顶80 mm.当温度降至-3 ℃时,这个气压计的读数为743 mmHg,求此时的实际大气压值为多少?解析:画出该题初、末状态的示意图分别写出被封闭气体的初、末状态的状态参量p1=758 mmHg-738 mmHg=20 mmHgV1=(80 mm)·S(S是管的横截面积)T1=(273+27) K=300 Kp2=p-743 mmHgV2=(738+80) mm·S-743(mm)·S=75(mm)·ST2=(273-3)K=270 K将数据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1V1 T1=p2V2 T2解得p=762.2 mmHg.答案:762.2 mmHg要点三理想气体变化的图象7.在下图中,不能反映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又回到原来状态的图是()解析:根据p -V ,p -T 、V -T 图象的意义可以判断,其中D 项显示的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与题意不符.答案:D8.图中A 、B 两点代表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两个不同的状态,状态A 的温度为T A ,状态B 的温度为T B ;由图可知( )A. T B =2T AB. T B =4T AC. T B =6T AD. T B =8T A 解析:对于A 、B 两个状态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A V A T A =p B V B T B可得:T B T A =p B V B p A V A =3×42×1=6,即T B =6T A ,C 项正确. 答案:C基础达标1.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其状态参量p 、V 、T 的变化情况不可能的是( )A .p 、V 、T 都减小B .V 减小,p 和T 增大C.p和V增大,T减小D.p增大,V和T减小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可知,p和V增大,则pV增大,T应增大.C项不可能.答案:C2.(多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写成pVT=C,对于常量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质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相同B.对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都相同C.对质量不同的不同气体可能相同D.对质量不同的不同气体一定不同解析: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适用条件就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说明常量C仅与气体的种类和质量有关,实际上也就是只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关.对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当然常量是相同的,而对质量不同的不同气体,只要物质的量是相同的,那么常量C也是可以相同的.答案:BC3.(多选)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C.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D.温度升高,压强和体积可能都不变解析:由pVT=C(常量)可知,V不变、p增大时T增大,故A项正确;T增大时,p与V至少有一个要发生变化,故D错误;把V=mρ代入pVT=C得pmρT=C,由此式可知,T不变时,ρ随p的减小而减小,故B项正确;p不变时,ρ随T的减小而增大,故C 项错误.答案:AB4.(多选)关于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压强不变而温度由100 ℃上升到200 ℃时,其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变到状态2时,一定满足方程p 1V 1T 1=p 2V 2T 2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4倍,可能是压强减半,热力学温度加倍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到原来的4倍,可能是体积加倍,热力学温度减半解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中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不是摄氏温度,A 项错误,B 项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各量的比例关系即可判断C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BC5.光滑绝热的轻质活塞把密封的圆筒容器分成A 、B 两部分,这两部分充有温度相同的气体,平衡时V A :V B =1:2,现将A 中气体温度加热到127 ℃,B 中气体温度降低到27 ℃,待重新平衡后,这两部分气体体积的比V A ′:V B ′为( )A .1:1B .2:3C .3:4D .2:1解析:对A 部分气体有:p A V A T A =p A ′V ′A T A ′① 对B 部分气体有:p B V B T B =p B ′V B ′T B ′② 因为p A =p B ,p A ′=p B ′,T A =T B ,所以由①②得V A V B =V A ′T B ′V B ′T A ′,所以V A ′V B ′=V A T A ′V B T B ′=1×4002×300=23答案:B6.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汽缸和活塞都是绝热的,缸内被封闭的理想气体原来体积为V ,压强为p ,若用力将活塞向右压,使封闭的气体体积变为V 2,缸内被封闭气体的( )A .压强等于2pB .压强大于2pC .压强小于2pD .分子势能增大了解析:汽缸绝热,压缩气体,其温度必然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C (恒量)可知,T 增大,体积变为V 2,则压强大于2p ,故B 项正确,A 、C 两项错,理想气体分子无势能的变化,D 项错.答案:B7.(多选)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A 状态开始,经历了B 、C 状态,最后到D 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 .B →C 体积不变,压强变大C .B →C 体积不变,压强不变D .C →D 体积变小,压强变大解析:由图象可知,在A →B 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且体积与温度成正比,由pV T =C ,气体压强不变,是等压过程,故A 项正确;由图象可知,在B →C 是等容过程,体积不变,而热力学温度降低,由pV T =C 可知,压强p 减小,故B 、C 两项错误;由图象可知,在C →D 是等温过程,体积减小,由pV T =C可知,压强p 增大,故D 项正确.答案:AD8.一气泡从30 m 深的海底升到海面,设水底温度是4 ℃,水面温度是15 ℃,那么气泡在海面的体积约是水底时的( )A .3倍B .4倍C .5倍D .12倍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知V 2V 1=p 1T 2p 2T 1,其中T 1=(273+4) K =277 K ,T 2=(273+15) K =288 K ,故T 2T 1≈1,而p 2=p 0≈10ρ水 g ,p 1=p 0+p ≈40 ρ水 g ,即p 1p 2≈4,故V 2V 1≈4.故选B 项.答案:B9.(多选)如图所示,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汽缸中,用水平外力F 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分别用p 、V 、T 表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气体从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此过程可用下图中哪几个图象表示( )解析:由题意知,由状态①到状态②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根据pV T =C 可知压强将减小.对A 项图象进行分析,p -V图象是双曲线即等温线,且由状态①到状态②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故A 项正确;对B 项图象进行分析,p -V 图象是直线,温度会发生变化,故B 项错误;对C 项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但体积增大,故C 项错误;对D 项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压强减小,D 项正确.答案:AD10.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中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A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B .温度升高,压强不变C .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 .温度不变,压强减小解析:由题意可知,封闭空气温度与大气温度相同,封闭空气体积随水柱的上升而减小,将封闭空气近似看作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常量,若温度降低,体积减小,则压强可能增大、不变或减小,A 项正确;若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则压强一定增大,B 、C 两项错误;若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则压强一定增大,D 项错误.答案:A11.某不封闭的房间容积为20 m 3,在温度为7 ℃、大气压强为9.8×104 Pa 时,室内空气质量为25 kg.当温度升高到27 ℃、大气压强为1.0×105 Pa 时,室内空气的质量是多少?(T =273 K +t )解析:假设气体质量不变,末态体积为V 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 1V 1T 1=p 2V 2T 2, 解得V 2=p 1V 1T 2p 2T 1=9.8×104×20×3001.0×105×280=21.0 m 3. 因为V 2>V 1,即有部分气体从房间内流出,设剩余气体质量为m 2,由比例关系有:V 1V 2=m 2m 1,m 2=m 1V 1V 2=23.8 kg.答案:23.8 kg12.图甲为1 mol 氢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的V -T 图象,已知状态A 的参量为p A =1 atm ,T A =273 K ,V A =22.4×10-3 m 3,取1 atm=105 Pa ,在图乙中画出与甲图对应的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写出计算过程并标明A 、B 、C 的位置.解析:据题意,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C 的过程中,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p A V A T A =p C V C T C ,p C =1 atm ,从A 变化到B 的过程中有:p A V A T A=p B V B T B,p B =2 atm. A 、B 、C 的位置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13.[2019·潍坊高二检测]内燃机汽缸里的混合气体,在吸气冲程结束瞬间,温度为50 ℃,压强为1.0×105 Pa ,体积为0.93 L .在压缩冲程中,把气体的体积压缩为0.155 L 时,气体的压强增大到1.2×106 Pa.这时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解析:气体初状态的状态参量为p 1=1.0×105 Pa ,V 1=0.93 L ,T 1=(50+273) K =323 K.气体末状态的状态参量为p 2=1.2×106 Pa ,V 2=0.155 L ,T 2为未知量.由p 1V 1T 1=p 2V 2T 2可求得T 2=p 2V 2p 1V 1T 1, 将已知量代入上式,得T 2=1.2×106×0.1551.0×105×0.93×323 K =646 K , 所以混合气体的温度t =(646-273) ℃=373 ℃.答案:373 ℃能力达标14.[2019·长春市质检]如图所示,绝热气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 =10 kg,横截面积S=50 cm2的活塞可沿气缸无摩擦滑动;被封闭的理想气体温度t=27 ℃时,气柱长L=22.4 cm.已知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p0=1.0×105Pa,标准状况下(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 ℃)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mol-1,g=10 m/s2.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被封闭理想气体的压强;(2)被封闭气体内所含分子的数目.解析:(1)被封闭理想气体的压强为p=p0+mg Sp=1.2×105 Pa(2)由p0V0T0=pVT得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0=pVT0 p0T被封闭气体内所含分子的数目为N=N A V0 V m解得N=3.3×1022个答案:(1)1.2×105 Pa(2)3.3×1022。

高中物理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高中物理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高中物理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母题来源一】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ni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n卷)(多选)如图,一开口向上的导热汽缸内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

现用外力作用在活塞上,使其缓慢下降。

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在活塞下降过程中()A.气体体积逐渐减小,内能增知B.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逐渐增大,放出热量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E.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吸收热量【母题来源二】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山东卷)【母题原题】(2020.山东等级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c-a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其p-V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三个状态的坐标分别为a(V0, 2p0)、b (2V0,p0)、c(3V0,2p0),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在a-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小于在b-c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B.气体在a-b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在b-c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C.在c-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D.气体在c-a过程中内能的减少量大于b-c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母题来源三】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I卷)甲、乙两个储气罐储存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甲罐的容积为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p;乙罐的容积为2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1 p。

现通过连接两罐的细管把2甲罐中的部分气体调配到乙罐中去,两罐中气体温度相同且在调配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配后两罐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求调配后①两罐中气体的压强;②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

【母题来源四】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n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n卷)潜水钟是一种水下救生设备,它是一个底部开口、上部封闭的容器,外形与钟相似。

高中物理选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高中物理选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低到多少度?
• 【例1】 如图1所示,内径均匀的U形管中 装入水银,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的距离均为l =10.0 cm,大气压强p0=75.8 cmHg时,将 右侧管口封闭,然后从左侧管口处将一活塞
缓慢向下推入管在管内移动的 距离.
解析 设活塞移动的距离为 x cm,则左侧气体体积为(l+h2 -x)cm 柱长,右侧气体体积为(l-h2)cm 柱长,取右侧气体 为研究对象.由等温变化规律得 p0l=p2(l-h2) 解得 p2=l-p0lh2=7578 cmHg 左侧气柱的压强为 p1=p2+h=8070 cmHg 取左侧气柱为研究对象,由等温变化规律得
•针对训练 内径均匀的L形直 角细玻璃管,一端封闭,一端 开口竖直向上,用水银柱将一 定质量空气封存在封闭端内, 空气柱长4 cm,水银柱高58 cm,进入封闭端长2 cm,如 图8-3-1所示,温度是87 ℃ ,大气压强为75 cmHg,求:
(1)在图示位置空气柱的压强 p1.
图8-3-1
(2)在图示位置,要使空气柱的长度变为 3 cm,温度必须降
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解答此题:
(1)该题研究对象是什么?
混入水银气压计中的空气
(2)画出该题两个状态的示意图:
解:以混进水银气压计的空气为研究对象
初状态:
p1=758-738=20mmHg V1=80Smm3 T1=273+27=300 K 末状态:
p2=p-743mmHg V2=(738+80)S-743S=75Smm3
例一: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初始状态, 现要使它的温度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回到初
始状态的温度,可能实现的过程是( D )
A 先保持压强不变而使体积膨胀 接着保持体积不变而增大压强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8章气体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8章气体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在下节课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疑问、推荐阅读材料等。
3.拓展活动: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思考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吹气球、烧水等,尝试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制冷技术等,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我将采取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如通过图示或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2.对于学生在问题解决策略上的不足,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将更多地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如压强、体积、温度等,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
2.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化学中的物质的量概念,对n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3.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学中的代数知识,能够进行方程的求解和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请学生阅读以上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加深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请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如航空航天、制冷技术等,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在家中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A. p i =p2, V i=2V2, T i= 1T22 C. p i =2p2, V i=2V2, T i= 2T2 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iB. p i =p2, V i= 2 V2 , T i= 2T2D . p i =2p2 , V i=V2, T i= 2T22.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i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A.先增大后减小C.单调变化B.先减小后增大D.保持不变3•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5 .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 .温度和体积B .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 D .压强和温度6.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程ab到达状态b或进过过程ac到状态c, 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所示。

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 ,在过程ab和ac 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贝UA. Pb >Pc, Qab>QacB. Pb >Pc, Qab<QacC. Pb <Pc, Qab>QacD. Pb <Pc, Qab<Qac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 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p i、V i、T i,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状态B 变为状A 当体积减小时,V 必定增加B 当温度升高时,N 必定增加C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D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二、双选题9•一位质量为60 kg 的同学为了表演“轻功”,他用打气筒 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然 这4只气球以相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 在气球的 放置一轻质塑料板,如图所示。

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方程,它揭示了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关系以及对气体的变化进行定量描述。

理解和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研究气体行为和应用气体知识至关重要。

1. 理想气体模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基于理想气体模型,该模型假设气体为非常小的、无质量的粒子,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根据这个假设,理想气体的状态可以通过几个主要的参数来描述,包括压力(P)、体积(V)、温度(T)和物质的量(n)。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表达式表示为: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力,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绝对温度。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从三个基本定律推导而来,分别是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波义耳定律表明在恒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其压力呈线性关系;查理定律则指出在恒定压力下,气体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盖-吕萨克定律表明在恒定体积下,气体的压力与其温度成正比。

通过这三个定律的关系,可以推导得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根据波义耳定律的关系式PV = k1,在恒定温度和恒定物质的量的情况下,压力和体积成反比。

再根据查理定律的关系式V/T = k2,在恒定压力和恒定物质的量的情况下,体积和温度成正比。

将这两个关系结合起来,可以得到PV/T = k3。

因为k1、k2和k3都是常数,所以可以简化为PV/T = R,其中R为气体常量。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物理、化学和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描述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变化情况。

对于理想气体的计算问题,可以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在研究气体在不同压力下的体积变化时,可以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当温度和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时,根据方程PV = nRT,可以通过改变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来计算气体的状态。

此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可以用来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以及理想气体的密度等相关的气体性质。

高中物理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学案

高中物理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学案

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学案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理想气体这个物理模型。

2、会推导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并能够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相应的题目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学习过程一.理想气体1、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设想一种气体,在任何,我们把这样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它是实际气体在一定程度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3、理想气体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它作用力,从能量上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完全由决定。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内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时,尽管P、V、T都可能改变,但是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2.方程:,。

3.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第一种:从(p1,V1,T1)先等温并使其体积变为V2,压强随之变为pc,此中间状态为(pc ,V2,T1)再等容并使其温度变为T2,则其压强一定变为p2,则末状态(p2,V2,T2)。

第二种:从(p1;V1,T1)先等容并使其温度变为T2,则压强随之变为p′c ,此中间状态为(p′c,V1,T2),再等温并使其体积变为V2,则压强也一定变为p2,也到末状态(p2,V2,T2)。

用两种方法推导:4.推论(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三个状态参量保持某一个参量不变时,就可以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别得到(2)根据气体的密度ρ=m/V,可以得到气体的密度公式5.适用条件6、注意方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温度必须用,公式两边中P和V单位必须,但不一定是国际单位。

[典型例题]三、当堂检测1、如图8—24所示,粗细均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当t1=310C,大气压强P0=76cmHg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这时左管被封闭的气柱长L1=8cm,则(1)当温度t2多少时,左管气柱L2为9cm?(2)当温度达到上问中的温度t2时,为使左管气柱长L多长的水银柱?图8—232、钢筒内装有3kg 气体,当温度是-230C 时,压强为4atm ,如果用掉1kg 后,温度升高到270C ,求筒内气体的压强。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意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深刻理解气体的状态和特性,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宏观特性与微观机制之间的关系。

同时,这一章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热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了解理想气体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特性; -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在问题解答中的应用; -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 理想气体的概念和特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在学情分析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然而,对于气体的宏观特性与微观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可能较为薄弱。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气体的微观机制和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特性。

•能力目标: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理想气体的特性。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入、教师讲解、实验探究和问题解答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导入与激发兴趣(10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或引用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思考气体的特性和状态。

比如,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空气中的气压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在高山上呼吸困难?为什么气球可以飞起来?步骤二:理论讲解与知识点梳理(30分钟)1.介绍理想气体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尺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又称理想气体定律、普适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建立在玻义耳-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的基础上。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由研究低压下气体的行为导出的。

但各气体在适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多少有些偏差;压力越低,偏差越小,在极低压力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较准确地描述气体的行为。

极低的压强意味着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大,此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小;又意味着分子本身所占的体积与此时气体所具有的非常大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因而分子可近似被看作是没有体积的质点。

于是从极低压力气体的行为触发,抽象提出理想气体的概念。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达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数学表达式为:
pV=nRT
方程有4个变量,其意义描述如下:
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
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
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
T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还有一个常量R,R为理想气体常数。

从数学角度可以看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变量很多。

因此此方程以其变量多、适用范围广而著称,对常温常压下的空气也近似地适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殊情况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恒温过程(T恒定)
该过程满足玻义耳定律(玻—马定律)(Boyles‘s Law)
当n,T一定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V,p成反比,即V∝(1/p);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等容过程(V恒定)
该过程满足查理定律(Charles’s Law)
当n,V一定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T,p成正比,即p∝T;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等压过程(p恒定)
该过程满足盖-吕萨克定律(Gay-Lussac‘s Law)
当p,n一定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V,T成正比,即V∝T;
什么样的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的气体,我们称之为理想气体。

常温下的大部分气体,比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都可以当成理想气体来处理。

理想气体可以忽略掉气体平均分子势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