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简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家对骑士文学的讽刺。小说全面真实的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生动描绘了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的人物及生活遭遇,有力地揭示了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他必然衰落的趋势。它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小说中主仆二人的游侠活动是荒诞不经的,但活动环境是真实的。从贫穷的山村到杂乱的城镇,从偏僻的小客店到豪华的公爵城堡,从平原到深山,从大路到森林,通过对贵族、僧侣、地主、农民、演员、商人、理发师、牧羊人、苦役犯、妓女、强盗等近700个不同阶层人物的描写,接触到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习尚等方面,构成一幅完整的社会画卷,反映了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现实。另外,小说还在许多方面表达了作者“民主自由”,摆脱封建束缚、反对种族迫害、反对封建割据、反对殖民政策等人文主义思想。

6、如何理解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巧妙地集合于一身。一方面,堂•吉诃德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他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处处歪离现实,行为荒诞。他把风车当巨人、客店当城堡、苦役犯当受害的骑士,把羊群当军队……他的荒唐行为往往事与愿违,害人累己。他的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裂,被看作是“主观主义”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堂•吉诃德又是一个严肃的悲剧人物。他立志铲除人间不平,为追求正义理想而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具有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的高尚的品德,表现了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清醒时,他还是一位智者,热情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行侠改造社会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又都以失败的悲剧结局告终。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7、《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它创作了一种新型小说,既模仿骑士传奇的题材和体裁,利用骑士小说的迅捷性宣传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又吸取了流浪汉小说环境描写的长处,使主人公的游侠接触到下层社会生活。它摒弃了骑士小说的梦幻成分,一改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的悲观消极形象,发展了英雄史诗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斗争精神。它既注意继承前人的创作经验,又不因循守旧,对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综合革新,把欧洲长篇小说推到了近代小说的边缘。

2)是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和桑丘两个世界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典型。这两个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不是静止的3)在表现手法上,小说巧妙地运用了讽刺艺术,采用了对比、幽默、嘲讽、夸张等手法。如在人物设置上富有对比性,主仆两人既对立又相辅相成。从年龄、外貌到性格、语言都作了鲜明的对比。作品把平凡的生活细节和富有奇特幻异的想象、滑稽夸张的闹剧场面和朴实无华的现实生活、英雄和丑角、智者与疯子、悲剧与喜剧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幽默讽刺风格。

4)是语言的生动而富有表现力。小说的语言形式多样,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含蓄,有时明快,一扫骑士小说惯用的华而不实的绮丽文风。它采用了西班牙人民通用的口语,特别是出自桑丘口中的那些民谚俚语,体现了西班牙的民族风格。

8、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思想性深刻,在艺术上有巨大的审美价值。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是单一的、平

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霍拉旭理智冷静,哈姆莱特热情深沉,更加反衬出哈姆莱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性。内心独白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的特点。莎翁是语言大师,他的词汇特别丰富他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且贴和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人物的戏剧动作相衬相依恰当的比喻、双关语、成语和谐语,不仅丰富了表现力,而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3、卢梭的情感小说《新爱洛绮丝》的思想意义。

卢梭的情感小说《新爱洛绮丝》是一部书信哲理小说。作品描写贵族小姐尤丽与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尤丽的父亲从中阻挡,终于迫使尤丽含恨而死。作者对男女主人公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把他们初恋时的接触和热恋时如痴如迷的感情发展,描写的真挚感人,让读者从一封封公开的情书中得出结论:圣•普乐和尤丽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没有金钱门第的霉臭,也不受邪恶淫乱的玷污;有的只是真心诚意、志同道合。他俩幸福的结合,但冷酷的社会现实摧残了这朵爱情之花。作品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妇女婚姻不自由的状况。与此同时,作者还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阶级,现实他那激进的反封建精神。

20、《浮士德》的思想内容及其意义。

《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其主要有:①对德国丑恶现实的描绘;②对教会伪善的讽刺;

③对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揭露;④对反动思潮的嘲笑抨击。但其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诗剧的意义,在于它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憧憬、追求、成功、幻灭,再憧憬、再追求、再成功、再幻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超越自身、发展进步的;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与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现代人格基础。

21、浮士德形象分析。

《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鲜血和灵魂做低押;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所息、坚韧顽强、非凡毅力和品格。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这些便构成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这正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知识分子的写照。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他一方面想节欲精进,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着缠绵悱恻的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权的支持者。浮士德身上的这种“灵”与“肉”的矛盾,“善”与“恶”的斗争,体现了歌德身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

浮士德的形象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人生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