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PPT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医疗设备消 毒情况
01
监测指标
监测医疗设备的消毒情况,包括消 毒剂的种类、浓度、消毒时间和消 毒方式等。
02
监测目的
确保医疗设备的消毒效果达到标准, 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04 监测频率与范围
定期监测与临时监测
监测频率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应定期进行, 以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质量。
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应包括医院内的各个区 域,包括病房、手术室、实验室 等,以确保所有区域的卫生质量 得到保障。
改进措施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院环 境卫生水平。
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
监测结果分析
对医院环
实施改进方案
落实改进措施,对医院环境进行持 续监测和评估,确保改进效果。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 措施,提高医院环境卫生水平。
提高医疗环境质量
监测目标
监测医院内各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如病房、手术 室、实验室等。
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监测医院环境的微生物和污染物指标,有效预 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提高医疗服务水 平
良好的医疗环境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 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02 监测方法
常规监测
持续改进与优化
监测结果分析
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 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为改进提供依据。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制定针对 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医院环境 卫生水平。
措施实施与效果评 估
实施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
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改进方案,
实现持续改进。
谢谢
汇报人:XXX
监测频率

医院环境卫生常用的监测方法ppt课件

医院环境卫生常用的监测方法ppt课件
3
可编辑课件PPT
2、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追溯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3、采样原则
采集样品准确,无污染。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
间不得超过4小时; 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
二、空气监测
可编辑课件PPT
1、各类环境空气菌落总数的卫生标准
可编辑课件PPT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 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控制科 余浩辉
2021年4月18日星期日
1
可编辑课件PPT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空气监测 三、物表监测 四、手表面监测 五、消毒液监测 六、内镜消毒效果监测 七、血透治疗用水监测 八、紫外线灯监测
2
可编辑课件PPT
一、概述
1、监测的依据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 ……
应中心(去污区)等;
Ⅳ类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 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等;
≤4.0(5min)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5
可编辑课件PPT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
2013
平均菌落数 洁净用 (cfu/30min*皿) 房等级
空气洁净度级别
两只手算同一个样本。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49
可编辑课件PPT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ppt课件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ppt课件

-
3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 监测注意事项
1.做好检测前、中、后各种准备工作。 2.严格按照院感无菌操作规程执行。 3.提高认识、精密细致、保证质量。
-
4
一、手及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
1 、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 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皮肤粘膜) 。
2 、采样面积及方法:
-
12
* 采样注意事项:
将采样器放在室内各采样点,距地面高 度1.0-1.5m左右,离门窗和人员流动1.0m以 上,采样人员应远离采样器(最好在待检测 的室外)或与采样器保持约50cm的距离,以 免将操作者自身散发到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 胶粒子采到,影响监测结果。
* 结果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cfu/m3) = 平均菌落数(cfu)
* 检测方法:将采样平板置37 ℃培养48h,计 数并鉴定细菌。
* 结果计算: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 =50000N/AT
-
10
* 注意事项:采样前应关好门窗、空调, 在无人走动情况下,静止10min再进行采 样。
* 平板暴露法简便经济易操作,能采集到 10um左右的大粒子,但不能作精确定量, 其准确性比空气采样器法差。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常用消毒药械的应用与使用方法
-
1
医院环境及消毒Βιβλιοθήκη 菌监测与质控监测目的:一、加强病原学监测 二、加强耐药性监测 三、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四、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 五、采用先进的细菌分型检测技术
-
2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 监测内容
1.环境监测采样原则
2.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 3.皮肤黏膜的微生物学监测 4.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 5.空气的微生物学监测 6.使用中消毒剂和无菌器械保存液的微生物学监测 7.医疗用品的微生物学监测 8.血液和腹膜透析所用的水及透析液的微生物学监测 9.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10.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11.环氧乙烷灭菌的效果监测 12.辐射灭菌的监测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注意:采样时应无菌操作,正确选用中和剂,采样后1 小时内检测。
五、医用物品的实验室监测



由外科手术、创伤性操作的对病人感染也是医 院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如果医疗物品的消毒不够完善,对病人是潜在 危险因素。如果对污染的医疗物品操作不当, 对医务工作者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对医疗物品尤其是医疗器械消毒十分重要。
六、灭菌质量监测(压力蒸汽 灭菌的监测)
(一)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 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二)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 物监测。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 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 旁进行化学监测。 (三)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剂有芽孢悬液、芽 孢菌片以及菌片与培养基混装(自含式)的指 示管。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 意事项
院感科
卫医发[2000]431号《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三十一条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 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医院应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 (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 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 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 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第三十六条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 控制措施: 一、临床科主必须及时查找原回,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 步骤为; 1、证实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 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5、分析调查资料 6、写出调查报告。

《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好门窗和空调 ,无人走动情况下 2、对于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 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紫外线灯一般按 每m3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 3、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供应室洁净区、ICU。 可选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 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这些空气消毒器可用于有人 在房间内空气的消毒。 4、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只能采用层流通风。
宿州眼球事件
▪ 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 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 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 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 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 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 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 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 现感染……
▪ 目前做法 • 放弃形式,依据科学,追求实效 • 重视过程监控 • 能持续改进提高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范围
Ⅰ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 房
Ⅱ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
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 区、烧伤病房、ICU
Ⅲ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 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
▪ 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 ▪ 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未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 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
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 ▪ 操作过程中污染; ▪ 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
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 46人索赔两千多万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 长及兼职医师、兼职护士组成,负责本科 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各级人员掌 握各自职责,按职责执行。
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品清洁消毒
环 境 卫 生 学 监 测 范 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空气监测
以后普通科室可能取消常规空气 监测 重点科室每季度一次采样监测
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威胁患者 安全,增加医疗费用,还引发医院危机。 如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 死亡事件,血液透析事件等等无不以惨痛的 教训警示我们:不能对医院感染控制有丝毫 的掉以轻心或懈怠。
西安交大附院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2008年9月,西安交大附属医 院9名新生儿院内感染,8名死亡。
戊二醛
乙醇 氯已定
甘氨酸+吐温80
吐温80+卵磷脂 吐温80+卵磷脂
1.0+0.6
2.0+2.0
苯扎溴铵
吐温80+卵磷脂
注:配制各种中和剂除物表、手表监测中和剂外,其余均使用磷酸钠盐缓 冲液(PBS)为基础溶剂。 PBS:吐温-801g,蛋白胨10g,氯化钠8.5g,蒸馏水1000ml。
愿我们共同努力推进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1
通风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空气洁净技术 紫外线消毒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化学消毒法
空 气 净 化 方 法
2
3 4 5
6
7
通风
自然通风 一般以通 风30分钟 效果最好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紫外线消毒
适用于无人 状态下室内 空气的消毒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注意事项

医院环境微生物PPT课件

医院环境微生物PPT课件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医院环 境微生物监测数据进行分 析,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 科学依据。
医院环境微生物防控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医院环境复杂,微生物种类繁多,防控难度较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流动性大, 增加感染风险。
机遇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和管理将更加便捷、高 效;同时,国家和社会对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医院环境微生物 防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02
03
水体微生物监测
对医院内的水源进行定期采样, 通过培养或快速检测方法,评估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04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微生物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 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如描 述性统计、趋势分析等,揭示医院环境微生 物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 事件。
06
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在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01
02
03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PCR、基因测序等技 术,实现对医院环境中微 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医院环 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实时监 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 性。
医院环境微生物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微生物种类与数量
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包 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的 数量和种类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
切相关。
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通过空气 、水、食物、医疗器械和医护人 员的手等途径传播,增加医院感
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微生物标本采集培训教材(PPT 32页)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微生物标本采集培训教材(PPT 32页)

环境类别
空气平均菌落数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
CFU/皿
CFU/立方米
CFU/平方厘米
Ⅰ类环境
<=4.0(30min)
<=150
<=5.0
Ⅱ类环境
<=4.0(15min)
<=5.0
Ⅲ类环境
<=4.0(5min)
<=10.0
Ⅳ类环境
<=4.0(5min)
<=10.0
CFU/皿为平板暴露法,CFU/立方米为空气采样器法。 平板暴露法检测时的平板暴露时间。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平方厘米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平方厘米
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
• 空气采样 时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
疗活动前采样 方法:Ⅱ 、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 室内面积<=30平方米,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平方米,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
• 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 无法自行咳痰,可通过吸痰管从气道吸取 标本。
标本采集
• 通过气管内插管将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推进 呼吸道直至遇到阻力后开始抽吸,留取标 本在吸痰杯内。
标签及申请单Biblioteka • 每个标本都应在申请单上详细填写患者姓
尿液标本
• 泌尿系统感染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 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诊断主要通 过采集尿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其中 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 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其致病微生物还包 括其它细菌、念珠菌等。泌尿系统感染微 生物学检测的方法为尿培养、免疫学检测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5cm × 5cm的灭 菌标准规格板,放 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棉签蘸取
在规格板内横竖 往返均匀涂擦各5

5cm 横竖往返各五次
烧试管口
剪除手接触部分
烧试管口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4、检测方法: 充分振荡采样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 接种平皿,将冷却至40℃~45 ℃溶化营养琼脂培养 基每皿倾注15ml ~20ml,36 ℃+-1 ℃温箱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
1、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 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准备物品 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 气消毒效果监测
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
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
部位距墙壁1m处。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1、物品准备: (1)衣帽整齐、戴帽子口罩。 (2)准备物品:采样化验单、5×5cm标准灭菌
规格板、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 液的试管、无菌棉签、酒精灯、火柴、试管 架、标记笔、无菌剪刀。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2、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
行采样。 (2)根据物体表面是否规则,采取规格板或直接涂擦采样。 (3)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3、采样方法: (1)点燃酒精灯。 (2)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 返均匀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 格板面积,被采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 ≥100cm2,取100cm2。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 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注意 采样过程中不能横跨无菌面)
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3)皮肤粘膜采样:
采样时间: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作用时间,达 到消毒效果后及时采样。
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 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 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 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再用 酒精灯烧烤试管口及帽后盖好试管,做好标记,填 写化验单,立即送检。
1、物品准备: (1)衣帽整齐、戴帽子、口罩。 (2)准备物品:采样化验单、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
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无菌棉签、酒精灯、火 柴、试管架、标记笔、无菌剪刀。
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2、采样时间: 洗手、手消毒后,在接触病人、从事诊疗活动前进 行采样。
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主要内容
空气
监测对象及方法

物表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一)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 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 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10cfu/cm2.
三、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频度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 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 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结果判定1、Ⅱ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 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 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 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
结果判定2 Ⅲ、Ⅳ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 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 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
(一)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 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30m2。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4、布点顺序 从房间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 置门附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收培养皿的顺序相 反,从门附近的培养皿开始收。
5、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
点处,采样高度为距离地面0.8m~1.5m,采样时
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边延,暴露5min,盖 好,做好标记,填写化验单立即送检。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 气消毒效果监测
6、检测方法 将送检平皿置36℃+-1 ℃恒温 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注意:采样前关闭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 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3、采样方法: (1)点燃酒精灯,打开无菌剪刀。
(2)手的采样:被检者五指并拢掌心向上,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 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涂擦过程中同时 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 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做 好标记,填写化验单,立即送检。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5、计算方法: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 平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2)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6、结果判定: (1) 洁净手术部、其它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
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 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细 菌菌落总数≤5cfu/c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