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之薛宝钗
薛宝钗林黛玉性格比较论

薛宝钗、林黛玉性格比较论曲靖师院小教文专0501班学号:20056011914 姓名:卢小朴摘要:《红楼梦》塑造了两个绝顶聪明的女主人公,薛宝钗和林黛玉。
她们同属千金小姐,且各自都才貌出众,只因身世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让她们性格迥异。
一个大度,一个小性;一个安分随时,一个任性孤高;一个倍受推崇,一个倍受冷落。
分析她们的性格,我们可以看到她们性格的复杂性,是多种性格的统一体。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性格一、生活环境及所受教育“冷美人”薛宝钗出身于“真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世家,而“病西施”林黛玉则出身于虽系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的文人家庭。
出身于两种不同环境的两个女孩所受的教育又是什么样的呢?皇商家庭出身的社钗从小也曾淘气过。
七八岁时也够顽皮的。
她和兄弟姐妹在一处也怕读正经书。
因祖上有许多藏书,他们经常偷看《西厢》《琵琶》《元人百种》等书。
后被家人发现,骂的骂,打的打,烧的烧才丢开了……家人不准看所谓的杂书,在家人的打骂声中,淘气顽皮偷看杂书的宝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核心教育的宝姑娘。
虽然宝钗冰雪聪明,知识面甚广,但她只专心于女红,一天大半时间是穿着家常衣服在炕上做女工。
对于姐妹们的作诗联,句她不过是出于应酬略作一二。
薛宝钗聪明灵慧,幼时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教养,成就了她博学多识,浑厚深入的修养;培养了她眼于现实,用心于经济仕途的才能气质。
针织女红,管理应对,无所不能。
但她自己不以展现才思为然,而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处事金针,因此,在其判词中不言其才,而以“可以停机德”来形容,强调其贤德。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黛玉的第一任老师非我辈可比,其父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其母贾敏是史老太君最钟爱的小女儿。
黛玉的老师贾雪村说:“我这女学生言谈举止另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个凡方得此女,今知为荣府之外孙,又个足罕矣。
”那么贾敏到底不凡到什么地步呢?我们可以先从史太君身上找一下贾敏的影子。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分析2篇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分析2篇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分析红楼梦描写了一个庞大世家的兴衰沉浮,其中的眉目流转和纷繁芜杂给每个人物赋予了生动鲜活的形象,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小说中扮演了多重角色。
本文将从她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角度对薛宝钗的人物进行分析。
一、薛宝钗的性格特点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位性格温柔、善良、聪慧、贤惠并富有同情心和博大胸怀的女子。
她是如此地善良,甚至在她没有证据证明嫁给贾宝玉和薛蟠由于家族利益为由在背后勾心斗角时,她从未对任何人作过恶言恶语。
这一点让她在整个家族中格外受人尊敬。
她对贾宝玉也十分体贴,对他总是给予关心和爱护,这种丰富的情感更是成就了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
对家族中的士人和妇女,她一视同仁,并会在各种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反映了古代女性高尚的美德,她的心灵处于一种毫无欲望的清净状态,在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同时能够保持同样的那份极度对别人的关注。
薛宝钗还有着极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她不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善于在各种场合下驾驭语言,并通过语言传达她深切的感受和思想。
她不同凡响的能力让她在文化建设和社会纷争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薛宝钗的美貌既不是出自她的骨骼之美,也不是出自她的服饰之美,她的美貌是由她那高尚的性格所铸就的。
这正是她成为人物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薛宝钗的人物形象也经常与她的花名相联系。
“宝钗”二字意为钗头上宝,给人一种华丽、富丽堂皇的感觉。
这种丰富、贵族的特质在她的人物形象中得到了呼应。
为了展现她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描写经常将她的神情和动作与自然景物结合起来。
她像一只纤弱的翠鸟,轻轻飞舞着,捕拿着每一丝风的呼吸。
在百花缭绕的季节里,薛宝钗仿佛一朵盛开的花,优雅自然,惹人喜爱。
三、薛宝钗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角色在文化建设方面红家既是一支极为有文化底蕴的士族,也是一个长期强调文化教育的家族。
尤其是在薛宝钗的带领下,这样的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红楼梦》人物薛宝钗的性格分析

《红楼梦》人物薛宝钗的性格分析《红楼梦》人物薛宝钗的性格分析《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人物薛宝钗的性格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处事淡然,做事无情比如金钏儿的死:王夫人为头等大丫头金钏儿的死有些心疼,宝钗知道后就赶过来进行了一番巧妙的劝慰。
王夫人说:金钏把我的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出去,原想过几天就叫她上来,谁知她气性这么大,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宝钗听后很会说话,她知道王夫人经常吃斋、信佛,劝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
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下去玩,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
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王夫人叹道,话虽然如此,到底我心不安。
宝钗叹道:“姨娘也不要老念念于此。
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她切实安慰了姨妈,让王夫人不但不用不安,而且还认为自己是慈善的。
但金钏儿的死,在宝钗眼里,如同一缕青烟一样轻飘,多给几两发送银子就足够了,可见她的无情。
二、稳重平和,恭顺体谅1、贾母让宝钗点戏贾母让宝钗点戏,问她爱吃什么。
书中写道:“宝钗深知年迈之人,喜欢热闹戏,爱吃甜烂食物,于是照说了,贾母果然更加喜欢。
”让她点一出戏,她点的是《西游记》,后来又让她点,她又点了《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惹得从不忍心让女孩子生气的宝玉直抱怨:“你只好点这些热闹戏。
”宝钗不但懂得揣摩老太太的心理,她也有办法让宝玉也喜欢这戏。
她说,你要说这出戏热闹,那你就是不知戏了。
这出戏的节奏韵律都是好的,里面的一首《寄生草》辞藻极妙。
宝玉就央求:好姐姐,念给我听听。
宝钗念道:“慢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红楼梦读后感薛宝钗解析

红楼梦读后感薛宝钗解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其中的薛宝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她的聪慧和独立性深深吸引着读者。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薛宝钗的魅力,还能从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中发现一些深刻的启示。
薛宝钗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女子,她聪慧过人,机智灵活。
在整个书中,
薛宝钗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和过人的智慧。
她在家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处理家务事时游刃有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薛宝钗的性格也极具独立性,她独立自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这种独立的品质使她在红楼中屹立不倒,不被世俗眼光左右。
除了聪慧和独立外,薛宝钗的人生命运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遭遇并不尽如人意,她虽然天资聪颖,却因家族背景而身不由己。
在感情方面,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虽然深厚,却因诸多原因未能圆满。
薛宝钗的一生充满坎坷,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风气对一个人的影响,即使再聪明、再独立的女子也无法完全摆脱。
总的来说,薛宝钗这个角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聪明、独立和命运
坎坷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她产生了共鸣和思考。
作为读者,我们能够从薛宝钗身上学到很多,包括独立自主、坚持原则、面对困境时坚强应对等品质。
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像薛宝钗一样,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定自己的信念,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红楼梦读后感薛宝钗解析到此结束。
愿薛宝钗这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女子永远
活在我们心中,鼓舞我们奋斗向前。
红楼梦人物之薛宝钗

红楼梦人物之薛宝钗《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人物众多,而在这众多的人物当中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性格。
薛宝钗是曹雪芹精心刻画的一位红楼金钗,尽管她聪明睿智,出类拔萃,无奈难以逃避宿命的安排,一句天机道破:贵族之女俱属从孽海情天而来,大凡古今女子,“情”字是沾染不得的。
沾染了“情”字,结果便不可问询。
这位被作者视为“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红楼金钗,非礼勿动,非礼勿言。
从小廉静寡欲,贞淑素淡也是悲剧命运的预兆吧。
薛宝钗以其端庄美丽,优雅大方的文学形象和《金陵十二钗》一起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艺术美感。
这也是曹雪芹在“茅椽蓬牅,瓦灶绳床”的困顿之中,孜孜以求,潜心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之所在。
《红楼梦》开篇写道: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拷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这里作者虽是谦虚自敛,堂堂须眉男子,何曾不若裙钗?但在小说故事情节中,还确实塑造了几位行止见识不同一般的女子。
王熙凤的斩断杀罚,林黛玉的才华横溢,薛宝钗的品格端方,史湘云的胸襟豁达等等,都是杰出的人物形象代表。
其中的薛宝钗就是原著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位红楼金钗。
她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端庄稳重,宽厚温存,是小说中数一数二的妙龄女子。
薛宝钗出生在金陵的一个大族名宦之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薛家在户部挂名行商。
“护官符”上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
极言其家为皇商巨贾,有万贯家资。
随母亲、兄长一起进京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薛宝钗准备进京待选宫廷嫔妃或宫中才人善赞之职;其次是兄长薛蟠要亲自入户部行消算旧账、再支薪资等公干,顺便游历一下京都风光;再次为母亲薛姨妈欲进京探望亲属,宝钗的舅舅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新近提升了九省统治。
姨父贾政在京都任工部员外郎。
薛家在京中原本是有房宅的,怎奈贾母王夫人热情挽留,于是薛宝钗便以亲戚的身份,客居在荣国府,与金陵十二钗其它佳丽生活在一起。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像的创新性。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
历代所引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
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
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
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
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人物刻画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
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
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
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
”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
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
薛宝钗判词解析

薛宝钗判词解析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她是一位聪明、理智、有才情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懂得处世之道的人。
在《薛宝钗判词解析》中,我们将探讨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命运以及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薛宝钗的判词为:“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句判词意味着薛宝钗是一个出身高贵、聪明有才的女孩,但是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不幸。
在小说中,薛宝钗一开始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物,她聪明、理智、有才情,赢得了许多人的欣赏和尊重。
然而,随着小说的推进,她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她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最终被迫离开了贾府。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聪明、理智、有才情。
她是一个非常聪明、有头脑的人,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她理智,不会因为感情用事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她有才情,精通诗词歌赋,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艺术家。
薛宝钗在小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她的存在,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同时,她的命运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引起了读者的深刻反思和思考。
薛宝钗是一个聪明、理智、有才情的女性,但是她的命运却充满了坎坷和不幸。
她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展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思考的平台。
金陵十二钗的性格命运及其现代启示

金陵十二钗的性格命运及其现代启示金陵十二钗的性格命运及其现代启示1、林黛玉的性格启示黛玉是十二钗中最具神性与灵性的女孩,因为她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
她具有极高的天赋与诗性,是天才型女孩的代表。
她自尊而敏感,柔弱而刚强,才华横溢却也小性依赖,洁身自好而不随波逐流。
她信奉爱情至上,追求精神自由,在她心中,宝玉是她的至爱,也是惟一可以和她沟通交流的知音。
黛玉的性格告诉我们:即便是信奉爱情至上的女孩,也不应该将所有的希望与幸福寄托在某一个男人身上,因为那是极度无知而危险的行为。
2、薛宝钗的性格启示宝钗是贤淑型女孩的典型,她妩媚鲜妍,贤淑大方,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深受称赞,被誉为是男人心目中最适合的结婚对象。
不过,她同时也是一位城府极深和善于伪装的女孩,有时也会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与自私。
薛宝钗的性格告诉我们:人的性格是丰富和复杂的,不能仅凭外表或某一方面的表现来判断,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必须听其言,观其行,而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3、贾元春的性格启示元春是淑女型的代表,父母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她温柔贤淑,性格沉静,恪守女德,绝不越雷池一步。
她是温室里调教出来的紫罗兰,优雅高贵,但并不适合风雨,尤其不适合于在凶险的后宫立足。
元春的性格告诉我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如果只读圣贤书,恪守圣贤道德,是无法在残酷的社会生存下去的。
4、贾探春的性格启示探春是精干型的代表,典型的“白骨精”。
她有才华,敢作敢为,敢于担当,有须眉之风,有丈夫之志,是一个志存高远的巾帼英雄。
可惜她生于末世,又身为女人身在庶出,这些都限制了她人生理想的实现。
探春的性格告诉我们:女人应该牢牢扼住命运的咽喉,面对贾府的衰败,远走他乡或许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
5、史湘云的性格启示湘云是乐观开朗女孩的代表。
她心直口快,天真烂漫,却无儿女之态;她侠义心肠,平易近人,“英豪阔大宽宏量”。
她有魏晋名士的潇洒风流,却无魏晋名士的放荡不羁,是真名士,真豪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决定命运之薛宝钗——理想主义的象征
1、容貌美丽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气质内到外散发得淋漓尽致)
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
她自己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
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
在多次诗歌比赛中,她是经常夺冠的。
她的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的风格。
如,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另开生面”,她反对跟着别
人脚踪走去的摹拟和模仿的见解可见她聪慧过人,有自己的见地。
2、世事通明,人情练达;化险为夷,机巧过人
抱“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明哲保身之道,如,"未时交芒种节",
大观园的姑娘们都出来玩耍,独不见黛玉,宝钗要到潇湘馆去找黛玉,后来见宝玉
进了潇湘馆,宝钗想到黛玉好猜疑,这个时候如果跟着宝玉进去,一则宝玉不便,
二则黛玉嫌疑,想到这里就回来了。
路上她见到一双玉色蝴蝶,引得宝钗去扑蝶,
并一直跟到大观园滴翠亭外,这时宝钗听到亭内宝玉的丫鬟红玉与坠儿在说贾芸的
事情,宝钗听到心中吃惊,因想到:"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
墙,不但生事,而且我没趣。
"由于她已经到了亭外,躲不了了。
所以使了个"金蝉
脱壳"的法子,故意喊"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还问红玉坠儿:"你们把林姑娘藏那
里了?"把自己和黛玉的困境化为乌有。
3、善解人意,端庄大体,收服人心
她关心弱者。
如:出钱出物为史湘云设东摆螃蟹宴,解决了湘云贫寒、势单却要请
客的困难;她照顾命运坎坷的香菱,使香菱免受欺负;她暗中帮助家境贫寒的岫烟,
一针一线地为她着想。
诗会上,黛玉醉酒说出禁书《牡丹子》中的“良辰美景奈何
天”,宝钗为顾及她颜面私下警醒黛玉。
正是她如此体贴人意,才会有
了后来莺儿对她的夸赞: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模样儿还在其次。
4、明辨是非,颇有政治远见——女中诸葛
在薛宝钗眼里,走仕途经济道路,去做官也有好官清官与贪官脏官之分。
在《红楼梦》中,好官清官比如林如海,一代忠良,为民请命,死后也没留下多少家产,这值得称扬赞颂;而贾雨村尽管饱读诗书,颇有学问,但人品低下,多次妄想攀登名旺贵族(贾府),就连宝钗也讽刺“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
(第三十二回)因此,可以看出,薛宝钗对贾雨村这类人是冷眼对待,厌恶至极的。
很多人反感宝钗逼宝玉读八股文考取进士,实则并非她热衷功名利禄,而是她有那个魄气,有着和男人一样的治国、平天下的心态。
薛宝钗出生在金陵的一个大族名宦之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薛家在户部挂名行商。
"护官符"上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
极言其家为皇商巨贾,有万贯家资。
优渥的家境,良好的读书条件,让薛宝钗博学多识、见多识广,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然而,慧质的她看过许多复杂争斗所带来的残酷。
她深知自己做为一个女人力量的弱小,在这个男权的社会里,无论自己有多大的才干,这种的反抗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因此她养成了一种“罕言默语”的生活习惯。
以无言来表达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不满,这确实很无奈,但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她却没有料到这种人生态度会把她推入一条不归之路。
她接受封建社会女性就应被打压的现实,甚至以三从四德来标榜自己的人生,殊不知,这样的逆来顺受从根本上是无法化解女性身份卑微的现实,她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麻木地被封建礼教所奴役,深受其害。
以至于最后落得个“金簪雪里埋”的下场。
曹雪芹将宝钗比作牡丹,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浑厚,又称"花王"。
把宝钗比作牡丹,是对宝钗极高的赞美。
艳冠群芳则是曹雪芹对于大观园中女儿宝钗最高的评价,容貌、品格、思想方面,她都胜过了大观园里其他的女儿。
也由此看出,薛宝钗是曹雪芹理想主义的化身。
一个理想的衰败,也反映里作者自身对社会的希望与美好被时代所扼杀,更反映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