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锈铁

合集下载

为什么把430不锈钢叫做不锈铁?

为什么把430不锈钢叫做不锈铁?

为何把430不锈钢棒叫做不锈铁棒?
为何人们会把430不锈钢棒材叫做不锈铁棒呢?那他到底是钢还是铁呢?
首先这个问题必须从什么是不锈钢说起。

不锈钢是在普通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组铬的质量分数(wCr)大于12%合金元素的钢材,它在空气作用下能保持金属光泽,也就是具有不生锈的特性。

这是由于在这类钢中含有一定量的铬合金元素,能使钢材表面形成一层不溶解于某些介质的坚固的氧化薄膜(钝化膜),使金属与外界介质隔离而不发生化学作用。

在这类钢中,有些除含较多的铬(Cr)外,还匹配加入较多的其他合金元素,如镍(Ni),使之在空气中、水中、蒸汽中、都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而且在许多种酸、碱、盐的水溶液中也有足够的稳定性,甚至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仍能保持其耐腐蚀的优点。

这就是不锈钢,既不是以有没有磁性为标准,也不以含碳量多少为依据。

所谓不锈铁只是人们的俗称,把含铬,同时也含镍的称为不锈钢,而把只含铬不含镍者称为不锈铁。

430不锈钢棒成分中不含镍,故被人称为不锈铁,其实两者都是不锈钢。

受疫情影响,不锈钢行市场需求不足,同一金属迎难而上,在逆市中加大生产力度,积极组织资源,以优质服务换来客户订单。

不锈铁是什么材质

不锈铁是什么材质

不锈铁是什么材质不锈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等优点。

它由铁、铬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家居用品、工业设备和建筑结构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锈铁的成分、性质、用途和维护方法。

不锈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铬。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而铬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

通常,不锈铁中含有约10.5%以上的铬,这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不锈铁还可能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镍、钼和钛等。

这些合金元素能够进一步改善不锈铁的性能,使其更加耐久和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不锈铁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潮湿、酸性或碱性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而不受损。

这是由于铬元素形成的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称为钝化层。

这层膜可以防止氧气和水进一步接触到不锈铁的表面,从而防止氧化反应和腐蚀。

不锈铁的高温稳定性也是其重要的性能之一。

它可以在高达800℃的温度下保持稳定,这使其成为制造炉子、炉具和其他高温设备的理想选择。

此外,不锈铁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压力,因此在建筑结构和机械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不锈铁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家居领域,不锈铁常用于各种厨具、水槽、洗手盆和家具配件等制造。

它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使其成为现代厨房和卫生间的常见选择。

在工业领域,不锈铁广泛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储罐、管道和传送带等,因为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而不受腐蚀。

此外,建筑结构中也经常使用不锈铁材料,如楼梯扶手、栏杆和外墙装饰等。

为了保持不锈铁的良好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当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定期清洁不锈铁表面,以去除污垢和杂质,可以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和软布进行清洁。

避免使用含有氯化物和酸性物质的清洁剂,因为它们可能会损害不锈铁的表面。

其次,在不锈铁表面上形成氧化膜有助于保护其免受更严重的腐蚀,因此,定期涂刷一层氧化剂或保护膜可以保护不锈铁表面。

最后,避免使用硬物或尖锐物体刮擦不锈铁表面,以防止划伤和磨损。

不锈铁与不锈钢的区别

不锈铁与不锈钢的区别

不锈铁与不锈钢的区别不锈钢的主要元素是铁、铬、镍。

通常将不锈钢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

所谓不锈铁只是常用的口头称呼,不过在成分上也确有差别,在我们所称的不锈铁中都没有镍的成分,就是铬不锈钢,是原来不锈钢中含镍的部分以铁代替,用磁铁试验时可被吸住,而含镍的镍铬不锈钢却不能为磁铁吸住。

日常生活中的炊具并不一定都是不锈铁的,应该说比较低档的炊具大都是不含镍即所谓不锈铁的。

因为镍的价格很高,用了加镍的不锈钢成本就会上去一大截。

而高档炊具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加了镍的不锈钢耐腐蚀、不生锈,结构紧密光洁度高,色彩也更为柔和。

我们在购买时要多留个心眼,带块磁铁在身边,必要时试一下,以免上当。

不过有经验的从两者的外观上也能够区分一二。

以下几种是不错的不锈钢:304 0Cr18Ni9 :主要含铬18左右、镍9左右,其余为铁。

316 0Cr17Ni12Mo2 :主要含铬17左右、镍12在左右、钼2左右,其余为铁。

316L 00Cr17Ni14Mo2 :主要为铬17左右、镍14左右、钼2左右,其余为铁。

注:均为质量百分比。

1.铁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2)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注意: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均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 + 3O2 == Fe2O3(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3Fe + 2O2 点燃=== Fe3O4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

2.镁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2)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3)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2Mg + O2 点燃=== 2MgO3.铝与氧气的反应(1)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能保护其不受腐蚀(2)铝箔在纯氧中也能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不锈钢与不锈铁有什么区别 不锈钢与不锈铁的鉴别

不锈钢与不锈铁有什么区别 不锈钢与不锈铁的鉴别

不锈钢与不锈铁有什么区别不锈钢与不锈铁的鉴别不锈钢一般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

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

不锈铁和不锈钢的区别在于含镍的成分的高低。

不锈钢与不锈铁怎么鉴别?不锈鉄是不锈钢的一种,型号有:409 410 430444,属于马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用吸铁石会有磁性,奥氏体不锈钢有201 202 304 321 316L等。

不锈钢(又称为不锈耐酸钢)是指能抵抗大气或酸等化学介质腐蚀的钢。

不锈钢并非不生锈,只是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不一样。

常用不锈钢常用的不锈钢根据其组织特点,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三种类型。

a、马氏体不锈钢常用马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为0.1~0.45%,含铬量为12~14%,属于铬不锈钢,通常指Cr13型不锈钢。

典型钢号有1Cr13、2Cr13、3Cr13、4Cr13等。

这类钢一般用来制作即能承受载荷又需要耐蚀性的各种阀、机泵等零件以及一些不锈工具等。

为了提高耐蚀性,马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都控制在很低的含量范围,一般不超过0.4%。

含碳量越低,钢的耐蚀性就越好,而含碳量越高,基体中的含碳量就越高,则钢的强度和硬度就越高;含碳量越高,形成铬的碳化物量也就越多,其耐蚀性就变得越差一些。

由此不难看出,4Cr13的强度、硬度指标优于1Cr13,但其耐蚀性却不如1Cr13。

1Cr13和2Cr13具有抗大气、蒸气等介质腐蚀的能力,常作为耐蚀的结构钢使用。

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600~700℃),得到回火索氏体,来制造汽轮机叶片、锅炉管附件等。

而3Cr13和4Cr13钢,由于含碳量高一些,耐蚀性就相对差一些,通过淬火+低温回火(200~300℃),得到回火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HRC达50),因此常作为工具钢使用,制造医疗器械、刃具、热油泵轴等。

b、铁素体不锈钢常用的铁素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低于0.15%,含铬量为12~30%,也属于铬不锈钢,典型钢号有0Cr13、1Cr17、1Cr17Ti、1Cr28等。

不锈铁有什么用途

不锈铁有什么用途

不锈铁有什么用途不锈铁(Stainless Steel)是一种特殊的合金材料,主要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具有不易生锈、耐腐蚀、强度高、硬度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不锈铁的一些常见用途,详细介绍如下:1. 建筑领域:不锈铁在建筑领域中有很多应用。

首先,不锈铁可以制作各种金属构件,如楼梯扶手、门窗框架、天花板、墙壁装饰等。

其次,不锈铁还可以用于制作建筑外墙和屋顶的材料,如不锈铁板和不锈钢瓦片。

此外,由于不锈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它还可以用于制作烟囱管道和高耐火性材料。

2. 厨房用具:不锈铁是制作厨房用具的理想材料之一。

由于其不易生锈、耐腐蚀的特性,不锈铁制作的厨具如平底锅、炒锅、碗碟、刀叉勺等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另外,不锈铁还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因此适合制作蒸锅、锅铲等经常使用在高温环境下的厨房用具。

3. 医疗器械:不锈铁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锈铁制作的器械通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用性和易清洗性,在医院环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一些常见的医疗器械,如外科手术器械、牙科器械、注射器、针等,都可以使用不锈铁作为材料。

4. 汽车工业:不锈铁在汽车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汽车车身、车门、车顶、车厢等部件的制造,提供优良的耐腐蚀能力和强度。

此外,不锈铁还用于制作燃油箱、排气管、刹车系统等零部件,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电子产品:不锈铁在电子产品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电子设备外壳、显示屏支架、插座、电池盖等常常采用不锈铁作为材料,以提供结构强度和美观度。

此外,不锈铁还用于制作电子产品内部的连接线、导线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性能。

6. 化工工业:不锈铁在化工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其耐腐蚀性,不锈铁常被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如反应釜、储罐、管道等。

在化学试剂和酸碱溶液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锈铁具有很高的耐蚀性,能够保证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 船舶制造:不锈铁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业。

不锈铁与不锈钢的区别

不锈铁与不锈钢的区别

不锈铁与不锈钢的区别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不锈铁”与“不锈钢”有什么不同不锈铁与不锈钢相比主要是在于是否含镍!不锈铁一般是指日本的SUS430,国内为1Cr17,主要化学成分为:C:<0.12,Si:<0.75,Mn<100,P:<0.035,S<0.030,Ni:<0.60,Cr:16.00-18.00为铁素体不锈钢不锈铁是含铬而不含镍的,也成为Cr不锈钢,就有一定的防腐蚀能力!不锈铁不是俗语,通俗认为具有铁磁性的不锈钢,我认为主要指1Cr17(铁素体)系列、1Cr13(马氏体)系列,而Fe以奥氏体形式存在时不具铁磁性。

文中以Ni/Cr区分容易误会,虽然它们导致了Fe的同素异构。

但Fe、Ni为铁磁性,Cr为顺磁性。

高性能软磁材料1J系列很多是Ni基。

而不锈钢是既含铬又含镍的,由于镍属于较稳定元素,那么它的抗腐蚀能力自然要比不锈铁强很多!由于镍的价格较贵,所以从成本上不锈钢要高于不锈铁,再加上抗腐蚀能力的差异,不锈钢价格比不锈铁高出1/4~1/3 (仅供参考)辨别:由于镍是抗磁性元素,一般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看是否具有较强的磁性,即用磁铁来吸引!不锈钢(又称为不锈耐酸钢)是指能抵抗大气或酸等化学介质腐蚀的钢。

不锈钢并非不生锈,只是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不一样。

常用不锈钢常用的不锈钢根据其组织特点,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三种类型。

a)马氏体不锈钢常用马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为0.1~0.45%,含铬量为12~14%,属于铬不锈钢,通常指Cr13型不锈钢。

典型钢号有1Cr13、2Cr13、3Cr13、4Cr13等。

这类钢一般用来制作即能承受载荷又需要耐蚀性的各种阀、机泵等零件以及一些不锈工具等。

为了提高耐蚀性,马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都控制在很低的含量范围,一般不超过0.4%。

不锈钢与不锈铁区别

不锈钢与不锈铁区别

1Cr13和2Cr13具有抗大气、蒸气等介质 腐蚀的能力,常作为耐蚀的结构钢使用。 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常采用淬火+高 温回火(600~700℃),得到回火索氏体, 来制造汽轮机叶片、锅炉管附件等。而 3Cr13和4Cr13钢,由于含碳量高一些,耐 蚀性就相对差一些,通过淬火+低温回火 (200~300℃),得到回火马氏体,具有较 高的强度和硬度(HRC达50),因此常作 为工具钢使用,制造医疗器械、刃具、热 油泵轴等。Fra bibliotek组织。
俗称的不锈铁就是指铁素体不锈钢和马 氏体不锈钢。用以区别于防锈性能好且用 的最为普遍的的奥氏体不锈钢。
急冷时,会产生晶间腐蚀倾向和晶粒显著 粗化带来的脆性。这些现象对焊接部位都 是严重的问题。前者可经过650~815℃短时 回火消除。这类钢的强度显然比马氏体不 锈钢低,主要用于制造耐蚀零件,广泛用 于硝酸和氮肥工业中。
c、奥氏体不锈钢
在含18%Cr的钢中加入8~11%Ni,就是 的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是最典型的 钢号。这类钢由于镍的加入,扩大了奥氏
不锈钢一般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 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 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 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不锈铁和不锈钢 的区别在于含镍的成分的高低。不锈钢与 不锈铁怎么鉴别?
不锈铁是不锈钢的一种,型号有:409 410 430 444,属于马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 用吸铁石会有磁性,奥氏体不锈钢有201 202 304 321 316L等。
钢中加入钛,能细化晶粒,稳定碳和氮, 改善钢的韧性和焊接性。铁素体不锈钢, 由于加热和冷却时不发生相变,因此不能 用热处理方法使钢强化。若在加热过程中 晶粒粗化,只能应用冷塑性变形及再结晶 来改善组织,改善性能。这类钢若在 450~550℃停留,会引起钢的脆化,称为 “475℃脆性”。通过加热到约600℃再快 冷,可以消除脆化。还应注意这类钢在 600~800℃长期加热还会产生硬而脆的σ相, 使材料产生σ相脆性。另外,在9250C以上

不锈铁会生锈吗

不锈铁会生锈吗

不锈铁会生锈吗?
大家可能会觉得,不锈铁看名字,顾名思义不生锈的铁。

其实,不锈铁也是不锈钢,比如我们同一金属生产的430不锈铁棒材,它为铁素体的不锈钢,与不锈钢的差别主要在铬的含量上,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通常在18%以上,不锈铁(铁素体不锈钢)的铬含量则在12%左右。

当不锈钢表面出现褐色锈斑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觉得,生锈的就不是不锈钢,肯定是钢质出了问题,其实,不管是我们以上说的奥氏体不锈钢还是铁素体不锈钢,不是不会生锈,是不易生锈,它们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氧化,生成我们常叫的铁锈。

常见预防生锈的方法一般是在不锈铁的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或者像430不锈铁棒材,它的热膨胀率低,成型性及氧化性能好,在家电产品,二类餐具等场合得以广泛应用,由于应用场景保持了产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这也使得不锈铁难以生锈。

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互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

总的来说,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耐腐蚀性优于铁素体不锈钢棒材。

我们同一金属加工生产的不锈钢棒材牌号有:303、304、304L、316、316L、316LF、410、420、430、430F、440、416等,东莞易切削钢棒材源头厂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不锈铁不锈铁与不锈钢相比主要是在于是否含镍!不锈铁一般是指日本的SUS430,国内为1Cr17,主要化学成分为:C:<0.12,Si:<0.75,Mn<1.00,P:<0.035,S<0.030,Ni:<0.60,Cr:16.00-1 8.00为铁素体不锈钢。

不锈铁是含铬而不含镍的,也称为Cr不锈钢,就有一定的防腐蚀能力!不锈铁不是俗语,通俗认为具有铁磁性的不锈钢,我认为主要指1Cr17(铁素体)系列、1Cr13(马氏体)系列,而Fe以奥氏体形式存在时不具铁磁性。

文中以Ni/Cr区分容易误会,虽然它们导致了Fe的同素异构。

但Fe、Ni为铁磁,Cr为顺磁性。

高性能软磁材料1J系列很多是Ni基。

而不锈钢是既含铬又含镍的,由于镍属于较稳定元素,那么它的抗腐蚀能力自然要比不锈铁强很多!由于镍的价格较贵,所以从成本上不锈钢要高于不锈铁,再加上抗腐蚀能力的差异,不锈钢价格比不锈铁高出1/4~1/3 (仅供参考)辨别:由于镍是抗磁性元素,一般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看是否具有较强的磁性,即用磁铁来吸引!在钢中含铬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界介质(酸、碱盐)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

根据钢内的组织状况,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奥氏体型,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依据国家标准GB3280—92规定,共有55个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较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镍不锈)和马氏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不锈铁)两大类。

奥氏体型不锈钢典型的牌号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

马氏体型不锈钢就是我们制造刀剪的不锈钢,牌号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

由于这两类不锈钢组织成分的差异,使其内装金属显微组织也不相同。

奥氏体型不锈钢由于在钢中加入较高的铬和镍(含铬在18%左右,Ni在4%以上),钢的内部组织呈现一种叫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导磁性的,不能被磁铁所吸引。

常用来作装饰材料,如汽轮机叶片、刃具类、喷咀、阀座、阀门、量具、轴承等等。

制作刀剪类的不锈钢要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

因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须有锋利度,要有锋利度必须有一定的硬度。

这类不锈钢必须通过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组织转变。

增加硬度后才能作刀剪。

但这类不锈钢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具有导磁性,可被磁铁吸引。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有磁性来说明不锈钢。

编辑本段不锈铁腐蚀的涵义和分类在腐蚀环境中,金属与周围介质由于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称为腐蚀. 在腐蚀环境中,当不锈钢选择不当时,同样会产生腐蚀.腐蚀有很多分类方法.1.按作用的性质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2.按腐蚀的形态可分为一般(全面,均匀)腐蚀.所谓一般腐蚀,系措腐蚀分布在整个不锈钢表面上,所谓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选择性腐蚀,冲刷腐蚀等.3.按腐蚀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可分为大气腐蚀,工业水腐蚀,土壤腐蚀.酸,碱.盐的腐蚀,海水腐蚀,高温腐蚀,(包括液体金属,熔盐,燃气腐蚀)等.编辑本段不锈铁选用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腐蚀环境中选择不锈铁时,除应对不锈铁的具体使用条件有详细的了解外,还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不锈铁的耐蚀性,强度,韧性和物理性能,加工,成形性能,资源,价格和取得的难易.耐蚀性能耐蚀性包括不锈性和耐酸,碱,盐等腐蚀介质的性能以及高温下抗氧化,硫化,氯化,氟化等的性能.由于选用不同不锈铁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腐蚀问题,为此在腐蚀环境中不锈铁的耐蚀性如何是选材人员首先需要考虑的.腐蚀是金属与介质间由于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而耐蚀性指不锈铁抵抗介质腐蚀破坏的能力,故当选材中涉及耐蚀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耐蚀性的标准是人为确定的,既要承认它,使用它,又不能受它的约束,要根据具体使用要求来确定是否耐蚀的具体标准.目前对不锈铁的耐蚀性多采用10级标准,选择哪一级做为耐腐蚀的要求,要考虑设备,部个的特点(薄厚,大小).使用寿命长短,产品质量(如杂质,颜色,纯度)等的要求,一般说来,对使用过程中要求光洁镜面或尺寸精密的设备仪表和部件,可选择1~3级标准;对要求密切配合,长期不漏或要求使用限长的设备,部件选2~5级,对要求不高检修方便或要求寿命不很长的设备,部件则可选用4~7级,除特殊例外,不锈铁在使用条件下年腐蚀率超过1mm者一般多不选用,需要指出,10级标准对于产生局部腐蚀时是不适用的.2.耐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常说的不锈铁的不锈性,耐蚀性系指指相对于生锈和不耐蚀而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介质,浓度,温度,杂质,压力,流速等一定时).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任何腐蚀环境中均具有不锈性,耐蚀性的不锈铁,因此选项材人员心须针对具体使用条件加以选择,不锈铁牌号选定后,使用部门还要针对所选用的不锈铁的特性正确使用,即合理选材加正确使用才能达到具有不锈性或耐腐蚀的目的.3.选择不锈铁既要考虑其耐一般腐蚀的性能,又要考虑其耐局部腐蚀的性能,在一些水介质和化工介质中,后者更需予以注意,这是因为,选材人员一般多重视不锈铁的耐一般腐蚀性能,而在使用条件下,它们对局部腐蚀,例如对应力腐蚀孔蚀等的敏感性如何则考虑较少;不锈铁的局部腐蚀多在耐一般腐蚀性能很好的腐蚀环境中发生,局部腐蚀常常导致不锈铁设备,部件的突然破坏,其危害性远远大于一般腐蚀.4.在应用各种手册中有关不锈铁的耐蚀性数据时,要注意其中很多数据只是一些实验内的试验结果,与实际介质环境常常有较大的出入,为了获得更加接近实际使用条件的耐蚀性数据,一般应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实际介质的腐蚀试验或现场条件下的挂片试验必要时还要进行模拟装置的试验.在一些使用条件下,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工作介质中或所生产的工业产品中,即使含有微量的某种或某此不锈铁中的金属离子时,便会影响化工工艺过程工工业产品的质量(包括光泽,颜色,纯度等).这种情况在核燃料制药和颜料等工业中最为常见,此时常常选用不含某种元素的不锈铁或适当提高所选用不锈铁耐蚀性档次,以便使金属离子降低到允许的限度.5.不锈铁制设备,部件若因腐蚀而失效时,应当进行腐蚀破坏原因的分析,查明原因后采取措施,而不应一扔了之.钼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铁的影响答:一般来说,简单的铬镍(及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铁仅用于要求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比如硝酸等)的使用条件下,钼作为奥氏体不锈铁中的重要合金元素加入到铁中使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钼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铁在还原性介质(比H2SO4,H3PO4,以及一些有机酸和尿素环境)的耐蚀性,并提高铁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等性能.1钼对组织的影响钼和铬都是形成和稳定铁素体并扩大铁素体相区的元素,钼形成铁素体的能力与铬相当.钼还促进奥氏体不锈铁中金属间相,比如σ相,,κ相,和Laves相等的沉淀,对铁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告别是导致塑性,韧性下降,为使奥氏体不锈铁保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随着铁中钼含量的增加,奥氏体形成元素(镍,氮及锰等)的含量也要相应提高,以保持铁中铁素体与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的平衡.2钼对性能的影响钼对奥氏体不锈铁的氧化作用不显著,因此当铬镍奥氏体不锈铁保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且无金属间析出时,钼的加入对其室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是,随着钼含量的增加,铁的高温强度提高,比如持久,蠕变等性能均获较大改善,因此含钼不锈铁也常在高温下应用,然而,钼的加入使铁的高温变形抗力增大,加之铁中常常存在少量δ铁素体因而含钼不锈铁的热衷加工性比不含钼铁为差,而且钼含量越高,热加工性能越坏,另外,含钼奥氏体不锈铁中容易一百万κ(σ)相沉淀,这将显著恶化铁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在含钼奥氏体不锈铁的生产,设备制造和应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铁中金属间相的形成.钼在奥氏体不锈铁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铁的耐还原性介质的腐蚀性能和耐点腐蚀,耐缝隙腐蚀等的性能.分别为钼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铁在硝酸,硫酸,醋酸,磷酸和尿素等介质中耐蚀性的影响,可以看出,除在氧化性介质HNO3中处,钼的作用都是有益的,因此含钼的奥氏体不锈铁一般不用天耐硝酸的腐蚀,除非硝酸中含F-,Cl-等离子,虽然钼作用为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铁耐还原性介质,面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实验已指出,钼的耐蚀作用仅相当铁中含有较高量的铬时才有效,钼主要是强化铁中铬的耐蚀作用,与此同时,钼形成酸盐后的缓蚀作用也已为实验所证实.在耐高浓氯化物溶液的应力腐蚀方面,虽然钼作为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铁耐还原性介质,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实验已指出,钼的作用仅当铁中含有较高量的铬时才有效,钼主要是强化铁中铬的耐蚀作用,与此同时,钼形成钼酸盐后的缓冲作用也已为实验所证实.在耐高浓氯化物沉沦的应力腐蚀方面,虽然一此实验指同.3#以下的钼对奥氏体不锈铁的耐应力腐蚀性能有害,,但是由于常见铬镍奥氏体不锈铁多在含有微量氯化物及饱和氧的水介质中使用,其应力腐蚀又以点腐蚀为起源,因此含钼的铬镍钼奥氏体不锈铁由于耐点腐蚀性能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比不含钼铁具有更好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镍元素对不锈铁的影响答:镍是奥氏体不锈铁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主要作用是一百万并稳定奥氏体,使铁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从而使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并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和冷形成性以及焊接,低温与无磁等性能,同时提高奥氏体不锈铁的热力学稳定性,使之不仅比相同铬,钼含量的铁素体,马氏体等类不锈铁肯有更好的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而且于表面膜稳定性的提高,从而使铁还具有更加优异的耐一些还原性介质的性能.1镍对组织的影响镍是强烈一百万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为了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当铁中含有0.1%碳和18%铬时所需的最低镍含量约为8%,这便是最著名18-8铬镍奥氏体不锈铁的基本分,奥氏体不锈铁中,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并显著降低σ相形成的倾向;同时马氏体转烃温度降低,甚至可不出现λ→M相变,但是镍含量的增加会降低碳在奥氏体不锈铁中的溶解度,从而使碳化物析出倾向增强.2镍对性能的影响镍对奥氏体不锈铁特别是对铬镍负数氏体不锈铁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镍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来决定,在铁中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的镍含量范围内,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铁的强度降低页塑性提高,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铁韧性(包括极低温韧性)非常优良,因而可作为低温铁使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铬锰奥氏体不锈铁,镍的加入可进一步改善其韧性.镍还可显著降低奥氏体不锈铁的冷加工硬化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奥氏体稳定性增大,减少以至消除了冷加工过程中的马氏体转变,同时对奥氏体本身的冷加工硬化作用不太明显,不锈铁冷加工硬化倾向的影响,镍降低奥氏体不锈铁冷加工硬化速率,与降低铁的室温及低温强度,提高塑性的作用,决定了镍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奥氏体不锈的冷加工成形性能,提高镍含量还可减少以至消除18-8和17-14-2型铬镍9钳)奥氏体不锈铁中的δ铁素体,从而提高其热加工性能,但是,δ铁素体的减少对这些铁种的可焊接性不利会增大焊接热裂纹丝倾向,此外,镍还可显著提高铬锰氮(铬锰镍氮)奥氏体不锈铁的热加工性能,从而显著提高铁的成材率在奥氏体不锈铁中,镍的加入以及随着镍含量的提高,导致铁的热力学稳定性增加,因此奥氏体不锈铁具有更好的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且随着镍含量增加,耐还原性介质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值得指出,镍还是提高奥氏体不锈耐许多介质穿晶型应力腐蚀的唯一重要元素.在各种酸介质中镍对奥氏体不锈铁耐蚀性能的影响,需要指出,在高温高压水中的一些条件下,镍含量的提高导致铁和合金的晶间型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但是这种不利作用会由于铁及合金中铬含量的提高而获得减轻或受到抑制.随磁卡奥氏体不锈铁中镍含量的提高,其产生晶间腐蚀的临界碳含量降低,即铁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至于对奥氏体不锈铁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性能,镍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镍还提高奥氏体不锈铁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这主要与镍改善了铬的氧化膜的成分,结构和性能降低,并且镍含量越高越有害,这主要是由于铁中晶界处一百万低熔点硫化镍所致. 铬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铁的影响铬的影响:铬是奥氏体不锈铁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铁的不锈性和耐蚀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在会质作用下,铬促进了铁的钝化并使铁保持稳定钝态的结果.○1铬对组织的影响:在奥氏体不锈铁中,铬是强烈形成并稳定铁体的元素,缩小奥氏体区,随着铁中含量增加,奥氏体不锈铁中可出现铁素体(δ)组织,研究表明,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铁中,当碳含量为0.1%,铬含量为18%时,为获得稳定的单一奥氏体组织,所需镍含量最低,约为8%,就这一点而言,常用的18Cr—8Ni型铬镍奥氏体不锈铁是含铬,镍量配比最为适宜的一种.有奥氏体不锈铁中,随着铬含量的增加,一些金属间相(比如δ相)的形成倾向增大,当铁中含有钼时,铬含含量会增加还会χ相等的形成,如前所述,σ, χ相的析出不仅显著降低铁的塑性和韧性,而且在一些条件下还降低铁的耐蚀性,奥氏体不锈铁中铬含量的提高可使马氏体转烃温度(Ms)下降,从而提高奥氏体基体的稳定性.因此高铬(比如超过20%)奥氏体不锈铁即使经过冷加工和低温处理也很难获得马氏体组织..铬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奥氏体不锈铁中也不例外,奥氏体不锈铁中常见的铬碳化物有Cr23C6;当铁中含有钼或铬时,还可见到期Cr6C等碳化物,它们的形成在某些条件下对铁的性能会产生重要影响.○2铬对性能的影响:一般来主,只要奥氏体不锈铁保持完全奥氏体组织而没有δ铁素体等的形成,仅提高铁中铬含量不会对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铬对奥氏体不锈铁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耐蚀性,主要表现为:铬提高铁的耐氧化性介质和酸性氯化物介质的性能;在镍以及钼和铜复合作用下,铬提高铁耐一些还原性介质,有机酸,尿素和碱介质的性能;铬还提高铁耐局部腐蚀,比如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以及某此条件下应力体育馆的性能..对奥氏体不锈铁晶间体育馆敏感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铁中碳含量,其他元素对晶间体育馆的作用主要视其对碳化物的溶解和沉淀行为的影响而定,在奥氏体不锈铁中,铬能增大碳的溶解度而降低铬的贫化度,因而提高铬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铁的耐晶间腐蚀是有益,铬非常有效地改善奥氏体不锈铁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性能,当铁中同时有钼或钼及氮存在时,铬的这种有效性大加强,虽然根据研究钼的耐点体育馆及缝隙腐蚀的能力为铬的话倍左右,氮为铬的30倍,但是大量研究,奥氏体不锈铁中如果没有铬或者铬含量较低,钼及氮的耐点腐蚀与缝隙腐蚀作用便会丧失或不够显著.铬对奥氏体不锈铁的耐应力腐蚀性能的作用,随实验介质条件及实际使用环境而异,在MgCl2沸腾溶液中,铬的作用一般是有害的,但是在含Cl-和氧的水介质,高温高压水以及点腐蚀为起源的应力腐蚀条件下,提高铁中铬含量则对耐应力腐蚀有利,同时,铬还可防止奥氏体不锈铁及合金中由于镍含量提高而容易出现的晶间型应力腐蚀的倾向,对开苛性(NqOH)应力腐蚀,铬的作用也是有益的铬除对负数氏体不锈铁耐蚀性有重要影响外,还能显著提高该类铁的抗氧化,抗硫化和抗融盐腐蚀等性能.碳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铁的影响碳的影响:碳在奥氏体不锈铁中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碳是一种间隙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铁的强度.碳还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铁在高浓氯化物(如42%MgCl2沸腾溶液)中的耐应力腐蚀的性能.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铁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铁和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铁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铁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因此,6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铁大都是碳含量小于0.03%或0.02%超低碳型的,可以知道随着碳含量降低,铁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当碳含量低于0.02%才具有最明显的效果,一些实验珠光还指出,碳还会增大铬奥氏体不锈铁的点腐蚀分倾向.由于碳的有害作用,不仅在奥氏体不锈铁冶炼过和中应按要求控制尽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随后的热,冷加工和热处理等过程中也在防止不锈铁表面增碳,且免铬的碳化物析出.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不锈铁的物理性能不锈铁和碳铁的物理性能数据对比,碳铁的密度略高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铁,而略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铁;电阻率按碳铁、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奥氏体型不锈铁排序递增;线膨胀系数大小的排序也类似,奥氏体型不锈铁最高而碳铁最小;碳铁、铁素体型和马氏体型不锈铁有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铁无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成氏体相变时将会产生磁性,可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这种马氏体组织而恢复其无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