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阳光私募基金行业分析报告
阳光私募的中国历程 打印

我们的私募充满阳光阳光私募的中国历程文/本刊记者 康会欣发展历程:从草莽渐入厅堂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灰色地带。
中国的私募基金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诞生而起步,大致萌芽于1993~1995年,初步形成于1996~1998年。
如同秫豆田中丛生的莜麦,早期的私募基金不少时候是与庄家和市场操纵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的,以形象神秘、操作凶悍和口碑欠佳而著称。
2004年是私募基金的分水岭,随着监管部门加紧整治,因操控“三驾马车”而被视为神话的德隆系轰然倒下,坐庄时代宣告终结。
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正是在这一年,私募选择了走进阳光。
2004年2月20日,赵丹阳发起设立了“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是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阳光私募基金,赵丹阳也在此后获得了“中国私募教父”的称誉。
很多潜行多年的私募随后浮出了水面,杨骏、刘迅、李驰、蔡明等,纷纷通过信托渠道,走进了更多投资人的视野。
私募的界定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的,所谓“私募”即向特定投资者募集,有别于公开募集之意。
通常所说的“阳光私募”一般都是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是由信托投资公司进行非公开募集,按照委托人的约定,亲自管理或者聘请私募基金团队在股票、债券、现金甚至商品期货等二级市场上运作受托资金,并以争取实现委托人资产的增值为目的的一种集合证券理财方式。
市场规模:从形单影只到成群结队2004~2005年为阳光私募的萌芽发展时期,分别设立产品3款和2款,且均为非结构化产品。
时势造英雄,伴随着新一轮股市牛熊周期的展开,阳光私募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06~2011年,产品数量增长31.54倍,年均增长率99.4%。
2007~2010年,基金发行规模分别为452亿元、257亿元、224亿元和271亿元。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11年底,阳光私募行业总体规模已达约1600亿元。
单只产品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从2006年的715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22亿元。
产品分类:非结构化占主导,创新私募求突破按产品运作方式分类,可以把阳光私募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产品两大类。
浅析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 我 国 阳光 私募 基 金发 展 趋 势分
析
21 , 0 0年 阳光 私 募 基 金 已迈 人 了 _ 『亿 时 代 , 且 随 着市 场 的 发 展 , 资 融 券 以及 并 融 股指期货等衍生 金融产品的陆续推 出 , 私 募 基 金要 面 临竞 争 更 加 激 烈 的环 境 。随 着 国 内投 资者 投 资 理 财理 念 的 成 熟 和市 场金 融 产 品 的创 新 发 , 光 私 募 金 也 存 及 阳 时 调整 战术 战略 , 断 丰 富 完 善产 品链 , 小 H 前 它 的 发 展 呈 现 出 以 下趋 势 : 1 与第 三 方 理 财 平 台合 作 。私 募 基 金 . 在 过 去 几 年 的 发展 时 间 l , 金 发行 数量 里 基 迅 速增 加 , 规模 迅 猛 扩 展 , 它 快 速 生 长 的 在 同时 , 也伴生 出现了业绩分化差异大 和投 资收益增长持续性 缺乏的问题 , 目也愈 并 . 演愈烈 。根据市 场需要 , 个能够保 持巾 立 , 有 客观 立 场 的 第 三 方 财 服 务 机 构 拥 应运而生 , 和私募基金合作发展 , 满足投资 者的需求。第三方理 财服 务机构通过和阳 光私募基金 合作, 在帮助高净值 用户 辨别 产 品优 劣 , 选择 优 秀产 晶 的 方 面 发挥 作 用 。
公 刮作为证券管理 人的运作模式适应 了政 策 和 市 场 的 需 要 , 私 募 基 金 公 司 以投 资 使 顾 问 的 身 份 开 始 正 式从 事 基 金 管 理 领 域 。 但是业 内普遍把20 年 当作我国阳光私募 08 基 金的 “ 元年” 这不 仅因为在 2 0 , 0 8年之 前, 阳光私募基金数量不多 , 更是冈为0年 8 开 始 , 国公募基 金经理陆续投 身于 私募 我 基 金发展 , 私募 基金的壮大奠定 j人l 为 , 才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持续性实证研究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持续性实证研究首先运用matlab软件模拟出缺失的阳光私募净值数据,接着用横截面回归法对其进行持续性检验,发现我国基金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不成熟阶段,基金业绩变化波动比较大。
标签:阳光私募;业绩持续性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09901阳光私募基金,指的是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并投资于二级证券市场的基金。
在国外,私募基金又被称为对冲基金(Hedge Fund)。
2004年2月20日,赵丹阳旗下的“深国投·赤子之心”募集成立,这是我国成立的首只私募信托基金,同时开创了私募信托基金这一私募阳光化模式。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国内通过信托平台发行的非结构化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已达861只,管理公司数目为353家,从业人员据估计已经超过了3000人。
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估计在2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阳光私募基金总体规模和市场迅速扩大,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但是我国基金业绩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尚未形成一套统一、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
本文在借鉴国外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就基金业绩持续性这一方面做出实证并提出一些建议。
基金经理人能否持续获得超额收益是近年来基金研究的一个热点。
Sharpe (1966)、Jensen(1968)、Carlson(1970)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研究基金业绩持续性,结果表明基金前后期业绩不具有持续性。
Brown和Goetzmann(1995)运用了一个交叉乘积比率,采用的是相对基准和绝对基准,对基金的风险调整收益序列同基准序列比较后的盈亏状况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基金业绩具有一定持续性,但是这种持续性逐年递减。
Fletcher和Forbes(2002)利用Brown和Goetzmann(1995)提出的交叉乘积比率,检验了1982-1996年间724只英国单位信托基金的业绩持续性。
2014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系 (3)1、行业主管部门 (3)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3、近年来行业管理体制及政策变化 (4)(1)2011年11月23日之前的自愿备案 (4)(2)2011年11月23日至2013年6月27日之间的强制分级备案 (5)(3)2014年2月7日开始的强制统一备案 (5)二、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5)1、全球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状况 (5)2、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状况 (6)(1)募集金额 (7)(2)投资金额 (7)(3)退出数量 (8)三、行业发展趋势 (9)1、不断扩大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增加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9)2、投融资体制的持续市场化是行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11)3、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推进为行业持续提供持续推动力 (11)四、行业风险 (11)1、受宏观经济整体活跃度影响较大 (11)2、受股票市场波动及政策变化影响较大 (12)3、人才流失的风险 (12)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12)1、募资 (12)2、投资 (13)3、管理 (13)4、退出 (13)一、行业监管体系1、行业主管部门2013年6月27日之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
2013年6月27日,中编办发布《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有两个,分别为中国证监会和发改委。
根据中编办的通知,证监会和发改委的主要监管责任分别为:证监会负责制订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标准与规范,对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实行事后备案管理,负责统计和风险监测,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承担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
发改委负责组织拟订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研究制订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出资标准和规范、出资比例和退出机制。
证监会不定期将私募股权基金备案统计监测情报通报发改委,发改委发现私募股权基金存在违反有关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通报证监会予以查处。
阳光私募基金国内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阳光私募基金国内市场营销模式研究阳光私募基金是指非公开发行的、对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管理的私募基金,其相对于传统的公募基金而言,在发行对象、产品种类、运营方式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封闭性。
阳光私募基金在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和投资效益也呈现出较为可观的增长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成为了阳光私募基金公司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阳光私募基金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公司在市场定位上需明确自身的定位以及差异化的产品策略。
首先,针对不同投资人群体,如高净值人群、机构投资者等,制定针对性的产品,满足其不同的投资需求。
其次,要加强产品的风险控制,提高产品的收益风险比,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在市场营销中还应注重宣传公司的品牌形象,增强客户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二、投资者服务与关系维护阳光私募基金作为一种非公开发行的基金产品,其发行对象和投资者相对较少,但投资金额较大。
因此,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服务和关系维护尤为重要。
在市场营销中,公司应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定期组织投资者见面会、讲座等活动,及时回答投资者的问题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此外,公司还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增加客户黏性。
三、市场推广与网络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逐渐成为阳光私募基金公司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司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投资平台等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同时,还可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段,进行精准的客户定位,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活动,实现更高的市场转化率。
四、专业化团队与运营优势阳光私募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专业化的投资研究和管理团队。
通过建设高水平的投研团队,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和投资组合管理,提高产品的收益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还应加强与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产品设计、风控管理等相关工作,提高公司的运营优势。
2014年房地产私募基金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房地产私募基金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房地产私募基金概述 (4)1、私募地产基金的概念 (4)2、主要类别 (6)3、相对优势 (8)(1)所有权和控制力 (9)(2)价值创造+利益重组 (9)(3)贷款优惠 (9)二、国际主流基金模式 (10)1、美国基金模式代表:黑石房地产基金 (11)2、新加坡模式:凯德置地地产基金 (14)三、本土地产基金发展历程 (17)1、起源 (18)2、运作模式:“中国式”融投管退 (21)(1)融资阶段 (21)(2)投资阶段 (21)(3)投后管理 (22)(4)退出回报 (22)3、现状 (23)(1)规模:从野蛮生长归于理性 (23)(2)产品:独立化、多元化、高杠杆化 (26)四、上市房企合纵连横 (29)1、效率与杠杆 (29)2、上市房企基金案例 (31)(1)开发商附属基金:金地稳盛投资 (31)(2)上市房企母基金:歌斐资产 (34)五、人民币房地产基金展望 (37)1、投资、退出渠道趋于多元化 (37)2、股权、夹层投资将成主流 (39)3、大资管时代下战略合作契机 (40)4、险资介入将主导LP机构化 (42)5、管理重心向团队品牌变迁 (43)6、监管制度趋于完善 (44)7、行业整合大潮下地产并购基金前景广阔 (46)8、行业洗牌重构加速利率合理化 (48)房地产基金是近年来研究重点。
出发点一方面在于国内房地产基金在短短4年内从100亿的规模蹿升至4000亿以上,量级已难以让人忽视;另一方面则在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流动性环境变化,所对应的房地产金融模式创新对于行业层面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我们一直认为房地产私募基金才是金融与地产结合最大领域,也是市场已不能忽略的重要力量,这股力量也许将重构中国地产格局,也许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坦诚来讲,我国房地产基金当前依然处于政策真空、打擦边球的蛮荒时代,与国际大型房地产基金的专业运作和规模影响力仍有不少差距。
2014年保险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0.9
0.8 0.7 0.6 2013/1/4 2013/2/4 2013/3/4 2013/4/4 中小企业板 2013/5/4 保险业 2013/6/4
创业板
创业板
0.0
0.2
0.4
0.6
0.8
1.0
1.2
18% 16% 14%
30
35
40
45
50
55
60
10% 5% 0% 25 -5% @2.5% @3% @3.5% @4% 30 35 40 45 50 55 60
非分红两全保险(PPP=20,BP=20)
80% 70% 60% 50% 40% 30% 20%
分红两全保险(PPP=20,BP=20)
12% 10% 8%
6%
4%
2%
0% -2% 0 5 10 15 @2.5% 20 25 @3% 30 35 @3.5% 40 45 @4% 50 55 60
0
5
10
15
@2.5%
20
25
@3%
30
35
@3.5%
40
45
@4%
50
55
60
费率敏感性:终身险 > 两全险 > 定期险
以30岁男性为例,定价利率从2.5%上升到3.5%,费率 下降幅度为:1) 定期寿险 -2.5% 2)终身寿险 -26.7% 3)两全保险 -9.9%
-6%
-8% -10% -12% -14% -16% @3% @3.5% @4%
症结在哪•内部因素
症结3:难产的个人税延养老金试点
在税优政策的多方博弈中,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话语权弱 模式存在调整空间: 1) 300元企业年金免税意义不大,主要是企业年金的受体较窄且福利性质过大 2) 700元个人养老金免税对当期税收有影响,在宏观经济较弱的情况下税赋压 力较大,有关部门对养老金税制产生的逆向再分配容忍度较低 3) “税基递延”型,即在缴费及收益阶段免税,领取阶段再根据当期税率表缴 税在我国施行的难度较大 寿险定价利率开始推行之前施行税延试点的可能性极小,2.5%的保底收益过低 政策悬而未决反而压制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个人税延养老金对个人让出的利益 并不大,完全可以做进现有产品形态中,但个人税延养老金模式不定且时不时徘 徊在做与不做之间,险企开发类似利益产品动力不强 在市场对板块缺少关注度也仓位较少的情况下,税延的推行会支撑估值的修复甚 至提升,但年内推出可能性较小
2014年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 (4)二、全球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简史 (4)三、全球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状及特点 (5)1、资金募集情况 (5)2、项目投资情况 (5)3、全球私募股权投资的地域分布 (6)四、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概况 (7)1、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背景 (7)2、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监管体系 (8)(1)行业主管部门及各自职责 (8)(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9)①设立及运营方面 (9)②备案管理方面 (10)③募集管理方面 (10)④投资管理方面 (11)⑤税收方面 (12)⑥优惠政策方面 (13)⑦特殊行业规范 (13)(3)行业管理体制及近年来的政策变化 (13)3、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当前规模 (14)(1)募集资金额 (14)(2)投资总额 (15)(3)退出数量 (16)4、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17)(1)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17)(2)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7)(3)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18)(4)实现国家、企业、个人财富保值增值 (18)5、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趋势 (18)(1)市场规模持续增大 (18)(2)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19)(3)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 (19)(4)投资退出模式更加丰富 (20)五、主要风险 (20)1、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大 (20)2、受证券市场波动及政策变化影响较大 (21)3、人才流失的风险 (21)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
狭义的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投资行为,并主要通过被投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方式退出获利,同时也采用兼并与收购(M&A)或管理层回购(MBO)等方式退出。
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则不仅涵盖企业发展各阶段的股权投资,从种子期的天使投资(Angel Capital)、初创发展期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扩展、成熟期和Pre-IPO阶段的投资,到上市后的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简称PIPE)、并购投资(Buyout Fund)等,还包括房地产基金(Real estate fund)、夹层资本等(Mezzanine Capital)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阳光私募基金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1月
目录
一、阳光私募基金的概念 (4)
二、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周期 (4)
1、萌芽阶段 (4)
2、形成阶段 (5)
3、发展阶段 (5)
4、迅速发展阶段 (6)
三、行业监管体系和有关政策 (6)
1、行业监管体系及主管部门 (6)
2、行业自律组织 (7)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7)
四、行业周期性、季节性与区域性特点 (8)
1、周期性 (8)
2、季节性 (9)
3、区域性 (9)
五、行业壁垒 (9)
1、政策壁垒 (9)
2、管理能力壁垒 (10)
3、人才壁垒 (10)
六、行业面临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11)
1、有利因素 (11)
(1)国家政策扶持 (11)
(2)创新能力增强 (12)
(3)市场潜力巨大 (12)
2、风险因素 (14)
(1)合规风险 (14)
(2)基金管理者投资决策风险 (16)
(3)市场周期性变化造成的盈利风险 (16)
(4)阳光私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17)
(5)人才流失的风险 (17)
(6)员工道德风险 (18)
七、行业市场规模 (18)
一、阳光私募基金的概念
阳光私募证券基金是由银行作为资金托管方,由证券公司作为证券托管方,由私募机构作为基金管理方或投资顾问方定期公示业绩的私募证券基金。
在原基金法修订之前,阳光私募机构由于法规限制无法直接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因此主要借助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向投资者发行投资理财产品,由私募机构担任投资顾问。
因此,阳光私募基金的法律结构中共有四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主体:一是私募基金公司,主要作为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的投资顾问,负责管理和运作资金;二是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作为产品发行的法律主体,提供产品运作的平台,并提供资产保管、净值计算、投资清算、风险评估与控制等后台服务;三是银行,作为资金托管人,保证资金的安全;四是担任经纪功能的证券公司,作为证券的托管人,保障证券的安全。
二、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周期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监管环境的完善密切相关。
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1993 年至1995 年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萌芽阶段,也是国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