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合集下载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各科性状总结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由内至外排列:表皮、皮层(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维管束。

外皮层排列整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 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内皮层成环;维管束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髓部明显。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紫草素:紫草棕色核块物:玄参、熟地棕色块:天南星、甘草、何首乌木质部束放射状排列:丹参木质部束点状排列: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束V型:北沙参导管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呈单列:丹参大小导管相间排列:前胡木质部导管群与木纤维束相间排列:葛根、川木香、苍术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或筛管相间排列:川木香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交替排列:黄芪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相间排列:多为单子叶植物。

百部(19-27)、天冬(31-135)、麦冬(16-22)、温郁金(40-55)、黄丝郁金(22-29)、桂郁金(42-48)、绿丝郁金(64-72)含晶细胞:赤芍、白芍、牡丹皮乳管群与筛管群交互排列:党参断续排列的石细胞环:巴戟天、天花粉皮层外侧1-2列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形成含晶细胞环。

皮部易剥落:茜草、巴戟天、白头翁、苦参、三七(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坚龙胆、丹参(老根)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泽泻、川贝母金井玉栏:板蓝根、黄芪、桔梗表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浙贝母(垂周壁)、泽泻(侧壁含石细胞的药材:吴茱萸、厚朴、巴戟天、川木香、防己、防风、威灵仙,延胡索、辛夷、梔子、杞子、天花粉、升麻、黄苓、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北豆根、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麦冬、党参、玄参草酸钙针晶:龙胆、巴戟天、肉桂、商陆、半夏、苍术、白术、白附子、天麻、天南星、麦冬、山药、霍香。

草酸钙砂晶:牛膝、川牛膝、秦皮、钩藤、细辛、枸杞、地骨皮、洋金花、银柴胡。

草酸钙方晶:地黄、甘草、厚朴、防己、黄柏、砂仁、商陆、山豆根、红花、苦参、补骨脂、麻黄、洋金花、大血藤、鸡血藤、石菖蒲、葛根、浙贝、北豆根、远志、苏木、降香草酸钙簇晶:蓼大青叶、太子参、何首乌、大黄、小茴香、白芷、牡丹皮、白芍、赤芍、三七、人参、西洋参、五加皮、山楂、地榆、丁香、金银花、川芎、吴茱萸、通草、梔子。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各科性状总结蚌壳蕨科狗脊一般具有网状分柱,其中每一个维管束又称为分体中柱。

无导管有管饱鳞毛蕨科绵马贯众水龙骨科骨碎补马兜铃科细辛蓼科大黄、何首乌根无髓部,形成层呈环,异常维管束排列;草酸钙簇晶苋科牛膝、川牛膝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商陆科商陆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射线宽广。

木质部发达,韧皮部窄,形成层呈环毛茛科威灵仙、川乌、川乌、草乌、附子: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黄连、升麻形成层环多角形,根髓部明显川乌、草乌:木质部导管径向或“V”字形排列不含草酸钙结晶防己科防己、北豆根木部放射状排列罂粟科延胡索十字花科板蓝根蔷薇科地榆豆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红芪晶鞘纤维,方晶。

(黄芪无晶鞘纤维)远志科远志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草酸钙簇晶,树脂道,射线宽广,形成层明显;导管径向排列伞形科白芷、当归、独活、前胡、川芎、防风、柴胡、北沙参气味浓郁,含有挥发油,皮部分布多数黄棕色油点,不含草酸钙结晶(除川芎、白芷外);含有淀粉粒(除去防风、柴胡)龙胆科龙胆、秦艽分隔细胞,草酸钙针晶散在紫草科紫草唇形科丹参、黄芩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导管少数,呈断续放射状排列;石细胞存在于皮层。

棕色核状物茜草科巴戟天、茜草草酸钙针晶束;皮部易与木部分离(皮部易剥落)葫芦科天花粉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韧皮部宽广,有乳汁管;薄壁细胞含有菊糖,除党参外不含淀粉粒菊科川木香、白术、木香、苍术、紫菀气香浓郁,含有挥发油。

薄壁细胞含有菊糖;薄壁组织中有大量油室散在;石细胞存在(除木香)黑三棱科三棱泽泻科泽泻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石菖蒲、淀粉粒天南星、半夏、白附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百部科百部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天冬、麦冬、知母除去浙贝、川贝:黏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

浙贝含有草酸钙方晶薯蓣科山药黏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淀粉粒鸢尾科射干草酸钙柱晶姜科莪术、姜黄、郁金挥发油——香、辛油细胞——黄色分泌物——药材颜色透黄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给学生的概要新版)

根及根茎类中药(给学生的概要新版)

根及根茎类中药(给学生的概要新版)根及根茎小总论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定义: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由于很多中药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两者又互有联系,因此并入在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别注意要点判断确定是根还是根茎。

判断确定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

观察和描述的顺序和内容是:外形、大小、色泽、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的特征。

性状描述用的术语。

(重点)显微鉴定要点一、根及根茎的正常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典型代表药材——人参●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典型代表药材——黄连●单子叶植物根的典型代表药材——麦冬●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典型代表药材——石菖蒲二、根及根茎的异常构造:●大黄、何首乌、川牛膝、牛膝、商陆、广防己、黄芩、紫草、南沙参、龙胆。

狗脊别名:金毛狗脊、扶筋狗脊药材的相关资料【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挖根茎,除去泥沙晒干,或削去硬根,叶柄及茸毛。

直接晒干—————————个狗脊趁鲜切片晒干———————生狗脊片沸水煮或蒸后,切片晒干——熟狗脊片狗脊饮片的性状特点生狗脊片:呈不规则的长条形,或圆形纵片。

周边不整齐,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

外表深棕色。

断面近外皮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功效:根茎补肝肾,强筋骨,去风湿,——用于寒湿膝痛,腰脊僵硬,屈伸不利。

茸毛有止血作用——对疤痕组织、肝脏、脾脏的损伤出血及外伤出血有止血作用,其作用较明胶海绵迅速。

贯众贯众药材的品种及来源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根茎蛾眉蕨贯众——蹄盖蕨科蛾眉蕨的带叶柄根茎荚果蕨贯众——球子蕨科荚果蕨的带叶柄根茎紫萁贯众——紫萁科紫萁的带叶柄根茎狗脊贯众——乌毛蕨科单芽狗脊带叶柄根茎乌毛蕨贯众——乌毛蕨科乌毛蕨的带叶柄根茎苏铁蕨贯众——乌毛蕨科苏铁蕨的根茎广防己和防己广防己和粉防己的性状区别要点广防己:圆柱形,常对半剖开。

节间膨胀不明显。

皮部易与木部分离。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密,是在细胞的上,下壁和径向壁上,常有木质化和栓质 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一周,称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凯氏点: 在横切面上,凯氏带在相邻的径向壁上呈点状, 称凯氏点。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次生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韧皮部: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 细胞等组成,与输导水分的木质部共同组成维管系统。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2、异常构造:
产生的原因;
副形成层(三生构造)的产生和活 动;
形成层活动的不规则;
部分木薄壁细胞发生栓化。
(1)髓维管束:副形成层产生于根茎 的髓部,形成异型维管束。如大黄根 茎髓部的星点,副形成层向内产生韧 皮部,向外产生木质部。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横切面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分体中柱
(四)根茎类中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决定其为蕨类植物、双子叶植
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正常构造或异常构造; 观察分泌组织 、厚壁组织和细胞内含物。
根及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
确定是根或根茎
确定是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
无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层:植物茎和根中表皮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 木质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具放射纹; 髓部明显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09笔记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09笔记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第一节根类中药根类中药(Radix):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一、性状鉴别1、性状:形状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少数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芦头:根类药材顶端的根茎或茎基。

芦碗:茎基上的茎痕。

术语:疙瘩丁(白芷)蚯蚓头、扫帚把(防风、白花前胡)铁线纹(野山参)钉角(草乌)狮子盘头(党参)质地质重坚实、体轻松泡断面粉性、纤维性、角质状、油润纹理:菊花心:(甘草、人参、桔梗)车轮纹:(粉防己、广防己)罗盘纹:(商陆)金井玉栏:内黄外白、形成层环明显(板兰根、黄芪)云锦花纹:(何首乌)气味2、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的区别双单外表有栓皮无木栓层断面形成层的环纹内皮层的环纹V.B 放射状辐射状髓无髓(一般)有髓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正常构造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无限外韧型维管束被射线分成若干束一般为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异常构造:①具同心性环V.B(商陆、牛膝类、紫茉莉、丝石竹、湘防己)②具皮层V.B.(何首乌)③内函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④木间木栓层(黄芩)⑤木质部中央具复合异型V.B.(广防己)⑥V.B.交错排列(南沙参)2. 单子叶植物表皮、根被)皮层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凯氏点明显中柱V.B.辐射型髓第二节根茎类中药根茎类中药(Rhizoma):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的地下茎药材,鳞茎则带有肉质鳞叶。

一、性状鉴别1、性状:形状:圆柱形、纺锤形、不规则团块状、扁球形、扁平皿状断面:星点(大黄)2、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区别双单外表有木栓层无木栓层或薄断面形成层的环纹内皮层的环纹V.B . 环状排列散布髓中央具髓中央无髓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正常构造木栓层皮层(根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维管束环列(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型)髓和髓射线异常构造髓部V.B.(大黄-星点)内生韧皮部木内木栓层2. 单子叶植物)表皮或后生皮层(藜芦)皮层内皮层明显(石菖蒲)内皮层不明显(天麻)中柱V.B. 散布有限外韧型、周木型3、蕨类植物表皮下皮层:厚壁组织基本组织中柱网状中柱-分体中柱(周韧型)双韧管状中柱外内皮层外韧皮部木质部内韧皮部内内皮层髓注:①分体中柱形状、数目、排列方式鉴定品种②无导管、有管胞(多梯纹)绵马贯众(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狗脊(Rhizoma Cibotii)【来源】蚌壳蕨科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 Sm. 根茎【产地】主产于福建、四川等省。

2020执业中药师中药科属来源总结附记忆口诀

2020执业中药师中药科属来源总结附记忆口诀
萝藦科: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兰科: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
茜草科:茜草、钩藤、栀子、巴戟天记忆:茜草钩栀子不几天
豆科:决明子、沙苑子、鸡血藤、降香、番泻叶、儿茶
记忆:决定杀鸡奖励拉肚子的儿子
麦角菌科:冬虫夏草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
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青黛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胡说地玄)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记忆:女子为秦翘木樨
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记忆:小云壳白鱼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
多孔菌科:灵芝、茯苓、猪苓
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通草
中药科属来源
科属
药材根及根茎类科属总结
菊科
根-木香,根茎-白术、苍术,根及根茎-紫菀(把辫子晚起来)
记忆:菊花开了搂着木柱子
豆科
根-苦参、葛根、粉葛、黄芪,根及根茎-山豆根、甘草
记忆:山豆苦,葛根粉,甘草气;决杀鸡,奖泄儿
毛茛科
根-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根茎-黄连、升麻
根及根茎-威灵仙(威力极大能成仙,多个细根挂下边)
记忆:毛勺子变乌了,麻连老头生仙了
伞形科
根-白芷、当归、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
根茎-川芎根茎及根-羌活、藁本
记忆:(四川救灾降落伞)北沙归川芎,柴胡防风,藁本,前白活
百合科
鳞茎-川贝母、浙贝母块根-天冬、麦冬、山麦冬
根茎-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
记忆:百年好合,过三冬,知母(说的),黄精、玉、富、贝很重要!
柴胡:伞形科
银柴胡:石竹科
山豆根:豆科
北豆根:防己科
北沙参:伞形科
南沙参:桔梗科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辛凉
白前
柳叶白前、芫 花叶白前
根及根茎
鹅管白前
气微,味微 甜
白薇
白薇、蔓生白 薇
根及根茎
气微,味微 苦
色棕黄者 为佳
紫草
紫草 科
新疆紫草(软 紫草)、内蒙紫 草

软紫草:皮部10余层重叠; 内蒙紫草:数 层相叠
气特异,味 微苦、涩
加热红色 气体,红 褐色油滴
丹参
唇形 科
丹参
根和根茎
气微,味微
苦涩
色紫红者
当归
伞形 科
当归

表面黄棕色 至棕褐色
香气浓郁, 味甘、辛、 微苦
烟火慢慢 熏干;油 室
羌活
羌活、宽叶羌 活
根茎及根
蚕羌、竹节 羌;条羌,大 头羌
气香,味微 苦而辛;气 味较淡
断面朱砂 点多者、
香气浓郁 者佳
前胡
白花前胡

棕色形成层 环及放射纹 理
气芳香、味
微苦、辛
分泌组织 油室
分 类
名 称


来源
气微、味微 苦、酸
赤芍
芍药、川赤芍

表面棕褐色,
糟皮粉碴
气微香、味 微苦、酸涩
黄连
黄连、三角黄 连、云连
根茎
味连:过桥; 雅连:过桥较 长;云连:多 为单枝
气微、味极

味连:皮 层、中柱 鞘有少许 石细胞,
髓部无石 细胞;雅
连:均有
石细胞;
云连:均 无石细胞
升麻
大三叶升麻、 兴安升麻、升 麻
根茎
气微,味微 苦而涩
苦参
豆科
苦参

具异性维管 束呈同心性 环列或不规 则散在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各科性状总结蚌壳蕨科狗脊一般具有网状分柱,其中每一个维管束又称为分体中柱。

无导管有管饱鳞毛蕨科绵马贯众水龙骨科骨碎补马兜铃科细辛蓼科大黄、何首乌根无髓部,形成层呈环,异常维管束排列;草酸钙簇晶苋科牛膝、川牛膝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商陆科商陆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射线宽广。

木质部发达,韧皮部窄,形成层呈环毛茛科防己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远志科五加科伞形科白芷、当归、独活、前胡、川芎、防风、柴胡、北沙参气味浓郁,含有挥发油,皮部分布多数黄棕色油点,不含草酸钙结晶(除川芎、白芷外);含有淀粉粒(除去防风、柴胡)龙胆科龙胆、秦艽分隔细胞,草酸钙针晶散在紫草科紫草唇形科丹参、黄芩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导管少数,呈断续放射状排列;石细胞存在于皮层。

棕色核状物茜草科巴戟天、茜草草酸钙针晶束;皮部易与木部分离(皮部易剥落)葫芦科天花粉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韧皮部宽广,有乳汁管;薄壁细胞含有菊糖,除党参外不含淀粉粒菊科川木香、白术、木香、苍术、紫气香浓郁,含有挥发油。

菀薄壁细胞含有菊糖;薄壁组织中有大量油室散在;石细胞存在(除木香)黑三棱科三棱泽泻科泽泻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石菖蒲、淀粉粒天南星、半夏、白附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百部科百部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天冬、麦冬、知母除去浙贝、川贝:黏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

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由内至外排列:表皮、皮层(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维管束。

外皮层排列整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内皮层成环;维管束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髓部明显。

浙贝含有草酸钙方晶薯蓣科 山药黏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淀粉粒鸢尾科 射干 草酸钙柱晶姜科莪术、姜黄、郁金挥发油——香、辛 油细胞——黄色分泌物——药材颜色透黄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呈点状(筋脉点)散在;淀粉粒兰科 天麻、山慈菇、白及草酸钙针晶束根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类型分布举例分泌组织乳汁管桔梗、党参、南沙参、树脂道人参、西洋参、三七油室当归、独活、木香、川木香油管白芷、前胡、防风、柴胡油细胞细辛黏液细胞大黄(黏液腔)分泌道北沙参分泌细胞地黄厚壁组织石细胞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防己、延胡索、防风、丹参、黄芩、天花粉、川木香纤维木纤维:防己、板蓝根、黄芪、柴胡、龙胆、丹参、木香叶基纤维:防风纤维非木化:地榆、人参晶鞘纤维: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细胞内含物晶体草酸钙针晶:商陆、龙胆、秦艽、巴戟天、草酸钙砂晶:细辛、怀牛膝、川牛膝、银柴胡草酸钙方晶:川牛膝、防己(还有柱状)、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远志、地黄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赤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稀少)、白芷、远志草酸钙棱晶:桔梗淀粉粒细辛、大黄、何首乌、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防己、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独活、前胡、北沙参、黄芩、天花粉、山药菊糖含菊糖不含淀粉:桔梗、南沙参、木香、川木香含菊糖和淀粉:党参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类型分布举例分泌组织乳汁管树脂道人参、三七油室川芎、白术、苍术、泽泻油管油细胞细辛、石菖蒲黏液细胞大黄(黏液腔)、天南星、半夏、白附子、山药、白及分泌细胞三棱厚壁组织石细胞威灵仙、黄连(味连、雅连)、升麻、北豆根、龙胆(稀少)、白术、苍术纤维升麻、黄连、川芎(长梭形)、龙胆、白术、苍术、三棱、石菖蒲非木化纤维:人参、百部晶鞘纤维:山豆根、甘草石菖蒲、细胞内含物8 晶体草酸钙针晶:北豆根、龙胆、白术、苍术、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百部草酸钙砂晶:细辛草酸钙方晶:北豆根、山豆根、甘草、天南星、石菖蒲、浙贝草酸钙簇晶:大黄、人参、三七(稀少)、川芎草酸钙柱晶:射干淀粉粒狗脊、绵马贯众、骨碎补、细辛、大黄、威灵仙、黄连、山豆根、甘草、三七、川芎、三棱、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石菖蒲、川贝、浙贝、菊糖含菊糖不含淀粉:白术、苍术✧紫草素:紫草✧棕色核块物:玄参、熟地✧棕色块:天南星、甘草、何首乌✧木质部束放射状排列:丹参✧木质部束点状排列: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束V型:北沙参✧导管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呈单列:丹参✧大小导管相间排列:前胡✧木质部导管群与木纤维束相间排列:葛根、川木香、苍术✧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或筛管相间排列:川木香✧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交替排列:黄芪✧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相间排列:多为单子叶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科性状总结
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由内至外排列:表皮、皮层(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维管束。

外皮层排列整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 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内皮层成环;维管束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髓部明显。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
细胞内含物
丹参、黄苓、天花粉、川木

纤维木纤维:防己、板蓝根、黄
芪、柴胡、龙胆、丹参、木

叶基纤维:防风
纤维非木化:地榆、人参晶
鞘纤维:苦参、山豆根、葛
根、甘草
晶体草酸钙针晶:商陆、龙胆、
秦艽、巴戟天、
草酸钙砂晶:细辛、怀牛
膝、川牛膝、银柴胡
草酸钙方晶:川牛膝、防己
(还有柱状)、苦参、山豆
根、葛根、甘草、远志、地

早酸钙簇晶:大黄、何首
乌、太子参、白芍、赤芍、
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
(稀少)、白芷、远志草酸
钙棱晶:桔梗
淀粉粒细辛、大黄、何首乌、太子
参、威灵仙、川乌、草乌、
附子、白头翁、白芍、赤
芍、防己、延胡索、板蓝
根、地榆、苦参、山豆根、
葛根、甘草、黄芪、西洋
参、三七、白芷、当归、独
活、前胡、北沙参、黄苓、
天花粉、山药
菊糖含菊糖不含淀粉:桔梗、南
沙参、木香、川木香含菊糖
和淀粉:党参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特征类型分布举例
分泌组织乳汁管
树脂道人参、三七
油室川芎、白术、苍术、泽泻
紫草素:紫草
棕色核块物:玄参、熟地棕色块:天南星、甘草、何首乌木质部束放射状排列:丹参木质部束点状排列: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束V型:北沙参
导管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呈单列:丹参
大小导管相间排列:前胡
木质部导管群与木纤维束相间排列:葛根、川木香、苍术 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或筛管相间排列:川木香 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交替排列:黄芪
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相间排列: 多为单子叶植物。

百部(19-27)、天冬(31-135)、 麦冬(16-22)、温郁金(40-55)、黄丝郁金(22-29)、桂郁金(42-48)、绿丝郁金(64-72) 含晶细胞:赤芍、白芍、牡丹皮 乳管群与筛管群交互排列:党参 断续排列的石细胞环:巴戟天、天花粉
皮层外侧1-2列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形成含晶细胞环。

皮部易剥落:茜草、巴戟天、白头翁、苦参、三七(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 、
坚龙胆、丹参(老根)
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泽泻、川贝母 金井玉栏:板蓝根、黄芪、桔梗 表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浙贝母(垂周壁)
、泽泻(侧壁
含石细胞的药材:吴茱萸、厚朴、巴戟天、 杞子、天花粉、升麻、黄苓、 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 辛夷、梔子、
豆根、砂仁、
参、玄参 草酸钙针晶:
南星、麦川木香、防己、防风、威灵仙,延胡索、 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北 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麦冬、党
龙胆、巴戟天、肉桂、商陆、 山药、藿香。

牛膝、川牛膝、秦皮、钩藤、细辛、枸杞、地骨皮、洋金花、银柴胡。

地黄、甘草、厚朴、
半夏、苍术、白术、白附子、天麻、天 防己、黄柏、砂仁、商陆、山豆根、红花、苦参、
鸡血藤、石菖蒲、葛根、浙贝、北豆根、远志、 补骨脂、麻黄、洋金花、大血藤、 苏木、降香 草酸钙簇晶:蓼大青叶、太子参、 赤芍、三七、人参、西洋参、五加皮、山楂、地榆、丁香、金银花、川芎、吴茱萸、 通草、梔子。

草酸钙柱晶:射干、沉香、旋覆花 断面特点:
① 断面角质样:牛膝(微呈角质样而油润)、川牛膝、太子参 芍、延胡索、百部、天冬、麦冬、莪术、姜黄、郁金、天麻、山慈菇、
② 断面纤维性:升麻、北豆根、苦参、葛根、甘草(略显纤维性、
何首乌、大黄、小茴香、白芷、牡丹皮、白芍、
(烫制品)、附子、白 白及 有粉性)
、黄芪
(纤维性强,便显粉性)、藁本、北柴胡(片状纤维性)、石菖蒲、苏木(强纤维性)钩藤(皮部纤维性)
③断面粉性:狗脊、何首乌、太子参(生品)显纤维性、有粉性)、黄芪(纤维性强,便显粉性)泽泻、
④断面富粉性:粉葛、天花粉、天南星、半夏、
⑤断面颗粒性:大黄、射干、
⑥断面油润:当归、牛膝(微呈角质样而油润)、川乌(粉质)、赤芍、防己、甘草(略、人参、西洋参(略显粉性)、白芷、
川贝母、浙贝母、光山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