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现代汽车新技术.ppt
《现代汽车新技术》课件

● 0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影响
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汽车行业造成了颠覆性的 影响,推动着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新技术也改 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为未来交通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的 普及
智能驾驶、车联网 技术的广泛应用
新能源汽车的 快速发展
交通识别
识别交通信号和标 志,提醒驾驶员注
意
智能巡航
根据路况和车速自 动调整行驶方式
自动驾驶技术对比
传统驾驶
需要手动操控 易疲劳驾驶
半自动驾驶
车辆能自动加减速 需要驾驶员随时观察路况
全自动驾驶
无需驾驶员操控 完全依赖车载系统
01 车辆跟踪
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和路况
02 智能信号灯
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智能调整信号灯时间
智能驾驶技术是现代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应用,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智能化的汽车出现,为 我们的出行带来更便利和安全的体验。
● 03
第3章 新能源技术
01 解决传统燃油车排放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
02 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3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
纯电动车
零排放 无噪音 低维护成本
电动汽车、混合动 力汽车的推广和普
及
个人对于未来汽 车技术的看法
我认为智能化汽车将极大地提升驾驶的便利性,让人们的 出行更加轻松舒适。同时,环保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
02 提供更安全的出行方式
智能驾驶技术提升交通安全性能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技术

智能化:引入智能技术,提高车身制造效率 和质量
环保化:采用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定制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 化车身制造服务
自动化: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车身制造全 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技 术
汇报人:
目录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技 术概述
01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 技术介绍
02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 技术的优势
03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技 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4
现代汽车车身制 造技术概述
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开始出现
20世纪末,复合材料和轻量化技术逐渐 应用于车身制造
提升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激光焊接、热成型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如光学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自动化生产:减 少人工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
优点:成型速度快,精度高,可生产复杂形状的零件。
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制造,如车门、发动机罩、保险杠等。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压成型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将越来越 广泛。
数字化装配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车身装配,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质量控制,提 高产品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 减少人工操作
现代汽车构造与技术

巡航控制的优点
1.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特别是在郊外或高速公路上行 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 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 这种优越性更为显著。减少了驾驶员的负担, 驶,这种优越性更为显著。减少了驾驶员的负担,使其 可以轻松地驾驶。 可以轻松地驾驶。 2.节省燃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减少了废气的排 节省燃料, 节省燃料 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减少了废气的排 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对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 放。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对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 %。速度稳定后 可节省燃料 15%。速度稳定后,可使汽车的燃料供给与 %。速度稳定后, 发动机功率之间处于最佳的配合状态。 发动机功率之间处于最佳的配合状态。
前悬架
汽车的驱动方式
汽车的五种基本的驱动方式: 汽车的五种基本的驱动方式: 1、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 2、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 、 3、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 4、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 5、四轮驱动 、
汽车车身
1、轿车车身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 2、主要车身部件 、
1、轿车车身结构的分类 、 (1)有车架的车身 )
现代汽车构造与技术
目录
¶ 现代汽车基本构造 ¶ 安全气囊系统 ¶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 ABS ¶ 自动穏速(CCS)行驶装置 自动穏速(CCS) ¶ 现代汽车照明新技术介绍
一、现代汽车基本构造
3、车身 1、发动机
2、底盘 4、电气设备
1、机体 2、曲柄连杆机构 3、配气机构
五、现代汽车照明新技术介绍
氙灯是前照灯的理想光源
氙气大灯的发展
♦ 氙气技术用到汽车的前大灯上是在90年代初, 氙气技术用到汽车的前大灯上是在90年代初, 90年代初
由海拉(Hella)公司开发。 由海拉(Hella)公司开发。在此之前车的前 大灯都采用卤素灯。 大灯都采用卤素灯。迄今氙气灯用在一些中高 级轿车中,主要用于近光灯, 级轿车中,主要用于近光灯,远光灯亦开始采 用氙气大灯,即为双氙大灯。 用氙气大灯,即为双氙大灯。 ♦ 欧洲和美国采用氙大灯发展得十分迅速,逐步 欧洲和美国采用氙大灯发展得十分迅速, 成为标准装置。 成为标准装置。
现代汽车新技术及其故障的维修方法分析

AUTO AFTERMARKET | 汽车后市场时代汽车 现代汽车新技术及其故障的维修方法分析张谦 彭德豹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200摘 要: 随着国际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汽车新技术开始越来越多的涌现,并使现代汽车的性能、质量、舒适度等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从汽车故障维修的角度来看,由于现代汽车新技术的革新速度较快,很多传统维修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而汽车的故障维修工作也同样变得更具难度。
基于此,本文对几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现代汽车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现代汽车的故障维修方法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汽车新技术;汽车故障;维修1 引言汽车的内部结构复杂,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也比较多,其维修工作往往需要根据汽车的实际构造与使用情况而定,并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做出调整,具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如果汽车维修技术与其制造工艺无法匹配,那么其维修质量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现代汽车技术持续更新的背景下,对于故障维修方法展开创新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必然,而对基于新技术的现代汽车展开故障维修方法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现代汽车新技术分析2.1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发动机对于汽车整体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为了有效提升汽车性能,实现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当前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相关技术创新成果也是比较多的,如缸内直喷式发动机、柴油机蓄压式共轨喷油系统、汽油机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等等,都属于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现代汽车发动机新技术[1]。
其中,缸内直喷式发动机能够直接将燃油喷入到气缸内部,实现与进气的有效混合,具有着油耗较低、污染排放量较低、升功率高等特点,尤其是压缩比高达12-13,与同排量的一般发动机相比,其功率与扭矩的提升幅度均在10%,但价格相对较贵,可能会导致汽车成本过高。
柴油机蓄压式共轨喷油系统是指在同一高压蓄压管道上进行多个喷油器的并联,并使用电控单元ECU来控制喷油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具有着控制精确度高、喷油压力高、噪音低、运行平稳可靠等多重优势,能够使传统柴油发动机冒黑烟、噪声大、硫化气体排放高等一系列得到有效解决。
现代汽车的电源新技术

现代汽车电源新技术简介 (3)一.42V电源系统的关键装置 (3)1.1起动/发电机复合装置 (3)1.2DC/DC转换器 (3)二.42伏汽车电源系统的优点 (3)2.1电源系统更为高效 (3)2.2部件功能更好 (4)2.3燃油效率提高 (4)2.4排放降低 (4)2.5降低固态电路使用成本 (4)2.6设计更灵活性 (4)2.7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 (4)2.842V电源系统对汽车零部件的影响 (5)2.9对整车的影响 (5)2.10对发动机的影响 (5)2.11对电动机和电磁阀的影响 (5)2.12对照明系统的影响 (5)2.13对电路开关和连接器的影响 (5)三.42V电源系统现状 (6)简介42V电气系统单一电压的42V电气系统具有使用效率高、控制系统较为简单、配用电池为一组同等电压的蓄电池等特点,其核心是集成式启动—交流电机系统(integrated starter alternator简称为ISA)。
该系统集电源启动供电和交流电机发电两大功能于一身,可以实现更强大的电力供应以及具有良好的起步—停车特性,并因此具有更佳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有害气体排放。
该系统还可以在低发动机转速下有效提速,并可以显著缓冲引擎的扭矩脉动。
该系统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与之相配的车用电源系统由蓄电池组和超级电容器组成。
但在现有的生产工艺和人们对价格的认可方面还未能普及。
一.42V电源系统的关键装置1.1起动/发电机复合装置由于电气系统中交流发电机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利用交流发电机的可逆性,再配置一套半导体整流—逆变功率转换器,将交流发电机和起动机合成为一个起动/发电机复合装置。
起动发动机时,42V电池通过整流—逆变功率转换器向起动/发电机复合装置供电,复合装置工作在起动状态;当发动机起动后,整流—逆变功率转换器工作在整流方式,复合装置工作在发电状态,向42V 电池充电,并向其他用电设备供电。
在发电状态,可根据需要输出不同的电压。
现代汽车新技术主要有哪些特点

1.现代汽车新技术主要有哪些特点汽车新技术最重要的是电子控制技术的广泛运用。
使汽车的总体结构。
工作原理使用性能以及维修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发动机燃料供给。
点火控制到底盘的传动系统。
转向与制动系统以及车身与辅助装置等都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
所以。
现代汽车新技术主要是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基础。
把汽车的新结构。
新工艺。
新材料。
汽车安全。
节能环保。
舒适性能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的新型应用技术2什么是汽车再循环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对汽车的制造使用有何意义?汽车从生产到报废再使用过程实现汽车再循环关键是在设计阶段就要把汽车变成易于再循环的构造。
并把作为汽车粉碎残余物废物的树脂成分做成易于再循环的形式。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报废汽车及废旧零部件的回收。
利用已经成为关系保护环境。
节能减排。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资源再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报废汽车零部件再利用业务符合建设节约型和创新性国家的战略需求3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CVT无级变速器是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传递动力。
可以使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实现最佳匹配。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系统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
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盘和固定盘组成,与油缸靠近的一侧带轮可以在轴上滑动,另一侧则固定。
可动盘与固定盘都是锥面结构,它们的锥面形成V型槽来与V型金属传动带啮合。
发动机输出轴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CVT的主动轮,然后通过V型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最后经减速器、差速器传递给车轮来驱动汽车。
工作时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锥面与V型传动带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
由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半径可以实现连续调节,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
4机械电控制动变速器的优点实现自动换挡。
传动效率高。
成本低。
易于制造。
提高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污染。
乘坐舒适。
操纵性好。
提高行车安全性。
汽车新技术概论

01
发动机转速
02
发动机负荷
03
发动机压缩比
转速增加燃烧速度相对曲轴转
角速度较慢,所以发动机转速
提高后,应将点火提前角加大,
以保证燃料燃烧过程在上止点
附近完成。
反之曲轴转速降低,应相应减 小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减小时进入气缸的 新鲜混合气量减少,而残余废气量不变, 使残余废气量相应增加,导致燃烧速度 减慢,所以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于车用发动机,经过数十年发展,发动机增压技术中增压器结构和安 装方式各有不同,但工作机理已经基本趋于一致,不过从市场占有率 来说,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是最主流的结构。
涡轮增压器(Turbo charger) 涡轮增压器的全称应该是废气涡轮增压器,顾名思义,它是利用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涡轮,并带动同轴上的压气机叶轮旋转, 将空气压缩并送入发动机汽缸。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之间没 有任何机械传动连接,机械损耗更小。理论上只要汽缸壁足够坚固, 只需通过增加涡轮的尺寸和激量,就能将动力提升到十分惊人的程度
负荷减小时,由于残余废气的稀释作用, 汽缸内的温度、压力相应下降,爆燃倾 向减小,所以,当爆燃时,放松节气门 踏板可以临时消除爆燃。
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压缩行 程终了混合气的温度、压力, 加快火焰传播速度,提高发动 机做功热效能,使发动机功率、 转矩增大,燃油消耗率降低。
但是,提高压缩比会增加混合 气自燃倾向而产生爆燃,所以 汽油机不能过高的提高压缩比。
废气涡轮增压器
01-工作不足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电动助力涡轮增压器
机械式增压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GENERAL WORK REPORT FOR FOREIGN
汽车新技术1汽车发展史

美国:进入50—60年代,美国的汽车业不仅带动 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最大的产业,总产 量比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这个时期,他们完成了兼 并大战,使美国汽车成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天 下。汽车产品走向多级化,成为世界第一商品。汽车 由此发生质的变化,从手工业作坊式的小工业发展成 为资金密集人员密集的现代化大产业,美国也誉为 “绑在轮子上的国家”。 日本:战后五十年代,日本对基础工业作了大量 投资,原为小手工业作坊式的汽车厂,如日产、五十 铃、丰田、日野等公司才开始加速发展,特别是1955 年以后,当日本经济已经基本恢复元气,准备进一步 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时,日本政府和一些经济学家认识 到,为达到这个目的,单纯依靠企业管理的改善已不 可能,而必须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并确定 一个能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性产业”,才能使 整个国民经济有一个飞跃。实现其赶超欧美的宏愿。 众
高级化时代的标志之三是:人们对七十年 代的全球能源危机已经淡忘,美国人又开始追 求大型豪华轿车了,1990年底特律人恢复了那 曾是不可动摇“愈大愈好”的信念。同时大型 豪华轿车又成为世界车型的热点。 九十年代初,在美国,大型豪华轿车的复 活不是偶然的,是当代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 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技术已对传统工业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汽车工业也不例外,借助于 高技术,汽车在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和舒 适性等方面,将得到依靠传统的设计所不能达 到的改进。这也是九十年代汽车工业发展的总 趋势。
图1—4 早期的别克车
图1—5 早期的福特车
在奔驰发明第 一辆汽车后不到二 十年的时间里,不 仅在美国而且在欧 洲一些国家也相继 诞生了不同品牌的 名车名人。 1896年法国 一个小五金商人的 儿子阿尔芝· 标致 创立了以狮子为商 标的标致汽车公司 (图 1 — 6 ),这就 是现代标致雪铁龙 集团的前身(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