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翻译版)

合集下载

于我如浮云的前一句

于我如浮云的前一句

于我如浮云的前一句“于我如浮云”前一句是:“不义而富且贵”,这是出自于先秦佚名所著的《论语十二章》。

拓展延伸:“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的事,不足道的事;古时常将富贵简称为“利”;“义”者宜也,义是一种合宜,是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不义”之“富贵”背后是义与利之间的辩证关系。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孔子认为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追求富贵必须以符合“义”为前提,逐利不能放弃道义与良知。

义利本身无褒贬,但义与利发生矛盾时的取舍,却能反映出人品官德、觉悟境界、人生态度。

在义与利面前能否心端行正,则是衡量一个人正直与否、高尚与否、担当与否的重要尺度。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义重于利义在利前,是古人一向推崇的君子品格,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体现。

不以欲伤,不为利累。

不义之利犹如浮云,道理并不复杂,难的是将它落实到实践当中。

明辨义利,需戒除贪欲。

唯有如此,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警醒,才能时刻牢记不义之财不可妄取,从而妥善地处理义利矛盾。

戒除贪欲、坚持正确的义利追求,首先要有强大的信念和定力。

要坚守内心的原则,时刻遵循“君子以义为质”,才能不被名利遮望眼。

不为名利所累,始终将义置于利前,时常反躬自问,筑牢思想防线,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

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切不可为满足一时的私欲,突破底线、红线。

要正确处理义利之间的辩证关系,增强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和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

在与人交往中,要平等相待、以义相交,而不是唯利是图、斤斤计较。

总之,我们只有取利有道才是长久之道,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高中语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电子课文及注译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电子课文及注译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电子课文及注译1【原文】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

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2【原文】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注释】 (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

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

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

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

”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3【原文】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 像飘浮在天空的则相关语句中出现的 文言现象;识记重点字词的意思 2: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 的义利观。
3.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1【原文】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 执鞭之士,吾亦为 之。如不可求, 从 吾所好。”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 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 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 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 然?岂其然乎?”
•3【原文】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成 就君子之名,根基在于培 植仁德。

《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片段赏析

《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片段赏析
③ 肱 : 上臂 ,这 里指胳膊 。
【 文】 译
己 的 吃



的 ,因为这些东西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一般 ,转瞬即逝。
其实 ,孑 子 的这个思想与孟子 “ L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 意思大概相 同 ,他们 的这种思想都给 了后世追求理想的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 “ 富 贵于我如浮云”也成为人们追求理想境界而蔑视不义之财的一种 宣言。不爱财 , 并不是因为讨厌舒适的生活 ,而是不肯用不正 当的手段去换取某种舒适的生活。 孔子虽然 主张安贫乐道 ,但并非就是鄙视财富 。孑 子从未排斥过财富 ,他 肯 L
小 学 高 年 级
《 溽》 谂
¨ 不×而喜且责◆ 毳期浮云¨片段囊新
翟 杰
【 原文 】 子 日 : 饭 疏食①,饮 水②,曲肱 (g n “ 6 g)③而枕之 ,乐 亦在 其 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 浮云。 ”
【 注释 】 ① 饭疏食 : ,吃的意思 ,这里作动词用 ; 饭 疏食 ,粗 粮。 ② 水 : 古代 “ 汤”和 “ ”相对。“ 水 汤”指热水 ,“ ”就・ 冷水。 水 是
李嘉诚也 十分赞 同孔子 的这一观点 ,他认 为 ,财 富不能单单用金钱来衡量 ,
内心富有 ,才能真正拥有 财富。一个人在衣食住行方面有较好 的保证之后 ,还能
够刈‘ 需要帮助 的人贡献 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 内心 的财 富。有人说 ,李嘉诚有两个
事业 :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 ,名下企业业务遍布全球五十多个 国家和地区 ,雇 员人数约二十二万 ;另一个 是不 断花钱 的事业 ,他 的投入也足 以让他成为亚洲有
定追求 财富是人的天性 :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但他同时强调获取财 富要通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语出《论语·述而篇第七》:“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

《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

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1.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就好比是那水中月、镜中花,看似美好却虚幻不实呀!就像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这富贵又有啥用呢?2. 你想想,不义之财带来的富贵,不就像那空中楼阁吗?随时都可能崩塌呀!比如那些靠坑蒙拐骗发家的人,他们真的能心安理得享受吗?3.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真的太对啦!这就好像走在一条歪路上,看似走得快,实则离正道越来越远啊!就如同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最终不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吗?4. 哎呀呀,“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简直就是真理呀!这不就跟那有毒的果实一样嘛,看着诱人,吃下去可就惨啦!像那些违法犯罪获取财富的人,能有好下场吗?5. 不义之财带来的富贵,那可不就是过眼云烟嘛!这就好像一阵风,吹过就啥也没了呀!比如那些靠投机取巧成功一时的人,最后不还是原形毕露了嘛。

6. 真的呀,“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就如同那虚幻的泡影呀!你看有些人为了钱抛弃亲情友情,等有钱了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富贵有意义吗?7.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多么深刻的道理呀!这就像那建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华丽却根基不稳呀!像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爬到高位的人,随时可能摔下来。

8. 嘿,想想“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不就像那迷惑人的幻术嘛!比如那些为了利益出卖良心的人,他们真的快乐吗?9.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简直就是至理名言啊!就好像那没有根的草,风一吹就倒啦!像那些只追求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最终会幸福吗?10. 哇塞,“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这说得太好啦!这不就和那虚假的面具一样嘛,揭开后是那么丑陋!那些靠不正当竞争获取好处的人,不觉得羞愧吗?我的观点结论是:不义之财和靠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富贵都如浮云般不可靠、不可取,我们应该坚守正道,通过正当的方式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一起学《论语》7.16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起学《论语》7.16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起学《论语》7.16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学《论语》7.16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白话】孔子说:“吃着粗食,喝着白水,弯曲胳膊枕着,乐也在其中。

不循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如同天上的浮云。

”【释词】饭疏食:饭,吃。

疏食,粗饭、粗食。

曲肱而枕之:曲臂当枕。

肱,臂、胳膊。

《义疏》:“肘前曰臂,肘后曰肱,通亦曰臂。

”乐亦在其中:乐,不是乐于贫贱。

钱穆:“乐在富贵贫贱之外,亦即在富贵贫贱之中。

不谓乐贫贱。

”李炳南:“乐者乐其道也。

《中庸》云:‘率性之谓道。

’有道,无所不乐。

朝闻道,夕死犹可,何况贫穷。

”不义而富且贵:不循道义而得富贵。

钱穆:“不义而富且贵,是以不道得之,存心不义,营求而得。

”浮云:浮云在天,无关乎己,非己之有,表明对于不义之富贵,孔子不动心。

《四书解义》:“浮云之于太空,任其往来而不足以动其清虚也。

”【先贤精义】《论语注疏》曰:此章记孔子乐道而贱不义也。

富与贵虽人之所欲,若富贵而以不义者,于我如浮云,言非己之有也。

《论语义疏》曰:此明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

朱子曰: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

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

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

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张栻曰:《易》曰:“崇高莫大乎富贵。

”富贵本非可以浮云视,惟其非义,则浮云耳。

郑汝谐曰:使他人言之,必曰:“不义之富贵如粪秽,如涂炭,若将浼(měi)我不可一朝居也。

”圣人惟曰:“于我如浮云。

”不义者如此,义者可知。

“素富贵,行乎富贵”,未尝与之立敌也。

刘宗周曰:圣人日用动静,莫非天理。

以天为体而不系于物,则常乐矣。

圣心之天不可见,就乐地而见,故曰“乐天”。

明道先生曰:“疏水曲肱,乐在其中。

万变皆在人,其实无一事。

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

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

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朋友们,咱们来聊聊“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

啥叫不义而富贵呢?就是通过不正当、不道德的手段得到的财富和地位。

比如说,有人偷了别人的东西发了大财,有人靠欺骗别人当上了大官。

这种富贵,咱们可不能要!为啥呢?就像有个小故事里讲的,有个小偷靠偷东西变得很有钱,可他每天都提心吊胆,怕被警察抓住,一点都不快乐。

还有个骗子靠骗别人的钱过上了好日子,结果身边一个真心朋友都没有,孤孤单单的。

咱们再想想,如果一个人通过不义的手段得到了富贵,那他心里能踏实吗?肯定不能!他会整天担心被人发现,被人指责,这样的日子过得多累啊!所以说,不义而富贵,对于咱们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看着好看,但是抓不住,也没啥用。

咱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靠正当的方法去追求财富和地位,这样心里才踏实,日子才能过得安稳、快乐!《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大家好呀!今天咱们说一说“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话说的是,如果财富和地位是通过不正义、不道德的方法得来的,那对我来说,就跟天上飘着的云彩没啥两样。

比如说,有个人在公司里靠拍马屁、勾心斗角升职加薪,这样的富贵能长久吗?不能!同事们都瞧不起他,他自己心里也虚得很。

再比如,有些商家卖假货赚了大钱,可一旦被曝光,名声就臭了,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反过来想想,那些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聪明才智获得成功的人,他们心里多踏实啊!就像咱们村里的老王,他靠种水果,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把果园做大做强,赚了钱,盖了新房,大家都佩服他,他自己也过得美滋滋的。

所以啊,咱们可别羡慕那些不义的富贵,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亲爱的朋友们,咱们来聊聊“不义而富贵,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啥意思。

举个例子,有个家伙在考试的时候作弊,考了个好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奖励。

可这有啥用呢?他自己根本没学到知识,下次考试就露馅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 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 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 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 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9、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
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 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 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10、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 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
5、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 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 言亦可以为成人

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 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 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 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 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 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 于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 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 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
(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8、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
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君子推崇勇敢吗?”孔子说:
“君子以义为上。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 乱,平民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 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 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
清楚楚,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 和,姿态考虑恭敬,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 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考虑向别 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祸害或 冤仇,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 义。”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 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 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 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 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 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
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 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 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 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 是。”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选读 第五课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邹城市兖矿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刘永芳 2012年11月28日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手
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 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 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