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 80分

合集下载

戈尔巴乔夫改革各种问题整理

戈尔巴乔夫改革各种问题整理

戈尔巴乔夫改革各种问题整理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意义)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经济:苏联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步入经济长期衰退的困境。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依靠对资源的无限掠夺和限制消费取得的高增长率,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再也无法维持下去。

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更大,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

政治:长期以来苏联实行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官僚、精英阶层垄断了政权、财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之外,“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徒有虚名。

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为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创造了良好环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领导人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贻误了发展和改革时机,国内问题堆积如山;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是苏共提倡“革新了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动因;各种改革均未得到人民的认可:苏联从1922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改革,并强调更加发扬党内民主。

然而自1926年斯大林当权以来,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在这种体制下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随后,赫鲁晓夫、布里兹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都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族际危机:沙皇俄国是靠侵略扩张起家的,这使苏联成为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民族发展极不平衡,很多民族还处在部落阶段,民族问题长期以来非常尖锐。

对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

国际危机: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国际处境十分孤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出于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事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1981年里根上台后,一改原先美国的收缩战略,处处以强硬态度回击苏联的扩张,并且宣称进行“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军备竞赛高潮。

而此时内外交困的苏联,再也无力应付,被迫进行全面收缩;面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和理论革新(东欧国家的改革浪潮和中国的改革势头),作为世界第一号社会主义国家,其领导人上台伊始准备在改革和理论方面有所创新,以示第一大党的风范;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进步迫使苏联改变思维,跟上人类时代的步伐,戈尔巴乔夫作为新上任的领导人执政的需要。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1.改革社会主义理论,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众所周知,戈尔巴乔夫是在苏联国内外一片改革呼声中上台的,上台后即着手改革,并特别重视改革理论的建设,极力倡导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为其改革寻求理论基础。

"代替"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强调"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任务转到直接的实际行动方面来,毕竟为时尚早。

" 并阐述了"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理论,以人民自治为中心目标勾画了社会民主化的新蓝图,提出了具体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

应该说,这时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1986年在苏共27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完善社会主义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对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评价还是能够一分为二的。

他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曾指出,"十月革命做出的社会主义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成就是巨大和无可争辩的","列宁的形象是崇高的,列宁的遗产是创造思想、理论财富和政治上的高瞻远瞩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他还自豪地回顾了工业化、集体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恢复的巨大成就。

但随着苏联改革的深入,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历史的评价却越来越偏颇,1987年后,由对斯大林的批判转为对苏联模式的全盘否定。

戈尔巴乔夫称改革在初期"指的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人所有制以及多种经营形式的基础上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的制度;实行社会主义人民自治、民主化、开放性和公开性;各民族真正平等制度;实行和平对外政策。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100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10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联的民主激进派是以哪位为首?
A.契尔年科
B.利加乔夫
C.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共党内上层的保守派是以哪位为首?
A.契尔年科
B.利加乔夫
C.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共党内上层的主流派是以哪位为首?
A.契尔年科
B.利加乔夫
C.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哪位当选为俄罗斯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总统?
A.索布恰克
B.叶利钦
C.波波夫
D.雅科夫列夫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宪法第六条的取消意味着苏共与其他社会组织是什么关系?
A.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平等的关系
C.对话、辩论、竞争、合作的关系
D.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党内“革新苏共”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革新党的组织原则
B.革新党的指导思想
C.革新党的性质
D.革新党的奋斗目标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关于苏共的宪法第六条写入了1936年斯大林领导制定的宪法里。

正确
错误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改革是执政党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正确
错误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戈尔巴乔夫当上苏共总书记的使命和责任就是改革。

正确
错误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保守派和激进派对戈尔巴乔夫都很满意。

正确
错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1.背景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长期没有克服,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形势恶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内容经济上,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外交上,开展“新思维外交”3.结果: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的趋势加强。

4.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例题1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D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答案D。

例题2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答案:C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答案C。

1. 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可见,该文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

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 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

当时领导改革的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国家权力分散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④苏联解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答案】D【解析】“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这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答案D。

戈尔巴乔夫改革-高考历史知识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高考历史知识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高考历史知识点
首先进行经济制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调整所有制结构,打破单的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苏联出现了全面危机,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与此同时,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80分试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80分试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80分试题)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哪个条约的签订宣告了独联体的成立?A.《比什凯克条约》B.《伊斯坦布尔条约》C.《阿拉木图条约》D.《圣彼得堡条约》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共党内上层的主流派是以哪位为首?A.契尔年科B.利加乔夫C.叶利钦D.戈尔巴乔夫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哪位当选为俄罗斯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总统?A.索布恰克B.叶利钦C.波波夫D.雅科夫列夫4. 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被称作“唯意志论者”?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安德罗波夫D.契尔年科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关于改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改革是一个渐进、温和的过程B.改革是自上而下的C.改革是执政者自觉的、主动的行为D.改革是在原有的秩序框架内进行完善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联的亡党亡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A.改革是执政党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源泉B.改革也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C.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D.执政党必须在改革中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关于苏共的宪法第六条写入了1936年斯大林领导制定的宪法里。

正确错误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当时苏共的各个反对派都提出一个共同的要求:取消宪法第六条。

正确错误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利加乔夫认为,苏联的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离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的原则。

正确错误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叶利钦曾经在苏共党内并没有很深厚的根基,但是他在社会中名望很高。

正确错误。

改革的失败与启示

改革的失败与启示

一.改革失败的原因1.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

改革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国家发展方向和命运,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科学宏观规划和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

赫鲁晓夫上台后,缺乏对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科学认识,也缺乏对苏联具体国情的认识,更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因而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以行政命令代科学方法,这就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没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因而改革也仅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2.对斯大林的态度评介的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

苏共二十大及其后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国内,一部分人热烈拥护,一部分人激烈反对。

在国际上,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成为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还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

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人不知所措,不少人“失望”退党。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动荡不安,“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连接发生。

在苏共最高领导层内,一些人对此甚感忧虑,并对赫鲁晓夫的内外政策及其言行日益不满,在1957年还发生了反对赫鲁晓夫的所谓“反党集团事件”。

这些对于苏联的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3.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基本框架。

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首先采取了精简管理机构,裁减冗员,下放企业的措施。

1957年春,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改组,但这次工业改组并没有改变国家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仍没有经营自主权,却导致地区本位主义抬头,使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次体制改革并不成功,只是以一种行政管理取代另一种行政管理,并未触及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本身。

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组机器拖拉机站为技术修理站,把全部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种结构改革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使劳动者与先进技术、先进工具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苏共失败的政治教训_兼析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

苏共失败的政治教训_兼析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

苏共失败的政治教训)))兼析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张树华内容提要:戈尔巴乔夫鼓吹和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0非但没有给苏联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道0,反而导致亡党亡国,在政治上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俄罗斯政治制度并非民主制度;俄罗斯人民需要民主,但掌权者破坏了民主的声誉;当今的/民主政权0与维护多数劳动者权利的/民主0毫无共同之处。

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表明,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却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苏共;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人们通常讲的/苏联剧变0实际上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苏联作为一个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统一国家分裂、解体;二是社会主义道路在其首选地)))苏联中断、夭折;三是作为执政时间最长、国际共运中影响最大的共产党)))苏共解散、垮台;四是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失去了作为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地位。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已经过去了15年之久,剧变本身仍环绕着不少谜团有待探究,发生剧变的原因及其后果仍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政治历史和思想理论遗产有待人们去思考、去挖掘。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苏共蜕变和苏联演变的原因的分析已经积累了不少深刻而有价值的成果¹。

一些成果明确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之流在思想信仰上的背弃、路线道路上的背离和政治上的背叛才是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剧变的罪魁祸首。

一些专家在分析总结上世纪末15年间苏联)俄罗斯社会演变的一系列惨痛教训时强调,信仰、方向是灵魂,路线、道路是根本;以背弃、背叛为标志的修正主义路线害死人,以西化、自由化、私有化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复辟道路坑死人。

一22年前的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短短6年的之后,曾经执政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丢掉政权,统一的苏联多民族国家分崩离析,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

短短6年的时间,戈尔巴乔夫鼓吹和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0非但没有给苏联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道0,反而导致亡党亡国,政治上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8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共党内上层的保守派是以哪位为首?
A.契尔年科
B.利加乔夫
C.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
2. 戈尔巴乔夫是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的继任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1988年的6月份,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提出了什么口号?
A.“革新苏共”
B.“还权苏维埃”
C.“多一些民主”
D.“多一些社会主义”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被称作“新斯大林主义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关于改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改革是一个渐进、温和的过程
B.改革是自上而下的
C.改革是执政者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D.改革是在原有的秩序框架内进行完善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别洛韦日条约》是由哪些共和国签订的?
A.哈萨克斯坦
B.白俄罗斯
C.乌克兰
D.俄罗斯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赫鲁晓夫搞“三驾马车”就是调整党政关系。

正确
错误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党内外“革新苏共”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革新苏共的过程中,要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

正确
错误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长期以来苏联社会的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苏联人形成了观望的习惯。

正确
错误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