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家散文鉴赏》教学大纲
名家散文鉴赏教案

名家散文鉴赏教案教学内容:名家散文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名家散文的特点与风格;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名家散文的特点与风格;2. 分析名家散文的内涵;3. 学习如何欣赏名家散文。
教学难点:1. 理解名家散文作品的抒情和思想表达;2. 分析名家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1. 名家散文选集;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一个与名家散文相关的问题或引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许多名家散文至今仍被广泛传颂,请问你们最喜欢的名家散文作品是哪一篇?"二、名家散文概述(10分钟)教师将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名家散文作品,并向学生介绍名家散文的特点与风格,例如:1. 节奏明快,行文流畅;2.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3. 融入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思考。
三、散文鉴赏(30分钟)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名家散文进行阅读,并进行讨论和分享,确定散文的核心情感和主题。
2. 整体理解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散文,并陈述该散文的主题、情感和作者的观点。
3. 个别分析教师以名家散文选集中的一篇作品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指导学生理解该篇散文的情感表达、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
四、散文写作(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名家散文特点和风格,进行散文写作。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并尽可能运用修辞手法和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的话题或启示:1. 描写自然景观;2. 记叙个人经历;3. 表达情感体验等。
五、散文分享(15分钟)学生轮流朗读自己所写的散文,并互相交流和欣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散文的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论和反馈。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散文,培养阅读习惯和欣赏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文选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文选散文欣赏》全册教案中国古代文学文选散文欣赏全册教案1. 教案简介该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散文作品而设计的。
本教案全册共包括多篇中国古代散文作品,涵盖了不同的时代、风格和地区。
通过研究这些散文作品,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2.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熟悉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散文作品的能力。
-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教学内容本教案全册所涵盖的散文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篇:- 《吕洞宾三种境界》- 《酒徒之梦》- 《秋思》- 《赠》- 《书剑恩仇录》等4. 教学方法- 阅读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散文作品的语言、结构、情感等要素,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与同伴共同探讨和解读散文作品,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 写作实践法:鼓励学生根据所学散文作品的风格和主题,进行创作练,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教学过程第一课:吕洞宾三种境界- 导入:介绍吕洞宾及其散文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 阅读与分析:学生阅读《吕洞宾三种境界》,对其进行语言、结构和主题的分析。
- 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散文的意义和思想内涵,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 写作练:学生以吕洞宾的散文为蓝本,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写作练,体会散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第二课:酒徒之梦- 导入:介绍酒徒及其散文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 阅读与分析:学生阅读《酒徒之梦》,对其进行语言、结构和情感的分析。
-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酒徒散文的主题和意义,并通过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理解。
- 创作实践: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短文写作练,体会酒徒散文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方式。
第三课:秋思- 导入:介绍秋思散文的背景和特点。
- 研究与分析:学生阅读《秋思》,对其进行音韵、描写和意境的分析。
- 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秋思散文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
4. 诗歌散文中的意境、情感与哲理。
5. 分析与解读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及作者。
2. 鉴赏法: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经典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意境、情感与哲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心得与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其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视频、音频、文本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相关的诗歌散文欣赏作业。
3. 创作展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古代诗歌散文特点的作品。
4.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每课时讲授一个章节,穿插相应的欣赏和讨论活动。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了解基本内容。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特点。
3. 作品欣赏:播放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欣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案例案例一:《登鹳雀楼》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课程纲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纲要散文欣赏》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2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湘夫人拟行路难蜀相书愤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2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姆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抒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1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2课时)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2课时)项羽之死/司马迁(3课时)阿房宫赋/杜牧(2课时)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3课时)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 2课时)祭十二郎文/韩愈(3课时)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苏轼(2课时)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2课时)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课时)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1课时)项脊轩志/归有光( 2课时)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简介。
2. 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选读。
3. 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阅读法: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作品、评论和研究文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和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4. 第7-8周: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第9-10周: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关于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
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
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二、关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深入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资源:相关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文本资料、图片、视频等。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诗歌的起源,介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同阶段的诗歌特点)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散文的起源,介绍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等不同阶段的散文特点)【作品欣赏】1. 诗歌欣赏:《登鹳雀楼》(王之涣)(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艺术特色)2. 散文欣赏:《醉翁亭记》(欧阳修)(朗读散文,分析散文的结构、修辞、情感等艺术特色)【课堂互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教师点评和指导(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或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感受其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诗、词、赋、论、辩、书、画等。
2. 欣赏方法:意象分析、抒情议论、节奏韵律、历史文化背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及欣赏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欣赏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意境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欣赏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分组进行分析讨论。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欣赏方法,自主分析一首古代诗歌散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提供丰富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及赏析内容。
2. 辅助材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选集、注释版作品、学术论文等。
3.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音频等,用于课堂演示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名家散文鉴赏》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古典与现当代名家经典散文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古典与现当代名家散文的产生、发展脉络、艺术特征、文化成就以及继承和创新等有一定的把握。
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与现当代名家代表作家作品、流派和发展规律,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该课程的任务:深化中国文学史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吸取民族思想资源的养分,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讲先秦名家经典散文欣赏
教学目的:
了解《左传》、《战国策》体例的差异及艺术风格之不同
教学内容:掌握诸子各家思想之侧重及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诸子各家思想之侧重及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2.《先秦散文选》
3.《论语集解》
4.《庄子译估》
5.《孟子正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理解《左传》《战国策》体例的差异及艺术风格之不同。
2.论述诸子各家思想之侧重及艺术特征的不同。
第一节先秦历史散文
一、散文起源与《尚书》《春秋》
二、《左传》《国语》
三、《战国策》
第二节先秦诸子散文
一、诸子散文的兴起及特征
二、《论语》《墨子》
三、《孟子》《庄子》
四、《荀子》《韩非子》
第三节先秦寓言
一、关于寓言
二、寓言思想及艺术
第二讲秦汉名家经典散文欣赏
教学目的:
了解秦代以贾谊为代表的政论文;熟悉汉代司马迁与史传散文;
教学内容: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政论文,史传散文
参考文献:
1.《古文观止》
2.《史记会注考证》
3.《汉书补注》
思考题:
1. 阅读《史记》,理解其选材及写人手法及其风格特征。
第一节政论散文
一、贾谊晁错
二、王符崔寔仲长统
三、帝王诏令
四、刘安
第二节记事散文
一、《燕丹子》《吴越春秋》《越绝书》
二、《新序》《说苑》《列女传》
第三节抒情散文
一、司马迁
二、邹阳杨恽
三、李陵班昭
第四节司马迁与史传散文
一、史传文学之产生
二、《史记》思想与艺术
三、《史记》的史传精神
四、班固《汉书》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名家经典散文欣赏
教学目的:
了解时代与文学相互影响之关系;了解三曹散文风格之不同教学内容:理解此时期散文的理论化倾向及南北文风的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时代与文学相互影响之关系,三曹散文风格之不同。
参考文献:
1.刘大杰《魏晋思想论》
2.李泽厚《美的历程》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4.《曹植集校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5.《陶渊明集》
6.《陆机集》
思考题:
1.阅读《文赋》,理解其在文学批评史之地位。
2.体会陶潜散文的风格。
第一节当代思想文化与文学
一、个性解放之思想
二、时代散文之新特征
第二节建安散文
一、三曹散文
二、孔融散文
第三节正始散文
一、阮籍之文
二、嵇康之文
第四节两晋散文
一、陆机《文赋》
二、潘岳哀诔
三、陶潜之文
第五节南朝散文
一、江淹庾信
二、鲍照丘迟
三、萧氏散文
四、刘勰《文心雕龙》
五、钟嵘《诗品》
六、北朝三书
第四讲隋唐五代名家经典散文欣赏
教学目的:
了解中唐古文运动
教学内容:了解韩柳散文创作手法及风格之差异,欣赏晚唐小品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古文运动,韩愈散文,柳宗元散文。
参考文献:
1.《唐宋文举要》
2.《韩昌黎文集校注》
3.《柳宗元集》
4.《皮子文薮》
5.《樊川文集》
思考题:
1.比较韩柳散文创作手法及风格之差异。
第一节唐初散文
一、王勃骆宾王
二、李华魏征
三、李白王维
四、陈子昂元结
第二节中唐散文
一、关于“古文运动”
二、韩愈之文
三、柳宗元之文
四、韩门弟子之文
第三节晚唐散文
一、晚唐小品
二、晚唐骈文
第四节五代散文
一、韦庄之文
二、欧阳炯之文
第五讲宋代名家经典散文欣赏
教学目的:
熟悉宋六家散文风格的差异;了解北宋散文
教学内容:了解新古文运动,了解南宋散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宋六家散文风格,新古文运动。
参考文献:
1.《苏轼散文选集》
2.《欧阳修散文选集》
思考题:
1.比较宋六家散文风格的差异。
第一节宋初散文
第二节新古文运动
一、欧阳修散文
二、苏轼之文
三、王安石散文
四、其他作家
第三节南宋散文
一、陆游散文
二、辛弃疾散文
三、陈亮政论文
四、文天祥散文
第六讲明清名家经典散文欣赏
教学目的:
了解明末小品繁荣的背景及其与传统小品之异同,体会张岱小品的风格。
教学内容:了解桐城派散文的古文理论与创作对前代散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安派,桐城派,小品文
参考文献:
1.《宋学士文集》
2.《诚意伯文集》
3.《焚书》《续焚书》
4.《袁宏道集笺校》
5.《陶庵梦忆》
6.《西湖梦寻》
7.《惜抱轩文集》
8.《龚自珍全集》
思考题:
1.分析《先妣事略》的记事特点。
2.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提出的学无中西、学无新旧、学无有用无用的观点对当代教育观念有何裨益?
第一节明初散文
一、明初散文三家
二、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第二节明中叶散文
一、明代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
二、唐宋派散文研究
三、李贽散文研究
四、公安三袁和竟陵派散文研究
第三节明末散文
一、张岱的小品文
二、张溥散文
第四节清代散文
一、清初散文
二、桐城派散文研究
三、汪中骈文
四、龚自珍
五、实验、实践内容(无)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
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每学期四次,取其中两次作业的平均值按2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核课程论文形式,便于很好地考察学生对中国古典名家散文的领悟与鉴赏水平。
七、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自编《中国散文研究讲义》
教学参考书:
1、《中国散文史》,陈柱,东方出版社1996年,ISBN:4
2、《中国古代散文史》,杨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ISBN: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ISBN:5
4、《中国散文》李措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ISBN:3
大纲制定人:张静
大纲审定人:
教研室主任:韦乐
教学院长(主任):
制定日期:201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