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我从哪里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知道生命的可贵,培养幼儿热爱生命、感恩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了解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关爱父母、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培养关爱父母、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胎儿发育图、视频《生命的孕育》。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一位孕妇来到课堂上,让幼儿观察孕妇的肚子,引发幼儿对生命的好奇。
(2)引导幼儿思考:孕妇的肚子里是什么?我们是从哪里来的?2. 新课导入(1)通过观察胎儿发育图,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2)观看视频《生命的孕育》,加深幼儿对生命成长过程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活。
(2)引导幼儿思考:妈妈在怀孕期间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怎么做?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2)分享画作,让幼儿表达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1)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2)引导幼儿珍惜生命,关爱父母。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从哪里来》2. 板书内容:生命的孕育过程珍惜生命,关爱父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
答案:亲爱的妈妈,谢谢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我会好好珍惜生命,听你的话,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妈妈,我爱你!2. 家长评价: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在作业后签名,评价幼儿的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培养了幼儿关爱父母、珍惜生命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探索我自己》,具体涉及第三章“我从哪里来”。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命的起源,了解婴儿的成长过程,以及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
2.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以及生命的珍贵。
重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婴儿成长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婴儿成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2. 例题讲解(1)教师播放PPT,展示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
(2)教师结合PPT,讲解生命的形成,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婴儿的成长过程。
(2)幼儿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幅关于“婴儿成长”的画作。
(1)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从哪里来2. 内容:(1)生命的起源(2)婴儿的成长过程(3)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我的成长”的画作。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发挥想象,创作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语言表达要简练、生动,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
4. 课后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增进亲子关系。
5.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探讨如何关爱他人,将珍惜生命的观念延伸到关爱他人。
2023最新-《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

《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从哪里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以及出生过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进一步体会伟大,培养幼儿爱情感。
活动准备:1.关于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图片、碟片。
2.磁带两盘、鲜花一束。
3.皮球二十个,角色游戏用的火车一列。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开火车》进入场景,设疑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列火车。
看,火车开进来啦。
”——开进场“刘老师,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刘:“小朋友,你们猜猜看!”小朋友猜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还是让刘老师自己来回答吧。
”刘说:“你们看我的肚子,因为再过几天,我就要做妈妈了。
”“噢,原来刘老师要做妈妈了,所以才特别高兴。
那你们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怎样长大的吗?看看小火车上的这些图片,你们就知道答案了。
”二、利用图片,通过看、听、摸、玩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及出生的过程。
1.出示图一,了解精子和卵子以及结合成胚胎的知识。
“小朋友看,这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呀?”“其实它叫卵子,它长在身体里。
”“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它像什么呢?” “对了,这个像蝌蚪一样的东西叫精子,它长在爸爸的身体里。
当你们的爸爸妈妈结婚后,爸爸就将精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让它成为妈妈肚子里圆圆卵子的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合在了一起,猜猜看,他们会变成什么?”2.了解孕早期胎儿的大小、形状以及子宫是宝宝生长的第一个家。
(1)边出示图二边说,“对了,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他们就变成一个像蚕豆一样小的胚胎。
”——(学小胚胎)“这时的胚胎和大多数动物的胚胎一样,都有一条小尾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增进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2. 培养幼儿自我意识,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增进与同伴之间的交流。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2. 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讲解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
2. 如何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谈话法: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
3. 游戏法:通过趣味小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命的奇妙。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生命孕育和出生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准备幼儿能操作的趣味小游戏道具。
3.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书籍。
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讲解生命的孕育过程,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2. 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
二、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起源。
2. 讲解生命的孕育过程: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讲解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3. 互动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出生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 学习保护自己: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受伤。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正确表达和保护自己。
四、教学反思:1. 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2. 是否激发了幼儿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3. 是否帮助幼儿形成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保护意识?六、教学内容:1.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自己出生的过程。
2. 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对家庭的感情。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探索我自己》,主要围绕第四章《我从哪里来》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胎儿发育过程、妈妈怀孕的感受以及出生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命的起源和胎儿发育过程的理解。
重点: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胎儿发育模型、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观看视频《生命的起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生命的奥秘。
2. 讲解:结合PPT和胎儿发育模型,讲解生命的起源、胎儿发育过程、妈妈怀孕的感受以及出生的过程。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出生时妈妈的心情和感受。
4.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妈妈怀孕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胎儿模型,加深对胎儿发育过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2. 胎儿发育过程3. 妈妈怀孕的感受4. 出生过程5. 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胎儿时期。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胎儿时期的模样。
2.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
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向爸爸妈妈讲述生命的起源、胎儿发育过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生命的起源,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课后反思,发现部分幼儿对胎儿发育过程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开展“关爱妈妈”主题活动,让幼儿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给妈妈按摩、倒杯水等,培养幼儿的关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3. 作业设计中的亲子互动;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的出生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基本认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生动形象地解释出生过程,让幼儿易于理解。
2. 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2. 观察描述法: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生过程。
2. 身体部位卡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5分钟)1. 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二、观察描述(5分钟)1. 发放身体部位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小组讨论(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
2. 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幼儿总结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感受。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们对出生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时,部分幼儿表现出害羞和紧张的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并在家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2. 区域活动:设置“认识自己”的区域,让幼儿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出生过程和身体特征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出生过程时,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形象,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及教学反思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及教学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可爱的身体》,主要涉及第三章“我从哪里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胚胎发育过程,简单了解生育的过程以及尊重大人的辛苦。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生命的起源,理解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2. 认识胚胎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尊重父母辛勤付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理解生育的辛苦,培养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胎儿发育图、动画片《我从哪里来》、小熊玩偶。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小朋友们观察小熊玩偶,引发他们对小熊从哪里来的好奇心。
2. 讲解生命的起源:通过动画片《我从哪里来》,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3. 认识胚胎发育过程:展示胎儿发育图,讲解胚胎的发育过程,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奇妙。
4. 例题讲解:通过小熊玩偶,讲解生育的过程,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苦。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贴纸装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从哪里来2. 内容:生命的起源胚胎发育过程生育的过程关爱家人,尊重父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用贴纸装饰。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让幼儿充分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 是否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培养他们的敬畏之心。
3. 是否让幼儿认识到父母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我心中的家”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分享家庭的温馨时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认识胚胎发育过程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及教学反思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及教学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认识我自己》,主要涉及第三章《我从哪里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生命的起源,简单了解胚胎的发育过程;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位置;培养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生命的起源,了解自己从哪里来。
2. 培养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玩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婴儿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简单讲解生命的起源,让幼儿了解胚胎的发育过程。
(2)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幼儿了解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活。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从哪里来。
(2)组织幼儿讨论,分享自己的画作。
4. 家庭角色扮演(10分钟)(1)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进行角色扮演。
(2)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家庭生活,培养家庭责任感。
(1)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位置。
(2)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从哪里来》2. 内容:(1)生命的起源(2)胚胎的发育过程(3)家庭角色和位置(4)关爱家人,珍惜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的家庭成员,并介绍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
(2)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关爱,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初步认识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位置。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家庭角色扮演环节不够投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医院,了解婴儿的出生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家长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2、在日常生活中能体谅、关心孕妇及自己的父母。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宝宝的成长过程)
2、班上联系怀孕的老师
3、请家长、幼儿共同完成调查表: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孕妇在行动上的不便,激发幼儿关心、帮助孕妇的愿望。
1、小宝宝在出生之前,生活在哪里?
幼儿:生活在妈妈的肚子里。
2、我们幼儿园姜老师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后,生活上有哪些不方便?
幼儿1:做操不方便,弯腰不方便。
幼儿2:姜老师上楼梯很累,我见过她扶着栏杆很累的。
幼儿3:她重一点的东西会拎不动。
3、小朋友,你怎么关心姜老师?你能为他做什么?
幼儿1:看到她的东西掉在地上,我会帮她捡。
幼儿2:我帮她擦桌子、我帮她擦椅子。
幼儿3:如果我和姜老师一起乘汽车,我就把座位让给她。
4、小结:小朋友都愿意关心、帮助姜老师,姜老师心里一定很高兴,小宝宝也会生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健康。
评析:因为幼儿亲眼目睹了怀孕老师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幼儿积极性很高,帮助怀孕老师的愿望油然而生,我们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是这一环节成为关爱教师和幼儿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看看、讲讲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父母的准备工作。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妈妈要为他准备那些事情?(看录像)
幼儿1: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的,妈妈要为小宝宝准备小衣服。
幼儿2:妈妈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妈妈要做操。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等到妈妈的肚子里放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评析:幼儿边看录像边议论:小宝宝吸收的是妈妈的营养,是靠脐带吸收营养;长大一点小脚会踢来踢去,还会翻身呢。
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直观形象的录像吸引住了,他们都发出惊叹:我们小时侯都是这样的!幼儿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三)交流调查信息:“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小时候,爸爸妈妈为你做了那些事?
幼儿1、我生病住院时,妈妈好几天没睡觉,陪着我。
幼儿2、小时侯我在夜里很会哭,爸爸经常抱着我在房里走来走去。
幼儿3、爸爸每天要给我泡很多奶粉,说我是吃奶粉长大的。
评析:在调查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本次调查和交流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劳动,特别是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调查表的过程,更是融洽了亲子关系。
(四)激发幼儿爱父母、感激父母的情感。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将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
幼儿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幼儿2:我妈妈在商场上班,每天站很长时间,我要给她敲敲腿。
幼儿3:妈妈的心脏不好,我长大了要挣钱,给妈妈看病。
幼儿4:我长大了要买新房子给爸爸妈妈住……
评析:从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幼儿对父母的辛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从心底里爱自己的亲人。
通过相互讲述,表达了自己关心报答父母的美好愿望。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为怀孕的老师、阿姨做力所能及的事。
幼儿带一套自小到大的照片,在语言区讲述自己成长的趣事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