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历史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名校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名校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
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A.商业立国的理念B.殖民扩张的野心C.资本输出的要求D.世界工厂的自信【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荷兰【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荷兰人对经商的诚信的执着、变通,体现荷兰人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牺牲商业利益;两者体现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A项正确。
题干强调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
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非荷兰,排除D。
【点睛】荷兰殖民扩张:⑴对外贸易发达。
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⑵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在亚洲---摩鹿加群岛、爪哇、台湾,美洲--建“新荷兰”(即新尼德兰)2.下表是1987—1991年东盟各国经济增长率(%),上表最能说明的问题是泰国9.5 13.2 12.0 10.0 7.9 10.5新加坡9.4 11.1 9.2 8.3 7.0 9.0A.东盟在1987—1991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地区B.东盟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C.在这一时期内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D.在这一时期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东盟。
从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东盟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的结论。
所以应选B,其他与题意不符。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人民公社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选项A正确;人民公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农业生产关系调整,排除B、C、D。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与儒家学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B.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继承和发展C.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D.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2.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3.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技术的应用 D.网络技术的应用4.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
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 )A.一化三改 B.市场经济 C.改革开放D.国企改革5.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6.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7.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②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8.下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火花中的信息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民族工业的动力之一是A. 政府放宽限制B. 爱国心的驱使C. 列强放松侵略D. 政治地位提高9.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进行航海探险所到达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10.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11.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
北京西城区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北京西城区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③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世界由孤立开始走向一体化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B2. 1920年,列宁曾约见一位老农。
在谈到农村情况时,老农说:“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这反映出当时苏俄在农村实施的措施是A.余粮收集制B.按劳分配制C.农业集体化D.固定粮食税参考答案:A由材料可知,“1920年列宁约见农民,在谈到农村情况时”即新经济政策实行前夕;老农所说的“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反映了政府剥夺农民生产的粮食,实施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政策,即苏俄在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故选A。
B、D均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故排除;斯大林时代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3.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原因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参考答案:D4. 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参考答案: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五四爱国运动的主力由前期的学生转变为后期的工人阶级,并得到了其他各阶层的广泛支持,表明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最早开始的是北京;B选项错误,它的性质已经具有无产阶级意味;C选项题干中没有体现。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 重视陆地主权忽视海洋B. 积极培育国内经济市场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 加强发展中外朝贡贸易【答案】C【解析】18世纪是中国清朝中后期,根据所学可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积极武后海外市场截然相反,故C项正确。
清政府当时并没有海权意识,但陆地主权意识也很淡薄,故A项错误。
小农经济之下清朝并没有积极培育国内经济市场,故排除B项。
D项与材料主旨“选择陆地”不符,故排除。
2.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
”对材料中表述的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 实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B.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交换C. 农民在土地上分散劳动D.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可得知,该土地制度为井田制,结合所学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故A项正确。
井田制下土地不能自由买卖,故B项错误。
井田制下农民在土地上集中劳动,故C项错误。
井田制商朝出现,排除D项。
点睛: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
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 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B. 担心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丧失C. 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D. 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于是出现了题干中“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的现象,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排除;C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B.铁家具、牛耕的出现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3.明清时期著名商帮出现,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A.苏商和晋商B.浙商和晋商 C.苏商和徽商 D.徽商和晋商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B.宋朝 C.元朝 D.明朝5.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6.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推动了工厂的广泛建立,它对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终结D.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发展7.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
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 ilippines)。
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A.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B.尊重了当地的文化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D.带有宗教色彩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9.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来比之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插柳”最有可能是指A.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B.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10.小李查资料时发现这样的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2.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官商合办手工业3.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私营手工业发达B.官营手工业兴盛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家庭手工业普及4.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6、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A.对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有重大意义 B.彻底取代了人类的手工劳动C.使工厂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引发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A.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8、我国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率先开始于A.东北地区B.环渤海湾C.长江流域D.东南沿海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0、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促进工业发展B.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11.“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共 10 页,共 100 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 1.图 1 所示青铜器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我国辉煌青铜 时代的杰出代表。
它铸造于A.商周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 图 12. 《华阳国志•蜀志》“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A.漕渠 B .白渠 C .龙首渠 D.都江堰 3.《考工记》一书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生产工具、兵器、量器、制革、染色等方面的生产 技术,书中不仅有详备的技术规范,还明确表明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 (工匠),百工 之上有专职官员管理。
这表明①先秦时期“百工”地位高 ②《考工记》有官方色彩 ③先秦时期我国手工业发达 ④民间手工业的曲折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两汉时期,中国逐渐建立完善以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形式有封禅、 请雨、立春礼、立秋礼、祠社稷等。
这反映了 A.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 B.“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此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 5.探究历史知识内在逻辑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思维技能。
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A.耕耙耱技术的普及B.垄作法的应用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代田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 制确立土 地 私 有 合 法性得到承认私田开垦,井田制开始瓦解6.“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这首诗描述的农具是7. 北宋前期,在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飞钱B. 瓦子C. 交子D.票号 8.下列各项中,符合元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A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B .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五大名窑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 9.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上“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A.开放海禁 B.闭关锁国 C.平定倭寇 D.盐铁官营 10. 图 2 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70分)1. 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 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B. 土地完全集中在地主手中C. 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 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本质的分析理解能力。
封建自然经济的本质就在于自给自足,产品主要用于自己家庭消费。
所谓自给自足,就是指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所以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除地主之外,还有自耕农;C选项错误,主要作物是粮食作物;D选项错误,家庭手工业只能满足一部分。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特点2.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 生产不计成本C. 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 国家权力的支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所以主要原因是国家权力的支持。
因此选D。
A错误,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受到官府的束缚,积极性不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3.“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
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A. 秦朝时的咸阳B. 西汉时的长安C. 唐朝时的洛阳D. 南宋时的临安【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商业活动已经打破了对时间、地点的限制,故答案为D 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说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亚洲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增加亚洲各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所以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 C两项目前已经实现与将来时间特征不符。故选D项。
7.下图是一幅名为《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
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
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答案】D
【解析】
从图片信息看出,欧盟福利沉重的包袱加大了欧盟压力,结合所学,福利国家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造成国家财政开支巨大,故D正确;A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B表述不准确,福利国家制度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加重财政负担的消极作用,B错误;图片反映的是福利制度的负面效用,C错误。
9.“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从而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的和平。”这段材料最可能出自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序言
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欧洲联盟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因为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结合所学可知,苏联为了与美国对抗,建立了华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加剧了冷战程度,故B项正确,A项排除。C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不包括欧洲国家,排除。D项,《欧洲联盟条约》成立时德国已经统一,排除。
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D.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
5.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农业·精耕细作
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
【答案】A
2.如图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这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牛耕
B.注重精耕细作
C.曲辕犁的推广
D.小农自给自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墓葬,可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再结合图文信息:犁地、耙地、耱地、播种,可概括为这是精耕细作的体现,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家庭手工业的内容,故D不准确。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历史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迅速推广
【答案】B
【解析】
【详解】
表格反映的信息是人口越来越多,而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提高粮食产量,B正确;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萌芽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铁犁牛耕是否迅速推广,排除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中可以看出,一位士兵家里的粮食被全部抬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兵的话针对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没有体现出工业和强制劳动的内容,故A项正确;BD项排除;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C项排除。
4.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对黄金的渴求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出现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引起煤气股票价格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灯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所以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电灯,ABC三项均排除,D项正确。故选D。
8.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战略,要求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但美国著名汽车生产商通用公司却宣布将五个本土的生产中心转移至中国等国家。这表明
A.中国是贸易战的赢家
B.美国霸权的日益衰弱
C.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D.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依据材料可知,美国要求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但是美国著名汽车生产商通用公司仍将本土的生产中心转移至中国等国家,这说明“美国优先”战略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并未体现中美贸易战的结果;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并未体现美国霸权日益衰落;D选项错误,当时国际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