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合集下载

手动液压车工作原理

手动液压车工作原理

手动液压车工作原理
液压车(又称液压挖掘机)是一种使用液压系统实现工作的工程机械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液压系统:液压车的工作原理基于液压系统,该系统由液压油、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组成。

2. 液压油: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通过管道传输到液压阀和液压缸。

液压油是一个稳定的液体,具有良好的压缩性和流动性。

3. 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机械的方式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然后通过压力传递给液压缸。

液压泵可以通过机械转动或者电动等方式驱动。

4. 液压阀:液压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流量和压力。

常见的液压阀包括溢流阀、节流阀和换向阀等。

液压阀可以手动或自动操作。

5.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车工作的关键部件,通过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液压车的运动或工作。

6. 工作操作:操作员通过控制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来实现液压车的工作操作。

例如,液压油通过液压缸推动液压杆,从而完成挖掘、起重等工作。

总结:液压车借助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泵提供动力,液压阀控
制液压油流动,液压缸实现工作操作。

这种工作原理使液压车具有高承载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等优点。

1.4液压传动工作介质

1.4液压传动工作介质

(5)其它专用液压油:如航空液压油(红油)、炮 用液压油、舰用液压油等。
1.4.2.2
难燃液压液
难燃液压液分为合成型、油水乳化型和高水基型三大 类。 (1)合成型抗燃工作液 ① 水一乙二醇液 水一乙二醇液(L-HFC液压液): 这种液体含有 35%~55%的水,其余为乙二醇及各种 添加剂(增稠剂、抗磨剂、抗腐蚀剂等)。 其优点是凝点低(−50℃),有一定的粘性,而且粘 度指数高,抗燃。适用于要求防火的液压系统。 其缺点是价格高,润滑性差,只能用于中等压力 (20MPa以下)。这种液体密度大,所以吸入困难。
其缺点是价格昂贵(为液压油的5~8倍);有毒性; 与多种密封材料(如丁氰橡胶)的相容性很差,而与丁基 胶、乙丙胶、氟橡胶、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等均可相容。
(2)油水乳化型抗燃工作液 油水乳化型抗燃工作液(L-HFB、L-HFAE液压液) 油水乳化型抗燃工作液 油水乳化液是指互不相溶的油和水,使其中的一种液 体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抗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分水包油乳化液和油包水乳化液两大类。 (3)高水基型抗燃工作液 高水基型抗燃工作液(L-HFAS液压液) 高水基型抗燃工作液 这种工作液不是油水乳化液。其主体为水,占95%,其 余5%为各种添加剂(抗磨剂、防锈剂、抗腐剂、乳化剂、 抗泡剂、极压剂、增粘剂等)。其优点是成本低,抗燃性 好,不污染环境。其缺点是粘度低,润滑性差。
水一乙二醇液能使许多普通油漆和涂料软化或脱离, 水一乙二醇液能使许多普通油漆和涂料软化或脱离, 可换用环氧树脂或乙烯基涂料。 可换用环氧树脂或乙烯基涂料。 ② 磷酸酯液 磷酸酯液(L-HFDR液压液) 这种液体的优点是,使用的温度范围宽(−54~ 135℃),抗燃性好,抗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都很好。允许 使用现有元件在高压下工作。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第二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学习要点: 1、液压油(流体)的基本性质。 2、流体静力学基本规律。 3、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 4、流体流量连续方程、流体能量平衡方程 (伯努利方程)方程、动量方程。 5、小孔及缝隙流量计算。 6、压力损失、液压冲击与空穴现象。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液压工作介质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二、液压工作介质的主要性能(续)
4、液体的热容量、比热
热容量: 液体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而使流体的温度变化,
热量交换对温度的变化率称为流体的热容量。 比 热: 单位质量液体的热容量成为比热。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5、液体的含气量、空气分离压和汽化压
◎ 含气量: 液体中所含空气的体积百分比数量叫含气量。两种形式:
温度高时选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减少容积损失。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5、液压油的污染与保养
液压油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到污染,常使阀内的阀芯 卡死,并使油封加速磨耗及液压缸内壁磨损。造成液压油 污染的原因有三方面:
1)污染: a 外部侵入的污物;b 外部生成的不纯物。
2)恶化: 液压油的恶化速度与含水量、气泡、压力、油温、金属
※ 液体的粘度会随温度、压力变化而变化。 液体的粘度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对液压系统的性能
有明显影响。温度升高,粘度将显著下降,造成泄漏、磨 损增加、效率降低等问题;温度下降,粘度增加,造成流 动困难及泵转动不易等问题,液压系统工作时发热较严重。 所以,一般控制系统中均要设计冷却装置,尽量保持油液 工作温度的稳定。 ※ 液体承受的压力增大,液体内聚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增 大,但变化幅度不大,低压时一般不考虑。
二、液压工作介质的主要性能(续)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研究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研究

后 的 机 械 油 。 优 点 是 润 滑 性 能 好 、 蚀 性 小 、 学 稳 定 性 用 过 程 中 , 因 温 度 升 高 而 发 生 氧 化 , 免 产 生 胶 质 和 沥 其 腐 化 不 以
较 好 、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 点 是 抗 燃 性 较 差 , 统 计 9 % 以 粘 缺 据 0
Gu n d n a g o g No. a e n e v n y a d H dr - lc r n i e r g Bu e u, 3 W t rCo s r a c n y o e e ti E g n e i r a Don gu n 5 3 , c n g a 2 71 Gu n d n , 0 a g o g Ch n ia
【 sr c T ep r r n ea dp y io h m i l r p riso rigme im fh da l y t m r n — Ab ta t】 h ef ma c n h sc c e c o et f o ap e wo kn du o y rui s se weea a c
中 图 分 类 号 : 1 . U4 55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0 0 3 2 1 ) 6 0 8 -0 1 0 - 3 X( 0 2 0 - 0 6 3
0 引 言
据 调 查 . 目前 使 用 的 液 压 系统 工 作 介 质 主 要 有 三 类 。 第 一 类 是 石 油 型 液 压 油 , 种 液 压 介 质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精 炼 这
1 液 压 工 作 介 质 的 性 能
2 液 压 工 作 介 质 的 主要 物 理 化 学 性 质
【 摘
要 】 液 压 系统 工作 介 质 的性 能 、 理 化 学 性质 进行 分 析 , 讨 了液压 油 的选 用 原则 、 染 控制 及 预 防措 施 ; 对 物 探 污 提

液压系统原理

液压系统原理

液压系统原理液压系统是一种基于液体传递能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

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流体传递压力,通过控制流体的流动来实现传递力量和执行运动。

一、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液压系统由四个基本部件组成:液压液体、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执行元件。

1. 液压液体:液压液体是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一般采用高粘度、高稳定性的液体,如矿物油、合成油等。

液压液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力和能量,并提供润滑和密封。

2. 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机械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并将液压液体从低压区域吸入,然后通过增压将液压液体输出到高压区域。

3. 液压阀:液压阀是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它调节和控制液体的流量、压力和方向。

液压阀一般由阀芯和阀座组成,通过改变阀芯的位置或形状来控制液体的流动。

4. 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根据液压系统的需求,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各种工艺运动。

常见的液压执行元件有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底特律原理和巴斯卡定律。

1. 底特律原理:底特律原理是指在一个连通的液压系统中,只要在某一点施加了外力,液体就会传递这个外力到整个系统中的每个点,无论外力是多大还是多小,都会在系统中产生相同的压力。

2. 巴斯卡定律:巴斯卡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液压系统中,液体在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位置所受到的压力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施加压力,那么整个系统中的每个点都会同时受到相同的压力。

基于底特律原理和巴斯卡定律,液压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 力的放大:通过液压泵提供的压力,可以将小的力转换为大的力。

这对于一些需要大力作用的机械设备来说非常重要。

2. 运动的平稳:液压系统的运动非常平稳,因为液体在传递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冲击和振动,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磨损和噪音。

3. 方向的控制:液压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来改变液体的流向,从而实现运动方向的控制。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液压油的主要性质
二、液压传动介质的选用 选用液压传动介质的种类要考虑设备的性能、使用环境等 综合因素。例如,一般机械可采用普通液压油;设备在高 温环境下,就应选用抗燃性能好的介质;在高压、高速的 工程机械上,可选用抗磨液压油;当要求低温时流动性好, 则可用加了降凝剂的低凝液压油。液压油黏度的选用应充 分考虑环境温度、工作压力、运动速度等要求。例如:温 度高时可以选用高黏度油,温度低时可用低黏度油;压力 越高,选用的黏度越高;执行元件的速度越高,选用的黏 度越低。
三、工作介质的污染和控制
• • • • • • 一、正确使用和防止液压油的污染; 二、控制油液的污染常用的措施; 减少外来的污染; 滤除系统产生的杂质;(设置过滤器。) 控制液压油液的工作温度;(控制油温。) 定期检查更换液压油液;(定期抽检用对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影响很大。
• 一、黏性 • 1定义:液体分子之间存在内聚力,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 液体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内摩擦力的产生,液体流动时具 有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黏性。 • 2特点: 静止液体丌呈现黏性。 在流动截面上各点的流速丌同。 3作用: 阻滞流体内部的相互滑动; 4黏度: 以40度时运动黏度的中心值来划分的 例:N32=32mm²/s 5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黏度下降 压力:压力增大→分子间距减小→内摩擦力增大→黏度增加 二、可压缩性 定义:液体受到压力后容积发生变化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 性。
工作介质是液压系统丌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完成能量的转换和传递除此之外还有散热减少摩擦和磨损沉淀和分离丌可溶污物的作用
2.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要求:了解液压系统中工作介质的主要性质极其 选用和污染控制。
14G电维5班 杜珂
一、工作介质的分类

液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系统是一种机械系统,它是利用液体(液体)发动机来提供
动力来实现产品的动力驱动。

液压系统运转机构,关键要素是受力件
和传动器。

主要动力部件包括泵、马达、联轴器、控制阀、管路等。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自由流动,以便转换和传递功率,
这样可以控制和定位机械装置的运动。

液压系统的组成要素:
一、液压源:它向液压系统提供工作介质,有液压马达、液压泵、气动液压泵、气压液压泵等。

它有能力将动能转换为液压能量,以满
足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

二、动力传动元件:它向液压马达输入电能,实现系统能量转换。

它可以通过液压电磁阀控制液压源的排液,控制液压源的开启和关闭,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

三、油路部件:它向液压系统分配油路,它要能够将有限的液压
能量分配到每个所需的工作元件上。

四、受力部件:它是实现做功的组成部件,它的作用是将液压能
量转换为机械能量。

它主要由液压转动机构、液压驱动机构、液压定
位机构、液压机械振动机构等组成。

五、控制部件:它可以实现液压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可以控制油
路部件的开关,控制动力传动元件的运转,实现液压系统的参数调节,完成机械系统的工作功能。

液压系统是通过上述构成部件的有机组合而成,可以实现机械动
作的驱动与控制,其发展和应用,是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一种势能控
制系统。

液压系统的概念

液压系统的概念

液压系统的概念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信号的工程系统。

它通过液体的压力传递力量和运动,并对运动进行控制和调节。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常见的应用有液压机械、液压传动装置、液压控制系统等。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液压液体、液压泵、液压执行器、液压控制阀、液压储气器(或液压蓄能器)、液压元件、液压管路和液压辅助装置等。

液压液体是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常见的液压液体有矿物油、合成液压油和水等。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驱动液压液体,产生高压,并将其传递给液压执行器。

液压执行器是液压系统的工作机构,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液压执行器可以是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液压控制阀通过控制液压液体的流动方向、流量和压力,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液压储气器(或液压蓄能器)主要用于储存液压系统中的能量,以应对系统中发生的瞬变负荷。

液压元件主要包括油缸、活塞、连杆和阀体等,用于构成液压系统的各个部分。

液压管路用于连接液压元件,传递液压液体。

液压辅助装置包括油箱、过滤装置、油温降低装置和油液回收装置等,用于辅助液压系统的运行。

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供油、液压液体的压力传递、液压执行器的动作以及压力释放等。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将液压液体从油箱中抽取出来,并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通过液压管路将压力传递给液压执行器(如液压缸)。

在液压系统的控制阀调节下,液压液体进入液压执行器,使其产生一定的力或运动。

当液压执行器的工作完成后,通过控制阀将液压液体排回油箱,同时释放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使其恢复初始状态。

液压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如传动效率高、传动力矩大、运动平稳、精度高、灵活性强、可自动化控制、结构简单等。

这使得液压系统在许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重型机械、高精度机床等领域,液压系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总之,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信号的工程系统,由液压液体、液压泵、液压执行器、液压控制阀、液压储气器(或液压蓄能器)、液压元件、液压管路和液压辅助装置等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1 0.003 p
压力增加,粘度增大 由上式可知,对于液压油,在中低压液压系统内, 压力变化很小,因而对黏度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不计;当压力较高(大于10MPa)或压力变化较 大时,则需要考虑压力对黏度的影响。
(三)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黏度对温度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当温度升高时, 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减小,黏度就随之降低,这一 特性称为黏温特性。 温度上升,粘度降低,造成泄漏、磨损增加、效率 降低等问题; 温度下降,粘度增加,造成流动困难及泵转动不易 等问题。 液压设备运转时油液温度超过60度,就必须加 装冷却器,因油温在60度以上,每超过10度,油的 劣化速度就会加倍 。 不同种类的液压油有不同的黏温特性。
(6)比热容和热传导率大,热膨胀系数小。 (7)流动点和凝固点低,闪点和燃点高。 (8)对人畜无害,价格低廉。 (9)可滤性好,即液压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容易通 过滤网过滤,以保证较高的清洁度。
• 2. 液压油的类型 • 液压油的品种很多,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矿油型、合成型和乳化型液压油。 • 矿油型液压油是以机械油为原料,经精 炼后按需要加入适当添加剂而成的液压油。 这类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最常用,各项性 能都优于其他品种,润滑性能好,但抗燃 性较差。
• (3)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选用 • 通常,当工作压力较高时,宜采用黏度较高的液 压油,以免系统泄漏过多,效率过低;当工作压 力较低时,宜采用黏度较低的液压油,这样可以 减少压力损失,如表2-4所示。
• (4)根据液压系统的环境温度选用 • 矿物油的黏度由于温度的影响变化很大,为保证 在工作温度时有较适宜的黏度,还必须考虑周围 环境温度的影响。当周围温度高时,宜采用黏度 较高的液压油;当周围温度低时,宜采用黏度较 低的液压油,如表2-4所示。
(5)根据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选用 • 当液压系统中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很高时,液压 油液的流速也高,液压损失随着增大,而泄漏相 对减少,因此宜用黏度较低的液压油液;反之, 当液压系统中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较低时,每分 钟所需的液压油量很小,泄漏相对较大,对系统 的运动速度影响也较大,所以宜选用黏度较高的 液压油液。
F f A

du dy
du dy
(2)黏度 液体黏性的大小用黏度来衡量。工程中黏度的表示方法 有以下几种: ①动力黏度 液体的动力黏度又称绝对黏度,它直接表示流体的黏性 即内摩擦力的大小,用符号“μ ”表示。 动力黏度μ 的物理意义上是: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 时,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摩擦力。即

1 V k P V 0
液体体积压缩系数k的倒数称为体积弹性模量K,即
1 V K p k V
K表示液体抗压能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可认为 液体油液是不可压缩的。
(二)黏度与压力的关系 液体所受的压力增加时,其分子间的距离将减 小,其内聚力增加,黏度也随之增大。液体的黏 度与压力的关系可表示为
2.黏性和黏度 (1)黏性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液体分子间互相吸引的 内聚力阻碍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而在液体内部产 生一种内摩擦力的现象,称为液体的黏性。
只有流动时才会呈现粘性, 而静止的液体不呈现粘性
根据实际测定的数据所知,相邻两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Ff与流 体层的接触面积A及流体层的相对流速du成正比,而与此二流 体层间的距离dy成反比,即
一、液压油的特性 (一)液压油液的物理特性 1.密度和重度 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密度,通常用符号“ρ ”表示, 即 ρ = m/V (2-1) 单位体积液体的)重量称为重度,通常用符号“γ ”表示, 即 γ = G/V (2-2) 同一种液压油的密度和重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压力 ρ γ 温度 ρ γ 在实际应用中,液压油的密度和重度可近似视为常数。
• 对于一般常用的液压油,当运动粘度不超 过76mm2/s,温度在30~150℃范围内时, 可用下述近似公式计算其温度为t℃的运动 粘度,即
vt v
50 n 50 t

二、液压油的类型、选择与使用
1. 对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要求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油既是用来传递能量的 工作介质,还起着润滑运动部件和保护金属不被 锈蚀的作用,因此对其有较高的要求。具体要求 大致可概括如下: (1)适宜的黏度和良好的黏温性能 (2)良好的润滑性能。 (3)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4)质地纯净、不含腐蚀性物质等杂质。 (5)抗泡沫性和抗乳化性好,对金属和密封件材料 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例:200ml的蒸馏水在20℃时流过恩式黏度 计的时间为51s,200ml的某种液压油(密度 为900kg/ m3 )在50℃时流过恩式黏度计的 时间为229.5s.试求该液压油在50℃时的恩 式黏度、运动黏度和动力粘度。
3.可压缩性 液体因所受压力增大而发生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 液体的可压缩性,用体积压缩系数k表示。其物理 意义是单位压力变化下的液体体积相对变化量,
项目二 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
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液压油的用途 (1) 传递运动与动力:将泵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并传至各处,由于油本身具有粘度,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 一定的动力损失。 ( 2 ) 润滑 :液压元件内各移动部位,都可受到液压油充分 润滑,从而减低元件摩擦及损耗。 (3)密封:油本身的粘性对细小的间隙有密封的作用。 (4)冷却:系统损失的能量会变成热,被油带出。 (5)防锈
v
③相对黏度 相对黏度又称条件黏度。它是以相对于蒸馏水的 黏性的大小来表示某种液体的黏度,并采用特定 的黏度计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 常用的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 中国、俄罗斯及德国采用。 美国、英国采用赛氏和雷氏
恩式黏度:温度为t℃的200ml的被测液体 从恩式黏度计中流出所需的时间t1与同体积 下20℃的蒸馏水从该恩式黏度计中流出的 时间t2的比值。用符号º Et表示。 º Et=t1/t2
du dyபைடு நூலகம்
单位是Pa.s,
②运动黏度 液体的运动黏度是其绝对黏度μ与密度ρ的比 值,用符号“v”表示。即
单位为m2/s, 20号机械油表示这种 6 mm2/s( 液压油的平均 —— 黏 1 m2/s = 104 cm2/s(斯,St)= 10 厘斯, cSt) 度在——℃为——? 我国液压油的牌号:40℃的运动粘度的平均值 (厘斯)表示
• 3.液压油的选择和使用
• (1)根据工作机械的不同要求选用 • 精密机械与一般机械对黏度要求不同。为了避 免温度升高而引起机件变形,影响工作精度,精 密机械宜采用较低黏度的液压油。例如机床的液 压伺服系统,为保证伺服机构动作灵敏性,宜采 用黏度较低的液压油。
• (2)根据液压泵的类型选用 • 液压泵的类型较多,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 等,它是液压系统的重要元件,在系统中它的运 动速度、压力和温度都较高,工作时间又长,因 而对黏度要求较严格,所以选择黏度时应先考虑 到液压泵的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可将液压泵要 求液压油的黏度作为选择液压油的基准,如表2-3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