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合集下载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指南概要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指南概要
光伏并网逆变电源
选型指南
在中、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经常遇到设备选型难的问题,应该如何选用设备匹配整个系统,使得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我公司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针对目前国内市场的遇到的几种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提供以下几种选型原则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系统选型指南
对于中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选择多台并联运行的方式,建议使用同种规格
二、选择并联运行的优势
采用多台并联运行具有诸多优势,现把其中部分举例如下:
三、设计过程
采用多台并网光伏逆变器并联使用以满足系统总容量需求:
高压电网
以10MW为例,10MWp光伏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采用40台250kW大功率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0.4kV,可直接并入低压电网,或共用一套升压系统,采用10kV或22kV或35kV等并网接入方案:
具体功能
A:实时数据显示与处理
采用召唤应答式规约,在线实现数据实时显示。
对于实时数据处理后,可以参照对比专家系统意见,提供最佳电源使用优化方案。对于系统电量、事故记录等非实时数据,根据电源系统采集周期,做定时采集,打包。在系统相应采集周期设定时间段内进行处理并备份。
功能强大的类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E:附加功能,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界面设计
数据显示多样化
方便的窗口排列设置
避免重复运行的设计
多种时间日期显示
F:不断创新,力求完美(无线监控介绍)
系统描述:
设备只需插入一张SIM卡,就可通过GSM网络以短消息或数传(Data)的形式完成远程的双向数据传输。而远程终端可以是PC机,移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
4密码只对“系统设置”起作用,如果系统设有密码,必须输入8位的密码方可进入以上两个菜单。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取消密码和修改密码,出厂时不设密码。修改密码的操作如下:进入“系统设置——密码设置——修改密码”,然后通过“上翻键”(此时代表1)和“下翻键”(此时代表0)进行密码设置,由此可见,密码是由1和0组成的8位数字,在密码修改过程中可以通过“返回键”删除刚刚输入的数字(0或1),当密码输满8位后会自动提示下一步,不需要按“确认键”。密码的修改需要输入密码两次,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系统会提示“密码不一致”,否则会提示“修改成功”,此时按“返回键”即可退出密码修改状态。

光伏逆变器种类及选型指导

光伏逆变器种类及选型指导

光伏逆变器专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转换为能够直接并入电网、负载的交流能量。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池与电网的接口装置,将光伏电池的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并传输到电网上,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最佳方式的太阳能转换,这势必要求逆变器多样化,这是由于建筑的多样性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多样性,同时为了使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最高同时又兼顾建筑的外形美观的缘故。

目前通用的太阳能逆变方式为:集中逆变器、组串逆变器,多组串逆变器和组件逆变(微型逆变器)。

集中逆变器集中逆变器设备功率在50KW到630KW之间,系统拓扑结构采用DC-AC一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全桥逆变,工频隔离变压器的方式,防护等级一般为IP20。

体积较大,室内立式安装。

一般用与大型光伏发电站(>10kW)的系统中,大量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T功率模块,功率较小的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同时使用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所产出电能的质量,让它非常接近于正弦波电流。

其最大特点是系统的功率高,成本低。

但由于不同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电流往往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光伏组串因多云、树荫、污渍等原因被部分遮挡时),采用集中逆变的方式会导致逆变过程的效率降低和电户能的下降。

同时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受某一光伏单元组工作状态不良的影响。

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运用空间矢量的调制控制以及开发新的逆变器的拓扑连接,以获得部分负载情况下的高效率。

组串逆变器组串逆变器已成为目前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

其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1kW-5kW)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

很多大型光伏电厂都使用的是组串逆变器。

其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

光伏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设计及设备选择

光伏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设计及设备选择

光伏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设计及设备选择摘要:结合规范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条文的要求,阐述了光伏电站汇集线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最优设计方案的分析过程,介绍了按照该方案如何选择电气设备的关键参数及其注意事项,为相关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光伏电站;汇集线系统;中性点接地光伏电站近年来装机规模不断增大,但是技术发展的滞后及规程规范的缺失使得设计、制造及安装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多问题,以汇集线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更具代表性。

1.汇集线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光伏电站汇集线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设计都是遵循文献[1]的设计要求,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低电阻的接地方式,也有采用经消弧柜的接地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会形成回路,且通过短路点的电流仅为接地电容电流,当故障电流很小时,对地电位发生变化,短路点电弧就可自熄,绝缘也可恢复,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但如果发生间歇性弧光过电压,使得健全相的电位可能升高,会造成击穿设备的绝缘的危害。

2)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系统故障点注入阻性电流,使接地故障电流呈阻容性质。

减小电容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角,降低故障点电流过零熄弧后的重燃,当阻性电流足够大时,重燃将不再发生,同时把系统电压控制在2.5倍相电压以内,提高了继电器保护灵敏度。

优点:快速切除故障,过电压水平低,消除谐振过电压;有利于降低操作过电压,对全电缆线路,大部分接地故障为永久性故障,可不投线路重合闸,不会引起操作过电压;与线路零序保护配合,可准确判断出故障线路并迅速切除。

缺点: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设备立即动作切除故障,增加了停电次数,供电可靠性较低;接地电流会引起故障点接地网的地电位升高,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有效补偿, 故障点的残余电流降至10A以下, 利用消弧线圈易于熄弧和防止重燃的特点, 使过电压持续时间大为缩短,降低高幅值过电压出现的概率,进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与扩大。

干货光伏系统中的常用的几种变压器选型技巧(中大型项目使用)

干货光伏系统中的常用的几种变压器选型技巧(中大型项目使用)

干货光伏系统中的常用的几种变压器选型技巧(中大型项目使用)变压器是一种能改变交流电压而保持交流电频率不变的电器设备。

在电力系统的送变电过程中,变压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器设备。

送电时,通常使用变压器把发电机的端电压升高,对于输送一定功率的电能,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输送导线上的电能损耗越小,由于电流小,则可以选用截面积小的输电导线,能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

用电时,再利用变压器将输电导线土的高电压降低,以保证人身安全和减少用电器绝缘材料的消耗。

我国的交流电压等级有三种,单相220V、三相380V称为低压,一般用于家庭和工商业。

三相10kV,15kV,35kV称为中压,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称为高压。

国家电网公司规定:8 kW及以下可接入220 V,8~400 kW可接入380 V,400 kW~6 MW可接入10 kV,5MW~20 MW可接入35 kV。

因此400kW以下的光伏电站可直接接入380/220V低压电网。

如果电站容量超过400kW并入中压电网,中大功率电站,一般使用中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和大功率集中式逆变器,输出电压有很多种,常见的有315V、400V、480V、500V、540V、690V等多种,后级必须接升压隔离变压器。

除功率传送和电压变换作用外,在光伏系统中,变压器还有以下作用:1)电气隔离:隔离变压器初级和次级是靠磁路来传递能量,组件和电网电气隔离,可以阻止直流分量和漏电流进入电网,适用于组件负极接地系统。

2)在抑制组件PID解决方案中,逆变器后面接入隔离变压器,再提升N极对地的电位,间接提升组件负极对的电位,达到抑制组件PID的目的。

3)匹配电压:有些国家的电网电压和我国不一样,如美国是单相110V,三相220V,可以在逆变器后面加一个变压器,匹配接入国家的电压。

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虽然变压器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电压等级和容量不同,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

浅谈光伏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

浅谈光伏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

浅谈光伏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作者:李静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26期摘要本文主要对雷电对光伏电站的危害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科学的防护措施,然后对光伏电站防雷接地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光伏电站;雷击;接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

在现阶段,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资源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光伏电站数量增多,对于光伏电站安全性已经成为影响日常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以前对于一些小容量的光伏电站接地不够重视,但是随着光伏电站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由于接地不良造成的人身触电事件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必须对光伏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进行重视。

1 雷电对光伏电站的危害及防护措施雷电对光伏电站的危害,相关电力部门统计,光伏电站80%的毁坏是由电气线路引入导致的,雷电对光伏电站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击雷,在光伏电站场由于太阳电池在室外,当发生雷电时,太阳能电池板容易受到直击雷的危害,通常直击雷电压值通常可以达到几万伏以上,相对来说破坏性比较大。

光伏电站场对于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四周铝合金框架和支架进行连接,支架采用等电位连接接地。

太阳能电池板的钢化玻璃是绝缘体,框架是铝合金的,在发生雷击的时候,雷电能可以通过框架引入大地,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得到有效的保护。

感应雷,在雷云来临时,地面的一切物体都会聚集束缚电荷,在雷电对地进行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会变成自由电荷,就会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可能会引发火灾等等危害。

相对来说,感应雷发生的概率要比直击雷高一些。

对于感应雷的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等电位连接法。

电气柜通常采用钢板制作,对电磁脉冲有一定防御作用。

因为雷电流具有趋扶效应,所以钢板对其中线路有很好的防御效果。

二是隔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机箱上控制电路和控制器单元通信,采用光纤电缆连接,运用压敏电阻和系统的屏蔽体系进行连接,可以把从电源侵入的过电压进行隔离,不能够进入电控系统,从而避免了感应雷对光伏电站的威胁。

浅谈风电场、光伏电站电气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和要求

浅谈风电场、光伏电站电气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和要求

浅谈风电场、光伏电站电气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和要求高飞涞源新天风能有限公司摘要:风电场、光伏电站的电气接地是指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如果风电场、光伏电站的接地装置在设计、施工、安装中存在缺陷,轻则造成系统震荡、设备烧毁,重则可能造成风电场、光伏电站系统崩溃、全场停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关键字:风电场,光伏电站,电气装置,接地1、前言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到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接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故障电流就会流经PE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

工作接地是指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其他装置接地等)。

保护接地是指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雷电保护接地是指为雷电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防静电接地是指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2、接地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接地是电气工作人员十分熟悉的电气安全措施。

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极。

接地体与电气设备之间用金属导线进行连接,称之为接地线,接地线又可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

接地线和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

接地是利用大地为正常运行、发生故障及遭受雷击等情况下的电气设备提供对地电流并构成回路,从而保证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技术交流Technical Exchanges0 引言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送出系统的电压等级、绝缘水平、继电保护的选择、可靠性、经济性、电磁干扰等相关因素。

早期,我国6~66kV 电压等级的中压电网较多采用的是小电流接地方式,即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随着中压电网结构的变化,系统的电容电流大大增加,为克服这些新出现的问题,采用了大电流接地方式,即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经高电阻接地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也得到了应用,例如,由于发电机及发电机端所连设备和装置存在大小不等的对地电容,当发电机绕组发生单相接地等不对称故障时,接地点流过的故障电流即上述对地电容电流。

当电容电流超过一定数值,将对发电机和其他设备造成损害。

为限制发电机在接地故障下的电容电流使其不超过允许值,许多电厂采用了经高电阻接地方式。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网型光伏发电站装机规模也越来越大,电站数量也越来越多,电网公司对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比较了常用的几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以某光伏电站为例,计算中性点接地电阻值的选择和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配置。

1 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三相电压基本对称,电源中性点的电位为零。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处的电位升高为相电压,非故障相的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即1.73倍相电压,但线电压仍保持不变。

因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无须在中性点接任何设备,故其设计安装简单。

由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小,且对邻近通信线路干扰小,允许带单相接地故障继续运行2h,可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牛 强[龙源(北京)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摘 要:合理的选择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保证光伏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

理想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能快速抑制故障,并防止故障范围的扩大。

本文详细的比较了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四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光伏电站电容电流较大的特点,选择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方式,并通过实例计算接地电阻值的选择和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配置。

光伏接入与变压器的容量配置政策

光伏接入与变压器的容量配置政策

光伏接入与变压器的容量配置政策在当今世界的能源领域中,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也相当复杂,特别是在变压器的容量配置上。

本文将就光伏接入与变压器的容量配置政策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能源政策。

1. 光伏接入的背景在能源结构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光伏发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而且还能够为能源供给提供一定的支持。

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鼓励居民和企业投资光伏发电系统。

然而,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所需考虑的问题并不简单。

2. 变压器容量配置政策a. 政策目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需要变压器进行功率转换,变压器的容量配置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具有重要影响。

各国对变压器容量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规范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b. 政策内容在变压器容量配置政策中,通常会规定光伏发电系统接入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和技术要求。

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具备一定的并网技术,以及对发电功率进行限制等。

政策还会规定变压器容量配置的具体标准和流程,确保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后不会对电网造成负面影响。

c. 政策实施针对变压器容量配置政策的实施,通常由电力部门或相关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执行。

他们会依据政策要求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进行审核,确保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变压器容量配置。

还会对接入后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变压器容量配置政策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至关重要。

良好的政策可以保障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接入,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保障。

各国应该加强对变压器容量配置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促进光伏发电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结及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光伏接入与变压器的容量配置政策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摘要:接地变压器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内的重要电气设备,文章讨论了接地变压
器容量选择时应注意的情况、常用的工程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实
例阐述。

关键词:光伏电站;接地形式;变压器容量
一、概述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无需储能
设备、发电能力强等优点,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已经具备成为战略能源的技术、
成本和环境条件,2050年后可能成为主要电力供应来源之一。

我国太阳能光资源
丰富,光伏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发改委能源局已决定将光伏发
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进行开发,太阳能光伏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

中性点的接地形式直接影响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及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连续性。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根据装机规模、并网电压等级、单相接
地故障电流、保护装置灵敏度以及过电压水平的不同,中性点采用了不同的接地
形式。

本文比较了不同中性点接地形式在光伏发电站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某光
伏电站的案例,探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中接地变压器容量计算的方法,为未来
并网光伏电站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不同规模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形式的选择
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非有效接地主要包括中性点
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

1、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很大,继电保护必然动作,其优点是过电
压水平低,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要求不高。

50MW及以上级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于装机容量大,并网电压水平高,通常都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因此升压变压器高压侧一般选择直接接地形式,并在变压器中性点设置隔离开关及避雷器保护,以便于调度灵活选择接地点。

2、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较大,可以触发继电保护动作,快速切除故障点,电网操作运行比较容易。

由于具有以上优点,中性点经电阻接
地的方式,尤其适用于电缆输电线路长,且电容电流比较大的光伏发电站。

因此,目前兆瓦级以上的中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10kV或35kV电压等级
汇集母线,多数都采用经电阻接地的方式。

当变压器中性点未引出或无中性点时,需设置专用接地变压器。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保证接地电弧快速熄灭,系统仍能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因此较适合应用于对
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但由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较为难以实现,不能满足大中型光伏电站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可靠切除故障点的要求。

因此目前兆瓦级以上的中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10kV或35kV电压等级汇
集母线,越来越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形式,早期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也正在陆续改造中。

4、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不形成短路回路,流经故障点的电流仅
为接地电容电流,可以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

但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由
于存在弧光重燃过电压,因此对系统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

太阳能光伏电站逆变器交流侧通常采用中性点不接地形式,就地升压变压器
低压侧的中性点不引出或无中性点。

三、接地变压器的容量计算
太阳能光伏电站采用经电阻接地形式,当变压器中性点未引出或无中性点时,需设置专用接地变压器,其容量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接地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接于系统母线的三相接地变压器额定一次电压应与系统标称电压一致。

2、计算系统电容电流。

系统的电容电流包括全部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同时还应计入变电所电气设备产生的电容电流。

3、确定接地电阻器阻值。

计算接地电阻器阻值时,应保证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继电保护应能快速动作,可靠切除故障点。

4、计算接地变压器的容量。

三相接地变压器的容量应与接地电阻额定容量相配合,接地变压器若带有二次绕组兼做站用电源时,还应考虑二次负荷容量。

四、工程实例
张北县六歪咀村某光伏发电站是一座设计规模为50M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采用固定支架安装方式。

1、运行环境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基本条件,光伏电站场址平均海拔高度为1340m,
年平均温度3℃。

当地海拔适中,温度较低,故选择变压器容量时,可不考虑高
海拔降容及湿热环境影响。

2、电站主接线
该工程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设计方案,将系统分成50个1MW并网发
电单元。

每个单元经过1台分裂变压器升压至35kV,每10台35kV升压变压器组成1个集电单元,通过电缆并接分组连接至升压站的35kV母线,再经主变升压至110kV,通过一回110kV线路至二台110kV变电站,110kV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
接地。

35kV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全站总共5回光伏集电线路进线,1回PT,1
回无功补偿装置,1回接地变,1回站用变,1回主变出线。

35kV系统采用中性
点经电阻接地。

3、接地变压器容量计算
(1)接地变压器的一次额定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一致:Ur=35kV。

(2)本工程35kV侧集电线路采用以直埋电缆为主的敷设方式,35kV电缆线
路的总长度约34km,35kV架空联络线路约2km。

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按下式估算:
Ic1=3.3*Un*L*10-3=0.231A
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按下式估算:
Ic2=0.1*Un*L=119A
式中:Un━电网线电压(kV),L━线路长度(km)
35kV变电站增加电容电流按13%考虑,则35kV母线上的电容电流值约为:
Ic=(1+13%)*( Ic1+ Ic2)=134.7A
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故该光伏电站35kV中性点采用接地变+小
电阻接地方式。

(3)接地电阻器的参数选择
接地电阻器电阻的额定电压为:UR≥1.05*Un/√3=21.21kV
对于35kV电压等级的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35kV接地电流宜控制在150~500A范围内,取单相接地时接地电阻电流为
IR=400A。

则接地电阻器阻值:R= Un/√3/IR =50.5Ω。

接地电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PR≥UR*IR=8484kW。

(4)小电阻接地系统用接地变压器容量,按接地故障时流过接地变压器电流对应容量的1/10选取。

由于该工程单独设置了站用变压器,因此接地变压器容量可不考虑二次负荷容量。

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并同时考虑现场气象条件及海拔,该工程接地变压器容量选择为1000kVA,
五、小结
中性点接地形式对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许多方面都存在影响,因此在选择系统的中性点接地形式时,应综合考虑对系统供电可靠性和设备绝缘水平的影响以及继电保护实现的难度。

本文以某光伏电站为例,介绍了光伏电站接地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方法,对未来光伏电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弋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2. 任元会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3. 吕仁帅,《风电场35kV系统中性点接地设计方案分析》,电力与能源,2014
4. 陈延镖,《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