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Mangrove)
红树林

哥伦比亚 :浸泡大红树
的树皮,制成漱口剂来治 疗咽喉疼。
5
中国的红树林分布
资源量最丰富,占中国 红树林面积的I.
红树林的保护——危机
厦门西海域,成片的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 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II.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 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III. 广西,由于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红树林面积 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
红树林
种类演替特点
2
生物特性——叶片
旱生结构
• 为了可以适应这样变化剧烈的环境
表皮角质层厚
• 具储水组织、排水器、栓质层,气孔
凹陷或为密毛体包围,减少水分丧失
有的具有盐腺
• 以调节组织的盐分。有些植物可借由 老叶的脱落来排除多余的盐分。
2
生物特性——叶片 台湾的红树林
海茄苳:厚厚的表皮+叶背密生绒毛+盐腺 榄李;具有肉质的厚叶片,能够保存更多的水分 水笔仔、五梨跤:具有厚厚的表皮,防止不必要的水散失
2
位于低潮线以上、高 潮线以下的中间地带, 盐度约在10~25, 海滩宽度从几十米至 几公里。退潮时地面 暴露,淤泥深厚;高 潮时,树干几乎被淹 一半左右,这是红树 植物生长繁盛地带。
3
土壤经常暴露,表面 较硬实。特大高潮区 有较干实的土壤,是 红树林带和陆岸过渡 的地带,土壤盐度受 淡水冲洗影响而比较 低。以上各带自海向 陆所分布的红树植物 是不一样的,群落表 现出明显的演替特征
I.
台湾,由于高度的开发,使得红树林遭到相当程 度的破坏
5
面积1.9万公顷, 1990年建立,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世界海拔 1997 年晋升为 国家级,主要 最低的森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为红 林,也是 树林生态系统 保护最为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 湛江红树林自 完整的红 然保护区为我 级保护区 国现存红树林 树林。 面积最大的一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 个自然保护区。
5篇有关广东红树林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有关广东红树林的导游词范文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广东红树林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广东红树林的导游词范文(一)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0月,地处深圳湾东北岸,毗邻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铺保护区。
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形成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的“绿色长城”,总面积达368公顷。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9四种,其中卷羽鹈鹕、白肩雕、黑脸琵鹭、红嘴鸥等二十三种为珍稀濒危物种。
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栖息地和“加油站”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正门入口处,游人鱼贯而入没有门槛。
中间花岗石隔离桩将路一分为二,功能不同目标一致,都是通往海滨公园。
右手是游人步行道,左手是游人自行车道(其实它是一条边防巡逻道,与时俱进兼而有之了)。
这条入园道同时也是地域分界线:左边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右边是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
保护区内不能进入,游人只能右行游览海滨公园。
1 / 9不过,左拐有近500米的便道可供游人近距离观赏红树林保护区局部景观,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岸的70%分布有红树林.5篇有关广东红树林的导游词范文(二)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于.1997年,保护面积20xx8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保护区域,而是由散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上72个保护小区组成,这些保护小区由红树林群落、滩涂以及相关的潮间带栖息地组成保护区于.20xx年加入拉姆萨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自.20xx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20xx88hm.2.,其中有林面积7800多公顷红树林种类有15科24种,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多的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成为国际候鸟通道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2 / 9鸟外,每年秋冬季,还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在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的北方地区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需要在保护区停留,使保护区成为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19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有.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34.种,国家.“.三有.”.保护名录.149.种,中日候鸟条约.80.种,中澳候鸟条约.34.种,中美候鸟条约.5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种,附录Ⅱ.7.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林内和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20xx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3 / 9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红树林

红树林简介、作用及其防护红树林(Mangrove)是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一种系统结构稳定、生产力较高的特殊森林生态系统,是一种顶极群落景观。
红树林适应海岸潮间滩涂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在保证生物多样性与减灾防灾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是从上世纪的60年代起的40年之间,红树林面积剧减60%,现有2.5万hm2红树林大部遭到破坏,结构受损,功能退化。
(1)本文将对红树林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基本功能,并提出防护建议。
一、中国的红树林我国红树林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1954—1965)开始进入群落生态学领域,从过去对红树植物只从分类学上认识它,进入到资源调查和群落分析阶段.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在红树林群落生态学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红树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类型、外貌、结构、物种多样性和演替等方面。
1. 1 我国红树林的分布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属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淤泥深厚的海湾或河口盐渍土壤上. 我国红树林面积在历史上曾达25万hm2 ; 20世纪50年代为4万hm2左右; 1986年公布的面积为17 035 hm2 (植被调查) 、21 283 hm2 (林业调查)或23 000 hm2 (地貌调查) . 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沿海及香港和澳门地区,浙江省也人工引种了部分的红树林植物. 红树林自然分布北界为27°20′N,人工引种北界为28°25′N,分别位于福建省福鼎县和浙江省乐清县,面积约1. 5万hm2 ,由北向南面积增大,种类增多. 根据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报告(2002年)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5省(区)红树林总面积为22 024. 9 hm2 ,其中,广东、广西、海南3省红树林面积分别为9 084. 0 hm2 、8 374. 9 hm2和3 930. 3 hm2 ,分别占5 省(区) 红树林总面积的41. 2%、38. 0%和17. 9% ,而且红树林集中分布在北部湾海岸(广东湛江周围及广西海岸一带)和海南省的东海岸(琼山、文昌一带) ,前者红树林面积15 730. 8 hm2 ,占红树林总面积的71. 4%;后者红树林面积2 763. 4 hm2 ,占红树林总面积的12. 5%.(2)1. 2 我国红树林植物种类及其界定红树林多生长在热带海岸潮间带. 但是,由于受温暖洋流的影响,有的可以分布到亚热带,有的因潮汐影响,在最高潮边缘而具有水陆两栖现象. 红树林中生长的木本植物都叫做红树植物,一般不包括群落周围的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 对于中国红树植物种数,学者之间有不同的看法. 林鹏提出了“真红树”和“半红树”的概念和判定红树植物的标准, 并界定了中国现有的红树植物的种类,指出全世界真红树只有20科27属70种,中国现已查明的真红树为12科16属27种和1个变种;郑德璋等报道我国有真红树27种(含引种成功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半红树8种;范航清认为我国有真红树26种和半红树11种;何斌源等列出我国现存的原生真红树12科14属24种(含1变种) ,以及我国红树林湿地中常见的12种半红树植物.我国原生真红树种数占世界总种数(70种)的34. 3%. 我国所有原生真红树种类都可在地处热带的海南省找到,广东、广西均有11种,香港9种,台湾8种,福建7种,澳门5种,浙江主要是引种秋茄.(2)1.3我国红树林群落结构及其演替动态红树林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较陆地森林简单,从红树林自然分布而言,纬度较高, 尤其是未受到海流显著影响的地区(如广东大亚湾澳头港附近) ,红树植物种类及其群落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植株也比92较矮小. 海南岛的红树林以东北部的群落组成种类丰富, 结构也较复杂,岛西南部因气候干燥, 红树林分布较少, 种类不多, 群落结构也简单.在外貌结构方面,与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暗针叶林等陆生植物群落的外貌结构相比,红树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在生活型谱、叶级、叶质、叶型、叶缘等方面都显得十分单调.二、红树林的作用红树林及其特殊的植物生长环境早在古代就为人们所认识。
印尼民丹岛(三)红树林

民丹紅樹林之旅(Mangrove Tour)“除了照片什麼都沒拿,除了腳印什麼都沒留下(Take nothing but pictures,Leave nothing but our footsteps)”,從自然保護區民丹紅樹林的入口行走約兩分鐘,到了出發地點後被以上兩句話所吸引,滿懷期待地等候著接下一個半小時的紅樹林(Mangrove)生物學和生態學旅程。
穿上救生衣上了12人摩托小艇,在導遊以及駕駛員的帶領下,開始了思夢河(Sungai Sebung)紅樹林之旅。
民丹紅樹林是一處原始叢林區,外觀一片深綠色,但只要剝開樹的表皮,就能看見紅色樹幹。
據導遊介紹,我國擁有全世界18%的紅樹,而在122紅樹品種中,在民丹紅樹林就有海茄苳(Avicennia)、五梨跤(Rhizophora)、紅茄苳(Bruguiera)和砲丸(Xylocarpus)紅樹科屬四種紅樹科屬。
思夢河全長6.8公里,小艇飛快駛進叢林深處,熟練地停留在特定的位置,導遊也開始了向我們說明各個景點,從紅樹林捕魚、鱷魚幽魂、炭窯、螢火蟲所在地(由於是白天所以沒有螢火蟲)、漁民小屋、海上吉普賽人,到欣賞各類的紅樹科屬。
開了約半小時後,小艇駛入了越來越窄的河道,兩旁叢林越來越密,深入轉了一圈,很努力地從樹枝上尋找著紅樹林毒蛇的蹤跡,可惜與毒蛇無緣,只看到紫鷺飛過,以及在回程中,看見出來曬太陽的鱷魚。
此行,為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雖然無法看見螢火蟲滿天飛的情景,也無像友人般看見毒蛇樹上吊,但鱷魚河邊曬太陽一景已經深入腦海裏,為此紅樹林之行劃上美麗的句點×××Mangrove Tour時間&收費:每日五趟:(日間4趟)8am、10am、1pm、3pm(晚上1趟)7.30pm(欣賞螢火蟲)收費:成人(38新幣)、小孩(25新幣)×××Traditional Fishing Tour學習原始釣魚術每日四時間段:8am、10am、1pm、3pm收費:成人(40新幣)、小孩(30新幣)×××貼心推薦:日間的Mangrove之旅可欣賞各種野生動物的神態;晚間的則可以觀看那鋪天蓋飛舞著地小精靈,就像是一閃一閃小星星般的螢火蟲,一次就需要38新幣,兩次則是76新幣,好像有點貴?不用擔心,當地也提供了二合一優惠配套,成人僅需61新幣、小孩則是40新幣,就能享受日夜兩種不同體驗。
森林环境学之红树林

排盐机制和泌盐现象
有的种类具有肉质厚叶,叶片气孔下陷,适于抗盐排 盐;有的种类将体内盐分累积至老叶中,当叶片黄化 凋落之时,也将多余盐分一并带走,如秋茄;
有的叶子分布有排盐孔,能在饱吸海水后有效地把盐 分排泄出来;在其叶背常见到闪亮的白色的晶体,就 是叶片分泌出来的盐。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 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
9 红树林 mangrove
红树林分布
以赤道热带为中心、南北回归线之间,红树林的分布很广 ,通常把红树林分为两个群系:东方群系和西方群系。 东方群系见于亚洲和西太平洋海岸,以马来半岛及其附 近岛屿为中心,随纬度增加,红树植物的种类、数量均减 少。 西方群系见于美洲、西印度洋和西非海岸。西方红树林 的红树植物种类贫乏,具有单种特有科Pelliceraceae ,而使 君子科的拉贡木(假红树)Lagancularia racemosa构成的白 红树林、锥果木Conocarpus eractus构成的半红树林则是典 型代表。
红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胎生现象——红树林最奇妙的特征是所谓 的“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 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 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 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 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 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海流在大海上 漂流数个月,在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
5.科研、教育、生态旅游
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 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其特殊的环境和生物 特色使得红树林成为自然的生态研究中心,对 科普教育、发展生态旅游业也有积极作用。
思考题
22
1. 红树植物的特性与适应性 ? 2.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价值?
红树林

红树林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突出特征: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消浪先锋、海岸卫士:红树林“海岸卫士”的盛名红树林消浪带是构筑海岸防护林体系的首选防线。
生物类型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
例外的现象也有,温度对红树林的分布和群落的结构及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赤道地区的红树林高达30米,组成的种类也最复杂,并表现出某些陆生热带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林内出现藤本和附生植物等。
在热带的边缘地区,如在中国海南岛,红树林一般高达10~15米。
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降低,红树林可不足1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也减至1~2个种。
树林种类红树林的成分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
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榄雌)、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榈科的尼帕棕榈属等。
在红树林边缘还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树)、蕨类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盐角草、禾本科的盐地鼠尾黍等。
在靠近红树林群落的边缘还有一些伴生的所谓半红树林的成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耐盐力,如海杧果、黄槿、银叶树、露兜树、海棠果、无毛水黄皮、刺桐。
植物特性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
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
红树林树种育苗及营造技术

红树林树种育苗及营造技术报告人:郑松发1、红树林的概念2、红树林在沿海防护林中的地位与作用3、我国沿海红树林的分布及期主要树种4、建设多功能防护红树林体系的基本原理及技术1、红树林的概念红树林在英语中称为“mangrove”或“mangal”,是葡萄牙语mangue和西班牙语的mangle和grove(树林)的复合。
Mangle或mangue 的意思是染料,因此,mangrove的合称就是染料的树林。
汉语中红树林这一名称的使用,就是因为这类植物被砍伐后或皮部被割破后,其中的单宁在空气中呈现红褐色而得名。
红树林中外的词意来源是相通的,都是因单宁而产生。
以后其词意延伸为这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
2、红树林在沿海防护林中的地位与作用•泥沙质海岸防护林的第一道防线,被公认为海岸“绿色卫士”。
发达的支柱根、呼吸根、板状根和繁茂的枝叶,可有效地保护海岸,减少强热带风暴和海啸所带来的灾害a.白骨壤的地下根和呼吸根b. 红海榄的支柱根c.榄李的膝状呼吸根红树植物呼吸根的类型和共性红树林防浪护岸作用是通过消浪、缓流和促淤三大功能实现的。
研究表明,沿海滩涂红树林防护林带宽度100米,高度4米至6米,郁闭度达到40%,消浪效果可达80%以上。
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作用使林内的水流速度仅达潮水流速的1/10,红树林纵横交错的地上根系促使粒径小于0.01毫米的悬浮物沉积量增大,淤积速度是附近裸滩的2倍至3倍。
广东西江三角洲有红树林区的年沉积厚度为6.66厘米,年沉积速度为每平方米573.9克至864.8克;但相同地段的无红树林区则分别仅为3.33厘米和212.6克。
在热带风暴影响下,红树林背风面林高5倍和15倍处风速分别降低56%和30%,即距该林带100米的堤围尚能得到降低风速30%的保护。
因此,红树林是海岸生态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在防浪减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同红树林带相对宽度和和郁闭度的消波系数红树林背风面林高5倍和15倍处风速分别降低56%和30%•红树林又是天然的污染处理系统,它可从水中吸收大量的富养成分, 能固定湿地系统中氮150 –250 kg/hm2.a,磷15 –20 kg/hm2.a,故能让海水富营养化得到缓解;根部吸收的重金属占总吸收量的90%,从而避免通过食物链向其它海洋生物传递,进而避免通过海产品传递给人类而影响人类的健康;还能将污水中的典型藻类如扁囊裸藻、裸藻和颤藻“包陷”致死,因而可以缓解赤潮的发生。
红树林的生态学价值

天然的海岸防护林
丰富的根系能够减缓水流,保住 淤泥不流失,从而减缓对岸堤的 冲击。
茂密的树冠能够降低地表风速, 使水体悬浮颗粒扰动作用减少, 能更快的沉降淤泥,淤泥沉降就 会逐渐形成陆地。
现今,全世界37%的人口居住在距海 岸100km的范围内,人口膨胀,城市 的扩张,红树林资源过度开采,水体 严重污染,这些都给红树林造成前所 未有的压力和方方面面的影响。
图4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东寨港保护区,周围村民大量养 殖咸水鸭,鸭子在觅食的过程中对 红树林也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村民生活垃圾的堆积,养殖污水的 排放,以及工业废水污染海水,这 使红树林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参考文献
[1]陈克林.湿地保护与台理利用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方宝新,但新球.中国红树林资源与保护[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1. [3]苏锦顺,张小平,周少华.红树林湿地生态多样性保护对策[J].环境保护,2006. [4]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 respiration and belowground carbon allocation in ma ngrove forests[J].Ecosystems, 2008.
科学研究价值
红树林的间接价值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科研价值。在 红树林这种高产生态系统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可 为能源、化工方面提供原材料。
同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也对我们研究生态平衡有 重大意义。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千百年来,红树林就是重要的森林资 源,为当地人民提供燃料、木材、纤 维及其他如药材、化学物品等加工产 品。同时红树林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 生产场所,是人们的重要食物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树林(Mangrove)
一.红树林概况
红树林(Mangrove),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
所谓的红树林是指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组成的品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
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
二.红树林的生长条件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沿海沼泽的植物群,生长于全球南北纬25度间的河口及海湾,地区主要由红树目的常绿灌木组成。
一般生长于潮汐和海浪比较弱的海湾里,非常适应潮间带缺氧和盐量高的土壤。
三.红树林的生态效益
1.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
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
环境。
红树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枝条等败落到泥沼之后,被迅速分解成有机碎
屑,为红树林区各种生物提供了营养。
其数量相当可观,如美国佛罗里达的大
红树林年掉落量为8.8~12.7吨/公顷。
大量的有机物质经林地细菌、真菌分
解,为群落中的底栖动物(蟹、鱼、虾等类)提供了营养物质和繁衍生息的场所。
在红树林区域里,除了有植物群落,动物群落更是由淡水动物和陆生动物混
栖。
而在澳大利亚的红树林中至少有42种以上的鱼类,其中67。
5%为重要
经济鱼种。
2.红树林是侯鸟的越冬场和中途迁徙场站。
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这是因为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繁殖。
而且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侯鸟会
选择红树林区作为越冬场和中途迁徙站。
3.红树林还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这是因为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地含沙量;茂密
高大的肢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四.红树林的经济意义
红树林用途较广,其树木可作建筑材料,用于桥梁、矿柱、枕木和桅杆等有些红树植物可用作药材、香料,果实可以食用或酿酒,从树皮中提取的丹宁可作染料。
由于红树植物花多、花期长,可以成为放养蜜蜂的理想区域。
五.红树林的生态适应性
胎生现象——红树林最奇妙的特征就是所谓的“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
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随着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数个月,在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
特殊根系——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
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
的冲击下屹立不动。
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
受风浪的侵蚀,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
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
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
每到落潮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
地面,纵横交错,使人难以通行。
泌盐现象——热带海滩阳光强烈,土壤富含盐分,红树林植物多具有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叶片则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六.红树林的分布情况
1.中国的红树林分布情况
中国的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浙江
南部沿海地区。
在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有分布。
2.澳大利亚的红树林分布情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大的岛国,海岸线长3万KM。
澳大利亚红树林生态系统覆盖了
20%的海岸线,红树林总面积约11500km2,它们向南延伸至维多利亚州的科列澳地
区(南纬38度55),但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海岸分布的广度和多样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