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合集下载

湛江建全国最大红树林保护区

湛江建全国最大红树林保护区

湛江建全国最大红树林保护区作者:陈惠陆黄慧诚来源:《环境》2019年第07期滩涂地满是跳跳鱼、大脚蟹、小海虾,小树冠上水鸟栖息、蜜蜂飞舞……湛江市麻章区岭头镇,一片占地数百亩红树林保护区,一株株數尺高的红树林树苗正迎风摇弋,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滩涂地的红树林都是人工培植才长出来的。

“过去这地用来停泊船只,也有养殖。

不过现在不让了,所以就恢复出来,红树林越长越多了。

”2017年以来,湛江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大力加强辖区红树林保护,让这片占地近万公顷、我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迎来新生。

近日,记者到此采访,了解保护背后的故事以及现状。

清退与增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位于通明海西北角的岭头岛,因红树林群环绕,宛如一片海上绿洲。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在岛上堤坝打开的缺口,像这样的缺口一共有3个,每处宽15米以上。

缺口打开后,恢复了自然纳潮,有助于红树林的生长。

”说这话的是太平镇镇委书记,顺着他指向的位置,看见大堤上的缺口,适逢涨潮时分,不断有海水涌向缺口。

湛江市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道,这是湛江在保护红树林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创新举措,即与村民签定协议,共管养殖鱼塘共建红树林保护区。

目前,已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的1579.8公顷(其中麻章区772.351公顷,开发区807.46公顷)养殖塘开展共管工作。

“这是尊重历史的现实之举,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化解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该负责人说。

据悉,2017年4月13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广东省情况时指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规划边界与实际管控边界不一致的问题,历史形成的4800公顷养殖塘还没有清退,在不少地区,还存在着局部侵占或破坏红树林的现象。

为什么会造成面积差异?记者了解到,在2006年保护区划界时比较粗放,把一些渔港、码头、航道,包括4689.11公顷有红树林的养殖塘都划入保护区。

但是,当地的老人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渔民就开始在此养殖,然后才有的相关部门划定红树林保护区。

海洋知识判断题 (4)

海洋知识判断题 (4)

海洋知识判断题1.溢油事故按其滥油量分为大、中、小3类,溢油量在10~ 100t的为小型溢油事故(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溢油事故按其滥油量分为大、中、小3类:溢油量小于10t的为小型溢油事故;溢油量在10~ 100t的为中型溢油事故;溢油量大于100的为大型溢油事故。

2.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3.警戒潮位,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须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一般用厘米表示。

警戒潮位分为绿色警戒潮位、蓝色警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和红色警戒潮位4个等级(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警戒潮位,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须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一般用厘米表示。

警戒潮位分为蓝色警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橙色警戒潮位和红色警戒潮位4个等级。

蓝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须进入戒备状态,预防潮灾的发生;黄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轻微的海洋灾害;橙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较大的海洋灾害:红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红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重大的海洋灾害。

警戒潮位应每5年核定一次。

按照《警戒潮位核定规范》(GB/T 17839- 2011)的要求,各沿海县(县级市、区)应至少设定一套警戒潮位,警戒潮位应每5年核查次,若发现与防潮减灾不相适应的应及时重新核定。

4.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260次,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约占百分之八十( )。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在中国有多个国家级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的保护区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名录: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湛江市沿海滩涂,是中国大陆最南端且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重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之一。

海南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广西合浦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山口镇,保护着海岸线上的红树林资源。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境内,也是国家级别的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虽然信息中未明确提及红树林,但该保护区位于广东珠江入海口附近,也包含了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同样位于广西沿海地区,保护了包括红树林在内的多种生态系统。

以上这些保护区均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湿地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还有其他省级及地方级别的红树林保护区不在列举之列。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和兽类资源调查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和兽类资源调查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和兽类资源调查邓可;陈清华;江帆;陈勤;赵龙辉;朱弼成;崔建国【摘要】2017年4月和10月,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记名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2次野外调查,共安置鼠夹1330夹日,走样线60条次.结合文献资料确认该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1目7科13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爬行动物13种,隶属1目6科11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兽类21种,隶属4目7科14属,其中有7种为古北界与东洋界共有物种,14种为东洋界物种,在动物地理区划上隶属于东洋界华南区.中国特有爬行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1种).针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广东省;动物区系;保护措施【作者】邓可;陈清华;江帆;陈勤;赵龙辉;朱弼成;崔建国【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700;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S862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目的,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20 278.8 hm2。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41′20″~110°30′19″和北纬20°14′06″~21°34′15″之间,行政区域上跨徐闻县、雷州市、遂溪县、廉江市4县(市)以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4区。

湛江红树林公园导游词

湛江红树林公园导游词

湛江红树林公园导游词湛江红树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塘缀镇,距离市中心仅20公里。

该公园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环保部授予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湛江红树林公园的景点和特色。

一、红树林生态园区公园内的红树林生态园区是湛江红树林公园的核心景点。

这里有茂密的红树林海岸带、丰富的海生动物和植物等。

游客可以乘坐小舟穿越红树林,欣赏独特的海岸风光和各种形态的红树林植物。

除此之外,还有红树林展览馆,里面有红树林的历史、形成原因、分类、分布、保护和利用等介绍。

二、珍稀海洋动物区公园内的珍稀海洋动物区是一大亮点。

这里有海豚、海狮、企鹅等各种珍稀海洋动物。

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海豚、海狮表演,欣赏企鹅嬉戏玩耍。

同时,这里还有鸟类观察塔,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海鸟,感受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妙感受。

三、红树林国际高尔夫球场该高尔夫球场是全球51座环境最优美的高尔夫球场之一,它占地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拥有18个标准球洞。

球场周边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是高尔夫球爱好者们的天堂。

四、企鹅俱乐部企鹅俱乐部是公园中的一个特色景点。

这里有多个适合各个年龄层人群游玩的娱乐项目,比如蹦床、攀岩、高空滑索等。

同时,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小动物,比如小兔子、小猪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休闲娱乐环境。

五、湿地公园区公园中的湿地公园区是另一个重要的景点。

这里有数种植物和动物,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野生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这里还有小亭子、小桥流水,可以供游客休息、拍照和拍摄。

六、水上度假酒店公园中的水上度假酒店是公园中较为独特的特色之一。

这里是欣赏自然风光、享受假期的好地方。

整个酒店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游客可以在这里休闲度假、享受舒适的生活体验。

以上为湛江红树林公园的主要景点和特色。

公园中各个景点间距离较远,建议游客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时间,在游览时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

同时,这里有大量活动项目和休闲设施,如有需要亦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价值研究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价值研究
2.2.2湛江地区的水文环境
广东湛江的陆地主要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和东海岛等较小的岛屿,最南边与海南岛之间隔着琼州海峡。年降水量大约有1400到200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7月份到10 月份为台风多发的湿润季节,带来大量的降水。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分布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红树植物耐盐的能力在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呈梯度变化,盐度较大的海滩上生长着耐盐能力较强的红树植物。因为湛江的主要河流有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而这些水流捎带着大批的营养物质以及泥沙和淡水流入海洋,再加上受降雨季节影响和潮汐周期性变化,使得该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成立的这二十多年间,对保护该地的红树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湛江红树资源对当地和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
1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介绍
红树林是指生长海潮间的木本植物,但不是特指某一种树木,也不全是红颜色的植物,而是由数十种能够经受盐分和海水侵蚀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是指对有保护价值的红树林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所在的陆地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给予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是指指海洋和内陆在常年有浅层积水的地段的特殊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或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2.2.3湛江地区的主要地形地貌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相对比较平坦,海拔100米以下。湛江的近海岛屿众多,海岸线较长,除了雷州半岛南端的海岸稍曲折外,半岛的东面和西面以及附近小岛的海岸坡度都是很小。湛江的第一道沿海防护林带就是海潮间的红树林,起到保护湛江沿海的作用。红树林底下的湿地沼泽土壤大部分是在红树林生长过程中,由于潮汐的周期性作用、浅海沉积以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慢慢发育,最终形成盐度不均匀的盐渍沼泽土。湛江红树林湿地土壤的含铁量非常丰富, 但是泥土遭风浪海水冲蚀的情况比较严峻,导致在滨海河湾处形成丰富的冲积堆积沙土或滩涂泥质土[1]。

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位于

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位于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哪里?一、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哪里?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即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地处海南省东北部,离海口市区30公里,是以保护红树林湿地为主的北热带边缘河口港湾和海洋滩涂生态系统及越冬乌类栖息的重要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还建立有哪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分为72个保护小区,成带状分散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20278.8公顷,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海岸红树林湿地。

2、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山田半岛的东西两侧,是中国大陆海岸发育较好、连片较大、结构典型、保存较好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

3、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天然分布最北的天然红树林,有中国北回归线北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天然群落。

4、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同时也是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是深圳湾最后的一片原生红树林湿地,守护着鸟儿的家园和背后的城市。

5、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位于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防城港市防城区和东兴市境内,是一个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现有红树林面积1200公顷,宜林滩涂1480公顷。

红树林既是森林,又是湿地,是地球上生态服务功能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而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在旅游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海岸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较为突出,对水质净化、防风固沙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湛江红树林的特点与价值湛江红树林是指分布在湛江市沿海地区的红树林资源。

红树林是一种适应于滨海地区高盐度环境的特殊植物群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生命力。

红树林的根系可以有效固沙,防止潮汐侵蚀,保护海岸线稳定性。

此外,红树林还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

湛江红树林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利用工作。

除具有生态功能外,红树林还对渔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湛江市将红树林保护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之一,红树林逐渐成为湛江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二、湛江红树林的保护措施1.建立保护区湛江市政府在具有较高红树林资源密度的区域设立红树林保护区,划定相关边界以保护红树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植被完整性。

保护区内禁止砍伐红树林、随意扰乱自然环境等行为,同时加强巡护和监测,保证红树林的自然恢复和生态功能。

2.加强宣传教育湛江市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红树林保护意识。

通过举办红树林保护知识讲座、组织红树林保护志愿者等方式,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到红树林保护中来。

此外,通过媒体宣传的力量,向更多的人传递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和价值。

3.规范利用方式在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与利用中,要遵循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方针,明确红树林的合理利用方式。

例如,可开展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建设红树林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让游客近距离接触红树林,增加其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湛江红树林保护中的面临问题与挑战湛江红树林的保护和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红树林的自然恢复需要长时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长期支持和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位置
状分散分布于地理环境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候环境
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

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

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4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

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

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

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

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

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动植物资源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5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

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

记录有鸟类达194种,是广东省重要鸟区之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7 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的34 种,国家“ 三有” 保护名录的149 种,中日候鸟条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的80 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的1 种,附录Ⅱ的7 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的4 种。

因此,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是国际候鸟主要通道之一。

国家“ 三有” 保护名录149 种,中日候鸟条约81 种,中澳候鸟条约36 种,中美候鸟条约51 种。

2006 年该保护区内发现了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

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 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

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

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

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该资料由2002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现广东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

保护区重点资源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
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

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黑脸琵鸳(
中国绿螂
历史沿革
1990 :广东省政府于1 月1 日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高桥,面积为2000 多公顷。

1992 :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省级保护区管理站在廉江高桥成立。

1995 :湛江市政府申请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1997 :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同年11 月7 日更名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 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

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2002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2005: 保护区局长(1 人)和副局长(2 人)正式任命到位,保护区员工聘任全面展开。

自2001 年开始,保护区先后启动三大红树林本底资源调查,分别是红树林植物资源调查、红树林鸟类调查和红树林鱼贝类调查。

初步调查显示:保护区有红树林15 科25 种,7000 多公顷。

鸟类194 种。

有贝类3 纲41 科76 属130 种,有鱼类15 目60 科100 属139 种。

保护区建设主要内容有:
( 1 )开展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划界确权工作,划定保护小区68 个,保护面积17000 多公顷。

( 2 )制定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管理计划,为科学建设和管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 3 )建立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办公楼及两个管理站。

( 4 )开展制作和树立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区碑和界桩工作,已在重点地区共树立20 个区碑和350 个界桩。

(5 )建立了保护区网站。

( 6 )推动保护区加入拉姆萨重要湿地名录。

5 年来保护区共种植了1000 公顷红树林,主要造林树种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无瓣海桑、桐花、白骨壤等。

并在高桥区域建立一红树林苗圃,为雷州半岛以及其它南方沿海地区红树林造林提供种苗。

目前,湛江红树林正按总体规划超常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科研力量,改革创新管理体
制,探索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的人事制度,力争十年把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多功能、多效益、国际知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 年来保护区共种植了1000 公顷红树林,主要造林树种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无瓣海桑、桐花、白骨壤等。

并在高桥区域建立一红树林苗圃,为雷州半岛以及其它南方沿海地区红树林造林提供种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