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以湛江特呈岛红树林为例

合集下载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作者:李志勇来源:《价值工程》2016年第23期摘要:基于对湛江市区居民的问卷调查,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湛江特呈岛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对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湛江市民对特呈岛红树林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为43.59元/年/人,基于湛江市和广东省范围内总人口基数的特呈岛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分别为3.14亿元和46.75亿元。

红树林景区的旅游经历、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与支付意愿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是影响公众支付意愿的关键性因素。

Abstract: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Zhanjiang urban resident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mangrov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 Techeng Island, and studi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to pay.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tizens in Zhanjiang have high cognition in the mangroves, th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willingness to pay is 43.59 yuan/person/year, and the Techeng Island mangrov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value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base of Zhanjiang and Guangdong province is 3.14 million yuan and 4.675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There is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ravel experiences, level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level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in mangrove scenic, which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public willingness to pay.关键词:特呈岛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条件价值评估法;支付意愿Key words: Techeng island mangrove;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value;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willingness to pay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3-0259-030 引言红树林是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也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其不仅是重要的候鸟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被誉为“海岸卫士”。

弱势生态资源的保护路径探析——以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为例

弱势生态资源的保护路径探析——以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为例

弱势生态资源的保护路径探析——以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为例*罗贵榕摘要:同类型的生态资源有弱势与强势之分。

红树林即为热带森林群落中的弱势类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导致局部地区生态问题或生态危机的三大根源是资本的统治、政治权力的膨胀与落后的观念意识。

红树林具有“海岸卫士”、净化水质等重要生态价值,但是,在与政治权力、资本力量及市场力量的博弈过程中,在围海造田、围塘养殖、城市建设等利益驱动之下,中国的红树林一度面临着保有量大幅减少、生态功能严重弱化的危机。

经过努力,湛江地区的红树林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

这主要缘于对生态价值的重新认识,行政力量发挥主导作用,以及对资本力量的正确引导与利用。

然而,如何圆满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难题,仍是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红树林;弱势生态资源;生态保护;生态观;资本;权力红树林属于生态资源中的弱势形态。

红树林主要依靠潮汐生境而实现生长、发育、繁殖和传播,是热带森林的一个特殊类型,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滩涂带。

由于红树林沿着海岸线呈带状生长,而且是小面积、分隔性的生存状态,再生能力差,故红树林虽然隶属于森林群落,但相对于内陆大面积生长的森林群落,红树林更加难以抵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何对独特的、弱势的生态资源展开有效保护?这正是本文试图探究的问题。

一生态问题滋生的三大根源是资本对社会的统治、政治权力的膨胀及落后的观念意识。

工业文明的发生发展使资本与市场成为主导经济与社会的强大力量,生态失衡或生态危机往往相应而生。

资本的逐利本性及市场逻辑的发展,无形中使大自然失去其自身独立的存在价值;或者说,自然界及其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已被迫臣服于经济效用这唯一尺度。

而现代文明所强化的人类中心观念,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的失衡。

正是基于对财富异化、市场逻辑反思的展开,人类才开启了后工业文明,即生态文明的新主张。

因而,在检省生态问题时,第一个切入点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即必须就资本对自然资*收稿日期:2018-01-12作者简介:罗贵榕,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摘要】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从湛江红树林资源的重要性、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哲学思考,探讨了生态价值观与人类利益的平衡,以及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红树林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促进湛江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唤起公众对湛江红树林的关注,促进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观、人类利益、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

作为海岸线最长的城市之一,湛江市的红树林面积居全国前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潮间带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对维护海岸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湛江红树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其面临着过度开发、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亟需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

如何在保护红树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利用,平衡生态价值观与人类利益成为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对湛江红树林资源的重要性、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挑战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湛江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思考与倡导。

2. 正文2.1 湛江红树林资源的重要性湛江红树林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湛江红树林生态系统可谓是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

红树林栖息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如红树林鱼、红树植物等,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湛江红树林是重要的碳汇地,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净化大气,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价值研究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价值研究
2.2.2湛江地区的水文环境
广东湛江的陆地主要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和东海岛等较小的岛屿,最南边与海南岛之间隔着琼州海峡。年降水量大约有1400到200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7月份到10 月份为台风多发的湿润季节,带来大量的降水。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分布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红树植物耐盐的能力在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呈梯度变化,盐度较大的海滩上生长着耐盐能力较强的红树植物。因为湛江的主要河流有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而这些水流捎带着大批的营养物质以及泥沙和淡水流入海洋,再加上受降雨季节影响和潮汐周期性变化,使得该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成立的这二十多年间,对保护该地的红树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湛江红树资源对当地和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
1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介绍
红树林是指生长海潮间的木本植物,但不是特指某一种树木,也不全是红颜色的植物,而是由数十种能够经受盐分和海水侵蚀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是指对有保护价值的红树林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所在的陆地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给予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是指指海洋和内陆在常年有浅层积水的地段的特殊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或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2.2.3湛江地区的主要地形地貌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相对比较平坦,海拔100米以下。湛江的近海岛屿众多,海岸线较长,除了雷州半岛南端的海岸稍曲折外,半岛的东面和西面以及附近小岛的海岸坡度都是很小。湛江的第一道沿海防护林带就是海潮间的红树林,起到保护湛江沿海的作用。红树林底下的湿地沼泽土壤大部分是在红树林生长过程中,由于潮汐的周期性作用、浅海沉积以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慢慢发育,最终形成盐度不均匀的盐渍沼泽土。湛江红树林湿地土壤的含铁量非常丰富, 但是泥土遭风浪海水冲蚀的情况比较严峻,导致在滨海河湾处形成丰富的冲积堆积沙土或滩涂泥质土[1]。

论文红树林

论文红树林

2014 年寒假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成果报告题目 : 湛江红树林保护调研姓名 :学院 :班级 :类别 :报告字数:指导老师:日期 :湛江红树林保护调研法学院 1125班陈丽延指导老师:程功舜摘要: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近几年来各种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红树林的面积在不断减少。

虽然政府对此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但红树林数量与上世纪50年代鼎盛期相比仍然少了一半。

关键词:红树林;旅游污染;防治。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是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

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红树林形态婀娜多姿,具有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

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

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

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也正因此价值,以红树林为主题的旅游区被开发出来,但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

包括特呈岛在内的湛江沿海开始大规模旅游开发以来,特呈岛主要以中高档休闲度假为主。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海陆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在维持珊瑚礁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多样性、海岸缓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湛江作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座城市,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但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

资源保护方面,湛江市在红树林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上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

首先,加强生态监测和巡逻,通过设立禁渔区和引导游客游览等方式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对违反红树林保护政策的行为,严格惩罚。

例如,对非法捕捞红树林区域的渔民进行罚款或拘留。

利用方面,湛江市也在红树林的开发利用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如涉及红树林的旅游、开发项目,必须经过环评审批和实地查勘。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红树林的生态平衡,为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哲学思考上,我们需更深层次地思考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

首先,我们应深刻意识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基础性任务。

人类依赖于生态系统获得食物、水源、空气等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如果破坏了生态系统,最终将对人类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

其次,我们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不仅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还应该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能短视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红树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应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湛江市在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每个人应该负责的事情。

只有通过环保教育,引导居民共同参与,才能形成长期的环保习惯,为湛江的更好发展铺平道路。

总之,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社会问题。

湛江市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红树林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和稳定,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模板和榜样。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海岸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较为突出,对水质净化、防风固沙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湛江红树林的特点与价值湛江红树林是指分布在湛江市沿海地区的红树林资源。

红树林是一种适应于滨海地区高盐度环境的特殊植物群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生命力。

红树林的根系可以有效固沙,防止潮汐侵蚀,保护海岸线稳定性。

此外,红树林还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

湛江红树林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利用工作。

除具有生态功能外,红树林还对渔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湛江市将红树林保护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之一,红树林逐渐成为湛江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二、湛江红树林的保护措施1.建立保护区湛江市政府在具有较高红树林资源密度的区域设立红树林保护区,划定相关边界以保护红树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植被完整性。

保护区内禁止砍伐红树林、随意扰乱自然环境等行为,同时加强巡护和监测,保证红树林的自然恢复和生态功能。

2.加强宣传教育湛江市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红树林保护意识。

通过举办红树林保护知识讲座、组织红树林保护志愿者等方式,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到红树林保护中来。

此外,通过媒体宣传的力量,向更多的人传递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和价值。

3.规范利用方式在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与利用中,要遵循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方针,明确红树林的合理利用方式。

例如,可开展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建设红树林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让游客近距离接触红树林,增加其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湛江红树林保护中的面临问题与挑战湛江红树林的保护和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红树林的自然恢复需要长时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长期支持和投入。

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为例的开题报告

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为例的开题报告

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红树林是近海或河口潮间带特有的生态系统,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被誉为“海洋森林”。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和破坏。

对于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于维护其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物种生态与多样性、指导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珠江口淇澳岛是中国重要的红树林保护区之一,拥有优美的海岸线、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的海岸环境,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淇澳岛的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具有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拟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等方面出发,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旨在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1.对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结构进行系统描述;2.通过调查采集所需数据,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3.综合运用贡献率法、权重法、熵权法等多种方法,对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4.探索采取科学和合理的措施,维护和优化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实验法、统计学方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的植被、土壤、水质、气候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获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数据。

采用贡献率法、权重法、熵权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及主要结构和功能要素的贡献程度和重要性。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计通过定量评价,揭示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现状和问题,明确其近年来的环境压力和破坏程度,针对性的提出维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1.对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方法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通过对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估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Zhanjiang urban resident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mangrov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 Techeng Island, and studi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to
pay.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tizens in Zhanjiang have high cognition in the mangroves, th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willingness
to pay is 43.59 yuan/person/year, and the Techeng Island mangrov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value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base of
Value Engineering
· 259 ·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 —以湛江特呈岛红树林为例
Mangrov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Value Evaluation Based on Contingent Value Method:
Take the Mangrove of Techeng Island, Zhanjiang for Example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项目:滨海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1312086) 。
作者简介:李志勇( 1980-) ,男 ,河 南 漯 河 人 ,博 士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东盟旅游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海洋旅游、生态旅游、 东盟旅游方面研究。
行有效评估,为其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红树 林生态旅游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特征要素 性别 年龄 学历
月收入
职业
表 1 调查对象的男
226

212
25 岁以下
96
26-35 岁
103
36-45 岁
82
46-55 岁
91
56 岁以上
66
高中以下
75
高中
107
大学本、专科
231
研究生以上
19
1000 元以下
34
1000-2000 元
89
2000-3000 元
条 件 价 值 法(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 是 旅 游资源价值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通过构造一个假 想市场, 调查人们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 愿,对人们非市场物品的偏好进行货币估值,特别适合用 于对森林、湿地等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旅游 资源进行价值评估[1]。 该评估方法于 1963 年被 Davis 首次 应用于评估美国缅因州一处林地宿营、 狩猎的娱乐价值, 此后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自然旅游地、狩猎、美学效益及生 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2]。 自上世纪 90 年代被引入我 国 之 后 ,薛 达 元[3]、徐 中 民 [4]、刘 亚 萍 [5]、辛 琨 [6]、李 洪 波 [7]、赵 天 瑶[8]等众多学者利用该方法分别对森林、湿地、草 原、农业 生态景观等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为各种类 型生态系统的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 究采用条件价值法对湛江特呈岛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旅 游资源价值评估,旨在正确认识和评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 休闲旅游价值,为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政策,科学合理地开
其余均在 0.01%~0.25%以内,按加气机标示的最大允许误 差±1%,检定合格率达到 98%。
5 结语 通过实际操作分析,总结了液化天然气加气机计量检 定质量法的可行性, 这对促进燃气公司 LNG 加气机开展 计量检定工作、 保证贸易结算的公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几年里, 应该对检测充装用 LNC 回收技术进行重
willingness to pay.
关 键 词 :特呈岛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条件价值评估法;支付意愿
Key words: Techeng island mangrove;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value;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willingness to pay
Zhanjiang and Guangdong province is 3.14 million yuan and 4.675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There is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ravel
experiences, level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level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in mangrove scenic, which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public
关性分析对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湛江市民对特呈岛红树林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
愿为 43.59 元/年/人,基于湛江市和广东省范围内总人口基数的特呈岛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分别为 3.14 亿元和 46.75 亿元。红树
林景区的旅游经历、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与支付意愿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是影响公众支付意愿的关键性因素。
中 图 分 类 号 :F592.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006-4311( 2016) 23-0259-03
DOI:10.14018/13-1085/n.2016.23.090
0 引言 红树林是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 本植物群落,也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 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其不仅是重要的候鸟 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 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被誉为“ 海岸卫士”。 近年来, 随着我国海洋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的快速发展,红树林生态 系统成为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热点资源之一,我国绝大多数 已设立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旅游 开发。 然而,由于对红树林生态旅游 资源价值的认识不足 , 部分红树林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和“ 重收 益、轻保护”的现象,导致珍贵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 破坏。应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进 — —— —— —— —— —— —— —— —— —— —— ——
· 260 ·
价值工程
发和保护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促进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特呈岛是湛江湾内的一个小岛, 总面积约 3.6km2,是 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特呈岛东南岸线分布有大片原生红 树林,总面积约 700 多亩,树种有白骨壤、桐花、红海榄、木 榄、秋茄、海芒果等,红树林是特呈岛最重要的生态旅游资 源,其中的白骨壤古树因其独特的形态和古老性,被誉为 中国最古老、最漂亮的盆景式红树林古树群,是极其珍稀 的生态旅游资源,已被纳入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范围。 特呈岛红树林是湛江旅游开发最早、市民最为熟悉 的红树林群落,目前年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 但由于开发 过程中注重经济收益而相对忽视资源保护,特呈岛红树林 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垃圾围树现象严重,大量珍惜的白 骨壤红树林死亡,亟待加强保护。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设计遵循 NOAA 相关设计原则[9],在借鉴其 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实际,设计 了特呈岛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 CVM 调查问卷, 主要包括 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特呈岛红树林的介绍及相关背景资 料 ;②被 调 查 者 的 基 本 经 济 社 会 特 征 ;③ 被 调 查 者 对 红 树 林 的 认 知 程 度 及 环 保 意 识 ;④被 调 查 者 对 特 呈 岛 红 树 林 生 态系统的支付意愿。 1.2.2 调查过程 问卷调查的时间为 2015 年 4-5 月, 调查员经过培训 之后,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利用周末时间在湛江市的 霞山、赤坎、开发区、麻章、坡头等辖区内的公共休闲场所 ( 公园、广场等) 对市民进行访问,问卷当场回收。 调查共发 放问卷 450 份,回收 450 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问卷 438 份,有效率 97.3%。 1.2.3 计算方法 为便于同其它类型生态旅游资源已有评估结果的比 较,本研究采用使用率最高的中位值计算方法,即选择累 计 频 度 为 50% 的 支 付 额 度 作 为 特 呈 岛 红 树 林 的 年 人 均 WTP 值,然后乘以合适人群的数量,即可得出特呈岛红树 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 同时,运用 SPSS19.0,对 WTP 值与 调查样本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基本特征 进行相关系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调查样本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对 438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的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职 业、收入和文化程度等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1。 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基本相当,年龄主要集中在 25-55 岁,属于具有一定收入和消费能力的群体,文化程度以高 中至大学本科学历为主,占 76.5%;月均收入集中在 20005000 元之间,职业则涵盖社会的各种类型,具有广泛的代 表性。 2.2 调查对象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 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特呈岛红树林的认知程度较
在支付意愿方面,58.2%的受访者选择“ 愿意支付”, 41.8%的 人 选 择“ 不 愿 意 支 付 ”,在 回 答“ 不 愿 意 支 付 的 原 因 ”时 ,60.1%的 受 访 者 认 为 红 树 林 保 护 是 政 府 和 旅 游 开 发 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拒绝支付;29.5%的受访者 认 为自己收入偏低, 没有能力支付;9.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 没有从红树林保护和开发中受益,因此拒绝支付;其它原 因拒绝支付的占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