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

合集下载

保护红树林研究报告

保护红树林研究报告

保护红树林研究报告引言红树林是一种生态系统,由红树树种组成,并分布在沿海地区。

它们在维持海岸线稳定、提供栖息地和净化水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红树林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包括城市化、污染、过度伐木和气候变化等。

本文旨在研究并提出措施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

1. 规划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并执行合适的政策,确保红树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建立专门的红树林保护区,限制开发和破坏性行为,并鼓励可持续的旅游业。

2. 加强环境监测为了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需要加强环境监测。

这包括定期监测水质、土壤质量和种群数量,并利用科学数据制定保护策略。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该合作开展这项工作,并共享数据。

3. 加强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保护红树林的关键。

人们需要了解红树林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红树林的影响。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该组织宣传活动、举办讲座和培训班,提高公众对红树林保护的认识。

4. 促进可持续利用为了保护红树林,我们需要寻找可持续利用红树林资源的方式。

例如,开展红树林旅游项目,但要确保游客和经营者的行为不会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还可以考虑红树林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利用方式。

5. 加强国际合作红树林生态系统不仅在国内扮演重要角色,也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国际合作也是保护红树林的重要一步。

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共享经验和技术,在保护红树林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

结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是一项艰巨而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规划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公众教育、促进可持续利用和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为红树林的保护付出努力并取得积极成果。

只有确保红树林的健康,我们才能继续享受其带来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在结束之前,让我们共同关注红树林保护,为未来的世代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环境。

注:这是一篇基于虚拟信息的生成文本,仅供参考。

红树林的保护法律和政策措施

红树林的保护法律和政策措施

红树林的保护法律和政策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活动的频繁发展,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红树林作为珍贵的生态资源,对于维护海岸线稳定、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生态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红树林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本文将介绍红树林的保护法律和政策措施。

一、宪法和环境保护法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环境的保护被视作一项基本权利和公共责任。

具体到红树林保护上,一些国家的宪法规定了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殊保护措施,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此外,环境保护法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指导、保护和监管。

二、渔业管理和规划红树林对于渔业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渔业管理和规划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旨在保护红树林生境,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法律和政策以区域性渔业管理计划、保护区划设以及渔业许可证等形式存在,以确保渔业活动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相协调。

三、国家级和地方性保护区为了加强红树林的保护,各国设立了一系列的国家级和地方性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的设立基于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殊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旨在限制开发和破坏活动,保护红树林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这些保护区通常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监测措施,以确保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四、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是一种常见的红树林保护法律和政策措施。

它通过对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并提供适当的环境保护和补偿措施。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任何新的开发项目中,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

五、教育和宣传红树林保护不仅需要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认可。

因此,教育和宣传在红树林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和环境组织常常通过开展红树林保护的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材料以及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红树林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促进他们参与到红树林保护行动中来。

毕业论文—红树林的保护

毕业论文—红树林的保护

毕业论文—红树林的保护摘要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极为特殊的一种。

它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平衡、保护海岸线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程中的种种影响,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本文通过对红树林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策略:加强立法保护,推动社会参与,加强科学研究,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和策略可以综合起来,构成红树林保护的体系,从而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AbstractMangrove ecosystem is a particularly special kind in the global ecosystem. It has high biodiversi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lance and protecting the stability of coastlines. However, due to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the survival of mangrove forests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angrove protection,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strengthening legislative protection, promot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arrying out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se measures andstrategies can be combined to form a system of mangrove protection, better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of mangrove ecosystems, and achieving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Keywords: mangrove; ecosystem; protection mea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红树林是一种生活在海岸带的热带和亚热带沼泽林。

红树林环境效应

红树林环境效应

海岸卫士——红树林摘要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本文介绍了我国红树林的分布概况及其生态功能,分析了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关键词红树林分布现状生态功能保护措施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属常绿阔叶林;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另外,它还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红树林中的树种以红树科为主,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和大戟科的海漆等;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港澳台的沿海滩涂;浙江省南部沿海也有人工栽培的红树林,纬度位置最北的一片红树林在温州乐清;广东、广西、海南位列中国拥有红树林数量的前三名,共21389公顷,占了中国红树林面积的%;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部湾和海南东海岸,是中国红树林最集中分布的区域,占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的81%;目前,我国的红树林中,93%为天然起源的红树林,7%为人工林;一、生态功能红树林能经受大风大浪等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气候,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净化海水、促淤造陆和和调节气候等功能,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和海水淡化器”的美誉;在抗风消浪方面,大面积的红树林,能让海啸、大浪、台风的能量减少70%左右,对保护海岸线和沿海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红树林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高大茂密的枝体宛如一道道天然屏障,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实验表明,50米宽的红树林带,可使1米高的波浪减至米以下;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使林内水流速度仅为潮水沟流速的1/10;面对海风和巨浪,红树林能够以柔克刚,成为海堤和城市的“保护神”;据调查,出现海啸时,凡是有红树林的地方,建筑物几乎没有遭到大的破坏,人员也很少伤亡;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此外,红树林又厚又硬的叶子能减少水分蒸发,叶片上还有许多排盐腺,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在降解污染、净化海水方面,主要包括促进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利用其丰富的底栖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以及其植株和底泥对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富集和吸收,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在促淤造陆方面,红树林在海滩上形成了一道绿篱,对水流具有滞缓作用,促进了淤泥的沉积,而密集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作用;随着红树群落向外缘发展,陆地面积也逐渐扩大;在大气环境方面,红树林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改善滨海地区小气候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红树林是鸟类的天堂,红树林树种是招鸟树种,由其创造的湿地生存环境是留鸟及候鸟的优良繁殖和栖息场所,在我国红树林中生活的鸟类共2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22种;二、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红树林的建设和保护,红树林面积锐减;2007年编制完成的中国红树林国家报告显示,中国的红树林历史上曾达到25万公顷,新中国成立时还有约5万公顷;但50年过去,红树林面积锐减为万公顷,全国已有超过50%的红树林消失;红树林的破坏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海岸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使得成片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发展滩涂渔业养殖,围海造养殖池也破坏了不少红树林湿地;此外,还有工业污染、垃圾污染以及红树林地区的村民们过度采海、伐木取材等,也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现在对红树林直接的、大规模的破坏已经很少发生;随着沿海居民生活燃料问题的逐步解决,砍伐红树林作薪材的情况已不多了,围垦、毁林养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城市和港口建设对红树林的破坏也有相应的补偿措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一些原先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威胁开始显现,可称之为隐性破坏;这些情况若不引起注意,同样会对红树林造成巨大的破坏;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倾倒、港口或船只泄油事故等都对红树林造成了威胁;红树林对污染物虽然有很强的净化能力,但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高度集约经营的水产养殖业也导致近海水体环境的污染加重;城市附近的红树林面临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的污染;频频发生的海上石油泄露对红树林也有较大威胁,油污覆盖红树植物叶片及皮孔,导致红树植物窒息死亡;当50%的叶片被油污覆盖时,红树幼苗就会死亡;沿海地区每年都受台风袭击,修筑和维护海堤成了一种必需的、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由于早期的简易海堤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现在全国滨海地区到处可见钢筋水泥的高标准海堤;海堤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本身就是一种围垦方式,建设过程本身对红树林就是极大的破坏;80年代初引进的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生长快,扩散能力强,在亚热带地区的潮间带滩涂与红树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对红树林造成了较大威胁,既侵占了滩涂也影响了红树林的生长发育;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的红树林都受到了互花米草的威胁;在福建云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互花米草已经完成对红树林的包围;薇甘菊对深圳福田保护区、飞机草对海南东寨港和文昌清澜港的红树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红树植物富含具广谱抗菌功能的单宁,苦涩,口食性差,因此红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长期以来红树林病虫害问题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的恶化,中国红树林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不仅原有的病虫害规模急剧扩大,危害越来越重,而且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出现,甚至原来不对红树林构成威胁的病虫害也成了大问题;随着沿海经济的崛起和海鲜价格的猛涨,红树林区的传统渔业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红树林中有不少价格昂贵的贝、虾和蟹类,每当退潮时,便有大量群众进入林区进行挖掘,频繁的挖掘活动损伤了林木根系,砍断植株,踩死幼树,破坏相当严重;三、保护措施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作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各种法规,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在红树林集中分布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禁止砍伐红树林和在红树林分布区毁林挖塘、围堤、采砂、取土及其他毁坏红树林的行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保护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性,使公众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和效益,提高自觉保护意识;加大对红树林的科研投入,积极开展红树林湿地研究;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治理;在保护好现有红树林资源的基础上,加速乔木型红树林的推广造林;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海丰湿地红树林保育走上正轨

海丰湿地红树林保育走上正轨

海丰湿地红树林保育走上正轨作者:陈鹤森来源:《环境》2013年第10期成片的红树林中时有白鹭翻飞,红树林脚下的滩涂上,小螃蟹、跳跳鱼等小生物自由地生长嬉戏,即便是在当下入秋时分,海滩上依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这是近日记者探访素有“中国水鸟之乡”称号的海丰湿地时,在广东省红树林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项目落脚地——海丰公平大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看到的景象。

恢复湿地生态已刻不容缓海丰湿地,是联合国湿地公约秘书处在2008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批准的1727号国际重要湿地,也是继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后,广东第三处国际重要湿地。

海丰湿地素有“中国水鸟之乡”之称。

但由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围海造田和90年代后的围海养殖等长期不规范开发和毁坏,红树林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为有效遏制红树林湿地的锐减,修复生态环境,近年来,海丰县在湿地生态监测、红树林保育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2008年,广东省人大环资委、省环保厅、省环保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全省性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呼吁社会各界携手支持红树林保护事业,帮助沿海地区大面积种植红树林,共同建筑绿色海上长城。

2010年,经组委会研究同意,海丰县的红树林种植保育活动被纳入此项活动之中,这对推进实现广东的红树林发展规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海丰县生态建设特别是红树林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期种植红树林2000亩1985年海丰县农委的调查资料显示,海丰县分散在小漠、鲘门、汕尾新港以及长沙湾、九龙湾沿岸滩涂上的红树林,总面积仅存1744亩,与早期的红树林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重建海丰湿地这片“粤东之肺”,早在2006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了海丰公平大湖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海丰湿地保护工程、红树林恢复工程和湿地能力建设工程,并得到了汇丰集团、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的资助。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海岸潮间带的唯一森林。

它是抵御风暴潮的第一道屏障,对保护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固碳能力最高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同时也具备强大的净化海水能力,生态服务功能远高于陆地森林。

作为海上森林,红树林被国际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富科普教育和旅游功能的自然景观,它几乎具备了生态旅游和科普的所有要素。

在我国,红树林是最受公众关注的保护生物之一,其公众关注度仅次于大熊猫、雪豹和华南虎。

红树林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由于人为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了60%。

而广西红树林面积也减少了43%。

资源减少的速度是惊人的。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及作用,并从中寻找保护红树林的措施。

红树林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用价值红树林为人们带来大量日常保健自然产品,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它的根能够榨汁,是生产亚洲女人经常使用的贵重香料。

在印度,木榄和海莲类的叶常用于控制血压。

斐济的岛民利用海漆类的红树林树叶放入牙齿的齿洞中以减轻牙疼。

红树林的果汁擦在身体上可以减轻风湿病的疼痛。

二.生态效应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

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

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红树林课件

红树林课件

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度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温度升高可能影 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 红树林淹水、土壤盐渍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如开发、建设等导致红树林 土地被占用或改变,破坏了红树林生 态系统的完整性。
05
红树林的文化与教育
文化价值
生态文化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蕴 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包括生物 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

地域文化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地域 特色和民俗风情。
科学探索
红树林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生 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 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红树林而受到经济损失的地区或个人进 行补偿,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公众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红树林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红树林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
恢复技术
种子繁殖
利用红树林的种子进行繁殖, 通过人工种植或自然萌发的方
式恢复红树林。
扦插繁殖
从健康的红树林树干上剪取嫩 枝进行扦插繁殖,促进红树林 的快速恢复。
传播渠道
红树林课件可以通过多种 传播渠道进行推广和普及 ,如学校教育、社会培训 、网络传播等。
普及对象
红树林课件适用于不同年 龄段和教育水平的对象, 具有广泛的普及基础。
影响力
优秀的红树林课件能够产 生深远的影响力,推动更 多人关注和参与红树林保 护事业。

红树林科普

红树林科普

2
加强法律法规: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可以限制人类对红树林的破坏行为,加强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红树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人们积 极参与保护工作
4
推广可持续利用:通过推广可持续利用方式,如生态旅游等,可以在保护红树林的同时,满 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 自然灾害的影响,红树 林的面积正在不断减少
为了保护红树林,国际 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 区、制定法律法规、推 广生态旅游等
5
红树林与人类的关系
红树林与人类的关系
红树林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首先,红树林为人类提供了丰
富的生态服务,如水源保护、
01
02
净化水质、防止海水侵蚀等
首先,它们能够 稳定海岸线,防 止海水侵蚀和风
暴潮的破坏
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 态价值
此外,红树林还 能净化水质,吸 收污染物,保护
水源
其次,红树林是 许多生物的栖息 地和繁殖场所, 包括鱼类、贝类、
鸟类和昆虫等
4
红树林的分布和保护
红树林的分布和保护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亚洲 、非洲、美洲和大洋洲 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这些威胁导致红树林的生物 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功能 受损,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生
态系统的崩溃
7
如何保护红树林
如何保护红树林
为了保护红树林,我 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如何保护红树林
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红树林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同时,
1
保护区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场所,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红树林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单项选择)__年深圳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A. 1980
B. 1982
C. 1984
D. 1988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于__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 1984年
B. 1988年
C. 1990年
D. 1992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红树林是__的特殊森林。

A. 海洋过渡到陆地
B. 陆地过渡到陆地
C. 陆地过渡到海洋
D. 海洋过渡到海洋
正确答案:C
第4题(判断对错)福田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曲线长约9公里。

正确答案:对
第5题(判断对错)填海不会对红树林保护区构成影响
正确答案:错
第1题(单项选择)所谓湿地,一般是指不管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__的水域。

A. 8米
B. 10米
C. 6米
D. 4米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方,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和__、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A. 草地
B. 森林
C. 山脉
D. 湿地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直到20世纪__年代,湿地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仍未被人类所认识。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项选择)在__中,沉淀物常常是主要的水中污染物质,由于湿地通常位于低洼地区,可以充当沉淀物的沉降地点,加上芦苇和水草的生长使水流速度减慢,更有助于增加沉淀物的滞留和沉降。

A. 水库
B. 冰川
C. 湖泊
D. 河流
正确答案:D
第5题(单项选择)湿地提供的莲子、菱角及浅海水域的__、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食品
A. 鱼
B. 鸡
C. 鹅
D. 鸭
正确答案:A
第1题(多项选择)深圳市政府红树林四大修复工程是__
A. 河口水质净化
B. 红树林修复
C. 建筑与园林
D. 巡逻道改造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多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两个外来红树是__
A. 海桑
B. 无瓣海桑
C. 秋茄
D. 海漆正确答案:AB
第3题(判断对错)现在红树林保护区滩涂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在沉积
正确答案:对
第4题(单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的原有面积是__
A. 304
B. 404
C. 204
D. 504
正确答案:A
第5题(单项选择)米埔保护区核心区外保留住__生态
A. 树林
B. 草地
C. 农田
D. 鱼塘
正确答案:D
第1题(判断对错)西部通道建设,对缓解现有口岸压力、促进粤港合作,意义非常重大。


第2题(单项选择)深圳是内地惟一一个与香港连接的陆路交通枢纽城市,深港之间往来的公路运输车辆占全国出入境车辆的__%,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第3题(判断对错)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设到生态修复的转向:对
第4题(判断对错)生态构建不仅适合于受损的生态系统,而且适合于一个退化的生态系统。


第5题(判断对错)生态恢复强调与人类无关的生态系统的复原,其社会意义不明确;生态构建强调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有意识地进行恢复,有明确的社会意义。


第1题(判断对错)通俗地说,红树林是可被海水间歇性浸泡的森林。


第2题(判断对错)红树林滩涂上的水线翻滚,将底栖动物翻起,给鸟儿带了丰富的食物。


第3题(判断对错)红树林这里没有昆虫、鼠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动物错
第4题(多项选择)红树林里面浮游生物被底栖动物如__、__、__、__类等作为饵料。

A. 鱼
B. 虾
C. 蟹
D. 贝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判断对错)行走海上浮桥可以超过三个人同时行走在一块桥板上。


第1题(填空)红树植物的树皮内多含有丰富的__,该物质遇空气即容易氧化而成红色。

丹宁酸
第2题(单项选择)秋茄叶革质,鲜黄绿色,边缘常__。

A. 带刺
B. 缺陷
C. 反卷
D. 被吃正确答案:C
第3题(填空)当地物种和生态景观特有性的丧失,这包括:生态旅游收入、当地土特生物产品、社会效益,__越盛行,当地特有性价值越高。

全球化
第4题(判断对错)“生物安全保障威胁”:指某些会单独地或集体地对一个国家的生态健康,或者人类、动物或植物健康造成生物学危机的事情或活动。


第5题(判断对错)“无意引种”: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外的地方,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


第1题(单项选择)1999年在辽宁省外海的__,中国发现首个黑脸琵鹭繁殖地。

A. 绿岛
B. 普陀岛
C. 人形砣
D. 长岛正确答案:C
第2题(多项选择)黑脸琵鹭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是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__
A. 猎捕、过度渔捞
B. 污染、登岛拾蛋
C. 填海
D. 兴建港口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单项选择)黑脸琵鹭的繁殖地主要集中在__两国边防线附近的岛屿。

A. 中国和俄罗斯
B. 中国和朝鲜
C. 韩国和日本
D. 朝鲜和韩国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项选择)黑脸琵鹭作为迁徙鸟类,是按照__来迁徙的。

A. 海岸线
B. 山脉
C. 内陆河流
D. 内陆湖泊正确答案:A
第5题(判断对错)黑脸琵鹭作为濒危鸟类已被收录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亚洲鸟类红皮书》。


第1题(单项选择)全世界琵鹭属的种类仅有6种,大多分布於欧洲,__只有出现在亚洲地区。

A. 黑脸琵鹭
B. 白琵鹭
C. 粉红琵鹭
D. 大琵鹭正确答案:A
第2题(判断对错)黑脸琵鹭的繁殖地多在内地的溪流和湖泊。


第3题(单项选择)黑脸琵鹭通常每窝产__枚卵。

A. 1
B. 2-3
C. 5-6
D. 9 正确答案:B
第4题(多项选择)黑脸琵鹭的食物主要是__
A. 鱼
B. 虾
C. 青蛙
D. 昆虫及幼虫正确答案:ABCD
第5题(判断对错)黑脸琵鹭与白琵鹭的差别只在体型大小。


第1题(多项选择)野外研习装备小提包括以下那些选项?
A. 遮阳帽
B. 长袖上装
C. 多口袋的背心或外套
D. 轻便背包正确答案:ABCD
第2题(填空)同学们的研习目标是通过图片、视频、__等方式了解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知识和湿地保育知识。

正确答案:互动游戏
第3题(填空)__月是向南的迁徙期和越冬期。

这时候观湿地鸟类遵循潮汐的涨退规律,你将有更多的收获。

正确答案:11月
第4题(多项选择)香港米埔在潮位__米以上时适宜观察水鸟,而福田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则是潮位__米左右时最适宜观察水鸟。

A. 4.0
B. 3.0
C. 2.0
D. 1.0 正确答案:CD
第5题(填空)分布范围是退潮后红树林外广阔的滩涂。

__、大白鹭、苍鹭、池鹭等鹭科鸟,以及白领鸻、红脚鹬、鹤鹬、青脚鹬、泽鹬、反嘴鹬等鸻鹬类。

正确答案:小白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