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合集下载

鉴赏诗歌的炼字(句)和语言讲义

鉴赏诗歌的炼字(句)和语言讲义

鉴赏诗歌的炼字(句)和语言讲义考点一炼字(句)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要炼的字是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我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有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有的“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孟郊);有的自诩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杜荀鹤);有的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有的则“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

炼句,属于诗歌句意题型,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

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意深刻。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典例剖析]1.(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炼字”的四个角度1.修辞角度“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因拟人而使满篇生辉。

“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1.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炼字”炼什么?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也不可忽视【题目形式】1.简析某字的妙处(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意蕴)等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为什么?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方法指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

(第一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二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三步)【答题格式】该字的意思是……,运用了……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某事物……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题型示例】第一种类型:练字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原卷版)【考点穿透】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一、“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用得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技巧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

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一)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

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四)叠词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炼字则是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炼字的技巧和练,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的用字之美,进一步提升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以下是一些炼字方法技巧和练,希望能对提升你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1. 注重字形古代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不同的字形包含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炼字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字形的特点,比如笔画的书写顺序、线条的曲直等,进而理解古人用字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2. 牵线起意古诗词通常采用典故、联想等修辞手法,通过字音、字形之间的联系来达到意境的表现。

在炼字时,可以尝试将相似或有联系的字进行串联,通过牵线起意的方式,从字形中感受古代诗人的文化智慧和意蕴。

3. 对比反衬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相近或相反的字眼来表现艺术效果。

炼字时可以注意观察诗句中对比反衬的字眼,比较其字形、字义和表达方式,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4. 品味用典古代诗词中常常含有典故和古代文化的引用,炼字时可以对典故进行深入了解,并品味其中的意蕴。

通过掌握用典的情境和意义,能够更好地领会古人的用字选择和修辞手法。

5. 练写字除了观察和理解古人的字形和意境,进行实际的字写练也是提高炼字能力的重要方法。

可以选择经典古诗词中的词句进行书写,注重每个字的书写顺序和笔画结构,使自己的字迹更加工整和优美。

希望以上的炼字方法技巧和练习,能够帮助你在古诗词鉴赏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不断地炼字,你将更深入地体悟到古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加油!。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思考:“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 故事引申出来的,请你说说看,颔联中,不用“推” 字 而用“敲”字的妙处。
参照答案:
(释义)敲,轻轻扣击的意思。 (表达技巧)用“敲”字,衬托(以动衬静) (阐释作用)“僧敲月下门”,能让人联想到 皓月之下,一位僧人轻轻敲响了友人的门扉, 清脆的声响回荡在空间……暗藏了衬托的作 用,以动衬静,使得环境愈发显得清幽,同 时又照应了诗的标题:幽居。 (总结)这些都是“推”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 所以,选用“敲”字好。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 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 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 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手 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 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 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 主旨)。(2分)
二、反馈练习
1、2008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 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 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 地方。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习目标:
2、2006年 (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 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很多人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

古诗词鉴赏——炼字技巧

古诗词鉴赏——炼字技巧

古诗词鉴赏——炼字技巧一、常考题型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二、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1、内容:判词性+含义+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精炼准确地写出了xx....的特点/描绘了....的景象/营造了....的氛围等)+主旨、情感2、结构三、炼字概念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炼到精警之处,人称“诗眼”。

前人云:“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是作品思想感情力量的蕴蓄之处。

四、具体解析1、判词性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例1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字是动词,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是形容词,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判断词性、释字义、描景象)诗句中的“咽”“冷”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一:炼字

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一:炼字

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描绘了某景象(姿态、神态、) 作用 2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全词的上片写景,“ ”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 的特点。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2分)
上下句照应:词性,文意,手法. 音韵方面:声调响亮,上联尾字仄声. 艺术手法:正侧面描写,化静为动,联想想象,拟人等. 意境:境界全出;改变了意境. 内容:更好地传达出主旨.
炼字类题目答题规律:
看是否运用了手法,如果有要点出来, 并且要分析这种手法带来的效果。 对字本身要进行解释,作适当的描述。 这个字的使用有无营造出一种氛围。 这个字的使用有利于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真题体悟,走进中考
抓住切入点,找准题规律
中考古诗词赏析 ——炼字
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
从炼字的角度鉴赏诗歌语言。
添加标题
找准炼字的角度。
添加标题
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添加标题
炼字题的设问形式:
.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或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诗词鉴赏——炼字

诗词鉴赏——炼字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步骤一)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例文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 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 意上的作用。
答案:(1)“空”字是白白的意思,主人公久久地站立 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 立盼望。(2)这个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寂寞惆怅的画面。(3)“空”字是主人公内心的 独白和描摹,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 (4)这个字更好的抒发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 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2.炼诗眼的字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 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 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
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请分析第×联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②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全诗“诗眼”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诗眼(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分析作用:(表现情感,营造意境、诗歌结 构) 第三步:分析内容: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炼字角度
3.炼以动衬静的字
【答题步骤】 (1)指出诗句中动态和静态的景物,结合词语分析。 (2)分析动景和静景各自所写的内容。 (3)分析动静结合在写景中的关系及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 ……
诗词鉴赏
炼字
不妨来读一读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答:闹”吵闹,用了拟人的手法,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 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声色具备,表达了作者对 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4.答:“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 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5.答:依: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 沙洲,富有情趣。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 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 之宁静、清幽。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
题李凝①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②。暂去还来此,幽期③不负言。
注:① 李凝:贾岛的友人,生平不详. ②移石动云根:山 顶云脚腾挪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 石上,“石”为云根。③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思考:“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 故事 而用“敲”字的妙处。
链接二:
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 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 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 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 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 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 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 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1.答:争、啄。这两个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 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莺燕在早春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2.答: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 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 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 怅,重在抒情。
注:① 李凝:贾岛的友人,生平不详. ②移石动云根:山顶云脚腾 挪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 为云根。③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思考:“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 故事引申出来的,请你说说看,颔联中,不用“推” 字 而用“敲”字的妙处。
链接一:
有唐诗专家云:“推门无声,敲门有声;‘推’ 字音节哑,‘敲’字音节亮;四野静谧,皓月舒 波,此时一缁衣僧,举手笃笃敲门,声响回荡空 间,境界倍见幽迥。”(马茂元、赵昌平《唐诗 三百首新编》) 这是说“敲”字胜于“推”字。
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 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 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情感来分析。
2、答题步骤:
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 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
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 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 色、生动形象等。 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从意境、表 达的感情、主旨等方面考虑)。
参照答案:
(释义)敲,轻轻扣击的意思, (表达技巧)用“敲”字,衬托(以动衬静

(阐释作用)“僧敲月下门”,能让人联想 到皓月之下,一位僧人轻轻敲响了友人的 门扉,清脆的声响回荡在空间……暗藏了 衬托的作用,以动衬静,使得环境愈发显 得清幽,同时又照应了诗的标题:幽居。
二、反馈练习
一、炼字题常见的题型设置:
▪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
么作用? ▪ 3.诗中某字与其它字比较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
么? ▪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的内容作简
要分析。
题李凝①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②。暂去还来此,幽期③不负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