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讲稿

合集下载

山西旅游景点五台山导游词(精选5篇)

山西旅游景点五台山导游词(精选5篇)

山西旅游景点五台山导游词(精选5篇)山西旅游景点五台山篇1后院主体建筑为大雄金殿,内供三佛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为十八罗汉。

龙泉寺:参观了金阁寺,我们乘车向台怀镇方向下行约10公里,便进入一道东西走向的沟峪,名叫东沟,著名的龙泉寺便位于沟北的山岭下,离台怀镇约5公里。

龙泉寺之名源于寺东侧这眼泉水。

泉亭下这股山泉清澈晶莹,味道甘爽。

传说很久以前九龙作恶,文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附近这九道山岭之下,在这眼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所以被命名为龙泉。

泉旁古刹便取名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中台顶脚下,九道岭拱抱,从山形地貌看去,像有九龙齐头并身会饮于龙泉,因此人称这里为九龙冈。

龙泉寺创建于宋代,明代重修,清末至民国初年重建。

全寺占地15900平方米,共有各种殿堂僧舍160余间,坐北面南,并排三处大院。

寺中的影壁、牌坊、墓塔是三件艺术瑰宝。

影壁和牌坊与东院处在一条中轴线上,由108级石板台阶相连。

台阶底部这道照壁,正中所嵌这组汉白玉石雕,可以看作五台山主要寺庙的微缩示意图,中心这个葫芦形宝塔代表台怀中心的大白塔;中下端所雕大殿则是中台顶的演教寺;西北角殿外一人在叩头,代表佛母洞;东南侧这一山洞,洞中有坐像,标志观音洞,供有弥勒佛的楼阁代表栖贤寺。

这组石雕,刻工精细,构图巧妙,堪称一绝。

而台阶上面这座三门四柱牌坊更为精致壮观,全部用汉白玉石雕造而成,前后垂檐和三门拱券,都采用镂空雕法,玲珑剔透,整个牌楼雕满飞龙、花梁、纸扇、宝镜、书笔、尘掸、玉壶等多种图案,形象逼真。

这座民国年间用10年工夫雕成的牌坊是近代雕刻艺术的稀世之宝。

牌坊后面的东大院前后两进,有天王殿、观音殿、大佛殿等建筑。

山西旅游景点五台山导游词篇2中院也叫塔院,龙泉寺三宝之三的墓塔就位于中院的祖师殿前。

这是为清末民初五台山高僧普济所修的墓塔,通体全用汉白玉石做成,造型和雕工均十分精美。

塔下方台6.4米见方,高1.5米,上边和下边各雕一圈莲花瓣,四角有四位大力士托塔金刚,台基中间内槽的坐佛小像为110尊。

五台山导游词

五台山导游词

五台山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五台山,我是你们的导游_____。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五台山的魅力。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它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

这五座山峰高耸入云,峰顶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

五台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传入了五台山。

此后,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五台山逐渐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众多的佛教寺庙和古建筑,它们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塔院寺。

塔院寺以大白塔而闻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塔高达 753 米,周长 833 米,通体洁白,气势恢宏。

大白塔内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因此备受尊崇。

在塔院寺,您还可以参观其他的殿堂和建筑,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和神秘。

接下来是菩萨顶。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清朝皇帝的行宫。

这里建筑宏伟,金碧辉煌,充满了皇家气派。

从菩萨顶俯瞰,整个五台山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显通寺也是五台山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它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院,寺内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如铜殿、铜塔等,工艺精湛,令人赞叹不已。

除了这些著名的寺庙,五台山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比如殊像寺,寺内的文殊菩萨像高达987 米,是五台山最大的文殊菩萨像。

还有黛螺顶,要登上黛螺顶,可以选择徒步攀登 1080 级台阶,也可以乘坐缆车。

登上黛螺顶,您可以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实现“小朝台”。

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同样迷人。

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溪流潺潺。

在山间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抛诸脑后。

在五台山,您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山西五台山,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领略这座佛教名山的魅力。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它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

五座山峰的峰顶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

五台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传入了五台山。

此后,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建设,五台山逐渐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佛教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塔院寺。

塔院寺以其标志性的大白塔而闻名于世。

这座大白塔高达 753 米,周长 833 米,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白塔的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造型优美。

塔身上悬挂着风铃,微风吹过,铃声清脆悦耳。

大白塔内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因此备受尊崇。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灵鹫峰上,是五台山最大的黄教寺院。

寺庙建筑宏伟壮观,金碧辉煌,具有典型的皇家气派。

从菩萨顶俯瞰,整个五台山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台山的寺庙众多,除了塔院寺和菩萨顶,还有显通寺、殊像寺、罗睺寺等。

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寺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文物。

殊像寺则以其精美的文殊菩萨像而闻名,这尊文殊菩萨像高达 987 米,是五台山最大的文殊菩萨像。

罗睺寺内有一座“开花现佛”,机关巧妙,令人称奇。

五台山不仅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里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

山上植被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

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

无论哪个季节来到五台山,都能欣赏到独特的美景。

在五台山,还有许多与佛教相关的节日和活动。

五台山导游词15篇

五台山导游词15篇

五台山导游词15篇五台山导游词1典型的山地气候营造出这一片野生动植物的乐土。

小五台山地区植被类型为夏绿阔叶林,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植被、土镶、垂直带谱比较完整,植被群落类型多。

据不完全统计,小五台山己发现高等植物1350种,陆生脊椎动物137种,昆虫1500种,微生物(菌物)468种,被誉为“天然基因库”和自然“试验室”。

小五台山既有杉、松、柏、杨、柳、槭、栎、花椒、樱桃、苹果、榛、忍冬、山楂、绣线菊等常见物种,也有蚂蚱腿子、榛子、土贝母、猬菊、地枸叶、小台黄芪、小五台柴胡等特有物种,还有苏铁、银杏等珍稀物种。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华北地区罕见的成片天然杜松纯林。

小五台山的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2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尤其是拥有在国际上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

褐马鸡被世界雉类协会放在其会徽上,并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皮书设定为“濒危”级动物。

褐马鸡通体呈浓褐色,头颈为灰黑色,因耳部有两个雪白的耳羽,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翘出披散垂下,形同马尾,故又名“马鸡”。

现存的褐马鸡仅能在河北小五台山和山西芦芽山一睹芳踪。

小五台山广袤的森林涵养水土,庇护珍禽异兽,自古以来便为京津冀地区的天然屏障,但近两百年来的过度开发,植被屡遭破坏。

为此,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设立“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并于1993年批建省级森林公园,主要包括金河口、杨家坪两大风景区,总面积达14739公顷,主要景点有50余处。

金河晴月、台山晓日、空中绿毯、清凉峡谷、七彩石滩、油瓮飞潭、塔林遗址、狮子坡、龟踞山、松枝口潜流等等都是赞不绝口的人间美景。

小五台山雄卧太行山脉东侧,属恒山余脉,位于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涿鹿南部山区,东邻北京门头沟南接保定。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7'-115°30',北纬39°50'-40°07',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面积21833公顷。

五台山景区讲解词

五台山景区讲解词

五台山景区讲解词欢迎各位来到山西省的五台山景区,我是你们的导游。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是华北地区的一座著名佛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典范。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领略五台山的壮美风光和丰富文化。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的标志性景点——大白塔。

大白塔位于五台山的大螺顶,是五台山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这座塔高约70米,呈圆锥形,是五台山最高的建筑。

大白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舍利,每年吸引着众多佛教信徒前来朝圣。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风景区内的南禅寺。

南禅寺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寺内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殿内的壁画和雕刻工艺也是极为精美。

此外,南禅寺还有着“五台山第一大锅”的美誉,这口大锅是明代铸造的,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十分珍贵。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佛光寺。

佛光寺建于唐代,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寺内的大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殿内的壁画和雕塑也是唐代原作,非常珍贵。

佛光寺还有着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建筑师建造这座寺庙时,受到了佛祖的启示,因此寺庙建造得十分精美。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显通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寺内有诸多古老建筑和大片青苔古树,呈现出一派古朴典雅的氛围。

显通寺还有着一段传奇的历史,相传唐太宗曾在此梦见一位金光照耀的佛像,于是下令修建显通寺,成为了五台山的一座重要寺庙。

最后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最美丽的湖泊——静池。

静池位于五台山北坡,是一座人工湖泊。

湖面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静池周边还有着许多景点,如清凉桥、清凉亭等,都是五台山不可错过的自然景观。

各位游客,今天的五台山之行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对五台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希望大家在五台山的旅行中,能够感受到宁静致远的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和谐的人文环境。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6篇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6篇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6篇Tour guide words of Wutai Mountain in Shanxi Province编订:JinTai College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山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2、篇章2: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3、篇章3: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章4: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5、篇章5: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6、篇章6: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五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篇章1:山西五台山导游词文档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

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

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

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

清代,随着喇嘛宗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

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处。

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

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五台山导游词1000字左右(3篇)

五台山导游词1000字左右(3篇)

第1篇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

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今天有幸为大家讲解五台山的历史、文化、宗教以及自然风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神奇的旅程。

一、五台山简介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距太原市约230公里。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享有“清凉世界”、“佛教圣地”的美誉。

据史书记载,五台山佛教起源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二、五台山的历史与文化1.佛教历史五台山佛教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明帝时期。

当时,印度高僧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中国,将佛教传入中原。

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高僧大德前来弘扬佛法。

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五台山佛教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2.佛教文化五台山佛教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佛教经典、壁画、雕塑、建筑等。

其中,佛教经典有《大藏经》、《梵网经》等;壁画以五台山佛教故事为主,如《文殊菩萨说法图》、《普贤菩萨骑象图》等;雕塑以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像为主;建筑有寺庙、塔、石窟等。

三、五台山的主要景点1.五台山菩萨顶菩萨顶位于五台山中心,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之一。

寺庙始建于北魏,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重建。

菩萨顶供奉文殊菩萨,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精美的佛教建筑、壁画、雕塑等。

2.五台山塔院寺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南部,始建于唐代,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庙之一。

塔院寺以大塔为中心,周围有钟楼、鼓楼、观音殿等建筑。

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佛像,是游客参观的重要景点。

3.五台山黛螺顶黛螺顶位于五台山北部,是五台山四大名山之一。

黛螺顶山势险峻,风景秀丽,是游客登山观景的好去处。

山上有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等寺庙,供奉着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像。

4.五台山五爷庙五爷庙位于五台山中部,始建于明代。

五爷庙供奉着五台山著名的五爷菩萨,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场所。

庙内建筑古朴典雅,香火旺盛。

四、五台山的自然风光五台山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宜人,被誉为“清凉世界”。

五台山旅游景点导游词三篇

五台山旅游景点导游词三篇

五台山旅游景点导游词三篇导游词1:五台山文化名胜区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佛教名山五台山。

我将为大家介绍五台山文化名胜区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五台山的标志性景点——塔院。

塔院是五台山的中心区域,这里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址和宗教建筑。

我们首先来到了五塔寺,这座寺庙建于唐代,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之一。

五塔寺内供奉着千手观音,香火非常旺盛。

接下来是藏经楼,这里收藏着大量的佛经,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佛教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禅宗寺。

禅宗寺建于北魏时期,是五台山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香火鼎盛,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等佛教神像,是佛教信仰者朝拜礼佛的重要场所。

另外,五台山还有许多小寺庙如龙泉寺、普陀寺等,每个寺庙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佛教文化内涵。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寺庙中感受到佛教的神秘与宁静。

此外,五台山还有许多自然景观。

比如,我们可以乘坐缆车来到五台山的最高峰——南台顶。

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五台山的美景,尽览群山的壮丽和宏伟。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

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

希望大家在五台山的旅途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谢谢大家!导游词2:五台山自然风光区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山水画的活化石——五台山。

我将为大家介绍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区。

首先是五台山的主峰——五台山主峰。

五台山主峰位于五台山的中部,海拔达到了2831米。

站在主峰上,可以俯瞰整个五台山的壮丽景色。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五台山的宏伟和神秘。

接下来是五台山的瀑布群。

五台山有许多美丽的瀑布,如金色瀑布、银河瀑布等。

这些瀑布水势汹涌,水花飞溅,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夏天,游客们可以在瀑布下戏水嬉戏,享受山间清凉的乐趣。

此外,五台山还有许多湖泊,如东岳湖、南岳湖等。

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绿树成荫,非常适合休闲散步和观赏风景。

游客们可以在湖畔漫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的概况: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台怀镇和金岗库乡。

境内佛教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是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和地质科普基地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

1、佛教圣地五台山文物古迹众多,自东汉永平11年开始,代代兴修寺庙,现仍保存有北魏、唐、宋以来8个朝代不同风格的寺庙建筑47处,保存有大量佛像、牌匾、壁画、佛塔、藏经等珍重文物,五台山现已成为汉藏并存、诸宗竞秀的中国佛教“首府”、“中国佛教缩影”和“国际佛教文化中心”。

最重要的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我们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2、避暑胜地五台山四季分明、“岁积坚冰,夏无酷暑”,故有“清凉山”之称,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3、革命圣地4、地质科普基地大家知道五台山为什么得此名字吗?大多数到过五台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寺院群。

而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实际上是指五台县的五座相互连接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

它们分别是:东、西、南、北和中五峰。

最高峰北台顶海拔3061米,被誉为华北屋脊,五座山峰顶部宽广平坦,俗称台地,因此得名五台山。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

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

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

可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

从此,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

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

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接下来请游客跟着我一起走进五台山,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即东台名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五台山佛教组织以寺院为单位,按佛教传承之不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

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

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

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

著名的寺有:显通寺、怨塔寺、菩萨顶、栖贤寺、龙泉寺、金阁寺、广仁寺等。

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

”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

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

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

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接下我们要游览的就是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

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

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

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

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

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

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接下来,我们走进清凉景区,去著名的清凉寺看看:可惜“文革”时期,整座寺庙被毁,惟清凉石尚存。

清凉石是清凉寺的象征,佛教宣传说,文殊菩萨曾于清凉石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下面我们走进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

”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

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下面我们就来到了五台山寺庙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庙——显通寺。

全寺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七百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问,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

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

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

长期以来,在五台山寺庙群中显通寺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除了它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外,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在挂着“大显通寺”匾额的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

寺庙中用龙虎把守大门,甚为奇特。

菩萨顶就坐落在灵鹫峰上,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

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全寺占地四十五亩,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

寺前有石阶一百零八级。

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

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都收入眼中,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

这里,是很好的登高览胜的观景点。

一九四八年春,党中央机关从延安开赴河北省西柏坡,途中路过五台山,陈毅同志作诗道:“本不游五台,迂道时日紧,至今有余欢,曾踏菩萨顶。

”菩萨顶当然少不了文殊殿文殊殿是供奉传说中的文殊菩萨真容的大殿。

文殊殿还有滴水大殿之称。

过去,文殊殿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

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

什么原因呢?有人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的缘故。

实际上,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

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

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

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

以后,由于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实在可惜。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

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

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

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大家都知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初步了解一下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音译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

意译:妙德,妙吉祥。

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

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

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释家三尊”。

又此二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毗卢遮那如来在一起时被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按照佛教的说法,文殊菩萨适应婆娑世界有情众生的不同情况,亦有种种不同形象的示现,一般来说,有僧行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六髻文殊、八髻文殊、童子文殊等等。

僧形文殊:为出家的比丘形象,坐骑狮子,双目微闭,成打坐相。

佛经中说,在随释迦牟尼佛说法时,诸位大菩萨常是“外现比丘像,内密菩萨行”,以适应当时的因缘。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卷下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文殊师利在结夏安居时,不在佛身边,不在众僧中,讲经、说戒的时候也不见面,而在舍卫城王宫的彩女、小儿之中安居三个月。

释迦佛韵弟子迦叶知道后,欲驱逐文殊,集众弟子拿木槌去打文殊,但是却看到每一佛身边都有一文殊,佛祖问迦叶,你要打哪个文殊?迦叶茫然。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菩萨能在一切地方善巧修行。

《大智度论》中说:“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是故文殊、弥勒等入声闻众,次第而坐。

”因为这个道理,我国寺院中的僧堂、戒坛,甚至斋堂所安置的文殊都呈僧形相。

五髻文殊(五字文殊)五髻文殊在梵文音译时,称曼殊伽沙。

因为以“阿、罗、波、者、那”五字为真言,所以又称为五字文殊。

(“真言”,音译为陀罗尼,即咒语)。

“阿”,表示本寂无生;“罗”,表示本空离尘;“波”,表示本真无染:“者”,表示本净妙行;“那”,表示本空无自性。

五髻表示五种智慧,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作智。

童子文殊:童子代表真实和圣洁的心灵,佛教典籍中常称呼菩萨为童子,是说菩萨所显现的真挚与诚实正是童子的表现。

菩萨以童真表示弃绝世间的一切污染,以童真表达随时修正自己的诚恳态度。

童子还代表新的希望。

菩萨以童真来表示新的生命,表示以童真般的心灵来化导众生,世间所有的众生都有希望得菩提。

总而言之,文殊菩萨的诸多形象,主要表现的是智慧。

前面对文殊菩萨已有初步了解,下面让我为大家讲讲文书信仰:五台山文殊信仰超越了僧俗、宗派,超越了民族、国界,超越了地位、身份,体现了文殊信仰智慧深广、圆融无碍、普利众生、平等无二的内涵,也体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生命力蓬勃、辐射面广阔等特点。

北岳山脉向东南逶迤而下,在山西东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形成一块方圆五百余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

在这个奇妙的同心圆内,布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

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冈峦,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那阵阵松涛和悠悠的钟声,那绿茸茸的草地映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那从山谷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到处都有美的色彩与施律,形成一个游览与避暑的胜地。

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为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开法种庄稼。

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

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

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

你若借去,青龙就没的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援的。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

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

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志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

于是,这条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对找。

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

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