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旅游资源特色
五台山的特点

五台山的特点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以下是五台山的特点:
1.自然风光秀美: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组成,其中北台最高,海拔高达3058米。
这里的山势雄伟,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2.植被丰富多样:五台山的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等构成,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
3.气候宜人:五台山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凉爽,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4.文化底蕴深厚:五台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宝地,也是中国文化的圣地。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佛教艺术和文化遗产,是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集大成者。
5.历史悠久:五台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自那时以来,它一直是佛教的重要中心。
这里的寺庙和佛塔数量众多,其中一些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和明代。
6.朝圣之地:由于五台山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前来朝圣和修行。
这里的佛教氛围浓厚,为信徒们提供了一个神圣的朝拜场所。
7.人文景观独特:除了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五台山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石窟、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作品具有极高
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五台山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旅游胜地。
总的来说,五台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植被、宜人的气候、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朝圣的氛围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山西五台山的旅游评价

山西五台山的旅游评价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五台山的旅游评价进行全面回答。
1. 自然景观,五台山地势险峻,山峰叠嶂,景色壮丽。
山上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五台山主峰、双塔、半山亭、观音峰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五台山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2. 佛教文化,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山上有众多的佛教寺庙,如塔院寺、禅林寺、普救寺等,供游客参观和参拜。
这里还有佛教经典的研究和传承中心,吸引了众多信仰者和学者前来朝拜和学习。
3. 历史文化,五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如五台山石窟、五台山石刻等,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里还有许多历史名人的故居和纪念馆,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山西的历史和文化。
4. 旅游设施,五台山的旅游设施比较完善,有各类酒店、旅馆和民宿供游客选择。
山区还有各种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的出行,如缆车、观光车等。
此外,山上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纪念品,让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美食和购买纪念品。
5. 宗教体验,五台山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朝圣地,游客可以体验到浓厚的宗教氛围。
在这里,你可以参加佛教法会、听取佛教讲座,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和智慧。
同时,这里还有各种修行和冥想的机会,让人们可以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总的来说,五台山作为一个集自然景观、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无论是对于佛教信仰者还是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五台山都能给人们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和心灵的慰藉。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

02
徒步探险
小五台山的森林茂 密、溪流纵横,非 常适合徒步探险。 在这里,游客可以 穿越森林、跨越溪 流,感受大自然的
魅力
03
民俗文化体 验
小五台山地区的民 俗文化非常丰富, 游客可以了解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体 验传统的手工艺品 制作、民间传说、
舞蹈等
04
野生动物观 赏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 区内生活着多种珍 稀野生动植物,游 客可以在这里观赏 到华北豹、金雕、 黑鹳等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和其他珍稀
37850公顷
,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14000公顷,缓冲区面积约为8575公顷,实验区 面积约为15275公顷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山体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 生态功能而备受关注。这里的地势起伏大,山峰陡峭,海拔高度达
2882米
,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之一。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为各种生物提供了 丰富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
社区参与和合作
其次,小五台山的自然景观和地 形地貌具有很高的审美和科学研 究价值。这里的地貌特征、气候 条件和土壤类型都具有全球代表 性,对于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生 态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许 多国内外学者和科研机构将小五 台山作为重要的研究基地,开展 生态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多 学科的研究工作
动植物
05
科学考察与 研究
由于小五台山自然 保护区拥有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和独特 的自然景观,这里 也成为科学考察与 研究的重要场所。 对于生态学、植物 学、动物学等领域 的学者和学生来说, 这里是一个非常理
想的研究基地
旅游资源
总之,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不仅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也是一个极具旅游价值的景区。在这里,游
观也十分壮观,令人流连忘返
五台山的旅游资源特色

五台山的旅游资源特色现代旅游业称为“朝阳产业”,它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不断转变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的黄金产业。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5A级旅游风景区,是牵动山西旅游的“龙头”,是忻州市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基础。
五台山旅游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五台山旅游要良性、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从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哲学、建筑学、旅游美学等多学科的背景下分析其资源优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的认识、评价、定位,充分发挥、挖掘资源优势,开发优势产品;充分体现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一、资源特色鲜明旅游资源特色,是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特色就是亮点,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体现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
(1)华北屋脊。
五台山的主体是由五座海拔2500m以上的山峰环抱而成。
最高峰北台顶海拔3085m,素称“华北屋脊”。
五峰耸峙,高入云霄,峰顶平坦开阔,“如垒似台”,气象万千。
形成了特殊的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体现着特有的名山风范。
(2)清凉胜地。
五台山由于海拔较高,与同纬度的暖温带比,气温较低,气候湿润。
全年平均气温5℃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18℃,“四月解冻,七月飞雪”。
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冬冰夏凉,又名清凉山的称谓。
五台山全年降水量>800㎜,全年相对湿度≥57.5%。
大气无污染,透明净洁,富含氧离子,湿度大,山青水秀,风清气爽,是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现代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3)世界佛教的“麦加”。
五台山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我国佛教发展较早的、规模较大、宗派较多、高僧辈出的佛教圣地。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高瞻敬仰、顶礼膜拜的圣地,是世界佛教的“麦加”。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资源分析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资源分析五台山以佛教圣地著称于世,而五台山之所以成为举出瞩目的佛教圣地,却与它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不仅构成佛教文化的自然基础,也是重要的观光旅游资源。
下面,我就从地质遗迹保存的特点、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三个方面,带大家一起领略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风采。
五台山地质遗迹及其保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面积大、路线多、露头良好;二是自然环境优美、佛教文化发达、人文景点与地质、地貌景点空间上相交叉或叠加;三是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素材;四是地质遗迹跨越地质历史较长(从太古宙-新生代)、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样;五是五台山在中国北方地质、地貌、植物生态等方面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许多重大地质、地貌事件的命名地和唯一完整保存区域;六是佛教文化与自然地貌、地质的完美结合;七是在地质学研究上,具有国际知名度,是中国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区,也是建立中国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理想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游览观赏价值;八是五台山是认识中国大陆早期地质演化的窗口和地质实验室,并成为国内众多外专家学者科学研究和高校地质学的教学实习基地。
五台山地质旅游资源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五台山前寒武纪地层发育齐全完整,剖面清晰,且几套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清楚,如新太古代(五台群)与古元古代(滹沱群),中元古代(长城系高于庄组),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新太古代的石咀亚群、台怀亚群与高凡亚群,古元古代的豆村亚群、东冶亚群、郭家寨亚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均可目击,这在全国和世界上少有。
第二,五台群绿岩带发育完整的,与相伴出现的花岗岩,组成了我国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在世界上具有可对比性。
第三,古元古代滹沱群,沉积巨厚、发育完整,上下界限清楚,沉积相清晰,复式向斜构造特征清楚(两翼次级不对称褶曲,一翼陡,立侧转,一翼缓,轴面向外侧倾斜,小背斜褶皱向内侧倒转),并可全景试目击,这在世界上罕见而典型和具有代表性。
五台山地貌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五台山地貌特征及其旅游价值五台山位于汾渭地堑北部,是典型的断块山地。
古滹沱河和古清水河侵蚀新生代以来隆升的五台山。
而形成和缓的夷平面和深山峡谷的地貌特征;五台山高海拔的特征,又为冰缘地貌和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发育提供了基础;这些不同的地貌类型组合在一起,叠加上不同的植被类型,形成了五台山独特的景现。
谷底开阔、地形和缓的台怀盆地成为佛教建筑和文化集中分布的区域,保留的重要的佛塔、寺庙建筑、佛像和壁画等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杰出成就。
五台山因山顶分布有五座北台期夷平面而得名,其具有独特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新生代夷平面和冰缘地貌等地质、地貌特征和佛教文化而著名于世。
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佛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五台山“天人合一”的环境,造就了这一佛教圣地。
一、地质地理概况五台山位于山西高原东北部,为东北一西南向的五台山山脉和南北向的太行山山脉相交处。
是汾渭地堑北部典型的断块山地,其西北侧以繁代盆地与恒山相隔(图1)。
新生代以来,华北准平原解体,五台山持续隆升,成为华北屋脊,其北台海拔3061.1m,是北台期夷平面的命名地。
五台山的隆升也使得华北地台的早寒武纪地层——五台群和滹沱群出露,并根据五台群和滹沱群之间的不整合关系命名了五台运动。
五台群由石英岩和片岩、绿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组成,滹沱群则由大理岩、千枚岩和板岩等变质岩组成,均易于风化。
五台山西北侧受滹沱河上游侵蚀,垂直高差近2000m,峡谷纵横;东侧的太行山受到山前河流的侵蚀,亦多深山峡谷;东南侧则为台怀盆地,夹于五台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之间,坐北朝南,清水河贯穿其中,真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宝地(图2)。
五台山的五个台顶均在2485m以上,其中北台海拔3061.1m,为华北第一高峰。
五台山的高海拔特征,形成了高寒湿润的气候特征和森林的垂直地带性。
五台山属于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山顶属于高寒气候,年平均气温约-4.22℃。
五台山三宝,五台山特产

五台山三宝,五台山的特产新浪旅游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台,台顶雄旷,景色秀丽。
其中以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
五台山中气候寒冷,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
每年的夏季,国内外众多游客来五台山朝山拜佛,顺便避暑消夏。
到五台山,购买一些五台山的本地特产品尝或者回去送亲朋好友是必不可少的主题,因为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乃大福大圣之地,所以五台山产地的特产也蕴涵着平安、智慧、添福的吉祥寓意。
五台山三宝是最具五台山地域及文化特色的纪念品,也是佛教信众和游客们最喜欢的特产,去五台山旅游必买的特产。
五台山三宝分别是:台蘑、礼麦、金莲花。
台蘑:台蘑其实是五台山产地食用菌的一个品系的称呼,主要是指生长在五台山的香蕈(xùn)和银盘品系,属南台周边所产的银盘蘑菇最佳,夏秋两季生于针叶林内。
古时台蘑还被称为天花菜,元代吴瑞《日用本草》中有这样的记述:天花菜出自山西五台山,形如松花而大,香气如簟,白色,食之甚美。
这些品系的菌类在五台山的独特气候和生态环境中才能生长出优良品质,唐宋时就被选做宫廷菜,当地群众有“一家喝其汤,十家闻其香”的说法。
台蘑从根部到顶部呈乳白色,隐藏生长在草丛的道圈上,需要仔细寻找才能采到。
每年从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是台蘑生长、采集的旺盛季节,由于台蘑的产量十分有限,在山里跋涉采集也非常辛苦,正宗的台蘑售价较高。
五台山台蘑的特点:呈伞形,肉质细嫩,色泽乳白,菌体肥大,油性大,香气极浓,晾干后仍然有柔性。
烹饪后味道鲜美香气浓烈,口感嫩脆爽滑。
台蘑除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之外,还有很好的医疗功效,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增加对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还能起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肾脏病、胆结石、糖尿病、肝硬化等作用。
史上最全的五台山旅游攻略

史上最全的五台山旅游攻略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五台县境内,是我国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
五台山以山势雄伟、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下面将为你提供一份史上最全的五台山旅游攻略。
1.出行信息五台山距离太原机场约120公里,从太原出发,可选择乘坐直达汽车或者包车前往。
从朔州市区有公交车到五台山,车程约2小时左右。
如果选择坐火车,朔州站是最近的火车站,可以在朔州站乘坐出租车或者公交车到五台山。
2.最佳时间五台山四季分明,春季适宜郊游,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山上美丽的红叶景色令人陶醉,冬季则可以欣赏到雪景,所以每个季节都具有吸引力。
但是,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深秋和初冬,此时山上的枫叶红透、雪景初露,给人一种独特的韵味。
3.主要景点(1)东岳庙:东岳庙是五台山最重要的寺庙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内供奉了五岳之神文昌帝君,是学业和文化事业的守护神。
游客可以在这里祈福、参拜,还可以欣赏到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壁画。
(2)塔院遗址:塔院遗址是五台山上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之一,有着千年历史。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到唐、宋、元、明等时期留下的各种文化遗址,如石刻、石塔等,了解五台山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3)佛顶禅院:佛顶禅院位于山顶,是五台山的最高点,也是五台山上最重要的禅宗寺庙之一、庙内保存有大量的历代文物和佛教宝藏,如珍贵的佛像、经卷和石刻等。
此外,佛顶禅院还是五台山上观赏日出和云海的绝佳地点。
4.祈福活动五台山是佛教名山,每年都有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祈福。
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参加一些祈福活动,如念经、烧香和膜拜佛像等。
此外,每年的佛诞和大祭日,五台山还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参与法会,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
5.特色美食五台山的特色美食主要以素食为主,这是由于佛教中禁止食用肉类食品所导致的。
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清香可口的素菜,如素三鲜、素烤肉等。
此外,五台山还出产美味的五台山土豆和五台山苹果,也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的旅游资源特色现代旅游业称为“朝阳产业”,它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不断转变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的黄金产业。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5A级旅游风景区,是牵动山西旅游的“龙头”,是忻州市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基础。
五台山旅游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五台山旅游要良性、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从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哲学、建筑学、旅游美学等多学科的背景下分析其资源优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的认识、评价、定位,充分发挥、挖掘资源优势,开发优势产品;充分体现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一、资源特色鲜明旅游资源特色,是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特色就是亮点,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体现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
(1)华北屋脊。
五台山的主体是由五座海拔2500m以上的山峰环抱而成。
最高峰北台顶海拔3085m,素称“华北屋脊”。
五峰耸峙,高入云霄,峰顶平坦开阔,“如垒似台”,气象万千。
形成了特殊的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体现着特有的名山风范。
(2)清凉胜地。
五台山由于海拔较高,与同纬度的暖温带比,气温较低,气候湿润。
全年平均气温5℃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18℃,“四月解冻,七月飞雪”。
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冬冰夏凉,又名清凉山的称谓。
五台山全年降水量>800㎜,全年相对湿度≥57.5%。
大气无污染,透明净洁,富含氧离子,湿度大,山青水秀,风清气爽,是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现代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3)世界佛教的“麦加”。
五台山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我国佛教发展较早的、规模较大、宗派较多、高僧辈出的佛教圣地。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高瞻敬仰、顶礼膜拜的圣地,是世界佛教的“麦加”。
(4)文殊道场。
相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弘扬佛法的道场,而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专司智慧奉命到五台山说法一方,教化天下。
在五台山的大小寺庙中弥漫着智慧、灵秀、聪颖、吉祥的文化氛围,对渴求知识,崇尚教育的大众来说,这里是圣地、福地,是智慧的珠穆朗玛(QOW——五台山)。
(5)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2009年6月26日,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审议表决,五台山因其“天生丽质”,成功入列世界文化景观名录,成为中国第38个世界遗产地、第二个世界文化景观,山西第三个世界遗产地。
五台山这座享誉世界近两千年的佛教名山,清凉胜境,拥有世间罕见的佛教建筑群和大量的造像、雕塑、壁画、经书、音乐等文化艺术品,为全人类保留了无法估量的财富。
(6)国家地质公园。
五台山是2008年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
五台山总面积832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258平方公里.是我国经典的地层分布区,以早前寒武纪地层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线清楚、构造特殊和矿产丰富等特征而成为我国少有的前寒武纪地质经典地区之一。
五台山区是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国“五台群”、“滹沱群”地层、五台运动、铁堡运动和北台期夷平面等重大地质单位和构造事件的命名地。
五台山具有古夷平面最为典型、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特点,记录了华北山地和高原抬升的地质演化历史。
五台山有典型冰缘地貌15种类型,这些天然的地质地理优势,成为理想的野外地质科研和科普教育场所。
(7)国家森林公园。
1992年首批列入林业部“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录,1994年确立为全国二十处示范森林公园之一。
五台山层峦叠翠,溪水纵横,随处皆有奇峰、怪石、峭崖、秀洞、清泉、碧池、苍松、翠柏。
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令人叹绝的奇花异草,有疗疾医顽的天然药石,红花绿草随处可见,奇禽异兽时常出没。
据统计,五台山地区有高等植物100科、386属、661种。
木本植物有42种、71属、160种。
五台山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类也比较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63科、149属、205种。
(8)革命根据地。
由于特殊的地理优越性,五台山形成了世界佛教圣地,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缘、军事地缘,五台山形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根据地,在这块清净的佛国净土上,滋生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革命领袖、元帅、将军、仁人志士、国际友人的无数足迹,书写出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篇章。
在五台山有八路军总部旧址(南茹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金岗库村),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旧址(射虎川村),白求恩“模范病室”遗址(松岩口村),毛泽东、周恩来路居旧址(塔院寺方丈院、繁峙县伯强)、徐向前故居(永安村)、薄一波故居(定襄蒋村)。
来五台山战斗工作过的伟人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左权、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王震、肖克、白求恩、卡尔逊等等。
还有众多的战场遗址和战斗故事,这对怀念先烈,教育后代都是内涵厚重、意义重大、品位高档、永续利用的旅游资源。
二、文化内涵深厚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方式和内涵正在由单纯的游山玩水、休闲度假型逐渐向寻求文化、增加阅历、求知科考型转变。
因此,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决定着资源的品位、开发潜力、开发深度、持续发展,尤其是对国外旅游市场的吸引,文化内涵更加显得重要和关键。
五台山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特殊的人文精神魅力。
(1)五台山是一部“中国佛教发展史”。
五台山佛教的传入、发展、传播、兴衰起伏记录了我国佛教的发展演变过程,融会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地佛教的精华,形成了法相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众多宗教派别,同时也诞生了从北魏到明朝约三四十位高僧名师。
蕴藏着研究我国佛教发展的重要素材,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佛学价值、科学价值。
(2)五台山是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
五台山寺庙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和谐统一,从而形成了承载“天人合一”理念的宏伟而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
在这些古建筑群中,保存、荟萃了元魏以来各个朝代的文物古迹,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稀世宝库。
目前,五台山还有寺庙192座,其中台外145座,台内47座。
台内寺庙中有7座黄庙、40座青庙,其中尼姑庙5座,十方庙1座。
这些寺庙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与周围环境形成了一个具有“天人合一”理念的古建筑群。
五台山寺庙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4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20余座。
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仅有2座,皆在五台山。
五台山的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沿革连续性强,建筑宏伟,细部精细,样式繁多,手法典型,五台山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本身就是一部篇幅繁大的古代建筑史。
五台山又有各种形式、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功能的宝塔,堪称一座宏大的古塔博物馆。
(3)五台山是一座文物宝库。
五台山保存有菩萨像23091尊,梵、汉、藏、日、蒙五种文字藏经34829册,色泽犹新的壁画1552平方米,栩栩如生的石雕1629幅,高高矗立的石碑1066通,金光耀眼的联匾132块,诗歌、楹联1000余首,震悟大千的梵钟52口,挺拔屹立的石幢47个,丰富多彩的宝塔150余座,汉藏乐器3045件,牌楼15座,石狮90个,悬塑像292平方米,诱人的传说故事200余个,古今诗歌1500余首……总之,五台山荟萃了元魏以来各个朝代的文物古迹,融汇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地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晋文化的精华,遂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佛教圣地”、“中国佛教缩影”、“中国佛教建筑艺术宝库”、“中国宝塔艺术展览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博物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世界佛教文化中心”等美誉,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价值,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4)五台山是多元文化的荟萃地。
由于五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文化环境、佛教发展历史,汇聚了佛教、道教、儒教、民间宗教、三晋文化、乡土文化,使五台山形成了众多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渗透、促进的融合局面,体现着五彩斑斓、形形色色的文化特色。
(5)五台山是民族融合的象征地。
由于佛教的发展,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五台山成了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宗教圣地。
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6)五台山是一部“地理教科书”。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为太行山系的支脉。
既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和地理概念,因为其特殊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地质历史、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条件、生物群落、生态环境,五台山又赋有特殊的地理意义。
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成为理想的地理野外科研和科普教育场所。
(7)五台山体现着“天人合一”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
五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协调与融合;保护生灵万物的佛教慈悲观;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人天合一的思想观念等等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保护观念。
三、区位组合优越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地域组合及其与周边旅游区、客源地、经济环境、消费水平等之间关系,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开发规模、开发潜力、开发效益的基本条件。
五台山旅游资源在区位组合上体现着明显的优越性。
(1)自然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五台山地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暖温带和中温带、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过渡带,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的交界处。
周边有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关四大名关,是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的交汇、冲突、融合的地带,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渗透带,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带和中部经济带的联结处。
这些区位特征为五台山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品位的形成、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周边旅游区及其内部区域组合的优越性。
①五台山旅游资源就其内部来看,以台怀镇为中心,形成了台内、台外两层旅游资源结构区,资源分布普遍,又相对集中,地域分布极其合理。
②五台山旅游区位于山西省大同佛教文化旅游区、雁门边塞关城军事文化旅游区、奇村、顿村休闲度假旅游区、晋西北黄河文化旅游区、晋中晋商文化旅游区之间,和其他旅游区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③就国内来看,五台山位于内蒙古旅游区、陕西旅游区、河南旅游区、河北旅游区、京、津、唐旅游区等大的旅游区之间,形成了关联、牵带作用。
④五台山位于中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等世界性旅游区的中心位置。
(3)客源市场区位组合的优越性。
五台山的客源市场可以分为四个优势圈层,第一层为内层,约以250km为市场距离,包括有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阳泉市、晋中市、石家庄市、定州市、保定市、呼和浩特市等客源市场地。
第二层,约以500km为市场距离,包括有京、津、唐、包头、银川、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客源市场地。
第三层以1000km 为市场距离,包括有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外层以1500km为市场距离,包括有南亚、中亚、东亚、东南亚、港澳台等佛教信徒较为集中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