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doc

合集下载

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样本

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样本

实测坍落度
无 备 注
符合设计及《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自检意见 质检工程师: 张新华 日期: 2011.4.12
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表
施工单位: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号: YBE01
监理单位: 武汉中交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编间 施工气温℃ 混凝土标号 运输方式 水泥品种及标号 开 最
左幅1-1#空心板预制 K7+718 青龙湾大桥 第一跨 始 高 C50 砼罐车 三峡 P.O 42.5 2011.4.12 18 6.00
所属分部工程 记录人 结 最 束 低
左幅第一跨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 黄克鑫 2011.4.12 11 强制式机械拌合 插入式、附着式 484 9.30
拌和方式 振捣方式 水泥用量(kg/m3)
水泥:砂:碎石:水:外掺剂:粉煤灰 施工配合比 484:701.8:1130.4:133.8:4.84 外 加 剂 名称 1 145 2 140 3组 无 施工间断记录 湖北恒利 3 平 (mm) 留取试样组数 140 编 号 01、02、03 均 140 掺入量 4.84 水灰比 0.45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5喷射砼配合比设计记录一、材料:1、水泥:泾阳声威水泥P.O42。

5R2、粗集料:东岭碎石场(5-10mm连续级配)3、细集料:银花河河砂场(粗砂)4、水:饮用水5、外加剂:山西凯迪KD-4型速凝剂,掺量3%以上材料,经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二、设计依据1、交通出版社《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2、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4、GB50119-2003《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三、配合比设计过程1、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要求选用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速凝剂=430:185:843 :843:12.9 =1:0。

43:1。

96:1。

96:3.0%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选用配合比试拌10L砼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430×0.01=4.3kg水:185×0.01=1。

85kg砂:843×0.01=8。

43kg碎石:843×0。

01=8.43kg速凝剂:12。

9×0.01=0。

129kg(2)基准配合比调整为:水泥:水:砂:碎石:速凝剂=430:185:843 :843:12。

9 =1:0.43:1.96:1.96:3.0%3、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1)采用基准配合比拌制砼,水泥、水、砂、碎石、速凝剂用量按所定基准配合比,用水量为1.85 Kg拌制,在5min内完成翻拌、制试模。

(2)采用三种不同的配合比,另外两种配合比的水灰比,分别为基准配合比增加和减少0.02,分别为0。

41,0。

43,两组配合比分别为:水泥:水:碎石:砂:速凝剂=411:185:852:852:12.3=1:0.45:2.07:2.07:3。

0%水泥:水:碎石:砂:速凝剂=451:185:832:832:13。

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ms= ms0-〔(mf0/ρf) +(mk0/ρk) -(mCq/ρc)〕ρs=
(3)确定试配配合比:mc:mf0:mk0:ms:mg10:mg20:ma1:ma2:mw
=::::::::
三、试配,提出基准配合比
按理论配合比,试拌L拌合物,经试拌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见下表:
水泥
掺合料


外加剂

坍落度(mm)
选粉煤灰取代水泥%;超量系数:
mcq= mc0×= kg/m3
mf0= mcq×= kg/m3
②计算矿粉用量(mk0)
选矿粉取代水泥%;
mk0= mc0×%= kg/m3
7.计算掺合料取代后的水泥用量(mc)mc=mc0-mcq-mk0=kg/m3
8.计算外加剂用量
①(ma1)
选取掺量为%,得:
Ma1=(mc+mf0+ mk0)×= kg/m3
抗压强度(MPa)
C/W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灰水比关系曲线图
根据上图可知相应于配制强度MPa的灰水比值为:
4.确定最终试验室配合比
按最佳C/W进行计算(表观密度可取基准配合比拌合物实测值kg/m3):
试验室配合比(kg/m3)
水胶比
水泥
掺合料


外加剂

坍落度(mm)
砂率(%)








备注:1.曲线图应采用每格为1mm的网格纸准确画出;
ms0=βs(mcp- mc0- ma1- ma2- mw)=βs(mg10+mg20+ ms0)= kg/m3
mg10+mg20= kg/m3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Ⅱ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Ⅲ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试验结果
实测累计筛余%
细度模数
级配区


试验单位(章): 年 月 日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第1页共1页乌苏市建工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试验室用表
第1页共1页乌苏市建工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试验室用表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年月日
产地
代表批量
品种
试验温湿度
℃%
主要仪器设备



筛孔公称直径(mm)
(方孔筛筛孔边长)
10.0((9.50)
试样重g
筛余重g
筛余百分率%
5.00
(4.75)
2.50
(2.36)
1.25
(1.18)
0.630
(0.600)
0.315(0.300)

细度模数
1
分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2
分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平均累计筛余(%)
平均细度模数
级配区
堆积密度
样筒重(g)
筒重(g)
样重(g)
筒容积(L)
测定值(kg/m3)
执行标准
备注
评语
试验人:审核人:

混凝土拌合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原始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原始记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15-08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共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检验批编号 编号 7.3.1 验收项目 预拌混凝土进场质 量 混凝土拌合物不应 离析 混凝土中氯离子和 碱总含量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 配合比开盘鉴定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要求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 新化嘉和园C栋 01020208002 验收部位 检验批名称 验收日期 验收情况记录 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 1 页 第 1 页 混凝土拌合物检验批质量 验收记录 年 月 日 备注
7.3.2
7.3.3
氯离子、碱含量和检验报告
7.3.4
有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7.3.5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抽样检验,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规定和本表格由质检员在验收现场记录填写。
施工员:
监理旁站监督人:

物检验批质量 收记录 日 备注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

本报告旨在对某建筑项目中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1. 强度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满足特定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流动性要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浇筑和充填,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 耐久性要求:混凝土应具备较好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耐久性,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设计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例,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室试验结果,我们确定了适宜的水灰比。

2. 骨料配比: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我们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试验结果,确定了合适的骨料配比。

3.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例,主要影响着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

我们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室试验结果,确定了合理的水胶比。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措施1. 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添加减水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优化骨料粒径:合理选择骨料的粒径分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3. 控制配合比的稳定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材料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确保配合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混凝土配合比的实施效果经过实际施工和试验验证,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方面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六、结论本报告对某建筑项目中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措施的实施,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提升。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对于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报告对今后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配合比原始记录

配合比原始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一)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设备名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电子控温远红外鼓风干燥箱震击式标准振筛机设备编号RZ039 RZ045 RZ021 RZ022设备状态检测依据JGJ55-201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合比用原材料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 1 粗骨料 2 水掺合料 1 掺合料 2 外加剂 1 外加剂 2 其他名称、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碎石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厂家、产地烟台冀东寻山石猴子夏庄伟磊夏庄伟磊地下水唐山曹妃甸威海港域潍坊万山规格、等级P·O 42.5 中砂16-31.5mm 5-10mm 地下水S95 Ⅱ级FDN-C样品状态样品数量主要技术指标实测结果28 天抗压强度MPa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含泥量检测说明试验用料均干燥状态。

校核:主检: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二)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检测依据JGJ55-201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及配合比计算(质量法)计算项目计算结果计算说明配制强度f cu,0 ≥f cu,k ﹢1.645σ= <C60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取设计强度等级值);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可计算或查表取得。

f cu,0 ≥1.15f cu,k= ≥C60水胶比粗骨料品种:αa= αb= f ce=γc f ce,g,式中:γf、γs—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可查表取得,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 (MPa) ,可实测或计算取得。

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MPa)
龄期
(d)
破坏
荷载
(kN)
抗压
强度
(MPa)
平均
强度
(MPa)
标准
强度
(MPa)
B1
7
28
B2
7
28
B3
7
28
试件规格(mm)
150×150×150
受压面积(mm2)
22500
记录说明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共3页第3页鲁JJC—029.3
混凝土抗压强度曲线图





确定配合比
名称
水泥
砂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鲁JJC—029.1
样品名称
混凝土配合比
委托编号
强度等级
坍落度
mm
检测依据
JGJ55-2011 GB/T50081-2002
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
使用设备
HJW-60搅拌机、电子天平、砼振动台、坍落度筒、T名称
生产厂牌、地址
砂2
石1
石2

掺和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水胶比
粉煤灰
矿粉
每m3材料用
量(kg)
重量配合比
记录说明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假定容重mcp=kg/m3;取βf=%,rf=;βs=%,rs=;用水量m,wo=kg/m3;
基准胶凝材料用量mbo=mwo/(W/B)=kg/m3;外加剂用量mao=kg/m3;
粉煤灰用量mf0=mboβf==kg/m3;矿渣粉用量ms0=mboβs==kg/m3;
水泥用量mc0=mbo-mf0-ms0==k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
②确定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 =
③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 =
④校正配合比:不需校正,按上述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
⑤确定设计配合比 : : : : : =
⑥核对水泥用量的符合性: 。
校核:主检:
9、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
10、确定砂率 %
11、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的假定质量
试件尺寸
150×150×150
试配体积
25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石子1
石子2

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每m3砼材料用量(kg)
重量配合比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
设备名称、型号
SJD-30搅拌机
7d胶水比-强度曲线




( )
28d胶水比-强度曲线




( )
二、通过以上Excel绘制曲线的直线公式计算出混凝土配制强度 所对应的胶水比
=
三、确定与混凝土配制强度 相对应的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石子1
石子2

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每m3砼材料用量(kg)
重量配合比
四、确定设计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
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试验编号
混凝土名称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坍落度:
收样日期
代表部位
施工方法:
试配日期
检测依据
JGJ55-2011 GB/T50080-2002 GB/T50081-2002
环境条件
温度 ℃
检测内容
试验编号
材料名称
产地
品种、规格、等级样品状态Leabharlann 水泥ZT96振动台
TGT-100台秤
坍落度筒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校核: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共3页第2页
试验配比之一
基准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石子1
石子2

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每m3砼材料用量(kg)
重量配合比
试配重量(kg)
拌合物性能
坍落度
保水性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表观密度
试验配比之二
计算式
= +0.05= , = %。
基准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石子1
石子2

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每m3砼材料用量(kg)
重量配合比
试配重量(kg)
拌合物性能
坍落度
保水性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表观密度
试验配比之三
计算式
= +0.05= , = %。
基准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石子1
石子2

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每m3砼材料用量(kg)

石子1
石子2

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配合比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 =
2、计算胶砂强度28d胶砂抗压强度值 =
3、计算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值 =
4、确定水胶比
5、计算掺外加剂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
6、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 =
7、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 =
8、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 =
重量配合比
试配重量(kg)
拌合物性能
坍落度
保水性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表观密度
抗压强度
组别
龄期
试压日期
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MPa)
平均值(MPa)
龄期
试压日期
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MPa)
平均值(MPa)

7d
28d

7d
28d

7d
28d
校核: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共3页第3页
一、绘制(7d或28d龄期)强度与胶水比的线性关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