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妈妈,我爱你》教案
幼儿园学前教育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妈妈,我爱你(重点资料).doc

小班语言教案: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标:
1.阅读、理解图意,感受故事中熊妈妈和熊宝宝之间的母子亲情。
2.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增进母子(女)亲情。
活动准备:
故事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入场亲子游戏“找妈妈”
妈妈们戴着面具入场,坐在小椅子上,孩子们进去找自己的妈妈。
“宝宝们,你们的妈妈到哪儿去了呢,我们去找找吧。
”
(找到后,妈妈和宝宝坐在一起。
)
2.观看幻灯片,共同欣赏故事
(1)、观看幻灯片,教师配乐讲述故事。
(2)、逐图交流故事内容。
第一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说对话:“妈妈,我爱你”“宝宝,我也爱你”
第二幅图:熊妈妈怎么了?宝宝说什么了?
学说对话:“妈妈,对不起”“宝宝,没关系”
第三幅图:下雨了,熊妈妈怎么办的?
学说对话:“妈妈,谢谢你”“宝宝,不用谢”
第四幅图:晚上,熊宝宝怎么回家的?
学说对话:“妈妈,我爱你”“宝宝,我也爱你”
3.妈妈和宝宝共同讲故事
要求:边讲边说故事里的对话,可以加上动作。
4.游戏:碰一碰
跟音乐玩游戏:
边玩边说:宝宝和妈妈碰一碰,碰哪里?鼻子碰鼻子。
宝宝和妈妈碰一碰,碰哪里?肚子碰肚子。
(教师随意说哪里,妈妈就和孩子边说边碰一碰)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开心吗?和你们的妈妈说再见吧。
”(结束活动)。
原创小班语言妈妈我爱你教案

原创小班语言妈妈我爱你教案引言作为小班教师,在教授语言课程时,我们经常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本教案旨在通过主题为“妈妈我爱你”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培养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教学目标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希望幼儿能够: - 学习和使用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 - 听、说、读、写与主题相关的简单句子 - 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大纸张和彩色笔 - 妈妈的照片(幼儿的妈妈) - 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卡 - 与主题相关的绘本教学过程导入活动(5分钟)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个简短的导入活动。
可以选择播放一首与妈妈相关的歌曲,或是展示一张妈妈的照片,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照片中的场景。
词汇学习(10分钟)在此阶段,我们将通过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卡来教授新的词汇。
将词卡分发给幼儿,并鼓励他们观察卡片上的图片,并一起说出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
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词汇活动,如找出相同词汇、用词汇造句等。
句子学习(15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教授与主题相关的简单句子,例如“我爱妈妈”。
我们可以使用幼儿熟悉的绘本来引入这些句子,提醒幼儿注意句子结构并模仿发音。
然后我们可以与幼儿一起操练这些句子,与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创作活动(20分钟)在此环节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让每个幼儿画一张妈妈的图片,并在图片上写下一些描述妈妈的句子。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建议的句子开头,如“妈妈,你是最好的因为……”。
这不仅可以让幼儿发挥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结束活动(5分钟)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可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创作的图片和句子,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赞美。
同时,我们可以回顾今天学习的词汇和句子,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家人使用学到的表达方式。
结语通过本教案中的活动,幼儿可以增强对家庭成员的了解与关系,并表达他们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幼儿园母亲节教案《妈妈,我爱您!》

幼儿园母亲节教案《妈妈,我爱您!》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母亲节的由来、意义和历史
2.通过游戏、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孩子们对母亲的感恩和理解
3.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介绍母亲节
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母亲节的由来、意义和历史
2.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对母亲的感受,如“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妈妈”等
活动2:游戏《捉迷藏》
1.按照规则,将一个孩子藏起来,其他孩子合作找到他/她
2.每找到一个孩子,就可以得到一朵花,最后把花送给妈妈
活动3:绘画《我的妈妈》
1.提供纸张和绘画工具,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妈妈
2.鼓励孩子们用美好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妈妈,如果孩子表达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如“温柔、美丽、有趣”等
活动4:手工制作《感恩卡片》
1.提供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
2.让孩子们制作一张感恩卡片,写下对妈妈的感恩话语,并画上自己的心情图案
活动5:音乐游戏《唱首歌给妈妈》
1.选取适合幼儿园孩子的歌曲,如《妈妈我爱您》等
2.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唱歌,并加上一些动作,如挥手、拍手等
教学总结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母亲节的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感恩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孩子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感受,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表达爱,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家庭和爱的温暖。
小班母亲节妈妈我爱你教案优秀

小班母亲节妈妈我爱你教案优秀教案名称:小班母亲节主题活动——妈妈我爱你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主题活动——母亲节2. 详细内容:通过学习儿歌、制作礼物等形式,让幼儿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歌曲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表达方式,如唱儿歌、制作礼物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音响设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纸、一支彩笔、一把剪刀、一瓶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幼儿思考母亲节的庆祝方式。
2. 学习儿歌(5分钟)教师教唱儿歌《妈妈我爱你》,引导幼儿学会歌曲并能够跟着唱。
3. 制作礼物(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给妈妈。
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 表达爱意(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站在前面,向全班同学和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
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知道要关爱妈妈,懂得感恩。
六、板书设计妈妈我爱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并送上自己制作的礼物。
2. 答案: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向妈妈表达爱意,并将礼物送给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表达爱意。
2. 拓展延伸:可以定期举办类似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家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环节目标: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幼儿思考母亲节的庆祝方式。
3. 补充说明: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例如讲述母亲节的历史背景,分享一些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让幼儿了解到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小班语言教案:妈妈,我爱你

小班语言教案:妈妈,我爱你一、教材内容这节课要教给小班同学们的是一句简单的话:“妈妈,我爱你”。
这句话能够让小朋友们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学会关心和表达爱的情感,对于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二、教学目标1.让小班同学们学会说出“妈妈,我爱你”这句话;2.增强小班同学们表达感情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关心和爱;3.提高小班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教学课件;2.教材素材:一大张“妈妈,我爱你”的海报;3.记录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用PPT演示一些妈妈的照片,让小班同学们先认识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老师问小班同学们,你们有妈妈吗?你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人?2. 学习和教学(20分钟)1.老师出示一张“妈妈,我爱你”的海报,向小班同学们展示这句话,然后读给小班同学们听。
2.老师在海报上面画一些可爱的图案,然后让小班同学们模仿老师在黑板上写“妈妈,我爱你”,老师可以进行现场评比,奖励小班同学们的用心。
3.老师让小班同学们自己练习写“妈妈,我爱你”,并且互相抄写、展示,让大家感受到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延伸(15分钟)1.老师让小班同学们把练习写“妈妈,我爱你”的小纸条拿回家,给妈妈看看;2.老师让小班同学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然后和小班同学们一起展示出美丽的画作。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教授了一句简单的话“妈妈,我爱你”。
通过这句话,让小班同学们能够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小班同学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小班同学们通过互相展示和评比的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妈妈,我爱你》小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

一、主题活动预设网络图二、主题目标·社会领域1.体验关爱妈妈,爱妈妈。
·语言领域1.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妈妈的爱2.喜欢读儿歌《我妈妈》·艺术领域1.喜欢用涂涂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认识。
2.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给妈妈准备节日礼物。
3.喜欢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健康领域1.有意识的整理自己的玩具,自己穿脱衣服。
三、给家长的建议1.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家庭劳动,例如穿衣、穿鞋、把玩具归到原位等自我服务活动;帮助父母拿拖鞋、挂衣服、擦地扫地、吃饭前准备碗筷等为他人服务的活动。
2.请家长拍一些孩子为妈妈做事和妈妈关心孩子的照片,并和幼儿一起讲讲照片中的事。
3.与父母一起游戏,体验角色互换,体验妈妈付出的爱。
四、预设活动要点(一)妈妈真能干准备材料:搜集妈妈为幼儿做事的照片、妈妈工作的照片。
指导要点与关键经验:1.观看妈妈陪伴幼儿成长的一些照片,请幼儿说一说照片上的事情(装订成册,作为自制图书,放置在阅读区)。
2.讲一讲妈妈在家里都为自己做过什么。
3.了解妈妈的工作职业。
(二)我来当妈妈1.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妈妈”,一组做“宝宝”。
(第二次活动两组互换)2.进行妈妈为宝宝穿衣服的游戏。
3.说一说自己做妈妈的感受。
(三)妈妈喜欢什么1.请幼儿发现妈妈的喜好。
2.幼儿共同交流妈妈喜欢什么,想送什么礼物给妈妈。
(四)表演游戏准备环节:绘本《我爱妈妈》1.阅读绘本,;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人物。
2.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角色、布置场景。
3.表演绘本剧。
(五)为妈妈做礼物准备:根据幼儿的愿望丰富制作材料。
1.请幼儿说说妈妈喜欢什么。
2.自由选择材料创造,作品作为亲子活动送妈妈的礼物。
4.幼儿间互相交流,想一想送给妈妈礼物时要说些什么。
(六)亲子活动:我爱妈妈1.为妈妈献上自己制作的礼物。
2.亲子游戏:(1)为妈妈穿鞋子。
(2)找妈妈。
幼儿蒙上眼睛,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妈妈。
小班教案妈妈我爱你

小班教案妈妈我爱你教案标题:小班教案-妈妈我爱你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表达爱意。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表达对妈妈的爱意的方式。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绘本《妈妈我爱你》或其他相关绘本。
2. 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绘本《妈妈我爱你》,询问幼儿是否认识这本书,是否知道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意。
2.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妈妈的爱意,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问题,如“你为什么爱妈妈?”、“你平时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意的?”等。
主体活动:1. 阅读绘本《妈妈我爱你》,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帮助他们理解故事中的爱意表达方式。
3. 制作手工卡片:教师给每个幼儿准备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制作一张表达对妈妈爱意的卡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示范和指导,如如何折纸、如何使用颜料等。
4. 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卡片,并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意。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对妈妈的爱意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 鼓励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意,例如“妈妈,我爱你!”。
3. 教师可以播放一首与母爱相关的音乐,让幼儿伴随音乐表达对妈妈的爱意。
拓展活动:1. 继续阅读其他与母爱相关的绘本,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母爱的伟大。
2. 组织幼儿参与一些与妈妈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如“妈妈说”游戏、妈妈和我一起做手工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制作卡片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听取幼儿在回顾活动中对妈妈的爱意的表达。
教学反思:1. 在引入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提示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
2. 在制作卡片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张满意的卡片。
小班妈妈我爱你教案

小班妈妈我爱你教案教案:小班妈妈我爱你教学目标: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3.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母亲节的图片、故事和歌曲。
2.准备制作手工礼物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等。
3.准备一些小班学生的母亲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2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家里的家庭成员,询问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2.接着,通过展示母亲节的图片和故事,介绍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二、学习活动(40分钟)1.听歌曲《妈妈我爱你》,学唱歌曲并做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2.教师和学生一起创作一段简短的对话,表达学生对妈妈的感谢之情。
3.制作手工礼物:a.教师示范制作一朵简单的纸花,鼓励学生跟着做。
b.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特殊的手工礼物,如贺卡、围巾等。
三、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礼物,并介绍自己设计的理念和表达的爱意。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可以用口头或书面形式。
四、总结和延伸(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活动,总结母亲节的意义以及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2.鼓励学生在这个周末亲手制作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妈妈,并在下节课时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到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认识到妈妈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制作手工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
同时,在创作手工礼物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分享和表达,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释放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关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些游戏和亲子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和妈妈之间的亲子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妈妈,我爱你》教
案
活动目标:
1.阅读、理解图意,感受故事中熊妈妈和熊宝宝之间的母子亲情。
2.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增进母子(女)亲情。
活动准备:
故事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入场亲子游戏“找妈妈”
妈妈们戴着面具入场,坐在小椅子上,孩子们进去找自己的妈妈。
“宝宝们,你们的妈妈到哪儿去了呢,我们去找找吧。
”
(找到后,妈妈和宝宝坐在一起。
)
2.观看幻灯片,共同欣赏故事
(1)、观看幻灯片,教师配乐讲述故事。
(2)、逐图交流故事内容。
第一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说对话:“妈妈,我爱你”“宝宝,我也爱你”
第二幅图:熊妈妈怎么了?宝宝说什么了?
学说对话:“妈妈,对不起”“宝宝,没关系”
第三幅图:下雨了,熊妈妈怎么办的?
学说对话:“妈妈,谢谢你”“宝宝,不用谢”
第四幅图:晚上,熊宝宝怎么回家的?
学说对话:“妈妈,我爱你”“宝宝,我也爱你”
3.妈妈和宝宝共同讲故事
要求:边讲边说故事里的对话,可以加上动作。
4.游戏:碰一碰
跟音乐玩游戏:
边玩边说:宝宝和妈妈碰一碰,碰哪里?鼻子碰鼻子。
宝宝和妈妈碰一碰,碰哪里?肚子碰肚子。
(教师随意说哪里,妈妈就和孩子边说边碰一碰)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开心吗?和你们的妈妈说再见吧。
”(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