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羌族民间舞蹈锅庄为基础,歌词描绘了羌族人民在节日里欢聚一堂,吹起羌笛,跳起锅庄的欢乐场面。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羌族特色,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羌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羌族特色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讲授法:教师讲解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

3.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准备乐谱,分发给每个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羌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羌族特色节奏。

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提问:歌曲中的羌族特色节奏和旋律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羌族歌曲, 不仅感受了它活泼欢快的情绪, 也感受到了羌族的音乐与文化之美。同学们, 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 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演唱更多的民族音乐, 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羌族歌曲,不仅感受了它活泼欢快的情绪,也感受到了羌族的音乐与文化之美。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演唱更多的民族音乐,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师: 现在我们边唱边用不同的手势表示歌曲不同的部分(分A.B两部分)
6.师: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重音记号.在重音记号上加上拍手的动作试着唱一唱感受歌曲重音记号的作用。
7.师:现在让我们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情绪和音乐符号的表现。
五.表现歌曲
打击乐器:
1).师:同学们歌曲唱的非常好,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条节奏, 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看看每条节奏应该怎么打? (小组汇报)
跳锅庄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由于羌族大部分也居住在云南、四川等藏族地区, 所以羌族人民也很喜欢跳锅庄舞, 这是一种文化的融合现象。
三.知识抢答
(1)羌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哪个省?3)羌族人民喜欢吹什么笛? 羌笛
(4)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那里是哪两种动物的故乡? 大熊猫和金丝猴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羌族歌曲,不仅感受了它活泼欢快的情绪,也感受到了羌族的音乐与文化之美。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演唱更多的民族音乐,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羌族歌曲,不仅感受了它活泼欢快的情绪,也感受到了羌族的音乐与文化之美。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演唱更多的民族音乐,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第二单元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第二单元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相当投入,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演奏羌笛时气息控制不够稳定,锅庄舞的动作不够规范。这说明在实践活动之前,我应该更加详细地讲解和示范相关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更好的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羌笛和锅庄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羌笛和锅庄舞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羌笛和锅庄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活动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羌笛和锅庄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羌笛和锅庄舞的基本概念。羌笛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锅庄舞则是羌族的传统舞蹈。它们分别是羌族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羌笛和锅庄舞在节日庆典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及反思

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及反思

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及反思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及反思歌曲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第一课时《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2、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3、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难点: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教师播放《爱我中华》视频,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我国的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前两节课我们就走进了少数民族,你还记得是哪些少数民族吗?生: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羌寨,去了解一下羌族人民的生活。

(出示课件)生:学生共同学习羌族的风土人情。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

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

羌族最富特色的建筑是碉楼,在主人的住房旁,用来储存粮食柴草,或者防御.羌族人民服饰艳丽,能歌善舞。

羌族通用汉文,无本民族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

羌族以农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也兴建起水泥、制革、木材、造纸、化肥等工业。

绣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羌族的民族节日是农历十月初一的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每到这一天全寨人都要烧香敬祖先和天神。

祈祷丰收的祭山会也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

)并欣赏羌族的艳丽服饰的图片。

师:羌族人民还非常喜欢吹一种民间乐器——羌笛。

生:看图片,共同学习羌笛知识。

(羌笛是吹奏乐器,历史十分悠久,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由竹子制成,王之涣的《凉州词》中就有一句描写羌笛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见羌笛是古老而又著名的乐器. 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吹起羌笛跳起锅庄,喜气洋洋把歌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羌族特色。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鲜明,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第二乐段节奏稍复杂,旋律富有变化,需要学生仔细体会。

歌曲整体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歌曲,了解基本的音乐符号。

但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特色了解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集体舞的接触较少,对于跳锅庄舞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的音乐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3.通过学习锅庄舞,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2.教学难点: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表现,以及对羌族音乐特色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和舞蹈的特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羌族的音乐和舞蹈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和舞蹈的教学课件,内容包括歌曲解析、舞蹈动作等。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舞蹈道具:准备羌族舞蹈所需的道具,如羌笛、围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吹起羌笛跳锅庄》。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谈谈对羌族音乐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播放《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同时,展示羌族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对跳锅庄舞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重点讲解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

本首歌曲以羌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文化,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羌族文化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羌族音乐特点。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音乐表现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音乐特点,丰富音乐文化视野。

2.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能够参与歌曲的演奏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羌族音乐的特点。

2.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3.熟练演奏歌曲,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演奏,教师点评指导。

3.情境教学法:创设羌族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羌族音乐魅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五线谱、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背景音乐。

3.乐器:羌笛、鼓等。

4.教室布置:悬挂羌族特色的图片、挂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羌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接着,简要介绍羌族文化,为学生学习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五线谱,引导学生认识谱号、节奏。

然后,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演奏,教师巡回指导。

吹起羌笛跳锅庄-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羌族传统乐器-羌笛的特点和演奏方法;2.学习羌族民间舞蹈-锅庄的动作和基本舞蹈步伐;3.通过合作演练,培养集体协作和个人自信心;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舞蹈艺术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羌族传统乐器-羌笛的演奏方法;2.羌族民间舞蹈-锅庄的基本步伐和舞蹈动作。

难点1.羌笛的吹奏技巧;2.锅庄的舞蹈节奏和音乐感。

三、教学准备1.教学视频和PPT资料;2.羌笛、音响设备、锅庄舞蹈服装等教学用具;3.为学生准备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四、教学过程1. 学习羌笛演奏方法通过教学视频和PPT资料,介绍羌笛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包括吹奏姿势、吹奏技巧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起学习和模仿。

教师可以适当分组,对学生进行比赛,以加强学习效果。

2. 学习锅庄基本舞蹈步伐通过教学视频和PPT资料,介绍锅庄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起学习和模仿。

教师可以适当分组,对学生进行比赛,以加强学习效果。

3. 合作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羌笛伴奏,一起演奏和跳锅庄。

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其中创新和发挥。

教师可以适当分组,对学生进行比赛,以加强学习效果。

4. 学习羌族文化通过教学视频和PPT资料,介绍羌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让学生了解到羌族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爱国和维护民族团结。

5. 音乐鉴赏让学生听一段羌笛曲子,让他们根据曲子的节奏动起来,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听后感。

五、教学设计本节课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既可让学生在家学习,又可在课堂上完善学习过程,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防止过度疲劳。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授课,学生能够了解到羌族文化、羌♀♀♀♀笛的玩法和技巧、锅庄舞等知识,并且加深了解集体协作和个人自信心。

五年级音乐下册《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_1

五年级音乐下册《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_1

五年级音乐下册《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课题《吹起羌笛跳锅庄》课时授课时间课型新授缺勤学生学习目标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学习重点难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听,唱,跳等情感体验中努力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教学具准备教学教学流程一、律动导入。

背景音乐:歌曲《爱我中华》师生音乐我问好。

二、了解羌族,揭示课题。

了解羌族。

教师: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

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

羌族最富特色的建筑是碉楼,羌族传统民居碉楼,静静地立在主人的住房旁,用来储存粮食柴草,或者防御,汶川大地震之后,它的坚固再一次被看成是羌人文化的最后守望。

羌族人民服饰艳丽,能歌善舞。

三、歌曲学习整体感知。

学习歌曲段。

教师范唱,感受歌曲速度,情绪.师:听了之后心情怎么样呢?速度?”再次听歌曲录音。

学习歌谱。

教师分句教唱部分旋律。

分句听唱法学习歌谱部分。

整体演唱歌谱。

学习第二部分旋律。

完整演唱。

学生随老师分句学唱歌谱。

完整演唱歌谱。

学习歌曲段。

教师整体弹奏,学生小声试着填词演唱。

用自己认为最能表达歌曲情感的声音演唱段。

在学生掌握歌谱的基础上,自己填词演唱。

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请个别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

完整演唱歌曲。

全体练习演唱歌曲。

处理歌曲歌词挖掘、演唱歌曲。

师:歌曲中有两个词儿最能表达羌族人民幸福心情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喜洋洋心花放师:很好,让我们就带着羌族人民“喜洋洋”、“心花放”的快乐心情来唱这首歌,好吗?唱和激情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这首歌曲?分组表现五、欢乐歌舞,结课。

板书设计《吹起羌笛跳锅庄》轻快活泼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2、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今天由李老师和大家共度这美好时光,为了感谢同学们的配合,老师为你们献上一首歌,想不想听啊?(想)
师:唱《爱在天地间》
师:这是一首民歌,它是一首我们汉族的民歌,你们都知道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民歌呢?谁来说说?
生:
师:好了,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老师啊给你们唱几句,你们猜猜它们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歌曲?
师:唱《茉莉花》(江苏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民歌);《鸿雁》(蒙古族民歌)。

生: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那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少数民族的民歌,你们肯定没有听过,咱们听录音范唱。

二、新歌教学
(一)初听歌曲
放录音《吹起羌笛跳锅庄》
师:同学们,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生:羌族。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这是一首羌族民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出示课题)。

那你们对羌族了解多少呢?羌笛是什么?锅庄舞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师啊就先带你们到羌族参观一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多媒体图片,用《吹起羌笛跳锅庄》当背景音乐)教师简介:羌族位于我国四川西部,那里风景秀丽、依山傍水、林海绵延。

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

羌族人居住的房屋叫碉楼(古代叫邛笼)下宽上窄,一般为三层,以木梯上下。

羌族服饰简单大方,既朴素又华丽。

能歌善舞的他们每逢节日都会吹起羌笛跳起锅庄舞。

羌笛:羌笛是羌族本民族的乐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称羌管,两排六空(古代五孔),两管发出同样的音,一般用独奏。

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感,主要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唐朝王之涣的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对羌笛的最好写照。

锅庄舞:锅庄舞是藏族舞蹈,是藏语“果卓”的谐音即“圆圈歌舞”的意思,因羌族紧邻藏族,所以也成为羌族的舞蹈形式之一。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一问一答反复对唱。

老师给你们观看一下锅庄舞的视频。

(播放视频)。

师:了解了羌族,我们再把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完整欣赏一遍,回答老师:歌曲用的是什么速度?情绪怎样?
(二)复听歌曲
师:谁来说一说歌曲是什么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生:中速、稍快。

情绪欢快、活泼的。

师:回答的很好,老师也想把这首欢快的歌曲给同学们演唱一遍,同学们听的时候要注意歌曲用的是几几拍子,这种拍子有什么特点?
(三)教师范唱
生:四二拍
师:四二拍,节奏规整、强弱明显,适合有力、跳跃、欢快的旋律。

好,现在我们学唱这首歌曲,你们已经等不及了。

(四)学唱歌曲
1、随老师伴奏慢速轻声哼唱歌曲,第一遍旋律用“哩”模唱;第二遍旋律用“啦”模唱。

2、试着填词演唱,咬字、吐字要清晰,还要注意旋律哪个节奏表现了欢快的情绪。

师:十六分音符节奏表现了欢快的情绪。

乐曲还用了什么音乐符号?(重音符号)
3、再来唱一遍。

注意强弱,还要观察旋律里少了哪几个因?
师:只有12356,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五声调式。

现在男女生接龙演唱,咱们看看是男生表现的好还是女生表现的好。

4、男女生接龙演唱
师:老师让你们感受一下节奏的快乐。

三、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前16小节的基本节奏是“× × │ ××× │”,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

2、由部分学生演奏,其余学生拍手打节奏(前16小节的节奏一样,后8小节的节奏变成“× × │××│”拍手掌、拍手根,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非常好,那让我们欢快的动起来,和老师学几个锅庄舞的动作。

四、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1、随教师学会三个锅庄舞的动作。

(找几个同学到前边围成圈跳)
2、随录音做动作。

3、边唱边跳。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唱了这么多民歌,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弹奏一曲具有浓厚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曲《牧童短笛》,供大家欣赏。

五、教师弹奏《牧童短笛》
六、小结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各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在世界享有盛名,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学唱,多多聆听各种民歌,把祖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