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53分15分

合集下载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一、重点1、体腔:昆虫的体壁包被着整个体躯,形成一个相通的腔,称体腔2、外骨胳:防止水份过度蒸发、调节体温、表现物理性色彩以及阻止水分无机离子、病原菌、杀虫剂等外物侵入,其内陷形成的内骨,用以附着体壁肌的肌纤维,组成昆虫的运动机构3、色素色:化学色,虫体一定部位存在某些化合物而产生,这些物质吸收某种光波反射其它光而形成各种颜色。

这些物质同多半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黑色素、嘌呤色素等4、结构色:光学色,发生于表皮。

由于昆虫表皮结构性质不同,发生光的干涉、衍射而产生各种颜色。

用沸水和漂白粉不能使其退色和消失5、背血管:位于背中线体壁下方,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由前段的大动脉和后段的心脏两部分组成,心脏两侧着生有成对的翼肌6、大动脉:背血管前段,一条简单的直管,粗细一致,没有翼肌和膈膜相连,没有心门7、心脏(heart):背血管后段呈连续膨大的部分,每个膨大部分为一个心室8、辅搏动器:心脏外的一类具有搏动性能的结构,功能是辅助心脏、促进血液在部分血腔、附肢及其它远离心脏的附属器官内循环,保持血腔中各部位的血压平衡9、血液(血淋巴):体腔内循环流动的淋巴样液体,浸浴着所有的内脏器官和组织10、血液循环过程:心脏舒张,血液由心门进入心脏,心脏收缩,把血液推向前方,经由主动脉由头部前端流出,在头的内壁形成一个反作用力,使血液向后流动,由于背膈和腹膈的作用,血液由前向后流回心脏11、昆虫的呼吸系统:担负自外界吸收氧并释放出虫体内二氧化碳的器官系统12、气管系统: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管状气管网络13、气门:气管内陷留在体壁上的开口,通常位于中胸、后胸和腹部各节的两侧;胸部气门位于侧板上,腹部气门多位于背板两侧或侧膜上14、气管:胚胎发育时外胚层沿体壁内陷形成的盲管。

15、气囊:有翅亚纲昆虫中,初级气管和二级气管可局部膨大成囊状构造16、气管纵干:各体节间的主气管,由位于虫体两侧的后生纵向气管干相联通17、扩散作用:昆虫体内代谢活动所需的氧气,靠大气与气管间、气管与微气管间、微气管与呼吸组织间氧的分压差,直接自大气中获得的;虫体内呼吸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于其浓度远较氧的浓度为大,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梯度使其易于透过组织经气管排出体外, 昆虫的这种以气体分压梯度为动力的气体交换方式,称为扩散作用18、通风作用:主要是借气管特别是气囊的伸缩进行的。

三套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89666

三套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89666

模拟题(一)一、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每题1分,共40分)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胸腺B、淋巴结C、脾脏D、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A、胸腺B、脾脏C、骨髓D、法氏囊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是()A、Fab段B、Fc段C、F(ab)2段D、pFc段4A、IgGB、5A、IgGB、6、以下关于IgGA、能通过胎盘C、是参与I7A、C1B、8A、C4b2bB、C3bBbC、C3D、C4、为特异性作用MHC限制、IL-1D、IL-2)不具有()B、抗肿瘤作用D、炎症介质作用A、是辅助T细胞(Th)的膜分子B、是细胞毒T细胞(Tc)的膜分子C、是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D、是HIV的受体15、经典的HLAI类基因是()A、HLA-DPB、HLA-DQC、HLA-CD、HLA-DR16、HLA复合体位于人的哪号染色体上()A、1号染色体B、2号染色体C、6号染色体D、17号染色体17、HLAΠ类抗原主要分布于()A、各种有核细胞,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B、各种白细胞和红细胞C、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D、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及活化T细胞18、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TCRB、CD3分子C、补体受体D、细胞因子受体19、B胞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CD3分子B、BCRC、Fc受体D、补体受体(CR)20、能特异杀伤靶细胞并有MHC限制性的是()A、MφB、Tc细胞C、NK细胞D、B细胞21、专职性APC不包括()A、DCB、MφC、B细胞D、NK细胞22、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称为()A、TD抗原B、TI抗原C、异嗜性抗原D、异种抗原23、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A、来源于胸腺的抗原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C、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D、T24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A、需Th细胞辅助BC、一般仅产生IgM25A、成年期B、老年期26AC27A、物理屏障作用、IgMD、IgE()B、提呈抗原作用I型超敏反应()D、B细胞D、以上均可A、支气管哮喘B、血清病C、甲状腺机能亢进D、过敏性休克34、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属于Ⅲ型超敏反应A、类风湿关节炎B、过敏性皮炎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新生儿溶血症35、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36、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是()A、BtK缺陷B、CD40L缺陷C、ZAP-70缺陷D、ADA缺陷37、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38、HLA不相匹配的骨髓移植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时,易发生()A、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B、宿主抗移植物反应C、自身免疫病D、肿瘤39、以下免疫学检测技术中,最为灵敏的方法是()A、放射免疫测定B、免疫荧光技术C、免疫酶标技术D、间接凝集反应40、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类毒素D、抗Rh球蛋白二、填空题(每空0。

《系统解剖学》背诵重点

《系统解剖学》背诵重点

《系统解剖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标准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2、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两侧接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3、翼点(pterion):颅骨侧面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形成“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临床X线检查时应与骨折线区别,手术中勿伤及血管。

4、板障:是指位于颅骨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通过。

5、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所有椎骨的锥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被膜。

6、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与椎间盘、黄韧带共同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鼻旁窦:是指上颌骨、额骨、筛骨和蝶骨内的含气空腔,位于鼻腔周围,借孔裂开口于鼻腔。

在额骨中的鼻旁窦称额窦,开口于中鼻道;在上颌骨内的鼻旁窦称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骨内的鼻旁窦称筛窦,它可分为前、中、后筛窦三组,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在蝶骨内的鼻旁窦称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蝶筛隐窝内。

临床上颌窦积液直立位时不易引流。

8、胸骨角(sternal angel):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可在体表扪及。

两侧接第二肋软骨,是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9、关节(joint):全称为滑膜关节,是骨连接的最高分化形式,想对骨面间有滑液腔隙,充以滑液,因而一般具有较大活动性,骨面间相互分离,仅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连接。

10、椎间盘(sntervertebral discs):是指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包括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

具有“弹性垫”作用,也可增加脊柱运动幅度。

临床上有椎间盘脱出症出现。

11、斜角肌间隙(scalene fissur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名词解释(15分必拿)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名词解释(15分必拿)

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15分必拿)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它或称人文技能,亦称人事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6.数量管理理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

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8.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12.国际化经营:它涉及两个或更多囯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基础工程》试卷库和参考答案

《基础工程》试卷库和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基础工程设计包括()两大部分。

(C)A、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B、基础内力和基础设计C、承载能力设计和地基变形设计D、地基变截面设计2、建筑安全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地基设计应满足()(C)A、持力层承载力要求B、地基变形条件C、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要求D、都要满足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 (B)A、基底反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地基附加应力4、悬臂式和锚定式挡土墙属于()(B)A、扶壁式B、桩、墙式C、重力式D、固定式5、作用在高压缩性土层上的建筑物,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占最终沉降量的()(B)A、5%~20%B、20%~50%C、50%~80%D、80%以上6、地基的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什么确定的?()(A)A、基础类型B、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C、地基的刚度D、地基的变形性质7、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B)A、越大B、越小C、与埋深无关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8、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修正根据()(B)A、建筑物的使用功能B、建筑物的高度C、基础类型D、基础的宽度和埋深9、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A)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箱形基础C、筏形基础D、扩展基础10、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A)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基础的功能决定了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在强夯中,根据加固区地基中的孔隙承压力与动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动力固结阶段。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1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1

46~47
A。臀大肌B。缝匠肌C。股四头肌D。股二头肌E。小腿三头肌
46.既可屈髋关节又能伸膝关节的是( )
47.既可伸髋关节又能屈膝关节的是( )
48~49
A.肝左管B.肝右管C.肝固有动脉D.门静脉E.胆囊管
48.参与汇成胆总管的是( )
49.不通过肝门的结构是( )
50~51
14、睾丸 ( )
A。只有产生精子的功能 B。睾丸白膜是腹膜的延续
C。精曲小管上皮是精子发生的部位D。精曲小管汇合成附睾管
15.以下哪一支动脉不是颈外动脉的分支( )
A.颞浅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 C.面动脉 D.舌动脉
16注入右淋巴导管的淋巴干是( )
五、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5分,共 15分)
71.肾锥体呈圆锥形,底向皮质,尖钝圆而伸向肾窦,称肾乳头。
72. 在膀胱底内面,尿道内口与两个输尿管口三者连线的中间区域
,该区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紧相连。无论膀胱处于庞大还是收缩,粘膜
始终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肿瘤和膀胱结核的好发部位!
73.形态结构独立存在,肉眼可见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
27.D 28.C 29.D 3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31. BDE 32. ABCE 33.BDE 34. ABCE 35. ADE 36. BCDE 37. CDE 38、BCD 39、BDE 40、ACDE 41、ABCD 42、BCE 43、ACE 44、BDE 45、CDE
27.有关动脉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
A.是心室发出的血管 B.动脉不断分支愈分愈细
C.小动脉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D.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北语15-00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北语15-00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15-00真题2015年1.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2.判断并说明理由(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2)每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都处于双向聚合群中。

(3)语素和词不仅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别只表现在词汇系统中。

3.分析题(1)写出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并分析这四个音位变体是如何产生。

(2)方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方言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3)什么是借词?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借词的类型。

剑桥,茶道,啤酒,基因,俱乐部,克隆,罗曼蒂克,CPU,霓虹灯(4)分析下列“老”和“子”哪些属于词根语素,哪些属于词缀语素老板,老鹰,老汉,老式,老化,老公孩子,电子,棋子,模子,(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并分析"V在"划分的理由我和哥哥确实都生在河北石家庄。

我的老板王立出生在首都北京。

4.简答题(1)区别特征是不是等同于发音特征?如何确定具体某个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2)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变换分析?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用变换分析消解多义结构。

5.论述题(1)以一个具体语言为例说明语言中语法演变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说明底层遗留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体现。

2014一,解释并比较概念。

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2.表音素文字和表音节文字3.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5.隐喻和换喻6.音素和音位7.单纯词和合成词二选择题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B、音位、语素、词语C、音素、语素、词语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2、波浪理论提出者A、施密特B、葆朴C、D、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A、文字B、文字、手势语、身势语C、手势语、身势语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4、语言规范最重要是指以下哪个方面A、书面语B、文字C、口语D、5、“臭”的词义由名词变成形容词,由“气味”变成“臭味”,发生了什么变化()A、扩大B、缩小和转移C、缩小D、转移6、现代语言学之父是A、索绪尔B、洪堡特C、D、7、下面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A、英语和芬兰语B、越南语和印尼语C、日语和苗语D、汉语和泰语8、下列都属于舌尖中音的一组是9、11、12、.古英语单数、双数、复数→单数、复数,格形式等语法范畴的简化,属于A语法化 B. C.组合规则的变化 D.聚合关系的变化13、14、.“浊音清化”规律三,1.简要谈语言接触带来什么结果?这些结果会产生哪些影响?2.举例说明义素分析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
1、旅游: A
2、规范化旅游:B
3、托马斯·库克:A
4、旅游流向:B
5、社会统计法:
6、旅游产品:
7、旅游者: B 8、可自由支配收入:A
9、旅游动机:A 10、旅游决策:B
11、旅游资源:B 12、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13、旅游业:14、旅游设施:A
二、辨析:5×5分=25分
1、马可波罗的名字成了旅游的代名词。

()
2、旅行总社的直接依靠力量是旅游者。

()
3、旅游资源的最本质特征是不可移动性。

()
4、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

()
5、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国。

()
6、最早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国家是法国。

()
7、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中国国际旅行社。

()
8、短程旅游是指七天以内(含七天)的旅游。

()
9、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的媒介。

()
10、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具有无限的可挖掘性。

()
11、旅游者从旅游地带走的是旅游资源。

()
12、旅游地是旅游业各种旅游产品地组织者。

()
13、现代旅游地首要特征是多样化。

()
14、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娱乐购物。

()
三、多项选择:10×2=20分
1、我国“观光”一词最早出现在()
A、《左传》
B、《易经》
C、《史记》
D、《资治通鉴》
E、《诗经》
2、旅游一词是哪些词的组合()
A、观光
B、旅行
C、游览
D、观赏
E、郊游
3、旅游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
A、旅游者
B、旅游业
C、旅游资源
D、旅游交通
E、旅行社
4、旅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
B、个案法C模式分析法
D、社会统计法
E、比较法
5、近代旅游形成的标志是()
A、火车团体旅游的出现
B、消遣旅游的出现
C、铁路投入运营
D、旅行社的产生
E、出国旅游的产生
6、现代旅游的鲜明特色是()
A、大众性
B、持续性
C、集中性
D、季节性
E、综合性
7、旅游产品的特性有()
A、综合性
B、不可移动性
C、不可储藏性
D、易损性
E、无形性
8、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有()
A、设施不足
B、卫生差
C、交通不便
D、接待能力有限
E、工作人员素质低
9、旅游市场按年龄划分有()
A、儿童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E、少年
10、按季节划分旅游市场可分为()
A、淡季旅游市场
B、平季旅游市场C全年市场
D、旺季市场
E、冬季市场
11、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是()
A、多样性
B、个性化
C、老年者增加
D、竞争激烈
E、参与性
12、我国国际客源组成有()
A、外国人
B、外籍华人
C、华侨
D、港澳同胞
E、台湾同胞
13、旅游市场分析法有()
A、人次指标法
B、收入指标法
C、调查法
D、停留天数法
E、出游率
14、下列不属于旅游者的有()
A、到外地上学的
B、大使馆工作人员
C、暂时居住的
D、访问学者
E、外地疗养者
15、按组织形式划分旅游者有()
A、家庭旅游者
B、团体旅游者
C、散客旅游者
D、出差旅游者
E、豪华旅游者
16、对旅游价格敏感者有()
A、公费旅游者
B、消遣旅游者
C、奖励旅游者
D、社会旅游者D、自费旅游者
17、个人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有()
A、目的地选择
B、交通工具选择
C、消费结构与水平
D、距离远近
E、购物
18、人们外出旅游的心理因素有()
A、求乐
B、求知
C、求奇
D、求自我实现
E、求尊重
19、影响人们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有()
A、物价
B、污染情况
C、政治形式
D、国家政策
E、民族关系
20、陈传康的旅游活动层次理论有()
A、观光游览
B、专项旅游
C、旅游文蕴
D、购物娱乐
E、自由旅游
21、人文旅游资源包括()
A、古树
B、古运河
C、遗迹
D、建筑物
E、习俗
22、水文旅游资源有()
A、风
B、声音
C、河流
D、湖泊
E、海洋
23、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A、多样性
B、观赏性
C、地域性
D、季节性
E、永续性
24、旅游资源的质量包括()
A、历史意义
B、美学意义
C、科学意义
D、环境容量
E、数量多寡
25、黄辉实对旅游资源评价的标准有()
A、季节
B、污染
C、联系
D、可进入性
E、市场
26、旅游业的特点有()
A、文化性
B、季节性
C、敏感性
D、带动性
E、涉外性
27、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有()
A、旅游资源
B、旅游市场
C、旅游交通
D、旅游设施
E、旅游环境
28、火车旅行的优点有()
A、价格低
B、污染小
C、运量大
D、速度快
E、时间短
29、旅游饭店的发展阶段有()
A、客栈时期
B、大饭店时期
C、商业饭店时期
D、新型饭店时期
E、度假饭店时期
30、旅游创汇的优势有()
A、创汇率高
B、结算简便
C、直接创汇
D、没有贸易壁垒限制
E、成本较高
四、简答题:4×5=20分
1、简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简述1845年夏天利物浦团体消遣旅游的特点。

3、简述世界旅游市场多元化的原因。

4、各国政府为加强本国旅游业竞争实力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简述消遣旅游者的特点。

6、简述闲暇时间和旅游的关系。

7、简述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8、简述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

9、旅游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10、简述旅游就业的特点。

11、旅游对接待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2、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3、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

15、旅游产品的特点。

五、论述题:2×10=20分
1、论述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的根本转变。

2、论述客流流动的规律。

3、论述陈传康旅游活动层次理论。

4、论述旅游业的特点有哪些。

5、论述饭店连锁集团的管理优势。

6、论述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7、论述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

8、论述客流流向欧美高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原因。

9、论述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