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安市交通发展状况 38页PPT文档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苏晓杰【摘要】近年来,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其中,尤其以小寨十字最为突出。

就小寨目前的道路网格局、等级、城市交通效率、城市居民出行总量、公共交通体系及停车等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经行分析,针对城市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建议通过建立与现代交通相协调的城市布局,加强路网建设,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西安快速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技术与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关键字】小寨十字;城市交通;现状;措施一、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日益繁忙,虽然我国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城市交通面临着空前压力,特别是大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日益尖锐。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人口密集、活动频繁、设施集中、用地紧张等特点,其中又以小寨十字最为突出,长安中路与小寨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相交于此,车流与人流混杂,造成了极大的交通压力。

因此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求”大于“供”的基本矛盾则显得尤为突出。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出行带来一定的困扰,进而给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另一方面,交通拥堵也破坏了机动车提高人与物的空间位移的便捷性和可达性的初衷,降低了城市效率和质量。

二、小寨十字现状2.1整体评价小寨十字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主干道长安中路与小寨路相交于此。

东至雁塔路,西至含光路,北依南二环,是一个集大型商贸、餐饮、娱乐、文化、旅游、医疗、教育、职业培训、创意产业等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能城市核心区。

2.2交通现状(1)城市道路网格局、等级与功能小寨路网继承了唐代“棋盘”式的路网布局结构,路网结构较为明确,但快速路和主、次干路明显不足,导致小寨路网的整体性能及通达能力降低。

(2)公共交通体系小寨公共交通体系共有两种,分别为公共汽车及地下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分别去向火车站、植物园、大唐芙蓉园等地。

西安市交通技术发展的尖端走向

西安市交通技术发展的尖端走向

西安市交通技术发展的尖端走向【内容摘要】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西安走过了一段飞速发展的路程,截止目前,西安市共有公交线路186条,公交车辆5175部,日客运量最高达到400万。

在这条路程中,西安公交的发展让每一个市民深深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为自己带来了出行的快捷和方便。

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西安城市交通技术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提升,智能交通技术落户西安是西安人民共同的期待。

【关键词】西安智能交通交通一、智能交通技术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ce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最初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从80年代开始,智能交通开始在美国、日本和欧洲推行。

我国ITS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试验研究,但真正迅速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交通部门开始研究ITS发展战略和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在交通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与传统交通运输融合的集成和应用,是集高新技术的开发、集成、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是使人、车、路以及环境密切配合,和谐统一,极大地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为此,国家科学技术部已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

二、西安市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

西安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桥头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其潜在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1、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与交通运输效率低下并存基础设施不足是西安市各种交通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发展最迅速的公路来说,尽管这些年来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截止到2005年末,西安市路网密度3.2km/km2,仅为国标规定值的一半左右。

西安市北客站调研

西安市北客站调研
旅客对北客站的总体评价较为满意,但对部分区域的卫生状况和服务质 量提出了改进意见。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北客站应进一步加强高峰期的客流疏 导,提高乘车效率,以满足旅客的出 行需求。
北客站可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如 增设商业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善候车环境等,以 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针对旅客的意见和建议,北客站应加 强卫生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旅 客的满意度。
建筑特点
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 与传统的元素,彰显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 特色。
站场规模大,拥有多 条高铁、普速列车线 路,可通往全国各地。
站房设计独特,采用 大跨度钢结构,具有 较高的建筑技术含量。
03 西安市北客站运营现状
客流量统计
2019年客流量达到1900万人次, 较2018年增长了10%。
02 西安市北客站概述
地理位置
01
位于西安市未央区,紧邻城市北 部中心区,交通便利。
02
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可通过地 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到达。
建设历程
始建于2008年,历经数年建设完成。
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土地 征收、环境保护等。 建成后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之一。
优化服务流程
简化购票、安检、乘车等流程, 提高旅客出行效率。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车站员工进行培训,提高 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06 结论
调研总结
北客站作为西安市的交通枢纽,承担着大量旅客的集散任务,其运营状 况和服务质量对旅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形象有着重要影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客站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但在高峰期仍存在客 流量大、乘车难等问题。
高峰期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主要集中在春运和节假日期间。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及对策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及对策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针对西安城区交通现状,分析了西安一系列交通问题的存在根源,从多视角和多方位探讨了解决困扰西安交通的各个方面,提出解决交通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建和工程问题,它将涉及到观念意识、人文经济、道德准则、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西安城区;交通结构;交通问题;对策;现代化交通一、西安城市交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为古都,西安的城市格局具有明显的历史烙印。

翻开地图可以发现:西安的空间格局平缓开阔,中心市区基本呈方正型。

传统风貌的街区、棋盘格式的道路网仍是西安的特色。

西安城市道路继承了唐长安城的棋盘式道路风格,采取棋盘、环状加放射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东西五路、南北大街为两轴;以围绕明城墙的一环路、二环路和建设中的三环路为三个环;以太白路、太乙路、咸宁路、华清路、太华路、朱宏路、大兴路、昆明路为辐射线的“两轴、三环、八辐射”的城市道路网主骨架,如图所示。

总体来看,主干道上贯通性较强,但干道间的间距较大,使城市交通过度集中于这些交通干道上,不利于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的分离。

传统的生活习惯使得城墙内的次干路和支路的街道普遍较窄,道路通行能力不足,而房屋的沿街建设加大了道路拓宽改造的难度。

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西安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2001年国家建设部、公安部对全国省会城市的畅通工程从万人公交车拥有率、道路结构、车速延误、交通秩序遵章率、交警满意率等56个指标分四个等级进行了评比,西安均被评为第四等。

目前,西安市的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布局不合理,道路建设滞后,拥堵严重目前,西安城区交通堵塞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车路之间的矛盾。

西安市总人口约为675万,其中市区人口为383万,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

相比于迅速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西安城区道路建设发展缓慢。

道路年增长率仅为2%——3%,远远落后于各种车辆10%~15%的年增长速度。

西安介绍PPT模板

西安介绍PPT模板

西安的经济状况
01
02
03
04
西安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
西安的GDP总量和增速均居 于全国前列,表现出强劲的经
济增长势头。
西安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 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 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逐渐
形成。
西安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成 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大唐芙蓉园
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园内有亭台 楼阁、水榭湖泊等景观。
陕西历史博物馆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的大唐不夜城内,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 的历史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
03
西安的美食
肉夹馍
简介
肉夹馍是西安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其酥脆的馍和 浓郁的肉香味而著名。
西安的文化遗产
01
02
03
秦始皇陵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 迹”,是中国古代雕塑艺 术的杰出代表。
大雁塔
是古代佛教文化的象征, 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
西安城墙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 城墙之一,具有极高的历 史和文化价值。
西安的现代文化发展
西安的文化产业
近年来,西安的文化产业 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城 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汤中,加入香菜、蒜泥等调料。
特点
03
羊肉泡馍的羊肉鲜嫩可口,汤汁浓郁,馍块入味,营养丰富,
是一道具有浓郁西北风味的特色美食。
凉皮
简介
凉皮是西安夏季常见的小吃之一,以其清爽的口感和酸辣的味道 而著名。
制作方法
凉皮的制作需要选用优质面粉,经过蒸煮后形成凉皮,再加入调 料如醋、辣椒油、芝麻酱等。

西安市公交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西安市公交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调研方法
1 2 3 4 5 问卷调查 资料采集方法 抽样方法 社会访问调查 文献资料调查
公交车的满意程度
• 经调查,大多数人对 公交车还是比较满意 的只有少数人觉得不 满意。
上班或出行会不会选择公交
因为公交的优越性是 环保,节约,大多数 人还是愿意选择把公 交作为他们日常出行 的工具。
上下班时坐车是否拥挤
西安市公共交通运行状况 分析
摘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 市容量逐步加大。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比较滞 后,基础设施的改善跟不上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 人口膨胀的需求。很多大中型城市的居民在出行中经 常面临着城市客车难等、上车门难挤、车内乘客拥挤 等问题。城市客车作为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举足轻重 的交通工具,如何选取客运车辆以及了解现今情况下 的车型分布以及未来车型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整个 公交系统的流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概述
•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 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都离 不开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相对于私人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效 率高、耗能少、人均占道面积少等有点。 公交车作为公交系统的支柱,具有无可 替代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对西安市公交车运营现状的 调查、文献资料调查、社会访问调查等方 式,全面、客观的认识西安市公交车的总 体水平,以及市民对公交车运营现状的满 意程度。结合西安市公交车的运营现状及 其总体水平,提出具有可行性,富有时代 意义,贴近人民生活需求的改进意见与建 议,完善西安市公交车的运作机制。
• 4 对于一些乘坐人数较多的公交车,在早上与夜间应 该适当的延长运营时间,给早出晚归的乘客提供便利。 • 5 西安市正在进行创卫活动,公交车也属于西安市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公交车管理部门应该适时的清洁、 维修公交车,以保持公交车内的清洁。 • 6 建议公交车管理部门能定期对售票员和司机进行专 业培训,以提高售票员和司机的服务态度与专业素养。

浅析西安市交通发展状况 38页PPT文档

浅析西安市交通发展状况 38页PPT文档
浅析西安市交通发展状况
青 衣
灞 斜 拉 桥
青 衣
浐灞斜拉桥
青 衣
西安体育场
青 衣
西安市简介
•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 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 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西安为副省级城市,陕 西省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 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 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 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9 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 为继青北京和上海之后,中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
• 西安站主要担当陇海铁路、西康铁路、宁西铁路、西侯铁 路、包西铁路等旅客运输任务。是陕西和西安的窗口。素 有“陕青 西第一窗”的美誉。

• 西安铁路枢纽也是西北、西南各省联系华北、华东、中南 等地区的经济纽带,在政治、经济和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 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陇海客运专线、 西安—平凉线建成后也将引入枢纽,枢纽的完善与发展对 促进西部地区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西安铁路枢纽内现有各类车站 39 处。其中西安为客运站, 新丰镇为二级四场站、西安东为三级四场站型编组站,西 安西为有一定解编能力的货运站,其余均为中间站。既有 编组站、客运站及货运站均分布在陇海线上,呈顺列布置 的型式。
青 衣
运输能力和不足之处
• 由于西安市处于连接东部和西部的枢纽,来往的火车很多, 而相对的火车和铁轨数量有限,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枢纽的 能力,导致了晚点、误点等现象严重。
青 衣
大明宫

西安市公共交通现状

西安市公共交通现状

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更加依赖于交通系统。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地制约了城市交通运作效率,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需亟待解决。

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建立高效、便捷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问题。

不失为另一途径。

依据实时的公交流量与需求信息,采用先进的高新科技手段,合理进行城市公交流量预测,以达到最优的城市公交指挥调度及控制,不但能有效地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挤及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公交的整体运输水平和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2. 西安市公共交通现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道路客运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城市公共交通经过近二十年的较快发展,为西安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目前仅基本形成以大公交为主,出租车为辅,小公共汽车为补充的城市交通发展格局,现有的公交系统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影响了其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随着西安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交通基础设施呈现严重不足,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已经不能满足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的需要。

所以,西安市公共交通在总体发展上仍然相对滞后。

西安市二环路已于2003年10月全线贯通,三环路的建设也将展开,加上城区各条道路拓宽改建工程的加快进行,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行环境将随之产生较大改善。

但是,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单纯依靠修建道路设施和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解决交通问题,不仅成本昂贵,而且其缓解交通拥挤等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现代电子、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我们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发达国家在采用高新技术解决交通问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功实践使人们深受启发。

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解决交通问题不仅仅应该修建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更应该重视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因修建基础设施而浪费的资源和投资,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已有道路系统的效率,降低因拆迁修路对历史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