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历年真题
2008年10月 医学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医学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 211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9小题,每小题l分,共l9分)1.C 2.D 3.C 4.B 5.B6.B 7.B 8.A 9.C l0.D11.A 12.C l3.B l4.C l5.Al6.C l7.B l8.D l9.C二.(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20. 人体健康:疾病21. 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认知与自我评价的观点22. 判断:推理23. 刺激因素;生理因素24. 武断:优柔寡断25. 独立型:顺从型26. 皮格马力翁效应;罗森塔尔27.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四项中任选两项28. 巴甫洛夫;斯金纳三.(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29.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1分)改造.(1分)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0.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分)能力有两种涵义:(1)指已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1分)(2)潜在能力,即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
(1分)31. 也称为心理健康,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1分),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1分)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1分)32. 心理治疗是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1分),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以及行为(1分),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1分)。
33. 心理护理程序指的是在一系列的护理过程中,在评估病人的基础上(1分)采取系统的。
连续的措施以实现护理目标(1分),并使用评价和反馈来指导行为以解决病人问题。
(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 5分)35.LCU:根据生活事件对情绪的影响程度划分等级,用LCU加以评分。
(2分)LCU大于300,提示来年患病率为70%;(1分)LCUl50~300之间,提示来年患病率为50%;(1分)LCU小于l50,提示来年基本健康。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5621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们手部皮肤受到火烧时,会立刻把手缩回,避开火源,这种活动称为反射,属于(A)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2、大脑皮层各区的细胞结构与排列各不相同,临床上多采用德国神经科医生布罗德曼的数字标记分区系统,根据皮层厚度、神经元的形状和纤维的结构,将每个大脑半球皮层分为多少个功能区?(B)A、58B、52C、60D、613、反射中枢的范围可以相差很大。
一般而言,较简单的反射活动,参与的中枢范围较窄,如膝跳反射的中枢位于(D)A、下丘脑B、脑桥C、延髓D、脊髓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靶腺是(D)A、甲状腺B、胰腺C、前列腺D、肾上腺5、患有失认症的患者,其神经系统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D)A、感受器B、感觉传导通路C、初级感觉皮层D、次级感觉皮层6、一患者高热引起惊厥并从床上摔下,治愈后,陷入长期的失眠状态。
根据所给资料,推测患者失眠的原因可能是高热或摔伤导致的(B)A、蓝斑兴奋性降低B、中缝核异常兴奋C、脑桥网状结构受损D、视前区受损7、下列有关注意转移的神经机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A、当新刺激出现时,皮层的抑制中心发生转移B、当新刺激出现时,皮层的兴奋中心发生转移C、刺激持续出现,皮层的兴奋中心持续不变D、刺激持续出现,皮层的兴奋中心逐渐减弱8、根据记忆的痕迹理论,外在刺激通过视觉神经元或听觉神经元的兴奋产生的电活动引起(D)A、陈述性记忆B、非陈述性记忆C、长时记忆D、短时记忆9、艾克尔斯(Eccles)认为,与言语韵律和情感表达有关的脑区是(B)A、左半球B、右半球C、两个半球D、小脑10、在众多情绪理论中,认为强烈的情绪与骨骼肌的活动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是密不可分的是(C)A、卡尔森-哈特菲尔德理论B、坎农理论C、詹姆斯·兰格理论D、奥尔兹理论11、下列俗语中,从个体差异视角体现了“人格”这一心理学概念特点的是(A)A、千人千面,共性不同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江山易改,秉性难移D、人之初,性本善12、在2000多年前,人类对大脑完全不认识,以为思考活动并不在人体内进行,而是以蒸汽、气体或灵魂的形式存在。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考笔记(华师大心理健康教育本科).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原创自考笔记舍得(0605就)2009年10月2008年版,代码562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独立本科段主编王立新第一章绪论1,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1)希腊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希波克拉底,主张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是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需要医学的治疗。
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内有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及痰液四种液体,各种液体代表不同的气质,如果彼此不协调,就会出现某种精神疾病,如缺少黑胆汁就会产生忧郁状态。
2)波斯传统医学:主要学说也是体液说。
由于某种体液的过多或者过少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同时相信人体内的各种内脏与精神活动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脏,认为心脏主观感情、灵魂,提供内热及生活的元气。
3)印度传统医学:其主要学说源自其历史上的古经。
其基本原理也是体液说,但有印度哲学的味道。
认为人体是有自然元素合成,基于这种想法,如何维持这种元素的平衡与保藏身体的元气是很重要的。
4)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其他地方的医学相比,中国的传统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最发达,最有系统,不仅盛行于中国本土,而且流行过亚洲各地,如朝鲜和日本。
中国传统医学建立在阴阳二元与五行学说基础上。
阴阳学说谓万物万象都有正反两种属性,如天为阴,地为阳;男为阳,女为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元素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他们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综上所述,无论哪里发展出来的传统医学,在观念上有共同的想法,强调人体与自然因素的亲密关系,相互影响,而且各种因素要平衡,需适当地调节才与平衡才能保持健康。
同时注重心与身的关系。
这种注重平衡与心身合一的共同观念,跟现代医学对这方面的看法与强调是一致的。
2,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心理”和“生理”的统一。
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人同时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健康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生命就是生物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有机集合,可以认为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内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基础。
华师大自考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与身的关系➢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一)希腊传统医学(二)波斯传统医学(三)印度传统医学(四)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一)机体内环境:1)内环境——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内环境。
2)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内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身体健康有何意义?3)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机体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机体各个细胞、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及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疾病时,体内细胞和器官的正常活动受到损害,导致内环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简述人体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体液调节一般比较慢,作用也比较弥散和持久。
➢怎样理解“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一)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方面,大脑的发育及功能状态的维持等需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氧和营养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大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各个系统也起到中枢调节的作用。
(二)正常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旦出现障碍,会对心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方面的障碍。
(三)可见,脑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体。
第二节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1811年,贝尔根据高等动物和人的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脑分为大脑、小脑,又将脊髓分为背根和腹根。
➢谢灵顿提出了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等术语。
➢巴甫洛夫认为动物有两种类型的反射活动:一种是非条件反射(本能行为);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学习行为),两者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人类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的语言系统。
他指出,人类的精神病发生于第二信号系统的障碍。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生物体受到强的伤害性刺激作用后,使弱刺激引起的反应明显加强,这是一种( A )8-85A、敏感化学习B、条件反射学习C、操作条件反射学习D、习惯化学习2、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姿势和身体平衡的脑部结构是( D )2-22A、中脑B、间脑C、边缘系统D、小脑3、大脑皮层的言语运动中枢是( B )9-101A、维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角回D、颓下回4、小王一家出去度假,晚上每人分别睡在各自的卧室,第二天早上起来,大家发现小王睡在客厅,将小王叫醒后,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跑到客厅里来了。
请问小王可能患有哪种睡眠障碍?( C )6-72A、入睡前幻觉B、夜惊症C、睡行症D、睡眠麻痹5、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变态人格与下列哪个脑结构的损伤有关?( C )11-129A、颞叶皮层B、海马C、额叶皮层D、脑岛6、大部分初级视皮层接受的信息输入到v2区,然后分成几条通路?( B )5-55A、1B、2C、3D、47、调节和控制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最高中枢是( B )2-12A、丘脑B、下丘脑C、边缘系统D、大脑皮层8、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B )3-29A、反射弧B、神经元C、突触D、神经回路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是以啮齿类或低等哺乳动物为对象,通过实验性切除,观察动物随后的行为反应。
实验性切除的方法有( B )1-6A、记录特定脑区的事件相关电位B、在皮层下区域插入电极,通电使神经元内物质电解C、给动物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的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D、测量流向活跃脑区血液中的氧浓度变化10、在声源空间定位编码中,高频声波编码的基础是( A )5-58A、两耳强度差效应B、声波时差效应C、两耳强度差效应和声波时差效应的综合D、行波理论11、身体发育和骨骼成熟所必须的激素是( D )4-40A、肾上腺素B、胰岛素C、性激素D、甲状腺素12、陈述性记忆的特点是( B )8-87A、可通过语言传授获得,提取不需要意识参与B、可通过语言传授获得,提取需要意识参与C、通过反复尝试逐渐获得,提取需要意识参与D、通过反复尝试逐渐获得,提取不需要意识参与13、言语阅读中枢位于( C )9-101/102A、左半球额叶B、右半球额叶C、左半球颞顶枕叶D、右半球颞顶枕叶14、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不会使人( C )10-109A、快乐B、满意C、愤怒D、激动1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不涉及( C )7-82A、遗传缺陷B、胚胎发育不良C、感知觉系统障碍D、大脑发育迟缓16、一位失语症病人能够流畅地说话,听觉正常,但完全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这位病人所患的是( A )9-105A、感觉性失语症B、运动性失语症C、传导性失语症D、命名性失语症17、多道生理记录仪不能记录人在产生情绪反应时的( A )10-111A、肾上腺素分泌量B、肌电C、心率D、皮肤电阻18、有快速眼动现象的睡眠是( D )6-68A、慢波1期和2期B、慢波3期C、慢波4期D、异相睡眠19、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使( A )10-110A、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B、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消化道C、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D、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消化道20、电突触的主要特点是( A )3-33A、神经冲动无特异性方向、快速传导B、神经冲动有特异性方向、快速传导C、神经冲动无特异性方向、缓慢扩散D、神经冲动有特异性方向、缓慢扩散上21、以下腺体不是腺垂体的靶腺的是( C )4-39A、甲状腺B、肾上腺C、胰腺D、性腺22、随意注意发生时,大脑中兴奋水平选择性下降的神经结构是( D )7-81A、额叶——丘脑系统B、丘脑网状核C、中脑网状结构D、丘脑感觉接替核23、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具有多样性,所有这些联系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中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以同时引起多个神经元活动的是( C )3-35A、单线式联系B、聚合式联系C、辐散式联系D、环式联系24、被认为参与情绪活动但不包括在帕帕兹环路中的边缘系统重要结构是( B )10-116A、海马B、杏仁核C、扣带回D、乳头体25、现代睡眠机制认为,在觉醒和慢波睡眠中比较活跃,进入异相睡眠时活动减弱的脑区是( A )6-75A、蓝斑B、延髓网状结构C、脑桥大脑胞区D、外侧膝状体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26、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众多味道,但这些味道主要是由四种基本味觉组合而成的,它们是甜、酸、苦和咸。
全国自学考试《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根底卷子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1、20世纪初拉什利〔shley〕发觉与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损失的程度显著相关的是〔B 〕2-25A、大脑皮层损毁的部位B、大脑皮层损毁的范围C、切除手术的方法D、大鼠的年龄2、神经系统中将半球内相应的新皮层区连接起来,负责两个半球之间信息传递的最大的连合纤维是〔C 〕2-23A、大脑皮层底面与半球内侧缘B、延髓C、胼胝体D、丘脑3、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神经元,负责连结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地域的神经元,它们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并把信息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
这种神经元称为〔C 〕3-29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连接神经元4、脑垂体分泌的促激素——ACTH能够刺激〔D 〕10-119A、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B、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C、肾上腺髓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D、肾脏分泌的肾素5、尽管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生理特性。
以下描述中不是感受器的共同生理特性的是〔C 〕5-52A、不同的感受器具有不同的适宜刺激B、感受器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阀值最低C、对于特定的感受器来说其感受阀值是恒定的D、感受器都具有换能功能6、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被称为β波,这是一种〔A 〕6-68A、低幅快波B、低幅慢波C、高幅快波D、高幅慢波7、一个人正在思考问题,对其外界环境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是因为〔D 〕7-79A、视觉感受器的高活动状态,抑制了思维中枢B、视感觉皮层高度高兴,抑制了思维中枢C、思维中枢高兴,抑制了视觉感受器D、思维中枢高兴,抑制了视感觉皮层8、酒精中毒者常常会出现易忘近事,而远的记忆仍存在的现象,这属于〔A 〕8-96A、顺行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健忘症D、心因性遗忘9、造成患者言语感觉和理解障碍的脑损伤一般出现在〔C 〕9-101A、布洛卡区B、角回C、维尔尼克区D、小脑10、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响的剧烈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 〕10-115A、边缘系统的状态B、网状结构的状态C、中央杏仁核的状态D、海马的状态11、以下有关艾森克人格理论的陈述,正确的选项是〔A〕11-127A、皮层高兴水平低的人,表现为外向型人格特质B、皮层高兴水平低的人,表现为内向型人格特质C、皮层高兴水平高的人,表现为精神质型人格特质D、皮层高兴水平高的人,表现为神经质型人格特质1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发觉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可以用于来探究人脑的结构和功能。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注重人的独特性,认为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正确答案:C2.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3.人类可见光波的波长范围是A.100~400毫微米B.400~750毫微米C.750~1000毫微米D.1000~2000毫微米正确答案:B4.有些学生在平常学习的教室里考试,往往能考出好成绩;在其他教室考试效果却不好。
这是一种A.情境依存性效应B.状态依存性效应C.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正确答案:A5.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可分为①初始状态;②目标状态;③认知操作。
这三个部分共同界定的是A.问题空间B.抽象空间C.知觉空问D.具体空间正确答案:A6.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测验,被称之为A.智力测验B.性向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正确答案:C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作者情绪状态的写照,这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正确答案:A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书《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称之为阴阳五行说。
它与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的人格类型模式中的哪种模式相一致?A.单一型模式B.对立型模式C.多元型模式D.综合型模式正确答案:C9.研究婴儿期母婴依恋的特点和规律,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B10.根据三原色说,人视网膜上具有三种不同状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对三种颜色最为敏感因而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
2019年10月自考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真题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不随意注意
16.下列有关长时记忆可能引起突触变化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A.外界刺激使神经末梢肥大,突触结构也变大
B.外界刺激使神经末梢分支,末梢数量增加
C.外界刺激使突触小泡数量增加
D.外界刺激使突触结构暂时激活,形成反响回路
B.腹侧通路帮助他判断声音的位置信息,背侧通路帮助他判断声音发出的音调信息
C.腹侧通路帮助他判断声音的强度信息,背侧通路帮助他判断声音发出的位置信息
D.腹侧通路帮助他判断声音的位置信息,背侧通路帮助他判断声音发出的强度信息
14.下列睡眠障碍中,与慢波睡眠有关的是
A.猝倒 B.夜惊症 C.睡眠麻痹 D.发作性睡病
26.从痛源的角度看,痛觉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定位明确,去除刺激即消失的快痛;形成和消失缓慢,定位不清的____________和由深部组织和内脏受损引起的,定位差的____________。
27.与慢波睡眠期相比较,异相睡眠期的体温相对较____________,肌张力相对较____________。
28.注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9.注意的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丘脑抑制性网状核接受双重控制,即____________的兴奋作用和____________的泛化性抑制影响。
30.海兔的缩鳃反射可因连续多次轻触外套膜或水管皮肤而渐渐减弱,这是____________的表现;在海兔的头部或尾部给予伤害性刺激时,再重复轻触刺激水管,将会引起缩鲳反射明显增强,这是____________的表现。
31.大脑中的言语运动中枢位于____________区,言语感受中枢位于____________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由于垂体生长素分泌过多,导致极端肥大症的年龄是在( C )4-47A、儿童期B、青春期C、成年期D、老年期2、大脑视皮层中与颜色知觉有关的脑区是( D )5-54A、V1B、V2C、V3D、V43、受到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复作用,生物体对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这是一种( C )8-85A、敏感化学习B、条件反射学习C、习惯化学习D、操作条件反射学习4、根据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C )3-29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双极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5、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以下选项不属于其主要作用的是( D )1-4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B、接受细胞排出的代谢产物C、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D、促进细胞繁殖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的是( C )4-41A、促使血糖增高B、抑制蛋白质的合成C、调节水盐代谢D、影响脂肪代谢7、巴普洛夫认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以下说法不属于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是( D )11-126A、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B、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性C、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D、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稳定性8、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刺激具有( B )7-78A、隐蔽性B、新异性C、预期性D、连续性9、异相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额一种激活状态,此时测量其脑电波会呈现出( D )6-68A、同步化慢波B、去同步化慢波C、同步化快波D、去同步化快波10、人体感受器官中向大脑传递信息量最多的是( A )5-53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嗅觉器官D、味觉器官11、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使( D )2-13A、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B、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消化道C、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D、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消化道12、发现动物脑中存在所谓“快乐中枢”的实验是( D )10-114A、水迷津B、跳台-电击回避C、睡眠剥夺D、自我刺激13、随意注意发生时,大脑中兴奋水平选择性下降的神经部位是( A )7-81A、初级感觉皮层B、丘脑网状核C、中脑网状结构D、额叶-丘脑系统14、“狼来了”的故事反映的是( D )8-85A、敏感化学习B、条件反射学习C、操作条件反射学习D、习惯化学习15、驾驶等技能性动作自动化的过程是( C )8-88A、陈述性记忆过程B、非陈述性记忆过程C、陈述性记忆转变为非陈述性记忆过程D、非陈述性记忆转变为陈述性记忆过程16、导致命名性失语症的脑区损伤位于大脑( A )9-106A、左半球颞顶叶B、右半球颞顶叶C、左半球额叶D、右半球额叶17、一位失语症病人能正常说话,也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听懂别人的话,但是不能复述别人的话,这位病人所患的是( C )9-106A、感觉性失语症B、运动性失语症C、传导性失语症D、命名性失语症18、下列选项中,和慢波睡眠障碍有关的是( C )6-73A、猝倒B、睡眠发作C、夜惊症D、入睡前幻觉19、(缺)20、根据反射弧的中枢范围的不同,下列反射中,最简单的反射是( C )3-34A、呼吸运动B、非条件反射C、膝跳反射D、条件反射21、躯体感觉、运动中枢投影区与其控制的躯体各部的关系是( A )2-17A、上下倒置、左右交叉B、上下一致,左右交叉C、上下倒置,同侧控制D、上下一致,同侧控制22、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一个人可以对没有威胁性的事物产生害怕情绪,对此起关键性作用的脑结构是( C )10-116A、视交叉上核B、松果体C、杏仁核D、室旁核23、如果裂脑人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拿着一支铅笔和一个网球(两者不能被看到),他能够说出手中所拿的东西是( C )9-102A、铅笔和网球B、铅笔C、网球D、其他24、幼儿园教师每天对行为表现良好或有突出行为表现的儿童实施张贴小红花奖励,一周小结一次,以小红花的数量换取奖品。
这是一种( D )8-86A、敏感化训练B、条件反射训练C、习惯化训练D、操作条件反射训练25、下列物质中既能发挥神经递质的作用也能发挥神经调质的作用的是( D )3-34A、GABAB、去甲肾上腺素C、5-HTD、内啡肽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26、E-S理论通过移情和系统化维度间的差异来界定个体间的心理学差异。
11-12827、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将语言分为两种,分别为表达性语言和接受性语言。
9-10128、顺行性遗忘表现为,患者在感觉刺激消失后,不能做出对刺激的正确反应。
8-9629、特异性投射系统在丘脑的关键神经结构是丘脑感觉接替核(或丘脑感觉中继核),非特异投射系统在脑干的关键神经结构是脑干网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7-80/8130、被称为“内分泌之首”的腺垂体位于垂体前叶;神经垂体位于垂体后叶。
4-3931、某种特定的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一定潜伏期后,可在相应脑区记录到电位变化,称为事件相关电位,也叫ERP。
1-832、人类视网膜上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对于光线敏感,是形成明暗视觉的基础,视网膜的中央凹区域只有视锥细胞,与颜色视觉有关。
5-5333、借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巩固和提取的过程。
8-8834、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和超级化。
3-3135、男女两性的差异主要在于性腺的差别,男性有睾丸,女性有卵巢。
4-43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36、维尔尼克失语症9-105答:维尔尼克区和听觉联合区受到损伤可能引起感觉性失语症,也叫维尔尼克失语症。
患者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和自己说的话,因此患者虽然有说话的能力,但言语混乱而割裂,经常答非所问,别人无法真正了解他讲话的内容。
感觉失语症患者对别人说话时不仅别人听不懂,自己也听不懂。
37、生命中枢2-21答:延髓是脊髓向上在颅腔内的直接延续,与脊髓没有明显的界限。
延髓与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或脉搏、吞咽、胃肠运动、排泄等有关,被称为生命中枢。
38、激素4-39答: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被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
激素本身既不是营养物质,也不产生能量,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39、感觉5-52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0、突触3-32答: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联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间的通讯。
四、简单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41、简述视觉信息加工的两条通路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
5-55答:大部分初级视皮层接受的信息输入到V2区,然后分成两条通路: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
(1)腹侧通路又称为枕-颞通路,负责对物体及其细节产生完整而精细的视知觉,即识别某物体是什么(what)。
(2)背腹侧通路又称为枕-顶通路,负责对视觉刺激的空间知觉,即识别物体在哪里(where)。
42、如果给正常人被试的左视野和右视野分别呈现日常生活用品的图片,并要求被试说出该用品名称,则其对于左、右视野中呈现物品的命名速度会不会不同?为什么?5-53/55、5-63、9-103答:(1)被试对于左、右视野中呈现物品的命名速度不同,表现为对右视野中物品的命名速度较快。
(2)给物品命名的脑功能区位于大脑左半球颞顶叶。
(3)左、右视野中呈现的物品视觉信息分别被传送至大脑右半球和左半球的视觉皮层,产生视知觉。
(4)在左半球中,视觉皮层直接将信息传至物品命名的脑功能区;而右半球的视觉信息则须经过胼胝体被传送至左半球的物品命名脑功能区,因此所需时间较长,最终导致左视野中呈现的物品的命名速度较慢。
43、试以“裂脑人”研究结果为依据,说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2-18,9-102/103答: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新皮层由胼胝体连接,可协同活动。
进入大脑任何一侧半球的信息会经过胼胝体迅速传送到另一侧半球,由大脑做出统一反应。
“裂脑人”是接受了胼胝体切断术的患者,由于胼胝体被手术切断,信息不能在两半球间传递。
研究发现患者不能完成某些特定任务,如堵住患者的左鼻孔,让他用右鼻孔闻玫瑰花香味,这时他的右脑能够识别玫瑰花,可以用被右脑控制的左手选出与闻到的花香匹配的花朵。
但由于右脑的信息不能传递到左脑,所以如果问患者闻到了什么花的味道。
患者会说自己什么都没有闻到。
“裂脑人”的结果说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各有侧重。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也称半球优势,指产生行为、高级心理活动或认知功能的神经过程中,左、右两半球起着不同的作用。
通常,言语功能、数学分析主要由左半球掌控,音乐、空间信息加工以右半球为主;一侧身体的感知和运动由对侧半球掌控。
44、有哪些神经生理实验证据证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2个不同的记忆系统?8-87答:支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证据主要来自对各种脑外伤造成的遗忘症的研究,发现不同脑区的损伤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慢性酒精中毒导致间脑损伤,患者表现长时记忆严重受损,而对信息短时间保持的能力没有损伤;内侧颞叶(包括海马)损伤,患者表现对获得新信息的能力受损,但回忆长时记忆的能力仍能保持。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45、什么是慢波睡眠?慢波睡眠分为几期?各期的特点是什么?6-68答:人们刚刚入睡后的睡眠大都属于慢波睡眠。
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睡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并伴随着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逐渐变慢等。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慢波睡眠时相可以分为1、2、3、4期,分别对应于入睡期、浅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
(1)慢波睡眠1期(入睡期):个体对外界刺激仍有反应,而且有不少奇异体验,如躯体麻木、颤动和沉浮感等。
头脑中还有片断的思维活动,醒后仍可回忆。
脑电图上α波消失,有各种频率的低幅脑波而无纺锤波。
这就是睡眠的第一阶段的波形。
我们平时犯困,所谓瞌睡期或朦胧期,就是指这一期,其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2)慢波睡眠2期(浅睡期):个体对外界刺激已无反应,亦无可回忆的精神活动。
脑电图表现为典型的12-14Hz纺锤波与κ复合波。
这一阶段脑电图的最大特点就是慢波当中时常会出现一种所谓纺锤形波,其频率为12-14Hz,波幅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呈纺锤形。
一夜中,人有一半时间处于这种浅睡眠状态(即第2阶段睡眠,占总睡眠的50%)。
(3)慢波睡眠3期(中睡期):脑电图上有中等程度高幅δ波,偶有纺锤波的余迹。
脑电图比第2阶段明显慢,平均频率4-7Hz,波幅也较高,其中极慢频率(0.5-3Hz),也就是δ波,约占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