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完成论文
逻辑学论文1

央视的马赛克的思考--逻辑学角度的解释读了一遍刘韵冀的《普通逻辑学简明教程》后一直想找个题目运用所学的普通逻辑学分析一下。
一来是为了应付化学与逻辑课程的期末小论文,再者也是读了这本书后感觉逻辑学确实有用所以就跃跃欲试。
但是却对于题目犹豫不决,因为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实在太少,理解也不是很深透所以对很多问题只能“浅谈则止”实际上是无米可炊。
原先想过要写“穆勒五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实例”,“罗素悖论”但是都因为无从写起只好放弃。
直到央视的“壮举”发生后我才确定对这件事分析一下,也许能谈到的不是很多,但至少自己感觉有趣。
上面提到的央视的“壮举”就是:7月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纪念日,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报道播出时,现场展出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像《大卫》的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马赛克。
使得数百年来一直“坦蛋蛋”的君子《大卫》,漂洋过海,就成了“藏鸡鸡”的“小人”,被强行穿上万能的“马赛克牌贞操锁”。
看完这则新闻,我当时就震惊了,感觉这央视的工作人员也太有才了。
所以我推测了一下,这个工作人员的逻辑,用三段论的格式把他(她)对于“应该给大卫打马赛克”的论证过程表示了一下:(1)、低俗文化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裸露的生殖器是低俗的文化所以,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2)、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所以,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中国传播(3)、不允许在中国传播的内容需要打马赛克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中国传播所以,裸露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4)、裸露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大卫的生殖器裸露着所以,大卫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以上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对央视工作人员的逻辑的推测,出发点只是感觉有趣,姑且不讨论是否完全符合该工作人员的逻辑,接下来对这个论证过程进行分析。
这个论证是对“大卫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这个论题进行的直接的演绎证明,以确定该论题的正确性,而且这个论证由四个直言间接推理构成。
逻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逻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逻辑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思维的规律性和有效性,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类思维和推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逻辑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理论框架进行深入探讨。
一、逻辑学的概述近年来,逻辑学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传统,但其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现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
逻辑学主要关注于思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研究推理、论证和演绎等过程,探索真理和知识的本质。
二、逻辑学的基本理论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模态逻辑等。
命题逻辑研究命题的真假关系和逻辑关系,谓词逻辑研究谓词的逻辑关系和量词的运用,模态逻辑研究模态词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特征。
这些基本理论为逻辑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法论。
三、逻辑学在认知科学中的应用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逻辑学与认知科学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逻辑学为认知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通过逻辑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认知过程。
逻辑学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四、逻辑学与哲学的关系逻辑学和哲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逻辑学为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工具。
逻辑学通过研究推理和论证过程,揭示了思维和知识的逻辑关系,为哲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逻辑学在哲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和分析哲学问题有重要作用。
五、逻辑学的发展趋势当前,逻辑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逻辑学将面临更多的应用和拓展。
逻辑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入的交叉研究,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同时,逻辑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自身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六、结论逻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分析思维过程、推理和论证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逻辑学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逻辑学的研究为认知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指导,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逻辑学论文_郑腾飞

姓名:郑腾飞班级:软件0901学号:200909020132逻辑学结课论文何谓逻辑学?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以简短的开场白告诉我们,逻辑学即是一门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
它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
在这个课程中我收获很多,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一个个生动的小例子或者老师一些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除此外,再加上理论的抽象与概括,我们不但对逻辑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能简单的运用逻辑学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譬如这样一个原理吧:矛盾中必有一真。
在课上老师给出了许多相关的例题,也许在学习之前我们会很头疼这些题,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后,我们能够迅速的得到正确答案。
下面是我学习过逻辑学后的一些收获:关于概念:概念是反应某种事物及其特有性质的思维形式。
一般来说,概念是反应某种事物及其特有性质的思维形式,这里“特有性质”就是该事物本身具有,而其他事物不具有的性质。
比如:人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这就是人的特有性质,而其他事物不具备这种性质。
如果你看见一个会使用工具的动物的话,它必将会是人。
人这个概念,就是反应人这种事物及其特有性质的。
我们周围的事物有很多种,有些事物是比较简单的,比如:男的、女的,我们一看便知,但有些事物比较复杂且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需要我们掌握其概念,才能完全了解它们。
不论是简单事物还是复杂事物,只要我们认识这些事物,我们的头脑中就会有相应的概念了。
关于三段论:三段论理论是逻辑学上的一个基本推理学说。
它最早是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人都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在这里第一句“人都是会死的”叫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叫小前提,而第三句就是结论。
小前提要符合大前提。
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难的推理就构成了形式逻辑的基础,逻辑学也就由此发展开。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
在结论判断中作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大项通常用“P”来表示;在结论判断中作主项的词项叫小项,小项通常用“S”来表示;在前提判断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判断中不出现的词项叫中项,中项通常用“M”来表示。
逻辑学论文总结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逻辑学作为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逻辑学论文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逻辑学论文研究趋势1. 从形式逻辑向实质逻辑转变过去,逻辑学主要研究形式逻辑,即研究推理的形式结构。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实质逻辑,即研究推理的内容和实质。
这种转变使得逻辑学更加贴近现实,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2. 逻辑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逻辑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者开始探索如何将逻辑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以解决人工智能中的推理、决策等问题。
3. 逻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逻辑学已不再局限于哲学领域,而是与其他学科如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交叉融合。
这种交叉融合有助于推动逻辑学的发展,并拓展其应用范围。
二、逻辑学论文研究特点1. 研究方法多样化逻辑学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实证法等。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研究内容丰富逻辑学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逻辑学的各个方面,如形式逻辑、实质逻辑、数理逻辑、模态逻辑、认知逻辑等。
同时,研究者还关注逻辑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法律逻辑、经济逻辑、医学逻辑等。
3. 研究成果创新性逻辑学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研究者通过深入探讨逻辑学理论,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和技术,为逻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逻辑学论文总结总之,近年来逻辑学论文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表现出以下特点:1. 研究趋势:从形式逻辑向实质逻辑转变,逻辑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逻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2. 研究特点: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创新性。
3. 应用前景:逻辑学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逻辑学论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逻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逻辑学将继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逻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逻辑学论文-哲学论文

逻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逻辑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逻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不易回答的问题。
它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
言其是一个老问题,是因为它是随着逻辑学的产生而产生的,从逻辑学作为一门的科学被创立时起,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而在逻辑科学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又始终是人们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言其是一个新问题,是因为逻辑科学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的发展,但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依然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依然是一个需要人们进行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答案最多的问题。
迄今为止,有关这一问题的答案已有数百个之多。
在人类科学史上,没有一个与科学有关的问题有如此众多的答案,也没有一门科学有如此众多的定义。
在逻辑学的发展史上,不同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探讨,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见解,许多人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建构了不同的逻辑(或与逻辑有关的)理论体系,逻辑学因此而成为所有科学中分支最多、门类最杂的庞大的学科群体。
从本质上说,逻辑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与逻辑相关的哲学问题,是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这些众多的不同的答案中,却存在着某些共同或共通的东西。
这些共同或共通的东西,就是逻辑本质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方面。
逻辑的本质尽管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但逻辑本质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方面已经被人们揭示出来,确定下来,并成为划定逻辑学范围、鉴定和判断一种理论或科学是否为逻辑的基本尺度和主要标准。
笔者结合世界逻辑发展史特别是西方逻辑发展史上一些主要的和着名的、对逻辑科学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对逻辑本质的有关论述,将逻辑的本质或逻辑本质的主要方面作如下概括:第一,逻辑学是形式科学,是科学的间架与结构。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而且只研究思维形式的形式属性,而不关涉思维的具体内容,也不讨论思维形式的形式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
生活中的逻辑学论文

生活中的逻辑学论文引言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则的学科,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做出决策,并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本文将探讨逻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为什么逻辑学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逻辑学与决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做出各种决策。
无论是小到选择今天晚上吃什么,还是大到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逻辑学都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逻辑学教会我们使用逻辑推理来评估不同选项的优劣,并选择最优解。
逻辑学中的关键概念是“推理”,也就是从已知事实和前提出发,通过逻辑规则得出结论。
推理有两种基本形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具体的观察或实例中得出普遍的结论,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定的结论。
在做决策时,我们可以运用归纳推理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我们想要购买一台新电视,可以通过阅读产品评测和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优缺点来归纳出最适合我们需求的选择。
此外,演绎推理也对于决策非常有价值。
当我们有一些前提条件时,可以使用演绎推理来推导出结论。
例如,我们考虑是否要买一辆新车,我们可以列出一些前提条件,比如我们需要一辆四轮驱动的车,我们需要一个低油耗的车,并根据这些条件观察和评估市场上的不同车型,然后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逻辑学与问题解决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问题和挑战,逻辑学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逻辑学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论据。
通过遵循逻辑的原则,我们可以更迅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问题解决中,逻辑学中的概念“推理链”非常有帮助。
推理链是一个有序的推理过程,其中每个推理步骤都基于前一步的结论。
通过构建推理链,我们可以逐步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自上而下的推理链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问题的核心,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逻辑学还教会我们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评估。
我们可以通过检查推理链中每个步骤的逻辑正确性来评估我们的推理过程。
逻辑学论文

逻辑学论文
引言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其在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
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逻辑是研究思维规律、推理方法和论证有效性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命题、谓词、命题函数、谓词函数等。
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谓词逻辑则更加复杂,涉及了量词和谓词的关系。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
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
辑学篇》,在中世纪由欧洲哲学家进一步发展。
随着数学和哲学的发展,逻辑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现代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0世纪逻辑学更是迎来了爆
炸性的发展,涌现出了无穷的理论和方法。
逻辑学在人类思维中的作用
逻辑学在人类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避免一些推理错误。
在学术研究、决策分析、法律推理等领域,逻辑学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逻辑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逻辑学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
逻辑编程、命
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模型检测等技术都源于逻辑学理论,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论
逻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人类思维方式和科学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通
过深入了解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规律性,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逻辑学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探索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令人振奋的成果涌现。
公共选修课《逻辑学》结课论文

公共选修课《逻辑学》结课论文浅谈逻辑学什么是逻辑学?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几个简单的定义: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正确推理的界定有着许多客观标准,而如果不了解这些标准,也就无法运用它们。
逻辑学研究的宗旨,就是发现并塑造这些标准,使之能够检验论证,把好的论证与坏的论证区别开来。
逻辑学并不关心推理的思想过程,而只关心这种过程的结果,即论证。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
在这部分初步论逻辑学的概念里,所包含对于逻辑学以及其他概念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哲学上许多基本概念。
这些规定都是由于并对于全体有了综观而据以创立出来的。
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
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理解了逻辑学的定义,我们该如何研究逻辑学呢?下面简单讲一些逻辑学研究方法:认知思维为逻辑学的对象这一点,是人人所赞同的。
但是我们对于思维的估价,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
一方面,我们说:这不过是一个思想罢了。
——这里的意思是说,思想只是主观的,任意的,偶然的,而并不是实质本身,并不是真实的和现实的东西。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思想,也可以有很高的估价,认为只有思想才能达到至高无上的存在、上帝的性质,而其感官则对上帝毫无所知。
我们说,上帝是精神,我们不可离开精神和真理去崇拜上帝。
但我们承认,可感觉到的或感性的东西并不是精神的,而精神的内在核心则是思想,并且只有精神才能认识精神。
精神诚然也可表现其自身为感觉(例如在宗教里),但感觉的本身,或感觉的方式是一事,而感觉的内容又是另一事。
感觉的本身一般是一切感性事物的形式,这是人类与禽兽所共有的。
这种感觉的形式也许可以把握最具体的内容,但这种内容却非此种形式所能达到。
感觉的形式是达到精神内容的最低级形式。
精神的内容,上帝本身,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区分与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
张玉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25)
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在逻辑学中,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所有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所以判断有真有假。
在数学中用来表示数学判断的语句或符号的组合称为数学命题。
同时在逻辑学上把不含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称为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下面我们就详细地介绍一下如何判断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区别与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
关键字: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区别真假判断
1.问题的提出
从小学我们就学习数学,到了初中、高中更是感觉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以前知识掌握牢固的基础上再来对同样是基础学科的逻辑学进行了解。
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首先在学习逻辑的理论知识上作为我们大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查阅资料进行研究,于是在本文中我们对逻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做了详细的研究。
就是如何区分与判断命题的真假。
具体到首先是如何区分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其次是通过具体方法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真和假两个概念在逻辑学中有不同的含义:一是在命题的特征中它们表达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否和客观实际情况相一致的问题;二是在复合命题中,复合命题的真假是指命题的真假是否反映了由于逻辑联结项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逻辑关系的正误。
一个命题对事物情况的断定,如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就是真命题;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就是假命题。
2.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区分
从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定义到判断与区分,似乎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实并不然,我们举出一个例子:
例1:说明命题“4的平方根是2或-2”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
第一种看法,认为该命题是简单命题.这是因为,若是复合命题,则有:
p:4的平方根是2;
q:4的平方根是-2;
p或q:4的平方根是2或-2.
由于这里的p及q都是假命题,由真值表可知,将p或q看成是由p及q用“或”联结的形式是不正确的.据此认为命题是简单命题。
第二种看法,认为该命题是复合命题.先将命题变更为其等价形式,可写为:“4的一个平方根是2或4的一个平方根是-2”.这时便有
p:4 的一个平方根是2;
q:4的一个平方根是-2;
p或q:4的一个平方根是2或4的一个平方根是-2
由于“p或q”是命题的等价命题,所以认为该命题是复合命题.
那么,该命题到底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呢?在数学中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可从形式出发,另一方面也可从实质出发.我们认为,以“实质”作为判断和区分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或复合命题的“标准”是适当的。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有助于学生对命题本身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说,此命题是复合命题.第一种看法,是从形式出发的;第二种看法,是从实质出发的.这里要说明的是,该命题并不等价于“4的平方根可能是2或4的平方根可能是-2”“可能”一词出现在命题中,使得在简易逻辑的范围内无法判断其真假,像这种包含“必然”,“可能”等逻辑常项的逻辑系统叫“模糊逻辑”,也就是说,包含“必然”、“可能”等逻辑常项的命题,在简易逻辑中不能再看成命题.类似地,“不一定是”。
“有可能是”等词语出现在命题中,也同样超出了简易逻辑的讨论范围。
以命题的实质作为区分和判断的“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先将命题变更为其等价命题,这个区分和判断的标准也适合一些不显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形式.例如,“3≥2”、“24既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命题是不显含逻辑联结词的但由于它们分别等价于“3>2或3=2”、“24是8的倍数且是6的倍数”。
“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它们仍都应看做是复合命题.
3.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如何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
①“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判断真假的方法:
当p为真时,非p为假;当p为假时,非p为真,即“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可用下表表示
例1:如果.。
解:其中p表示的命题“5≤2”为假,非p表示的命题为“3>2”,其显然为真.
②“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判断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
示
例2:若p:9是质数,q:8是12的约数,请写出“p且q”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解: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
∵p真q真,∴“p且q”为真。
③“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判断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 即“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可用下表表示.
解:p或q:2+2=5或3>2。
∵p假q真,∴“p或q”为真。
我们可以根据真值表来判断由这些由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于是总结出,对于简单命题而言,可以依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对其进行判断,而对于复合命题而言,先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再利用以上三个真值表进行判断。
简单来说,对于“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同真则真;;
对于“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同假则假;对于“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来说,真假相反。
本文将以前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与逻辑基础学相结合对同学们在如何分辨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问题上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概括,并且举出实例来分析解释。
接着又在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逻辑学基础掌握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何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根据真值表来判断一目了然。
但本文只是自己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些总结,依然有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数学逻辑学基础,[M],王玉文,鲍曼,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数理逻辑,[M],余瑞钊,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In brief set question and the compound set question of distinction and compound set questio n of true or false judgment
Zhang Yu Ji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150025)
Heilongjiang
Summary:Learns in the logic in, judgment is to objective thing all affirmation or the thinking form of negation, so the judgment really had a leave.Convenient mean in mathematics that the language sentence of mathematics judgment 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ign are called mathematics to set question.In the meantime in learning logic don't contain logic coupling phrase"or", "and", don't "not" set question to be called to in brief set question, from in brief set question combine a phrase to constitute with logic of set question is compound set
questio n.underneath we in detail introductio n o nce how judge to in brief set question to set ques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judgment compound with compound to set question a true or false method.
Key words:In brief set question compound to set questio n distinct true or false judgment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员工姓名:递交报告日期:
实习部门:实习日期:
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