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排查落实总结(排查报告)

合集下载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学校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防止心理问题极端事件发生,是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

现将学校排查工作汇报如下:第一条学校成立“沟湖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

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各班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为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作出决策。

第二条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

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第三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

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

第四条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1、情绪低落抑郁者;2、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问题者;3、存在诸如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严重人际冲突或突遇严重挫折者;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明显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者;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产生危害者。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1、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

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小学教育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受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在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压力下,他们的身心潜能不能有效开发,个性特长不能和谐发展。

3、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富不思进"的影响,小学生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

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产生了模糊。

4、受独生子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养"中,孤僻、自私、依赖之类的"并发症"正不断滋生蔓延。

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小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

5、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对我说:“现在小学生说谎的人太多了,而且说谎不打草稿,随口而出。

”我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说谎的坏习惯,感到心烦。

在一项由班主任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中发现,小学生中有说谎行为者随着年级的上升,人数亦逐渐增多。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0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0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0篇)关于最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0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最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1一、基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二、问题行为概述: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三、个案生活背景: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

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

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

我还了解到孩子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从以上现象表明,陈晶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陈晶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

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一) 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经过和金家迪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陈晶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劝导金家迪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金家迪爸爸打儿子的事了。

金家迪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

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

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

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心理健康教育排查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排查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排查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排查总结》
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和社会机构逐渐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排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压力和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排查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评估和跟踪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识别心理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排查的内容包括情绪调查、人际关系调查、学习技能评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排查时,学校和社会机构要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和个人隐私,避免造成心理伤害和负面影响。

同时,要注意排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此外,还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情况,设计更加贴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排查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排查制度,提高排查的准确性和效率,更好地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学校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汇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防止心理问题极端事件发生,是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

现将学校排查工作汇报如下:第一条学校成立“沟湖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

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各班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为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作出决策。

第二条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

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第三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

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

第四条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1、情绪低落抑郁者;2、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问题者;3、存在诸如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严重人际冲突或突遇严重挫折者;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明显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者;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产生危害者。

小学生心理健康排查报告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排查报告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排查报告2篇XXX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兴衰,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个群体的健康与否,预示着国家的未来是否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同时,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心理指导,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未来的心理疾病人数,对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改善人口结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XXX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XXX的一位负责同志也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

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万人,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

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重要一环。

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行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况,对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着手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一)调查的项目及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所谓健康,它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侧面来表现的。

从表现形式看,生理健康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诊断,而心理健康,测试的手段就比较复杂。

同样,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比了解小学生的生理状况要困难得多。

我们按照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认真进行调查工作。

调查的设想:(1)时间:xxxx.xx.xx--------xxxx.xx.xx(2)对象: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3)方式:问卷、座谈会等在对小学生的调查中,我分别从小学生“对待研究成绩的态度”、“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及性格、能力、交友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旨在考察学生智力智能发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的、良好的情绪注意力、心理承受能力,为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数据。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总结报告(4篇)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总结报告(4篇)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总结报告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等压力日益增大,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如何以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已经成为了摆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调查结果83%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

当问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时,处事乐观、热情诚恳排第一位(83%),其他依次是: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56%),心平气和、与世无争(51%),吃的下、睡的香(38%)。

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

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另有3%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

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67%)、就业压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51%)、情感问题(48%)、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48%)、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45%)、学习压力(44%)、经济困难(26%)、不适应大学生活(16%)。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对未来就业的担心与自身素质的严厉要求。

人际交往:人际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学生自卑、孤僻、害羞等无法和别人较好的沟通或者不同性格气质的同学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差异也会引起人际交往的不融洽。

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选最新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选最新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选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选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三学生心理压力较大,高三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是当下要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选,欢迎阅读分享。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结果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有63.3%的学生精神状态处于自信与焦虑之间,21.7%的人已经紧张焦虑,学不下去,只有16.7%的人有自信,可见在高考面前,大部分学生感到紧张,有压力,心理不同程度的已经出现了问题。

而这些学生的压力居然能有61.7%是来自家长的期望,可见在学生对高考充满恐惧的同时,学生家长也对他们施压,家长过多的期望使得学生高度紧张,以至感到有压力。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们不得不加倍努力来应付高考,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欠妥的做法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有58.3%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学业的最大因素是情绪,而50%的学生认为影响情绪最大的因素还是学业成绩,可见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荣俱容,一损俱损,因此,心理状况对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说明了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帮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能取得的好的成绩,大部分高三学生都会选择开夜车学习,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睡眠时间在6-7个小时,36.7%的学生的睡眠时间在5-6个小时,而正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至少要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的,却只有13.3%的学生做到了。

学生之所以采用这种不健康的学习方法,究其原因还是高考对他们造成的巨大压力,面对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并最终影响到高考,从而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给个人,给社会,给国家造成损失。

长期压力使高三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在他们的外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据调查,21.7%的学生经常会想学习却无法集中精力,63.3%的学生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只有15%的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去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排查落实情况总结
(排查报告)
乡村之音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排查落实情况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近期我镇中小学按照莱芜区教体局的相关通知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排查。

现将排查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集中部署,统一要求
大王庄镇教育办公室自接到莱芜区教体局通知后,立即召开全镇中小学校长会议,专门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排查落实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要求各学校高度重视,严格落实上级相关要求,将工作做实做细,防微杜渐。

镇专题会议后,各学校马上召开了学校领导干部和班主任参加的工作部署会,明确要求,合理分工。

各校负责人对学生心理健康排查的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

二、双线家访,逐一摸排
各校组织各班班主任及相关科任教师进行了双线家访,对以下12类情况进行逐一排查。

1、有自伤前科。

2、有焦虑症状。

3、有休学情况。

4、有病在家治疗一段时间。

5、家庭出现重大事件。

6、人际关系紧张。

7、有早恋。

8、有学习障碍的。

9、有厌世倾向。

10、家庭不完整的。

11、性格内向自卑。

12、家庭贫困、无动力。

三、分析原因,预防为主
造成该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比如:环境影响、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各种生理原因等几个方面。

1、环境影响:学生生活周边所处的各类环境恶劣的话,也会导致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影响。

学生生活环境负面影响太多,会使他们失去对周围人员的信任,长期以往,会在他们的心理上留下阴影。

由于环境影响面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是点式的,而是面式的,这样会使学生心理受到影响,故而造成心理障碍。

2、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

双亲矛盾突出的家庭对学生有更大的影响,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敌对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3、学校原因:虽然素质教育的说法呼声高涨,但应试教育依然是扎扎实实的开展,各方面对学生考试成绩极为关注,视其为关系到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首要问题。

家长又让学生参加多种补习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主要表现在考试紧张、厌学、偏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产生原因主要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加上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没有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4、各种生理原因:由于学生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造成
生理或心理的缺失,可能使得他们在心里产生其他的想法,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等,从而产生自卑感和心理障碍。

四、完善措施,防微杜渐
1、各学校及时公布了心理辅导热线。

各学校通过心理热线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了耐心细致
的心理疏导。

2、各校在返校复学第一课活动中均安排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由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3、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齐抓共管,多方面做好心理指导。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了真诚、理解、尊重,使学生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

4、加强联系,做好家校沟通与合作。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

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

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

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各学校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及时关注孩子的在校表现,做好家校沟通。

指导家长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提倡孩子自我教育。

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根据儿童的天性来培养道德品质。

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人格、兴趣、爱好,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

提倡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家长努力引导孩
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育人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通过各校对我镇学生的细致排查,虽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但孩子们在良好的家校沟通、合作的共育环境中均能正常接受学校教育。

教育办公室将指导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热爱生活,笑迎未来。

2020年06月0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