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南通七市联考2020高三语文三检试卷讲评共57页文档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等苏北七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试题(南通三模)语文含答案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它通过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表述,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话语的存在是不可取代的,它一旦缺失,人们会明显感到可供使用的语汇不足,社会也将出现大面积的失语现象。
相对于人们所欲表达的日新月异的内容,周围既有的日常语汇所组成的叙述和抒情,显得疏远而又陈旧,与人们的真实遭际有点格格不入,事实上就带来了表述上的失语。
文学话语能汇聚这些失语的经历,使之脱离不可表述的黑暗,浮现到语言的层面上,得到语言上的定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话语有能力开拓新的语言资源,修补既有表述留下的空缺,常常成为社会无意识的代言。
许多时候,这种代言可能以一呼百应的形式号令天下,也可能以振聋发聩的形式惊世骇俗。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的语言潮汐铺天盖地地涌过日常用语,需要明显的时间跨度作为积累。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样的积累在文学之中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即告完成。
文学可能将这个缓慢的演变凝缩起来,这种凝缩致使新旧话语系统之间的冲突提炼得格外强烈。
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语言浪潮可能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文学,在文学内部造成一场席卷一切的运动。
在很短的时期内,一批迥异于传统的实验作品竞相登场,种种夸张其辞的辩护与反唇相讥的驳诘簇拥于周围。
尽管这种文学运动的革命对象仅仅是语言,但是在许多时候,语言的革命往往成为一种新价值体系即将登陆的先兆。
文学中所出现的语言潮汐当然要追溯到作家。
作家是这样一批人:他们潜心于语言的海洋,时刻监测着语言的动向,进而制造出各种语言事变。
作家往往比常人更为迅速地洞察通行于日常用语之中各种词汇的活力衰退,洞察某些语言正在作为一种无形的束缚框住现实,闷住现实向外蔓延的可能。
他们迫不及待地通过文学提出一套对抗性的文学话语。
对于那些情愿充当先驱者的先锋作家来说,他们狂热地通过语言变换来搜索精神的种种可能。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模式已经与传统经典创作时代 ,如何让看似的传统亲近生活、融入日常?将经典与当下潮流巧妙结合,无疑是很好的探索方向.而今音乐与诗词重逢,流行与古典碰撞,人们因此对诗词歌賦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深入的体验,从而带来传统文化的升温。
A. 格格不入鞭长莫及连续B. 大相径庭遥不可及持续C. 大相径庭鞭长莫及持续D. 格格不入遥不可及连续【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格格不入:意思是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语境主要讲“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模式已经与传统经典创作时代”已经大不相同的,选用“大相径庭”。
鞭长莫及:意思是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遥不可及:意思是非常遥远而不可到达,意指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修饰“传统”,选用“遥不可及”。
连续:一个接一个。
持续:意思是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修饰“升温”,选用“持续”。
故选B。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荀子的文章有絮叨之嫌,恐谈不上精练。
好在他是饱学之士,每论一个題目, , , ,,。
①他的一串一串没完没了的比喻就是这样出来的②真正是浮想联翩③往往忘记了他为某个观点本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意思已用了太多的比喻了④这是一个用种特别突出的优点来掩盖缺点的最好例子⑤连类而及的联想就特别多⑥我们惊异于他美妙贴切的比喻的同时A. ②①⑤⑥③④B. ②⑤①④⑥③C. ⑤②①⑥③④D. ⑤⑥③④①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2020届江苏省七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届江苏省七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传统文人基于自身际遇及审美喜好,在园林营建中往往主张回归自然、____, 力求将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融入园林设计,使观景者如同于山水长卷之中,顿觉画意之境与园林之美.A.返璞归真置身相得益彰B.返璞归真栖身交相辉映C.叶落归根栖身相得益彰D.叶落归根置身交相辉映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矗立在眼前的柏树高大肃穆,历经千年风霜。
______ 它任由风吹雨打,依然顽强生长。
①树干挺拔,直指苍穹。
②它虽饱经沧桑,却生机勃勃。
③底部扎向四面八方的根,如虬龙一般。
④枝叶繁茂,苍翠浓郁。
⑤有的水分充足,充满活力。
⑥有的虽显腐朽,却有力量。
A.①④③②⑥⑤B.①④⑥②⑤③C.②①④③⑥⑤D.②③⑤⑥①④3.下列诗句与节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②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③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④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A.①立夏②立冬③惊蛰④秋分B.①秋分②立夏③立冬④惊蛰C.①惊蛰②秋分③立冬④立夏D.①立冬②惊蛰③立夏④秋分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帘外缺月挂疏桐,漏断更深人初静。
B.齿颊清香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C.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D.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重修天长县学记归庄三代之人才出于学校,近世之人才出于科目。
科目之士,虽未能如三代之学成而后入宫,然禾有不从学校出者,则近世之学校,固人才之渊薮,不可不重也。
汉高帝谓:“以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陆贾日:“以马上得之,岂可以马上治之乎?”高帝卒无以难。
是故戡乱以武,守成以文,不易之理也。
我国家崇儒右文,受命以来,郡县学悉如故,近虽裁省儒官,减乡会取士及弟子员之数,此非轻视学校,特以其过于冗滥而汰之。
2020届江苏省七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5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________,特别是在审美思想上有很多________之处。
历代画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________的经典作品,还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A. 休戚相关相通擢发难数B. 息息相关相通数不胜数C. 休戚相关相同数不胜数D. 息息相关相同擢发难数2.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本中心竭诚为您提供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服务,欢迎来电咨询!B. 您工作这么繁忙,还能拨冗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深表谢意!C. 拙作完成得匆忙,加上水平有限,请您抽空拜读,多提宝贵意见!D. 替令郎找古琴名师指点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请您耐心等待!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什么叫做想象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
①这种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③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的样子④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⑤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⑥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A. ②③⑤④⑥①B. ②⑥①③⑤④C. ⑥③⑤④②①D. ⑥⑤④①③②4. 下列各项中,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节选自泰戈尔《生如夏花》)A. 人的一生应当像盛开的花朵,向世人呈现自己的美好与活力。
B. 生命的意义在于快乐地享受过程,而不是悲观地承受负担。
C. 不能让某些事物损害我们对自己的信心,我们的人生可以很精彩。
D.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想要的太多。
江苏省南通等七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语文 解析版

2020届南通等七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传统文人基于自身际遇及审美喜好,在园林营建中往往主张回归自然、▲,力求将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融入园林设计,使观景者如同▲于山水长卷之中,顿觉画意之境与园林之美▲。
A.返璞归真置身相得益彰B.返璞归真栖身交相辉映C.叶落归根栖身相得益彰D.叶落归根置身交相辉映【答案】A【解析】返璞归真:去掉外饰,还其本质。
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叶落归根: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
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
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结合语境“回归自然”,故选“返璞归真”。
置身:存身。
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或场合。
栖身:寄生;暂住。
结合语境“于山水长卷之中”,故选“置身”。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
结合语境“画意之境与园林之美”,故选“相得益彰”。
故选A。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矗立在眼前的柏树高大肃穆,历经千年风霜。
▲,它任由风吹雨打,依然顽强生长。
①树干挺拔,直指苍穹。
②它虽饱经沧桑,却生机勃勃。
③底部扎向四面八方的根,如虬龙一般。
④枝叶繁茂,苍翠浓郁。
⑤有的水分充足,充满活力。
⑥有的虽显腐朽,却有力量。
A.①④③②⑥⑤B.①④⑥②⑤③C.②①④③⑥⑤D.②③⑤⑥①④【答案】D【解析】结合四个选项,第一排序①②,结合语境“历经千年风霜”,选②,排除AB两项;结合两个“有的”,显然与横线后面“它任由风吹雨打,依然顽强生长”意义相合,紧密,故排除C项。
综合,选D。
3.下列诗句与节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②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③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④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A.①立夏②立冬③惊蛰④秋分B.①秋分②立夏③立冬④惊蛰C.①惊蛰②秋分③立冬④立夏D.①立冬②惊蛰③立夏④秋分【答案】C【解析】A:张元干 (宋)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B: 强至 (宋)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C: 左河水《立冬》; D:左河水《立夏》。
2020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日本)川端康成他拉着双眼已盲的妻子的手,为了看一座出租的房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走着。
“那是什么声音?”“竹林子的风声啊。
”“是啦,我好久不曾走出家里一步,几乎都已忘了竹叶的声音呢。
现在的那个家,去往二楼的楼梯梯阶,分得好细啊。
刚搬过来的时候,我的脚步很难配合,吃了不少苦头。
这个楼梯,如今才刚刚习惯了,你却说又要去看新房子了。
对于眼盲的人,住惯了的老房子可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所以就觉得格外亲切,就像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一样。
眼睛不瞎的人觉得死板没趣的房子,眼盲的人却可以和它水乳交融呢。
想想看,今后可又有好阵子经常和新家的柱子撞个满怀,或是给门槛绊了脚什么的,是不是?”他放了妻子的手,打开了涂白漆的木门扉。
“哟,像是树木的枝叶繁茂的幽暗的院子似的。
以后,冬天可就冷了。
”“是一座墙壁和窗子都显得阴沉沉的洋楼啊。
看样子,住的是德国人了,这里还留着一个‘里德曼’的铭牌呢。
”然而一推开房子的大门,他却像是受到眩眼的亮光似的,侧转了上身。
“真不错。
明亮得很。
如果院子里是夜晚的话,这里头可就是白昼了。
”黄色和朱红色的粗条纹相间的壁纸,看起来好不热闹,有点像是节庆日里那种红白相间的帷幕。
深红的窗帘,明亮得像是彩色电灯一般。
“有躺椅、有暖炉、有茶桌和椅子。
衣橱、装饰灯——家具可说一应俱全了。
你过来看看……”他说着,急切地,像是要把妻子推倒似的,把她推到躺椅处让她坐下来。
妻子就像一个笨拙的溜冰者一般,双手在空中慌乱挥摆着,在弹簧的反弹下摇荡着身子。
“喂,连钢琴也都有呢。
”让他拉着手,坐在暖炉旁边的一架小钢琴前面去的她,就像在碰触什么怕人的东西似的,把琴键敲打了一下。
“啊!还会响呢。
”她于是弹起一支孩童歌来。
这可能是她眼睛还看得见的少女时候学会而且依然记得的歌吧。
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1.〔3分〕B(都读jìn ;A项,翘.首qiáo ,愀.然作色qiǎo;C项,坚贞不渝.yú;D项,感情契.合qì)2.〔3分〕D〔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A项,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望文生义。
B项,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不合语境,应是“临危受命〞。
C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褒贬失当〕3.〔3分〕C〔A项,“恢复〞与“民族节日文化〞搭配不当,“增加〞与“契机〞搭配不当,且“传统节日的回归〞不合逻辑;B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调“神舟七号〞前。
D项,“原因都可能是由于网络‘黑洞’所致〞句式杂糅〕4.〔4分〕示例:举着盛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 听边塞角声吹响征妇的寒夜哀唱/ 让离愁别绪把江心的一轮秋月漂白.〔化用唐诗宋词2分,语意连贯,富有意蕴2分.不必拘泥于原诗句的形式〕5.〔5分〕示例一:巍巍大桥迎圣火,滔滔长江扬金波。
看,火炬手,高举奥运火炬健步登上苏通长江大桥。
顿时,锣鼓欢呼喝彩标语鲜花红绸交织成沸腾的海洋……780万江海儿女祝福圣火传递一路顺畅,把世界人民的美好心愿一路带到奥运赛场!示例二:带着亿万人的祝福,传递和平的佳音.祥云火炬来了,来到了举世瞩目的苏通长江大桥。
人们啊,为什么你们的脚步如此的轻盈?因为你们迈步在世界第一斜拉索大桥上;为什么你们的笑容如此灿烂?因为民族自豪感在你们心头升腾。
看,鸥鸟翔集,长江波涌,欢呼天堑变通途,歌颂奥运谱新篇.示例三:英姿飒爽的火炬手高擎着熊熊的圣火健步走在苏通大桥上,桥面两侧跳跃着“冠军之乡〞的父老乡亲,苏通大桥攻克道道难关,铸就世界桥梁奥运会的金牌,连接南北两岸;北京奥运打破重重阻挠,成就华夏儿女几代人的梦想,沟通东西世界-—这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内容上兼顾苏通大桥、奥运火炬、欢庆场面2分,恰当使用修辞手法2分,文句顺畅1分.不足60字,酌情扣分〕二、古代诗文阅读6.B〔“贽〞为初见尊长赠送礼物〕7.D〔①人们对文徵明的称赞主要是因为他的书画,③说明文徵明的聪慧,④主要跟文徵明的父亲相关〕8.D〔文徵明向李、沈学习以及和祝、唐的交往跟他道德修养的提高的关系于文无据〕9.〔1〕〔3分〕书画才能确实无法使世人看重文先生,但是文先生难道能够弃除书画才能吗?〔得分要点:“诚〞、“重〞、反问句〕〔2〕〔3分〕先生和他们遵循的原则不同而喜好相同,天天欢快无间地在一起。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扫描版)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I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B2.C3.C4.C二、文言文阅读(18分)5.A 兼任6.B(“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才“听任一攻”)7.(1)而议论国事者所依恃的条件,只不过大江高山,这不过是守卫国家最次的条件,不是明智之人首要考虑的事情。
(评分建议:一句1分。
共4分)(2)陆抗于是攻占西陵城,诛杀步阐全家及其部下首要的将吏,自将军以下,请求赦免的人有几万。
(评分建议:一句1分。
共4分)8.高尚的品德,众多的百姓,强盛的国力,社会的安定。
(4分)评分建议:一点1分,只写中心词两点1分。
抄录原文不给分。
参考译文:陆抗传陆抗,字幼节,是孙策的外孙。
陆逊死时,陆抗二十岁,被任命为建武校尉永安三年(260),被授假节职权。
孙皓即位,加授陆抗镇军大将军,兼任益州牧。
陆抗听说朝廷政令多有失误之处,深为忧虑,于是上疏说:“为臣听说君主德行相等,而民众多者胜过民众少者,国力相等,则安定之国制服混乱之国,这大概是六国所以被强秦兼并,西楚所以为汉高祖打败的原因罢。
如今敌国跨据四方,并非只有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只鸿沟以西的土地而已。
我国外无盟国可援,内无西楚那样强大,政务缺乏生气,百姓不得安定,而议论国事者所依恃的条件,只不过大江高山,围隔着我国的疆域,这不过是守卫国家最次的条件,不是明智之人首要考虑的事情。
臣下常常追忆战国各国存亡的迹象,近观刘汉王朝灭亡的征兆,考证典籍,应验实事,深夜抚枕不能入睡,面对饭菜忘记进餐。
凤凰元年(272),西陵督步阐占据城池发动叛乱,派人前往晋国投降。
陆抗听到这一消息,当日部署各军,命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直接挺进西陵,下令各军军营再加修坚固的围墙,自赤溪到故市,对内则围困步阐,对外则防止敌军,陆抗日夜催促督责,如同敌军已经来到,全军将士甚感困苦。
诸将都劝谏陆抗说:“现在以三军精锐,急速进攻步阐,等到晋军救援前来,步阐一定已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