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
2024届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食物是一个人整体健康的基本支柱,尤其是在身心全面发展的儿童时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优先选择“真正的”食物,而不是过度加工的工业食品非常重要。
然而,如今儿童越来越早地开始食用各种加工食品。
6个月大的孩子刚开始吃辅食,许多家长就会给他们提供以谷物、燕麦或大米为基础原料的速食食品。
如果详细阅读一下提供给儿童的食品配料表,就会看到高果糖玉米糖浆、味精等字眼,以及数百种其他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不仅没有营养价值,反而对健康有害。
尽管由于它们的含量极少,因此被各国的监管机构所接受,但其累积效应最终会影响一生,还会诱发人们对这类产品产生依赖性。
阿根廷儿科学会的儿科医生罗克萨娜·安娜伊·蒂莫认为,毫无疑问,正是超加工食品导致儿童对不健康食品“上瘾”。
这是因为大多数超加工产品都含有糖、高果糖玉米糖浆或谷氨酸钠(味精)。
谷氨酸钠通常被用于零食和饼干中,因为它能打开味蕾,让味觉无法抗拒。
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以及精制面粉不仅极易使人上瘾,诱使儿童的大脑想要越吃越多,而且对健康非常有害。
这位儿科医生坚持认为,许多儿童对烘焙食品、甜食和零食的强迫性成瘾行为都是由此造成的。
她还强调,从小就向儿童提供这些产品的家长应该意识到,他们正在刺激儿童大脑中的愉悦和奖赏回路,也就是与成瘾行为相关的回路。
玛丽埃尔·多韦瑙是一位专门从事儿童和成人功能医学研究的儿科医生。
她赞同上述观点,并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科学界一直在争论是否要将对这类食物产生的依赖行为定义为“成瘾”行为。
她说:“我认为,这个问题尚未被确认,意味着我们只是在浪费时间。
广东省中山纪中、深圳外国语、广州执信高三三校联考(语文).doc

广东省中山纪中、深圳外国语、广州执信2010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咋.呼/咋.舌阜.盛/ 馥.郁惟.妙惟肖/娓.娓动听B.棱.角/菱.角扑朔./追溯.载.舟覆舟/载.入史册C.皮癣./苔藓.隽.永/镌.刻刚愎.自用/无裨.于事D.训诂./沽.酒徜徉./佯.装引吭.高歌/沆.瀣一气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据说短信拜年,已成为与吃年饭、看春晚并列的春节三件大事。
同一时间里,祝福短信便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散播。
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内容大同小异,相互抄袭,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
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有专家认为,虽然转发短信内容多姿多彩,但人们更容易被原创的温暖与真诚打动。
A.铺天盖地 B.人云亦云 C.不厌其烦 D.多姿多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来自各经济体的约百名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
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政策性利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0多万辆,而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比就超过了50%。
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车企利用政策漏洞骗补的个案。
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
微型纯电动汽车凭着价格低廉、可直接上牌照、能获得政府补贴等优势,占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的65%(2017年数据),但这些车型排量小、技术含量低。
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一流品牌仍存在不小差距。
(摘编自林芝罘《解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失补贴政策有待完善》)材料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央财政负担不断递增,2016年补贴清算资金就高达58.59亿元。
2016年12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2017年的国家补贴在2016年的基础上降低20%。
2017年12月,四部委发布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届高三级三校联考语文试题终极版

2021 届高三〔下〕金山中学、广雅中学、佛山一中三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年 1 月本试卷共 8 页, 22 小题,总分值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本卷须知: 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一定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署名笔作答,答案一定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地区内相应地点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如需变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而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禁止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阐述文,达成1-3 题。
两宋期间,绘画创作主要有民间、文人士医生和画院职业画家三个集体。
依据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宋朝已经达成了由贵族门阀社会到老百姓社会的转型,加之社会经济的中兴,物质生活的提高,包含广阔乡野村民在内的一般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之增添,特别是对包含书画在内的艺术品更是渴求。
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下,大量民间画家应运而生。
这些民间画家们依赖自己的技术,描述出一幅幅生动传神、令人着迷的人物、山川、花鸟图画,在街头巷尾摆摊销售,换取柴米油盐,保持一家人的生计。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单技艺精深,名望也很响亮。
如善画少儿的杜姓画家被百姓们称为“杜孩儿〞,善于楼阁亭台的赵姓画家那么被誉为“赵楼台〞,而他们的真切名字却吞没在浩大的历史记忆里,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在大宋京城汴梁〔今开封〕有一座佛教寺庙大相国寺。
提及这个大相国寺,在那时但是大大出名。
?水浒传?中的梁山豪杰——花和尚鲁智深就曾在寺中的菜园子当过暂时主管,还在那边练过倒拔垂杨柳的功夫。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 年〕,原名“建国寺〞。
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赐名该寺为“大相国寺〞。
北宋期间,大相国寺的规模抵达了巅峰,占地540亩,有 64 禅律院,僧众达数千人,寺内还有大量的佛教壁画,香火极为旺盛,是当时全国有名的佛教中心,也是大宋朝廷的皇家寺庙。
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24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921年10月,瑞典人安特生与中央地质调查研究所袁复礼等人,在仰韶村开始正式发掘。
根据出土文物,安特生判断此地为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掘,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尤其是石器时代的空白。
安特生虽然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上有开山之功,推翻了西方考古界关于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断”,但他毕竟不是考古学科班出身,在发掘过程中没能采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的分析方法,他错误地判断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
另外,受制于当时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他在判断仰韶文化起源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仰韶文化以彩陶为重要特色,在对仰韶村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前,安特生在查找彩陶考古资料时,注意到美国考古学者庞贝利1904年在中亚发掘安诺遗址的报告。
安特生发现,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与自己在仰韶村发现的彩陶的花纹样式十分相像,于是有了仰韶文化从中亚传播而来的假说,但他又一时无法打通仰韶遗址与安诺遗址在文化传播上的地理链条关系。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从1923年起,安特生开始赴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考察。
他发现,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彩陶,比仰韶出土彩陶工艺技术更为先进,却很少见到代表中原文化的陶鬲、陶鼎等器物,且当时中国并没有比仰韶彩陶更早的彩陶出土,而欧洲、中亚多有史前彩陶发掘。
广东省三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三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突然响起敲门声庞瀧“笃笃笃!”床上的姑娘祈祷,最好不是敲门声,哪怕是楼上大妈在剁饺子馅,也是美好的。
“彭彭彭!”声音大了起来,间歇两三分钟再敲的节奏。
姑娘突然像条蹦到冰面上的鱼,惊慌得不知所措。
她准确判断出:这是四根手指的敲门声。
她努力控制惊慌的心,逐一推测敲门者会是谁。
谁呢?搬到大城市的行程一直保密,无人知晓她的住处。
姑娘困兽一般原地乱转。
她光着脚来到房门后。
破旧的木门被铁皮包裹得严严实实,门镜也被封上了。
她仔细听了听,没有嘈杂声,长舒了一口气,也许是谁敲错门了。
她怕极了那些砸门、泼油漆的讨债日子。
“啪啪啪!”敲门声变成了拍门,间隔几分钟继续拍,好像认定屋内有人。
姑娘捂住要失声的嘴巴,贴着墙虚弱地挪回卧室。
拍门声断断续续闹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停下来。
姑娘浑身汗湿,瘫倒在床上。
她不敢报警,怕饶舌的警察揭开不堪直视的伤疤。
在这座城市里,她要保住干净的名声,要光鲜亮丽地活着。
门外传来咚咚的走路声,一个男人瓮声瓮气地说,屋里没人。
一个声音刁蛮的女人尖声说,屋里肯定有人,我来使劲敲。
还有一个听不清话语的“啊啊”声,也在附和似的叫着。
“咣咣咣!”砸门声响起,由手掌拍门升级到三个拳头擂门,如同闷雷在走廊里回荡。
那扇要散架的破门和孱弱的姑娘一样,止不住颤抖。
天啊,是那可怕的女人来了!她浑身战栗,捂住快要爆掉的头。
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无数利箭,射向无处躲避的姑娘。
她高中退学,偷偷借高利贷给肝癌晚期的养母治病,她想留住这世间唯一的亲人。
然而养母含泪去了天堂。
为了还债,她做过各种苦工,也被传销骗过。
广东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三校2024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人类早期,在文明初期,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
当时的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
但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大致相同的河流为什么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②这里需要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
地理环境“决定”了什么?“决定”到什么程度?其实,被“决定”的是一个上限或下限,超过或突破极限当然不可能,但是在这个极限之内,人可以有相对无限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
如约旦河的供水量是有极限的,开发粗放的耗水农业只能维持有限的农田,以色列人用暗渠管道取代明渠水沟,以喷灌取代漫灌,同样的水量就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
而且,人可以通过利用新的可利用资源,发现新的地理空间来突破这个极限。
③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与河流互动。
人类与河流不同形式或程度的互动,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塑造文明形态。
在人类早期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掌握全面的、准确的地理信息,对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也难以做出完全自觉、自主、理性的选择。
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完全有意识发展的结果。
因此,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④首先,自然环境的变迁。
河流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其自身的规律。
广东省三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三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见证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的文化载体。
与西方拼音文字不同,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都在文字里,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富含底蕴的文化史。
汉字的基本构造元素是笔画与部首,它的点、横、竖、撇、捺、提、折、钩释放了汉字之源,传递了汉字之理,也展示了汉字之美。
这些构成汉字的笔画与部首,就是中华基因的密码。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既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教育的基石。
汉字,使中华文化。
遗憾的是,随着信息化的到来,现在不少人已没有耐心去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曾经在古人眼中的汉字,在现代人眼中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化作了电脑键盘上的排列组合。
随着青少年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书写的水平却在退步,甚至于针对一些人来说,用笔书写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学生对那些珠圆玉润、栩栩如生的汉字也不再能产生亲近感。
因此,如何传承汉字艺术,弘扬汉字文化,提升汉字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使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生命力蕴藏绵延不绝形神兼备B.生命力孕育绵延不断形质兼美C.生存力蕴藏绵延不绝形神兼备D.生存力孕育绵延不断形质兼美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青少年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书写的水平却在退化,甚至针对一些人来说,用笔书写机会也越来越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卷(2007.8)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必考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模.棱摹.拟落寞.莫.逆之交顶礼膜.拜B.扉.页菲.薄斐.然匪.夷所思蜚.短流长C.诋.毁底.蕴邸.所低.首下心砥.柱中流D.搁.浅奶酪.贿赂.洛.阳纸贵一丘之貉.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D.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私自充斥B.监控擅自充斥C.监测擅自充溢D.监控私自充溢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我国的出口棉布受各国顾客欢迎。
B.我们不能把开会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准。
C.一辆越野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疾驰。
D.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而成的。
文言文阅读。
蛴对(明)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囋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蚊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人。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絪緼二气,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若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可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本文有删节) [注]:①翣(shà):扇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B.尔不谨,蹇帷而.放之人。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帷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
本文借用“对”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入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9分,每题3分)(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3分)译文:(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译文:(3)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3分)译文:10.阅读郑谷《菊》一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2分)(2)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
(4分)1 1. 根据所提示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相关课文的原句。
(6分)[四选三](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况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演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与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古《登飞来峰》)(4)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必考)(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
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
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
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
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
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
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
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
”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
”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
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
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
”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
“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
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
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
”(《诗人玉屑》卷六引)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
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
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
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
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
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12.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得意忘象”之趣。
B.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一般注意了从描摹客观自然而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
C.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注意欣赏和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特有的韵味。
D.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领会诗人所创设的一种艺术意境以及言外之意。
13.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指作者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B.一些追求诗品意境的诗人往往善于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寄托在对外物描绘的形象之中。
C.引用陈子昂、宋徽宗的咏花诗是为了举例说明古代咏花诗词大多只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
D.咏花诗词常以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象征或寄托,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14. 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A.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是历代文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