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习题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 温度B. 压力C. 催化剂D. 反应物浓度答案:C2.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B. 向增强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无法预测答案:A二、填空题1. 化学平衡的移动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催化剂2.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将向能够___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答案:减弱三、简答题1. 描述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答案: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会向生成更多产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减少系统对浓度变化的响应。
2.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答案: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它并不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因此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浓度保持不变,它只是加速了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3 mol/L。
如果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2 mol/L,计算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答案:根据反应方程式,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1 - 0.2/2 = 0.05mol/L,氢气的浓度为0.3 - 3*(0.2/2) = 0.15 mol/L。
(完整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练习及答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1)2H 2+O 2=====点燃 2H 2O 和2H 2O=====电解2H 2↑+O 2↑是可逆反应( )(2)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 (3)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4)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N 2、3 mol H 2和2 mol NH 3,当反应达平衡时,两平衡状态相同( )(5)只要v (正)增大,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6)不论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容器,加入稀有气体,平衡皆发生移动( ) (7)起始加入原料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各种原料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 (8)通过改变一个条件使某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一定增大( )(9)若平衡发生移动,则v 正和v 逆一定改变,同理v 正、v 逆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 (10)对于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体系内的压强,平衡不一定移动( ) 2.对于可逆反应M +2N Q 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M 、N 、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反应已经停止 C .M 、N 全部生成QD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E .v 正(M)=v 逆(N)F .v 正(M)=v 逆(Q)3.一定条件下C(s)+H 2O(g)CO(g)+H 2(g) ΔH >0,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 (1)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2)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3)充入水蒸气,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4)加入碳,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5)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一、单选题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AB.BC.CD.D2.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左球气体颜色加烧瓶中冒气泡, 测得ΔH为ΔH、ΔH H与O的体积比约3.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H2S 水溶液中加入N aOH 有利于S2-增多B.过氧化氢分解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4.下列不能能用勒夏特烈原理解释的是( ) A .对2HI====H 2+I 2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B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 2+H 2O===HBr+HBrO ,当加入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C .反应2NO+2CO===2CO 2+N 2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D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B .高温,使2N 和2H 转化为更多的3NH (△H <0) C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 .增大压强,有利于2SO 和2O 反应生成3SO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A):n (B):n (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C,则( ) A.平衡不移动B.再次达到平衡时,n (A):n (B):n (C)仍为2:2:1C.再次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增大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 2转化为SO 3的速率④硫酸工业中,增大O 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 2的转化率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8.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c C(g)+d D(g)达到平衡时,B 的浓度为0.6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达新平衡时B 的浓度降为0.3mol/L 。
(完整版)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化学平衡移动专项练习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如图所示R%是R的体积分数,t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为气体B.正反应吸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C.正反应放热,L为气体D.正反应放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2.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 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3.(2009·四川理综,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 nY(g) ΔH=Q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 2 41001.00 0.750.53200 1.20 0.900.63300 1.30 1.000.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 B(g) c C(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ø表示体积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Ⅰ: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反应Ⅱ:此反应的ΔH<0,且T1<T2C.反应Ⅲ:ΔH>0且T2>T1或ΔH<0且T2<T1D.反应Ⅳ:T1<T2,则该反应不易自发进行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C的百分含量增加D.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不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再次达平衡的依据6.(2009·全国理综Ⅰ,13)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7.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如图所示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mL NO。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1)一、选择题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5.对平衡CO 2(g)CO2(aq) △H= -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着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7.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8.对于可逆反应2A2(g)+B2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9.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2气体,重新达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精讲例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浓度、温度、压强等客观因素对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使V 正≠正≠V V 逆,原平衡状态发生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一、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一、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例1、某温度下,反应N 2O 4=2NO 2-Q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是A 、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B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O 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 2O 4,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D 、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 分析:分析:A A 、B 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C C 、D 是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判断而设置的选项,速率变化与平衡移动是测试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分析中要加以区分。
A 、体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体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所以无论正反所以无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 B 、体积不变时增加NO 2的瞬间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生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
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
C C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 2O 4再度平衡,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各物质浓度均增大,颜色一定加深。
再度平衡,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各物质浓度均增大,颜色一定加深。
D D 、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正反应)方向移动,颜色一定加深。
答案:答案:B B 例2、右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压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变(先降压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均为气体分析:分析:通过降温线处通过降温线处V 正>V 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而得知正进而得知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平衡移动专项练习

化学平衡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H2(g)+I2(g)2HI(g)ΔH>0,要使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降温、减压B.降温、加压C.升温、加压D.升温、减压3.对于可逆反应mA(g)+nB pC(g)+qD(其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rn+n)一定等于(p+q)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物质D.若B是气体,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一定增大4.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5.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C.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6.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ΔH=-268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3的产率提高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7.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2.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正反应吸热)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D.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e,再达平衡时颜色不变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 ) 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
4.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 A(g)+n B(g)p C(g)+q 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a mol·L-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1·min-1,C物质的量浓度增加2a/3 mol·L-1,这时若增大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后达到平衡。
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 ) A.a=2 B.a=1
C.a=3 D.无法确定a的值
6.恒温下,反应a X(g)b Y(g)+c 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mol·L-1增大到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 B.a<b+c
C.a=b+c D.a=b=c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
D.a>b
8.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 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
[能力提升]
9.现有m A(s)+n B(g)q 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
平
衡时,B的体积分数φ(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该反应
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m+n<q
B.n>q
C.x点的混合物中v正<v逆
D.x点比y点的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小
10.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0。
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X与Y两条曲线中,Y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点
C.25~30 min内用NO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mol·L-1·min-1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N2O4的浓度
1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 A+n B p 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C(s)高温2CO(g) 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O2)__________。
(3)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____。
13.在10 ℃和2×105 Pa的条件下,反应a A(g)d D(g)+e E(g)建立平衡后,再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
压强(Pa)2×1055×1051×106
浓度(mol·L-1)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5×105 Pa增加到1×106 Pa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NO)(mol)
(1)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逆=2v(O2)正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3)能够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增大O2的浓度
[拓展探究]
15.反应A(s)+D(g)E(g) ΔH<0,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形如图所示。
时刻时间可能采取的
人为措施
体系中平衡
移动方向
3
3~4 5
5~6 7
答案
1.B 2.B 3.C 4.A 7.C 8.D 9.D 10.D
11.(1)m+n<p(2)固或液(3)逆反应方向
12.(1)不移动不变(2)向左移动增大(3)不移动不变
13.(1)左D浓度增大的倍数小于压强增大的倍数
(2)右D浓度增大的倍数大于压强增大的倍数,此时压强增大可能使E液化,使生成
物的气体体积减小
14.(1)b (2)b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