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知识点讲解
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原理

平衡状态
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 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 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
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但 不为零。此时,反应并未停止,而是以一定的速 度在动态平衡中持续进行。
通过检测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化学平衡状态,可以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平衡与生命过程
生物代谢
酶促反应
药物作用机制
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许多 化学平衡,这些平衡的维持对 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 重要。例如,酸碱平衡、离子 平衡等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环境 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酶促反应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 的重要部分,这些反应通常在 化学平衡状态下进行。通过研 究酶促反应的化学平衡,有助 于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和生 理功能。
02
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当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时,平衡将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具体来说,如果改变温度、压力或浓 度等条件,平衡将向着使这些条件恢 复原状的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的方向
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少反应物浓度的方向 移动,即正向移动。
如果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少生成物浓度的方向 移动,即逆向移动。
化学平衡和平衡 移动原理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平衡移动原理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值。它反映了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1)概念:在□01相同条件下,既能向□02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03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2)符号:可逆反应用“”符号,而不用“===”表示。
(3)特点:在□04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05同时进行,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06小于100%。
2.化学平衡的建立(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07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分数保持□08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3)化学平衡的特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造成了v正≠v逆,其具体情况如下:①v正□01>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v正□02=v逆,平衡不移动。
③v正□03<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①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04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②具体应用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2H2O电解点燃2H2↑+O2↑为可逆反应。
(×)错因: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才是可逆反应。
(2)恒温恒容下,反应A(g)+B(g)C(g)+D(g)体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错因: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为定值,恒温、恒容时,无论反应是否达平衡,其压强均不变。
(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停止了,不再反应了。
(×)错因: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并没有停止。
(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若每消耗1 mol O2,同时生成2 mol SO2,则平衡正向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及化学平衡

注意: ⑪改变浓度一般通过改变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来实现,但是改变该物质的物 质的量不一定改变浓度。 ⑫对于离子反应,只能改变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才能改变平衡。 ⑬对于溶液之间的反应,加入另一种溶液时,要考虑稀释作用对反应速率 及化学平衡的影响。 ⑭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有两种反应物),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会提 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而本身的转化率降低。
⑤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化 学 平 衡 的 移 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图解:
V
′ V正
′ V逆
V
′ V正
′ V逆 V ′ V逆 t ′ V正 t
化学平衡状态及化学平衡移动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与特征
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 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百分含量 保持)不变的状态。
强 调 四 点
条件: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与压强) 对象:可逆反应 本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现象:各组分百分含量(或质量)、浓度 (或体积分数)等保持不变
3、理解
注意: ①是“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这种改变 ②只有单个条件改变,才能应用(多个条件改变就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③勒沙特列原理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如:溶解平衡、电 离平衡等),未平衡状态不能用此来分析
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改变,什么叫减弱?
例: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 (g) 4NO(g)+6H2O(g)在一容器中 达平衡状态,压强为P0,其它条件不 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达平衡时压强为P1,则P0、P1、2P0 的关系为:________。 结论: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知识点总结:
1. 平衡常数(Kc)和平衡表达式:
-平衡常数是表示在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关系,通常用Kc表示。
-平衡表达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写出,每个物质的浓度用方括号表示。
2. 影响平衡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会驱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则会导致反应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增加生成物浓度会导致反应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减少生成物浓度则会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温度:温度升高通常会使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则使反应向放热方向移动。
-压力(对于气体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反应向分子数较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力则会促使反应向分子数较多的方向移动。
3. Le Chatelier原理:
-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下,当外界对系统进行扰动时,系统会通过移动平衡来减小扰动。
- Le Chatelier原理指出,当系统受到温度、浓度或压力等因素
的改变时,系统会通过移动平衡来抵消这种改变。
4. 平衡移动的影响:
-加热反应体系: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吸热反应向前进。
-压缩气体反应体系:增加压强会使平衡向分子数较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则促使平衡向分子数较多的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增加某个物质的浓度会使平衡向相应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减小浓度则导致平衡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5. 平衡移动的时间:
-平衡移动并不是瞬间发生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
具体时间取决于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理解平衡移动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态及其变化非常重要,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并在实际应用中优化反应条件。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超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超全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时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分析如下: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5)在恒容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态物质的浓度时,必然会引起压强的改变,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和物质的转化率、体积分数变化时,应灵活分析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若用α表示物质的转化率,φ表示气体的体积分数,则:①对于A(g)+B(g)C(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加入一定量的A,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B)增大而α(A)减小,φ(B)减小而φ(A)增大。
化学平衡移动规律总结

化学平衡移动规律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化学平衡则是在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平衡位置如何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下面将从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四个方面来总结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
一、温度影响在化学反应中,温度的改变会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速率以及平衡位置。
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增加。
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平衡位置向右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而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平衡位置向左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少。
二、压力影响在气相反应中,压力的改变对平衡位置有一定影响。
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当压力增加时,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浓度较小的一侧移动,以减少压力。
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摩尔数相等的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会影响平衡位置。
而对于摩尔数不相等的反应,压力的增加会使平衡位置向摩尔数较小的一侧移动。
三、浓度影响在溶液中的反应中,溶液浓度的改变会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
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当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浓度较小的一侧移动,以减少浓度差。
而当浓度减少时,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浓度较大的一侧移动,以增加浓度差。
四、催化剂影响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参与反应。
催化剂的加入不会改变平衡位置,因为它同样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速率。
催化剂提供了一个更低的活化能路径,使反应更容易进行,但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浓度来实现。
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当这些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位置会向着减少影响的一侧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平衡位置。
这些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总结3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状态1. 定义:在 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各物质的浓度保持 的状态。
2. 特征:“动”—— “等”—— “逆”——“定”—— “变”——3.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2. 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正、逆反应速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3. 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1)反应速率从V 正 = V 逆 → V ’正 ≠ V ’逆→V ’’正 = V ’’逆;(2)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由保持一定 → 发生改变 → 再次保持一定。
4.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1)若改变外界条件,引起V 正 > V 逆,则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2)若改变外界条件,引起V 正 < V 逆,则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3)若改变外界条件,引起V 正和V 逆 都同等程度发生变化,则化学平衡向 移动。
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速率变化V逆瞬间不变,后增大V逆瞬间不变,后减小V正瞬间不变,后增大V正瞬间不变,后减小v-t图像规律总结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二)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化学平衡aA(g) + bB(g) ⇌ cC(g) + dD(g)a +b >c+daA(g) + bB(g) ⇌ cC(g) + dD(g)a +b <c+daA(g) + bB(g) ⇌ cC(g) + dD(g)a +b = c+d体系压强变化增大压强减小压强增大压强减小压强增大压强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变化V正、V逆同时增大;且V’正>V’逆V正、V逆同时减小;且V’正<V’逆V正、V逆同时增大;且V’正<V’逆V正、V逆同时减小;且V’正>V’逆V正、V逆同时增大;且V’正=V’逆V正、V逆同时减小;且V’正=V’逆平衡移动方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移动不移动不移动v-t 图像规律总结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方向移动。
第25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考点精讲)-高考化学一轮提分策略

第25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
(2)建立(3)平衡特点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1)动态标志:v正=v逆≠0①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②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
如a A+b B c C+d D,v正(A)v逆(B)=ab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①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
③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
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物理量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题组一“极端转化”确定各物质的量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答案A2.(2019·长沙一中月考)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答案D解析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之比亦为1∶3,故c1∶c2=1∶3,A、C不正确;平衡时Y生成表示逆反应速率,Z生成表示正反应速率且v生成(Y)∶v生成(Z)应为3∶2,B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c1<0.14 mol·L-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1)“逆向相等”:反应速率必须一个是正反应的速率,一个是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答案] C
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X(g)
Y(g) + Z(s) , 以 下 不 能 说 明 该 反 应 达 到 化 学 平 衡 状 态 的 是
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 移动
◆考纲考情快报◆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5年20考)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5年33考)
(2)特点:三同一小。 ①三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c.反应物与生成 物同时存在。 ②一小:任一相组同分的转化率都 小于 正100%。 (3)表逆示方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用“ ”表示。
(2)等价标志: 以 mA(g)+nB(g)
pC(g)+qD(g)为例:
类型Βιβλιοθήκη 判断依据混合物体 系中各成 分的含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 数一定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状态
平衡 平衡 平衡
类型
判断依据
平衡状态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m mol A,同时生成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3)特征:
[命题考查层]
命题
2.化学平衡状态
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1.两方法——逆向相等2.化学平衡状、态 变量不变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mol D,二者变化均表示 v(逆)
平衡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典题示例] 1.(2016·山东青岛一模,13)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A(g)+B(g) C(s) ΔH<0,按照不同配比充入 A、B, 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A、B 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4 B.c 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C.若 c 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 T℃ D.T℃时,直线 cd 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
[解析] T℃时以 a 点计算,K=cA1·cB=41·1=0.25,错误;c 点达到平衡,需要降低 A、B 浓度,反应向正方向进行,B 错误;若 c 点为平衡点,需要增大 A、B 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容器内的温度 高于 T℃,C 正确;T℃时,直线 cd 上 d 点为平衡状态,其他点均 为非平衡状态,D 错误。
(2)建立过程:
相等
不再改变
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 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m mol A,即 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n mol B,同时生成 p 正、逆反 mol C,则 v(正)不一定等于 v(逆) 应速率的 ③v(A)∶v(B)∶v(C)∶v(D)=m∶n∶p∶q, 关系 v(正)不一定等于 v(逆)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B,同时消耗 g
逆反应的速率,且经过换算后同一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
率相等。
(2)“变量不变”: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当不变 时为平衡状态;一个随反应的进行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是否是
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2.两标志——本质标志、等价标志 (1)本质标志: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 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