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与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化学培优测试(四)1.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C.N2O42NO2D.6NO+4NH35N2+3H2O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
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情况配比为开始浓度,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A、4molA+2molB?B、2molA+1molB+3molC+1molD?C、3molC+1molD+1molB?D、3molC+1molD?E、1molA+0.5molB+1.5molC+0.5molD?3.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6.(双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 温度B. 压力C. 催化剂D. 反应物浓度答案:C2.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B. 向增强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无法预测答案:A二、填空题1. 化学平衡的移动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催化剂2.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将向能够___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答案:减弱三、简答题1. 描述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答案: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会向生成更多产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减少系统对浓度变化的响应。
2.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答案: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它并不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因此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浓度保持不变,它只是加速了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3 mol/L。
如果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2 mol/L,计算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答案:根据反应方程式,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1 - 0.2/2 = 0.05mol/L,氢气的浓度为0.3 - 3*(0.2/2) = 0.15 mol/L。
化学平衡移动测习题(含答案)

精心整理高二上学期化学培优测试(四)1.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C2.,达到A、B、C、D、E、3A4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为x %;若再充入1molN 2O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 2的体积分数为y %,则x 和y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x >yB .x =yC .x <yD .不能确定6.(双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 2(g)+Br 2(g)2HBr(g)+Q ;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A 7)pCA C 8.W(s);AC 92SO 2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 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 的是() A .1molSO 2+1molO 2+1molSO 3 B .4molSO 2+1molO 2C .2molSO 2+1molO 2+2molSO 3D .2molSO 2+1molO 210.在淀粉-KI-K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 2(aq)+I-(aq)I(aq)的ΔH>0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I)减小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911.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 的转化率为()A12AB a∶b CD13AA14.反应:PCl5(g)2PCl3(g)+C12(g)①2HI(g)H2(g)+I2(g)②8NO2(g)N2O+3N2O5③在一定条件下。
化学平衡移动精讲例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浓度、温度、压强等客观因素对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使V 正≠正≠V V 逆,原平衡状态发生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一、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一、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例1、某温度下,反应N 2O 4=2NO 2-Q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是A 、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B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O 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 2O 4,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D 、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 分析:分析:A A 、B 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C C 、D 是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判断而设置的选项,速率变化与平衡移动是测试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分析中要加以区分。
A 、体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体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所以无论正反所以无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 B 、体积不变时增加NO 2的瞬间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生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
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
C C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 2O 4再度平衡,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各物质浓度均增大,颜色一定加深。
再度平衡,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各物质浓度均增大,颜色一定加深。
D D 、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正反应)方向移动,颜色一定加深。
答案:答案:B B 例2、右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压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变(先降压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均为气体分析:分析:通过降温线处通过降温线处V 正>V 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而得知正进而得知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新)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化学平衡1、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 ②X 、Y 、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 ,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反应:FeCl 3+3KSCN Fe(SCN)3+3KCl 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下列固体,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的是( )A.KSCNB.KClC.KOHD.FeCl 3 3.一定温度下,反应C(s)+H 2O(g)CO(g)+H 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①增加C 的物质的量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O(g)CO(g)+H 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3H 2(g)2NH 3(g),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2NO 2(g)(红棕色)N 2O 4(g)(无色)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 2(g)+I 2(g)2HI(g)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 3+3KSCNFe(SCN)3(红色)+3KCl ,在平衡后,加少量KCl ,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 2+3H 22NH 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 2,平衡左移6.已知: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 ΔH <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增压C.升温减压 D.降温减压 7.对于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c 4H 2·c Fe 3O 4c 3Fe ·c 4H 2OB.K =c 4H 2c 4H 2OC.增大c (H 2O)或减小c (H 2),会使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8.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9.将4 mol SO2与2 mol O2放入4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SO2+O22SO3,测得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5 mol·L-1。
化学平衡移动专项练习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 L,如图所示是R的体积分数,t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为气体B.正反应吸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C.正反应放热,L为气体D.正反应放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2.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X和1 Y进行反应:2X(g)+Y(g) 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3.(2009·四川理综,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g) (g) ΔH=Q。
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241001.00.750.532001.20.90.633001.31.0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g)+(g) (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ø表示体积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Ⅰ: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反应Ⅱ:此反应的ΔH<0,且T1<T2C.反应Ⅲ:ΔH>0且T2>T1或ΔH<0且T2<T1D.反应Ⅳ:T1<T2,则该反应不易自发进行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3B(g)2C(g) 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C的百分含量增加D.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不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再次达平衡的依据6.(2009·全国理综Ⅰ,13)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 ΔH<0,在某温度时气体体c (Y) 温度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 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7.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如图所示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C.N2O42NO2D.6NO+4NH35N2+3H2O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B.4 mol SO2+1 mol O2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D.2 mol SO2+1 mol O2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A.67% B.50%C.25% D.5%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l mol D.均减小1 mol16.反应:PCl5g 2PCl3g+C12g ①2HIg H2g+I2g ②8NO2g N2O+3N2O5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 .均不变B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C .均增大D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17.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 2g+O 2g2SO 3g ; H= 197 kJ/mo1.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 如下表所列:容器 SO 2mo1 O 2mod N 2mo1 QkJ 甲 2 l 0 Q 1 乙 l 0.5 0 Q 2 丙l0.5lQ 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 3气体放热98.5 KjB .在上述条件下每摩尔O 2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C .Q l =2Q 2=2Q 3=197D .2Q 2=2Q 3<Q 1<1971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 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A ∶nB ∶nC=2∶2∶l..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平衡不发生移动C .C 的体积分数减小D .C 的体积分数不变 19.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 H 223+29243NH kJ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 变化的是ABCD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n 随反应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21.已知反应mA g nB g ()()+xC g yD g ()()+;A 的转化率R A 与p 、T 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正反应吸热;m n x y +>+B .正反应吸热;m n x y +<+C .正反应放热,m n x y +>+D .正反应放热;m n x y +<+2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气+N 气R 气+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 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L 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 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L 是固体或液体 23.已知可逆反应aA + bB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T 1 ;T 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W + 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 、Y 、W 、Z 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W 、Z 均为气体;X 、Y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B .X 、Y 均为气体;W 、Z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C.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D.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25.已知:Cs+CO2g 2COg;△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
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D.2 mol SO2+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A.67% B.50%C.25% D.5%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
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
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
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
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 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l mol D.均减小1 mol
16.反应:PCl5(g) 2PCl3(g)+C12(g) ①
2HI(g) H2(g)+I2(g) ②
8NO2(g) N2O+3N2O5③
在一定条件下。
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 %,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
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 )
A .均不变
B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C .均增大
D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17.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 2(g)+O 2(g)
2SO 3(g);∆H= -197 kJ/mo1.现有容积相
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 3气体放热98.5 Kj
B .在上述条件下每摩尔O 2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C .Q l =2Q 2=2Q 3=197
D .2Q 2=2Q 3<Q 1<197
1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A)∶n(B) ∶n(C)=2∶2∶l 。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C ,则 ( )
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平衡不发生移动
C .C 的体积分数减小
D .C 的体积分数不变 19.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 H 223+
29243NH kJ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
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是 ( )
A B C D
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21.已知反应mA g nB g
+,A的转化率R
()()
()()
+xC g yD g
与p、T的关系如图,
A
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正反应吸热,m n x y
+>+
B.正反应吸热,m n x y
+<+
+>+
C.正反应放热,m n x y
D.正反应放热,m n x y
+<+
2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R(气)+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23.已知可逆反应aA + bB
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在T 1 ;T 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
W + Z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
率(v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对X 、Y 、W 、Z 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W 、Z 均为气体,X 、Y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B .X 、Y 均为气体,W 、Z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C .X 、Y 或W 、Z 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
D .X 、Y 均为气体,W 、Z 均为液体或固体
25.已知:C(s)+CO 2(g)
2CO(g);△H >0。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
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 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