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技巧总结

合集下载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演示文稿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演示文稿

P21
图 2-3-3-11
A.图Ⅰ、Ⅱ和Ⅲ均使用了催化剂
B.图Ⅰ中甲最快到达平衡
答案:D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 较低
D.图Ⅲ中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最高
练习本P18: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3.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
D +Q(Q>0)的正确图像为( )
2C(g)
【配对训练】
2.下图中,表示 2A(g)+B(g) 应)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
答案:A
3.某课题小组研究固定容积下反应 A(g)+2B(g) C(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某一条件,记录数据 并绘出图 2-3-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
)
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 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
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t0时加入了催化剂
)
C
B.t0时减小了容器的体积
C.t0时升高了温度
D.t0时向容器(容积不变) 中再通入一定量的Z
7.可逆反应mA(g) nB(g)+pC(s)+Q,温 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 合图中的两个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 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由于v正、v逆均有不同程
v正
度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 的因素可能是 a.升高温度
衡移动t1 的因素t2 是 t
b.增大压。强此题中引起平 升高温度 。

化学平衡图象解题方法

化学平衡图象解题方法

[例2] 下图表示可逆反应: A(g) + B(g) C(g),当增大压强时, 平衡由a点移动到b点,正确的曲线是( B )
[例3] 对于可逆反应 : A(g) + 2B(g) 2C(g);△H>0,下列图像 中正确的是( D )。
[例4] 如图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 2NO2 N2O4 ;△H <O 中,NO2最大转化率与 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上标有A、B、C、D、E 5点, 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ひ(正)>ひ(逆)的点 B 是( ) (A) A 或 E (B) C
t
2、可逆反应aA(g)+ bB(g) dD(g)+eE(g);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与温 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下列空格处 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 > 。 (1)a+b_____e + d; (2) △H___0 A的转 化率 1.01x1023Pt 2.02x1023Pt 3.03x1023Pt T
[例6] 对于反应mA(g)+nB(g) qC(g)有如右 p1<p2 ; 图所示关系,则: p1与p2的关系___________
m+n与q的关系____________ m+n>q ;T1与T2的 T1>T2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5、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 3C(气),下图中甲、 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 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 a 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情况,则___ (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 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 _____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 b 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 ____

三步巧解化学平衡图像!

三步巧解化学平衡图像!

三步巧解化学平衡图像!
解答有关化学平衡的图象题时,
要抓好以下三步:
“一看”、“二想”、“三判断”。

(1)“一看”——看图像:
①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

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

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

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

⑤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

(2)“二想”——想规律:
看清线后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①浓度:增大某物质浓度,其对应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减小某物质浓度,其对应反应速率突然减小。

②压强:增大压强反应速率都突然增大,气体反应物分子数大者增大更多;减小压强反应速率都突然减小,气体反应物分子数大者减小更多。

③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突然增大,吸热反应增大更多;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都突然减小,吸热反应减小更多。

④催化剂: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突然增大,增大程度相等,平衡不移动。

(3)“三判断”:通过对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常用方法为
(1)“先拐先平”: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2)“定一议二”: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你学会了吗?。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 1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1.牢固掌握有关的概念与原理,尤其要注意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讲,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在速度-时间图、转化率-时间图、反应物的含量-浓度图等上如何体现。

要能够画出有关的变化图象。

2.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有关的原理挂钩。

(2)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3)抓住变化趋势,分清正、逆反应,吸、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时,v (吸)>v(放),在速率-时间图上,要注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

例如,升高温度,v(吸)大增,v(放)小增,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渐变。

(4)注意终点。

例如在浓度-时间图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有关原理进行推理判断。

3.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6)定一议二。

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强化训练】:1.如下图所示,反应:X (气)+3Y (气)2Z (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 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2.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 ,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 )的变化如下图,分析可知X ,Y ,Z ,W 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 .Z ,W 为气体,X ,Y 中之一为气体B .Z ,W 中之一为气体,X ,Y 为非气体C .X ,Y ,Z 皆为气体,W 为非气体D .X ,Y 为气体,Z ,W 中之一为气体3.反应mA(固)+nB(气) 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 .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 .化学方程式中n>e+fD .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4.反应aA(g)+bB(g) cC(g);△H=-Q ,生成物C 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 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方程式中的系数和Q 值符合图象的是( )A .a+b<c Q>0 B.a+b>c Q<0 C.a+b<c Q<0 D.a+b=c Q>05.某可逆反应L (s )+G(g) 3R(g); △H>0,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高二化学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高二化学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图像专题1.图像问题解题步骤(1)看懂图像:①看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②看线(即弄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看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义);④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⑤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出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原则 (1)“定一议二”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表示的压强较大。

1. 以速率—时间图像计算平衡浓度例1.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表示的反应速度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的变化浓度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A.2−SaobB.SaobC.SdobD.1−Saob练习1.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 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I2 (aq)+I−(aq)═I−3 (aq)的△H>0B.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 (I 2)大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 时,一定有v 正>v 逆D. 若温度为T 1、T 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2. 以速率-时间图像描述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 例2. 反应A(g)+B(g) C(g);△H<0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速率对时间的曲线为3.以物质的量(浓度)—时间图像描述可逆反应达平衡的过程 例3. 如图表示反应X (g )⇌4Y (g )+Z (g )△H <0,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B. 第6 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C. 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 若降低温度,v 正减小,v 逆增大练习 500℃、20MPa 时,将H 2和N 2置于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1.图像问题解Ifi 步佛 (1)三看两结合① ■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② 看埃(即弄消践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 看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 义); ④ 培合映目中反响方程式:⑤结合II 目中定II 图像中有关■的多少.(2) ■合理运用技巧:技巧二:定一议二。

泉野蜀藉褊布诚#先谖定-M技巧一:先拐先平,数值大(瑚干晰岫It 中) 对于反响 mA(g)+nB(g) = pC(g)+qD(g)稳固提高:L 在密闭容肴中途行以下反响:M (w )+N 值) R0 + 2L.此反响符合下画图像.以下钗述是 正确的选项是 (A) 正反响吸戡,L 是气体 (B) 正650. ▲是固体 (C) 正反响放舟.提气体 (D) 正反响枚际L 是圈体或液体答案:(O伊1:可逆反响mA(s) * nB(gl = c* tt€0)-n )w ・ sea 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WC%)与温J —度(冲压或(0的美脚以下图:以下\// L钮述正确的选项是()L _____4达平衡后.参加供化制用C%最大<»时间B 、达平衡后,假设粗,平衡左8 C*C 、化学方麒中n>HfD 、达平衡后,驹A 的■有利于平衡r/—舶移动厂匕 答案:⑻1 时间A 、 参加催化剂B 、 增大Y 的浓度C 、 降低温度D 、 增大体系压强答案:(A 、D)技巧二:定一议二例2:由可逆反响测绘出图像K 岫时“、 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 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 、 反响物中一定有气体B 、 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 、 正反响一定是放热反响D 、 正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答案:(A 、C)3、如下图,反响:X(气)+3Y (气)=2Z (气): △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p 2)下. 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话技巧一:先拐先平擞值大(多用千时间宙像申〉.备螭麹觥蠢籍器器雅鼎2、颇图所示,图中a 曲线表示X(g)+Y(g) = Z(g*W(g) (△,〔<())的反响过程.假设使a 曲线 变为b 曲线,可专项练习时回R% T r P.z%ioxi (rt>I00XlO'A稳固提高:4、可逆反响mA(s)+nB(g) =pC(g): AH<0,在一定温度下B 的百分含星与压强的关系如 图所示,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m+n<pB,B 、n>pX /C 、x 点的状态是F Z >V KD 、'点比y 点的反响速度慢1答案:(C 、D) Pl 压强典型图像(一):V ・t 图像体系中(正反响为放殡反区)下密是臬 州段反响W 与反幌岫眦美"・潴以下何成 (DttrT«tt4>nwHfifi 0〜tp q 〜q 、t 3^t 4、q 〜 ⑵t h tj. 5如体系中 分鞍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上升高温度,":使用俗化服 .诚小体系压强 (3) FWMWS 中.K 的ft**MKCA. 0〜"R. ”〜tj答案:(A)5、以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响2N(M)"・2NO 2(AH>0)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湿度的关系曲线。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1、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A、降温 B、加压 C、浓度减小
2、该反应正向是:啊
(吸、放)热反应。
啊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减小)的反应。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转
T1
化 率
T2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
低压强时,画出化相学平关衡图像的专题v超详–细版t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 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v正
由于v正、v逆均有不 同程度的增大, 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 a. 升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 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图象中 线的斜率。
⑤先拐先平,数值大。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 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高、 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 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例如做等温线、等压线。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的 转
P1
化 率
P2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

反 v′ (正) 平衡态Ⅱ 应 v ( 正) 速 平衡态Ⅰ v (逆) ′ 率
v ( 逆)
0
反应时间
练习:反应N2(g)+3H2(g) 2NH3(g) △H<0 在某 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如图,则图 中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 D ) ,氨的百分含量 最高的时间段是( A ) A.t0-t1 B.t2-t3 C.t3-t4 D. t5-t6
压强:增压都增大,大者变更大,减压都减小,大者变更小 催化剂:一加一样大,平衡不移动,平衡时间短
第四类:速率--时间图象(V-t图象)
例:判断下列图象中时间t2时可能发生了哪一种变 化? 并分析平衡移动情况。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 升高温度 平衡正向移动 加催化剂 平衡不移动
A
B
C
练习: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 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 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B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P1 ___P > 2
P2
加压
m+n____p+q
看图技巧: 运用“先拐先 平,数值大” 原则
<
A2 A1
P1
时间
0
t1
t2
练习:
温度一定,压强分别为 P1和P2时,反应体系 X(s)+2Y(g) nZ(g) 中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时 间的关系如图2-27所 示,由此可知( A )。 A、P1>p2,n>2 B、P1>P2,n<2 C、P1<P2,n<2 D、P1<P2,n>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一、速度-时间图:可用于: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练习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 二= 图所示。

据此分析 X 、Y 、W 、Z 的聚集状态是A. Z 、W 均为气态,X 、Y 中有一种为气体B. 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X 、Y 均为气体C. X 、Y 、Z 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平衡向 ______ 方向移动。

v2、t ltl t2v 正tl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 (升高或降低), 平衡向 ______ 反应方向移动,t2 * t正反应是 ____________ 热反应。

练习1、对于反应A(g)+3B(g) ,• 2C(g)+D(g)(正反应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 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由于v 正、v 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 可能是 ___此题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练习 2、对于 mA (界nB(g)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右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或减小),平衡向 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向移动, m+n ___ (>、 <、 (增大=)p+q。

练习 3、对于反应 mA(g)+nB(g) , * pC(g)+qD(g)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 tl 时的改变原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tlt2tv 正=v 逆1、v 正 v 逆t 2Iv 正 v 逆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向 ______ 方向移动。

例 3、v 逆v 逆 v 正:v 正v 逆° ttlD. X 、Y 均为气体,Z 、W 皆为非气体练习5、如图所示,合成氨反应:N 2 (g ) + 3H 2 ( g )2NH 3 (g ) △ H V 0。

在某一时间段t °〜t 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 t l 〜t 2时间段是改变的 条件使平衡向 方向移动;t 4〜t 5时间段是改变的 条件使平衡 向 方向移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过程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题方法及思路(1) 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 ),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 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2) 想规律:根据图像信息,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可逆反应的特征:吸热还是放热,体 积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

⑶作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练习2、右图所示为800 C 时A 、B 、C 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A 是反应物B .前2 min A 的分解速率为 0. 1 mol L -1 min -1 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反应的方程式为:2A (g)2 B(g) + C(g)练习3、将5 mol O 2在高温下放电,经过时间 t 后建立了302 —^ 203的平衡体系,已知02的转化率为20%,下列浓度(c)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4时可用于: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三、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m+n ) (p+q )练习1、可逆反应 mA(s)+nB(g)分数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 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 的质量分数增大 (B) 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大A 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D) 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 n > p+q2z(g) △ H t2s 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

到 t3s 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 增大了 x 或y 的浓度 B. 使用了催化剂 C •增大了反应体系的压强 D.升高了反应体系的温度t2s 到(298K )v 0,若反应开始经t1s 后达到平衡,又经 t3s时又达到平衡。

如图所示,试分析从pC(g)+qD(g)。

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质量-T1ft对于可逆反应 A(g)+2B(g) :=^ 2Q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图象中正确的练习3、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 + nB(g) =士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在不同反 应时间t 时,温度T 和压强p 与反应物B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M (B)]的关系曲线,由 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 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 w(C)和反应时间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 无催化剂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A . T1 v T2, p1> p2.B . T1 > T2, pl v p2,C . T1 v T2, p1> p2,D . T1 > T2, pl v p2, m + n > p ,放热反应 m + n > p ,吸热反应 m + n v p ,放热反应 m + n v p ,吸热反应练习2、 A(g) + B(g)弓=亠xC(g)的生成物C 在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后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原因______ ;(3) 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4) 是 ______ (填“吸”或“放”)热反应,(5) 化学计量数x的值 ________ 。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例1、对于反应mA(g)+nB(g) 1==^ pC(g)+qD(g)正反应1.01*ip7pa m+n 1.01*10 6Pa -1.01*10 5Pa率T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 + n>p + qB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 n <p+ 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 n >p+ qD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 + n<p + q练习2、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 :2R(g); △ H > 0,则图中Y轴是指()A. 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 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C. G的转化率D. L的转化率速率一温度(压强)图以2SO2(g) + 02(g) =2SO3 (g);△ H V 0 为例,v-T图3第一类第二类v-P图第一类第二类正反应m+n _* P热八、、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v—t(P)图如图所示:A的转比率A500 C十200 CK ID h Po10'Pa正反应 ____ 热练习1、有一化学平衡::练习、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的影响及方程式的系数的关系的知识。

对于可逆反应:2M(g)+N(g) 竺二2P (g) △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T(",■nk物质M的转化率研死六、其他图像[例1]可 与压强的'逆反应:关系如图所: 旳Am"s 缢B(g) 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C(g) ; △ H<0,在一定温度下L B 的转化率 ” )。

(双选)/ A.m+n B.n > p C.x 点 的状态是;V 时冋 D.x 点 比y 点的反 十丫轉休系增丿川Z 二XJ正> v 逆 *________ \工农的塑问 应速度慢Hr ft 齐iUf 反応I’內彫响 练习、右 度变化关 系曲线图,图中有 定时,反应 A 、B 、 r ijfr > C 、D 、E 五点, F 压 _______ ____''2NO 2;A H< 0中NOh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 ° 刑 twj 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大 于V 逆的点是( A . B 和 C B.A 和 E C.E 作业 D.C 1、对于可逆反应 N2(g) + 3H2(g) = 2NH3(g)△ H v 0,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2、反应C(s) + C02(g) == 2C0(g) △ H = + 172.5 kJ • mol—1,描述平衡体系的物理量y随温度或压强(用x表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x表示温度,y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2的转化率D. x表示温度,y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体积分数3、将1 mol I2(g)和2 mol H2置于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12(g) + H2(g) 2HI(g) △ H v 0,并达到平衡。

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曲线H所示。

(1)达到平衡时,1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I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川所示。

则甲条件可能是,乙条件可能是(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正催化剂)A . x表示压强, y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2的转化率B. x表示压强, y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