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突破方法

1.解题步骤

2.解题技巧

(1)先拐先平

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2)定一议二

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3)三步分析法

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3.分类突破

突破点1(1)速率—时间图像“断点”分析

当可逆反应达到一种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即出现“断点”。根据“断点”前后的速

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如图,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2)常见含“断点”的速率变化图像分析

(2018·合肥市质检一)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2R(g)Δ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刻的v(正)小于t2时刻的v(正)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

C.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相等

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解析恒温恒压下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再次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根据等效平衡原理,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B项正确;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v(正)=v(逆),而t2时刻加R,体积增大,v(正)瞬间减小,v(逆)瞬间增大,故t1时刻的v(正)大于t2时刻的v(正),A项错误;Ⅰ、

Ⅱ两过程达到的平衡等效,M的体积分数相等,C项正确;Ⅰ、Ⅱ两过程的温度相同,则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D项正确。

答案 A

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Δ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O~t1:v正=v ;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

答案 C

解析分析时要注意改变条件瞬间v正、v逆的变化。增加O2的浓度,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A正确;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B正确;升高温度,v正、v逆都瞬间增大,C错误;加入催化剂,v

正、v逆同时同倍数增大,D正确。

突破点2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

将物质的量(或浓度)减少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将物质的量(或浓度)增加的物质作为产物;依据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一定等于方程式系数比来确定化学方程式。如: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前2 min内v(X)=0.075 mol·L-1·min-1。

(2018·郑州市质检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反应N2(g)+O2(g)2NO(g)。2000 K时,向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O2发生上述反应,各组分体积分数(φ)的变化如图所示。

N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解析设起始时N2、O2均为a mol,平衡建立过程中N2转化x mol,则平衡

=0.6,解得x=0.6a,故N2的平时N2、O2均为(a-x) mol,NO为2x mol,则2x

2a

衡转化率为0.6a

a×100%=60%。

答案60%

(全国卷Ⅱ)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mol·L-1·s-1。

答案0.0010

解析由题图可知,0~60 s时段,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060 mol·L

-1,v(N2O4)=0.060 mol·L-1

60 s

=0.0010 mol·L-1·s-1。

突破点3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

已知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的转化率α(或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推断温度的高低及反应的热效应或压强的大小及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以a A(g)+b B(g)c C(g)中反应物的转化率αA为例说明]

(1)“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分析反应由开始(起始物质相同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反应条件

的变化。

①若为温度变化引起,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甲中T2>T1。

②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乙中p1>p2。

③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图丙中a使用催化剂。

(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

①图甲中,T2>T1,升高温度,αA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图乙中,p1>p2,增大压强,αA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2018·全国卷Ⅲ节选)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②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目表述,三氯氢硅和水蒸气反应得到(HSiO)2O,方程式为:2SiHCl3+3H2O===(HSiO)2O+6HCl。

(3)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用的时间就越少,所以由图可知,曲线a代表343 K的反应。从图中读出,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的转化率为22%。设初始加入的三氯氢硅的浓度为1 mol·L-1,得到:

2SiHCl3(g)SiH2Cl2(g)+SiCl4(g)

起始

1 0 0

(mol·L-1)

反应

0.22 0.11 0.11

(mol·L-1)

平衡

0.78 0.11 0.11

(mol·L-1)

所以平衡常数K=0.112÷0.782≈0.02。

②温度不变,提高三氯氢硅转化率的方法可以是将产物从体系分离(两边气体体积相等,压强不影响平衡)。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就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改进催化剂)。

答案(1)2SiHCl3+3H2O===(HSiO)2O+6HCl

(3)①220.02②及时移去产物改进催化剂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③大于 1.3

(重庆高考)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a-b

t1mol·L

-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 C

解析依据题中图示,可看出T1>T2,由于T1时X的平衡浓度大,可推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M点与W点比较,X的转化量前者小于后者,故进行

到M点放出的热量应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错误;B项,2v(Y)=v(X)=a-b

-1·min-1,错误;C项,T1>T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M点的正t1mol·L

反应速率v正>W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而W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其逆反应速率v逆′>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正确;D项,恒容时充入X,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错误。

突破点4转化率(或含量)—温度—压强图像

这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以m A(g)+n B(g)x C(g)+q D(g)为例]

m+n>x+q,ΔH>0m+n<x+q,ΔH>0

m+n>x+q,ΔH<0m+n>x+q,ΔH>0

m+n>x+q,ΔH>0m+n<x+q,ΔH<0

(1)“定一议二”原则:可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强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或C的含量)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产物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或C的含量)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ΔH的正、负。

(2018·北京高考改编)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Ⅱ:3SO2(g)+2H2O(g)===2H2SO4(l)+S(g)ΔH=-254 kJ·mol-1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_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

ⅰ.SO2+4I-+4H+===S↓+2I2+2H2O

ⅱ.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

(4)探究ⅰ、ⅱ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ⅰ、ⅱ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横坐标上任取一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可见温度相同时,p2时H2SO4物质的量分数大于p1时;反应Ⅱ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SO4物质的量增加,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p2>p1。

(3)反应Ⅱ的总反应为3SO2+2H2O===2H2SO4+S,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总反应-反应ⅰ)÷2得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4H++SO2-4+2I-。

(4)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多加了0.2 mol·L-1 H2SO4,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

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单独H+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③对比D和A,D中加入KI的浓度小于A,D中多加了I2,反应ⅰ消耗H+

和I-,反应ⅱ中消耗I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ⅱ比反应ⅰ速率快,反应ⅱ产生H+使c(H+)增大,从而使反应ⅰ加快。

答案(2)>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3)SO2SO2-44H+

(4)①0.4②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③反应ⅱ比ⅰ快;D中由反应ⅱ产生的H+使反应ⅰ加快

(2016·四川高考)一定条件下,

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n(H2O)

n(CH4)

=Z,

在恒压下,平衡时φ(CH4)(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Δ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H2O)

n(CH4)

=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答案 A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焓变ΔH>0,A正确;增大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则n(H2O)

n(CH4)

的比值越大,甲烷的体积分数越小,故a<3

起始n(H2O)

n(CH4)

=3,甲烷和水按等物质的量反应,所以到平衡时该比值不是3,C错误;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D错误。

突破点5几种特殊图像

(1)

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A是平衡状态,压强继续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注:交点A之前增大p,只影响正、逆速率,A点之后增大p,既影响速率又影响平衡移动。

(2)

对于化学反应m A(g)+n B(g)p C(g)+q D(g),M点前,表示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始,则v正>v逆;M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增大(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ΔH<0。

(3)

对于化学反应m A(g) +n B(g)p C(g)+q D(g),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

图1中左上方(E点),A%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中的A%,E点必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点v正>v逆;则右下方(F点)v正<v逆。

图2中,左下方(B点)α(A)小于此温度时平衡体系中的α(A),B点必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B点v正>v逆,则A点v正

(2018·江苏高考节选)(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 x反应生成N2。

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 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

应器中反应(装置如图1)。

反应相同时间NO x 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 x 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 x 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4)①NH 3与NO 2的反应为8NH 3+6NO 2=====催化剂

7N 2+12H 2O ,该反应中NH 3中-3价的N 升至0价,NO 2中+4价的N 降至0价,生成7 mol N 2转移24

mol 电子。生成1 mol N 2时转移电子数为247 mol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突破方法 1.解题步骤 2.解题技巧 (1)先拐先平 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2)定一议二 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3)三步分析法 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3.分类突破 突破点1(1)速率—时间图像“断点”分析 当可逆反应达到一种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即出现“断点”。根据“断点”前后的速

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如图,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2)常见含“断点”的速率变化图像分析

(2018·合肥市质检一)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2R(g)Δ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刻的v(正)小于t2时刻的v(正)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 C.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相等 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解析恒温恒压下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再次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根据等效平衡原理,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B项正确;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v(正)=v(逆),而t2时刻加R,体积增大,v(正)瞬间减小,v(逆)瞬间增大,故t1时刻的v(正)大于t2时刻的v(正),A项错误;Ⅰ、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q D v p C v n B v m A v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归纳 一、化学反应速率 ⑴.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 来理解其概念: 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 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 ∶n ∶p ∶q 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注意】 ①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由浓度的单位(mol ·L -1)和时间的单位(s 、min 或h)决定的,可以是mol ·L -1·s -1、mol ·L -1·min -1或mol ·L -1·h -1 ,在计算时要注意保持时间单位的一致性. ②对于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每一种反应物和每一种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虽然得到的数值大小可能不同,但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对于下列反应: mA + nB = pC + qD 有:)(A ν∶)(B ν∶)(C ν∶)(D ν=m ∶n ∶p ∶q 或: ③化学反应速率不取负值而只取正值. ④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不是以同样的速率进行的,因此,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有效碰撞] 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或离子)之间要相互接触并发生碰撞,但并不是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间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类碰撞叫做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 能量较高的、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说明 ①活化分子不一定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在碰撞时必须要有合适的取向才能发生有效碰撞.②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叫做活化分子百分数.当温度一定时,对某一反应而言,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活化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次数越多.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 条件因素(外因) 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除体积),增大压强,即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小.若体积不变,t c v ∆∆=

知识讲解—化学平衡图像(基础)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图像 图像题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这类题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寓于坐标曲线上,简明、直观、形象,易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和推理能力。当某些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或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百分含量、转化率等)就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在图像上,相关的曲线就可能出现渐变(曲线是连续的)或突变(出现"断点")。 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必须抓住化学程式及图像的特点。析图的关键在于对“数”、“形” 、“义” 、“性”的综合思考,其重点是弄清“四点”(起点、交点、转折点、终点)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分析曲线的走向,发现图像隐含的条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一、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 化学平衡图像题,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从知识载体角度看,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①确定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分析反应的特征: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气体体积是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③分清因果,确定始态和终态;必要时可建立中间态以便联系始、终态(等效模型)。 ④关注起点、拐点和终点,分清平台和极值点,比较曲线的斜率,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抓住“先拐先平数值大”。 ⑤控制变量: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⑥最后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归纳: 例:对于反应mA (g)+nB (g)pC (g)+qD (g),若m+n>p+q且ΔH>0。 1.v-t图像 2.v-p(T)图像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

第九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 怀铁一中——刘峪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掌握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一、化学反应速率概念: 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表示方法:v=△c/△t ;2.单位:mol/(L·s);mol/(L·min);mol/L·S。 3.相互关系:4NH 3+5O24NO+6H2O(g),v(NH3)∶v(O2)∶v(NO)∶v(H2O)=4∶5∶4∶6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速率明显不同)。 2.外内: (1)浓度:浓度越大,分子之间距离越短,分子之间碰撞机会增大,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而使压强变化的情况: PV=nRT, P=CRT。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亦然)。 (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 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2.“定”——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一定而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3.“动”——指定化学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4.“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压强、温度等有关)。而与达平衡的过程无关(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具体见表6-1。 五、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应特别注意,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技巧总结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一、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 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 例1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 平衡向 方向移动。 例2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 平衡向 方向移动。 例3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或降低), 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是 热反应。 练习1、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 由于v 正、v 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 可能是 。 练习2、对于mA(g)+nB(g) pC(g)+qD(g), 改变压强时有如右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或减小),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m+n (>、<、 练习3、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原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练习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图所示。据此分析 X 、Y 、W 、Z 的聚集状态是( A. Z 、W 均为气态,X 、Y 中有一种为气体 B. 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X 、Y 均为气体 C. X 、Y 、Z 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 t t t t t t

D. X 、Y 均为气体,Z 、W 皆为非气体 练习5、如图所示,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H <0。在某一时间 段t 0~t 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 。 (2)t 1~t 2时间段是改变的 条件使平衡向 方向 移动;t 4~t 5时间段是改变的 条件使平衡 向 方向移动。 (3)在此过程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解题方法及思路 (1)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2)想规律:根据图像信息,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可逆反应的特征:吸热还是放热,体积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 (3)作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二、浓度 - 时间图: 例、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练习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练习2、右图所示为800 ℃ 时A 、B 、C 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 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A 是反应物 B .前2 min A 的分解速率为0. 1 mol·L -1·min -1 C. 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反应的方程式为:2A (g) 2 B(g) + C(g) 练习3、将5 mol O 2在高温下放电,经过时间t 后建立了 3O 2 2O 3的平衡体系,已知O 2的转化率为20%,下列浓度(c)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t c C A B 3 2 1 A B C t c 0.4 0.3 0.2 0.1

化学平衡图像的解题技巧

化学平衡图像的解题技巧 一、考点知识网络建构 1.解化学平衡图像题三步曲 1看懂图像:看图像要五看;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原点、极值点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推理判断: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根据有关知识规律分析作出判断; 2二个原则 1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一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2定一论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3.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知识规律 1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压强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 2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3同一反应中,末达平衡前,同一段时间间隔内,高温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含量总比低温时生成物含量大;高压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的含量总比低压时生成物的含量大; 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但生成物的浓度、质量分数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加; 4.解答图像类题目的注意事项 1注意物质的转化率与其百分数相反; 2注意图像的形状和走向是否符合给定反应; 3注意图像是否过愿点; 4注意坐标格的数据,也可由它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里的系数,或据此求反应速率; 5注意抓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判断图像正确与否,可加辅助线,常在横坐标上画垂直线为辅助线来判断图像是否合理; 二、常见的平衡图像例析

高考冲刺化学考点总动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考点15《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含解析

题型介绍: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是高考常考题型,一般考查速率(浓度)——时间图像、含量(转化率)—时间—温度(压强)图像、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等。图像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解题过程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图像,然后进行解决。 高考选题: 【四川理综化学】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 【答案】B 【考点定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 解题技巧: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步骤与技巧 1、解题步骤

2、解题技巧 (1)先拐先平 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2)定一议二 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3)三步分析法 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 正、v 逆 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 移动的方向。 高频考点一:浓度(速率)—时间图像 【典例】【山东枣庄三中10月月考】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化学平衡图像题是高考中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高考中,出现某些涉及化学平衡图像试题,可以直接考查学生对观察能力结果的初步加工能力。 解图像题离不开识图、析图和解答。识图是解题的基础,析图是关键,解答是目的。而由于曲线和图形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隐含的,学生必须对观察结果进行加工,才能总结出其中反映出的规律,提取出与考题有关的信息。下面分类归纳各类图像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速率〜时间图 这类图像定性地揭示了反应过程中V (正)、v (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逆、动、等、定、变、同”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解这一类题常分三步: ①看起点 首先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起点应能看出起始加入是只有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还是都有。 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②看变化趋势 要看清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分别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变大”和“变小”、变化后是否仍然相等等情况; ⑴浓度的影响增大反应物浓度,V (正)突变,V (逆)渐变; ⑵温度的影响对于可逆反应,改变温度时,吸热反应的速率受到的影响程度大:升高温度, V (吸)大增,V (放)小增;降低温度,V (吸)大减,V (放)小减; ⑶压强的影响a对于体积可变的气体反应体系,方程式中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大的一侧,其 反应速率受压强的影响程度大。增大压强,V(正)、V (逆)都增大,气体体积之和(系数和)大 的一侧增加倍数大于气体体积之和小的一侧增加的倍数;减小压强,V(正八V (逆)都减小,气 体体积之和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体积之和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 b.对于体积不变的气体反 应体系,改变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会同等程度的改变。 ⑷催化剂的影响使用正(负)催化剂,V(正八V (逆)都增大(减小)且改变量相等。 ③看终点 t1;t3;t4 。 (3)下列时间段中,氨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A . t2 〜t3B. t3 〜t4 C . t4 〜t5D. t5 〜t6 解析:根据速率〜时间图像中速率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1)由V (正)=V (逆)的速率关系,可知,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所以在t o〜t1 , t t3, t3〜t4 , t5〜t6时间段,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2)反应起始时,V (正)=V (逆)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状态。在t i、t3、t4时刻, 速率突变,说明外界条件改变了,引起速率突变。 在t i时刻,其反应速率逐渐变化,且变化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且逆反应速率瞬间不变,故可推测是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 在t3时刻,条件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倍数相同,而合成氨反应前后体积是变化的,故只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在t4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减小后倍数不同,且速率是突变,由于减小后的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不可能是减小压强,只能是降低温度。 (3)在t2〜t6时间段内,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降低温度平衡也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中,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应是改变条件最后的时间段。 答案:(1)t o 〜t i , t2 〜t3, t3 t4, t5 〜t6 (2)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 (3)D 巩固练习: 1 •右图是N2(g)+ 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影响该平衡的 原因是() A.升温,同时加压 E.减压,同时降温 C.增大反应物浓度,并作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2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 + Y ------------------ Z+W, 分清消耗浓度和增生浓度,反应物的消耗浓度与生成物增生浓度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例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N2(g)+ 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如图所示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 。 (2)t i、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如右 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 集状态 为 / ()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 . 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 . 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或G、H进行可逆反 应 a A (g) + b B (g) g G (g) + h H (g)下

题型11 化学反应速率一轮复习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策略-5 -2024版高考化学完全解读含答 案

题型11 突破高考卷题型讲座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策略 1.(2022·全国乙卷·28节选)已知:2H2S(g)S2(g)+2H2(g) ΔH>0在1 373 K、100 kPa反应条件下,对于n(H2S)∶n(Ar)分别为4∶1、1∶1、1∶4、1∶9、1∶19的H2S-Ar 混合气,热分解反应过程中H2S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n(H2S)∶n(Ar)越小,H2S平衡转化率,理由是。 (2)n(H2S)∶n(Ar)=1∶9对应图中曲线,计算其在0~0.1 s之间,H2S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kPa·s-1。 2.(2021·江苏卷·14)NH3与O2作用分别生成N2、NO、N2O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工业尾气中的NH3可通过催化氧化为N2除去。将一定比例NH3、O2和N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NH3的转化率、N2的选择性 [2n 生成 (N2) n 总转化(NH3) ×100%]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NH 3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在175~300℃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出口处氮气、氮氧化物的量均不断增大 C.催化氧化除去尾气中的NH 3 应选择反应温度高于250 ℃ D.高效除去尾气中的NH 3,需研发低温下NH 3 转化率高和N 2 选择性高的催化剂 3.(2022·山东卷·20节选)利用γ-丁内酯(BL)制备1,4-丁二醇(BD),反应过程中伴有生成四氢呋喃(THF)和1-丁醇(BuOH)的副反应,涉及反应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为快速平衡,可认为不受慢反应Ⅱ、Ⅲ的影响;②因反应Ⅰ在高压H2氛围下进行,故H2压强近似等于总压。回答下列问题: (1)以5.0×10-3 mol BL或BD为初始原料,在493 K、3.0×10-3 kPa的高压H2氛围下,分别在恒压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平衡时,以BL为原料,体系向环境放热x kJ;以BD为原料,体系从环境吸热y kJ。x i表示某物种i的物质的量与除H2外其他各物种总物质的量之比,x BL和x BD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实验测得x

高考化学反应图像题的解题方法总结

高考化学反应图像题的解题方法总结 一、离子反应图像 考查知识点:根据图像考查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溶液的成分、离子的共存与推断、计算反应物的量或由离子反应画出相应的图像等。 实质:离子反应图像问题,归根结底,考查的实质仍然是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问题。 1.离子反应图像 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加入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必须按照“强者先行”的原则,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只有当“强”的反应完后,“弱”的才能发生反应。 2.离子共存及离子计算图像 离子共存图像要谨防离子共存的陷阱,特别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和隐性关系;离子计算的前提是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特别要注意物质间量的关系,遵循三大守恒原则和溶液电中性原则。 二、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是中学化学基础图像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把抽象的化学平衡理论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化学平衡图像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根据图像坐标表示的意义,将常考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成如下三类。 1.量值-时间图像 图像中的纵、横轴分别代表物质的数量(如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等)与反应时间(过程),将可逆反应中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体现在图像中。

该类题解答时要明确曲线“走势”代表的意义,并由此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再进一步确定改变的条件。千万要注意此类图像中可能出现的“交点”并不代表平衡点,只有某种量值不随时间改变时的点才是平衡点。 2.量值-条件图像 将物质或反应体系的某种量值与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中的某一种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图像中。解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找出相关量值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将图像中的这种对应关系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分析其是否符合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关系,最后确定答案。 3.量值-时间-条件图像 该类图像反映的是某一物质的量值(如浓度、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与一种或两种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图像构成的特征是图像中有一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突变点(平衡点、最大值、最小值)。 解题思路:依建立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时间短速率大)→确定影响反应速率的不同条件间的关系(反应速率大条件强)→再根据物质量值的变化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由此得出的移动方向应与由勒夏特列原理确定的方向一致。 三、电化学图像 近年高考中对电化学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装置图为载体来考查电化学的相关知识,成为近年高考的新亮点。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破解关键:正、负极或阴、阳极的判断。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及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及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 一、化学平衡图像 1、常见类型 (2)c - t图像 (3)c – p(T)图像 (4)其他图像 二、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 1、可逆反应“不为零”原则 可逆性是化学平衡的前提,达到平衡时应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状态,每种物质的量不为零。

化学平衡的定量问题一般可用极限分析法推断,即假设反应不可逆,则最多生成产物多少,有无反应物剩余,过量物质余多少。这样的极值点是不可能达到的,故可以用确定某些范围或在某范围中选择合适的用量。 2、“一边倒”原则:可逆反应,在条件相同时(等温等容),若达到等同平衡,其初始状态必须能互变,从极限角度看,就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要相当。 3、“不可混同”原则:不要将平衡的移动和速率的变化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是v(正)加快,v(逆)减慢;不要将平衡移动和浓度变化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不一定减少。不要将平衡移动和反应物的转化率高低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一定提高。 4、“过渡态”原则:对于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涉及体积与压强以及与平衡移动有关判断的问题时,可设计一些等效平衡的中间状态来进行求解。这样能降低思维难度,具有变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的作用。 A. W、Z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 X、Y、Z是气体,W是非气体 C. 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均为非气体 D. X、Y是气体,Z、W中有一种是气体 解析:由图像可知,在增大压强的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方程式左边的系数之和小于右边的系数之和,故A正确。 答案:A 例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图像小结

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图像小结 (1)化学平衡移动的函数图像(纵坐标为反应速率,横坐标为时间) ①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的反应中,增加 A或B浓度之一,V正增加,V逆开始不变,待C的浓度增加时, 增加的多,故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图1所示. ②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的反应中,增加C 的浓度V逆增大,V正开始不变,待A、B增加时,V正也增加,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 ③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反应中,减少A 或B的浓度之一,V正减小,V逆开始不变,待C的浓度减少时, 多,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 ④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反应中,减 少C的浓度,V逆减小,V正开始不变,待A、B的浓度减少时,V正 故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

⑤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反应中,升高温 度,V正、V逆全增加,但由于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V正增 应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 ⑥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反应中,降低温 度,V正、V逆均降低,但由于正放热为放热反应,V逆降低到 向移动.如图6所示. ⑦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中,增加压 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 ⑧平衡体系A(气)+3B(气)2C(气),△H<0,反应中,减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图8所示. ⑨平衡体系A(气)+B(气)C(气)+D(气)反应中增加压强,V 正、V逆全增加,由于反应前后总体积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只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如图9所示.

高考化学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

高考化学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 高考化学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 1.解题步骤(三步曲) (1)看懂图像:看图像要五看.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原点.极值点等;四看辅助线,即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量的变化,即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2)联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推理判断:根据给定的化学反应和图像中呈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解题技巧 (1)〝定一议二〞:在含量-T/p曲线中,图像中出现三个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作等温线或等压线),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因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的改变). (2)〝先拐先平,温高压大〞:在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所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3.常见类型 (1)平衡建立的过程图 【例1】6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仅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有关A的结论的是( ) A.A是反应物 B.前4minA是分解速率是0.1 mol/(L·min) C.4min后,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D.4min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小. (2)速率(v)-时间(t)图(简称v- t图) 【例2】对于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0,为使正逆反应速率符合右图,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N2的浓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1. 化学反应速率: ⑴.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来理解其概念: 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 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mA(g) + nB(g)pC(g)+ qD(g)的:v(A)∶v(B)∶v(C)∶v(D) = m∶n∶p∶q 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①。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②。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③。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 2。化学平衡: ⑴.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化学平衡的概念(略); ⑶. 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 等:v正=v逆 定: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 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⑷. 化学平衡的标志:(处于化学平衡时): ①、速率标志:v正=v逆≠0;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 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 ⑤、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也不再发生变化。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 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⑸.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举例反应mA(g) +nB(g)pC(g) +qD(g)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3、表达式:υ=

数值的大小。 ②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比较 ,则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大。

(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改变⇒气体物质浓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即压强改变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浓度引起的,如2SO2(g)+O2(g)⇌2SO3(g)增大压强,SO2、O2、SO3的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3)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方法技巧: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据的有效性。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均保持不变的状态。(2)特征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等——V(正)=V≠0 ③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④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高考热点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原创]

高考热点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问题)4.21 解题指导 1.牢固掌握有关的概念与原理,尤其要注意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讲,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在速度-时间图、转化率-时间图、反应物的含量-浓度图等上如何体现。要能够画出有关的变化图像。 2.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图像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有关的原理挂钩。 (2)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无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3)抓住变化趋势,分清正、逆反应、吸、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v(吸)>v(放), 在速率-时间图上,要注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轻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例如,升高温度, v(吸)大增,v(放)小增,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渐变。 (4)注意终点。例如在浓度-时间图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有关原理进行推理判断。 3.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像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6)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在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例一.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体积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气)+5Q(气)=4X(气)+nY(气)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 B、3 C、4 D、5 [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着重考查了对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灵活运用,能很好地反映出考生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依题意,反应是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且温度不变,但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减小,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应比反应前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所以,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正反应进行的方向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即2+5>4+n,n<3,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答案:A。 例二.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R(气)+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图像分析要领 2SO2(g)+O2(g)2SO3(g) t 随后逐渐增加,说明 改变的条件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CH4(g)+H2O(g)CO(g)+3H2(g) ΔH>0 t mA(g)+nB(g)qC(g)+pD(g) “定一议二”。m+n>q+p 时 2NO(g) + 2CO(g)N2(g)+2CO2(g) 先拐先平,先平者高。T 投料比图 2SO2(g)+O2(g)2SO3(g) △H<01.b 应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 n 2.T 3. 平衡向右移动, 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定位题组 1.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 2SO 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2.工业上可利用CH 4(g)+H 2O(g) CO(g)+3H 2(g)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 2。已知温度、压强和水 碳比[ ) () (42CH n O H n ]对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影响如下图: 图1(水碳比为3) 图2(水碳比为3) 图3(800℃) (1)降低反应的水碳比平衡常数K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正反应或逆反应)。 (2)图2中,两条曲线所示温度的关系是:t 1_____t 2(选填>、=或<);图1中,在800℃、2MPa 比1MPa 时的甲烷含量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 3.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 4和H 2O 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 mol CH 4和2.0 mol H 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 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 4(g)+H 2O(g) CO(g)+3H 2(g)……Ⅰ,CH 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 。则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图中的p 1________p 2(选填“<”、“>”或“=”),100 ℃时平衡常数为________。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压强为0.1 MPa 条件下,将a mol CO 与3a mol H 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 2(g) CH 3OH(g)……Ⅱ。 ①该反应的ΔH ________0,ΔS________0(填“<”、“>”或“=”)。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 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 mol CO 和3 mol H 2 ③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

第二节 微专题五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的思路

微专题五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的思路 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常以图像题的形式出现,在相关图像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能出现的物理量有物质的量、浓度、时间等。解题时,重点是理解图像的意义和特点。 1.关注图像中的“点、线、面” (1)关注“面”——明确研究对象 理解各坐标轴所代表量的意义及曲线所示的是哪些量之间的关系。 弄清楚是物质的量,还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关注“线” ①弄清曲线的走向,是增大还是减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②分清突变和渐变;理解曲线“平”与“陡”即斜率大小的意义。 (3)关注“点” 解题时要特别关注特殊点,如坐标轴的交点、几条曲线的的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深刻理解这些特殊点的意义。 2.联系规律 如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等。 3.正确判断 根据题干和题目要求,结合图像信息,正确利用相关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 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 min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反应开始到10 min,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 mol·L-1·min-1 C.反应开始到10 min时,Y的转化率为79%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2Y(g)3Z(g) 答案 C

解析 到10 min 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 错误;反应进行到10 min 时,X 、Y 均减少 了0.79 mol ,Z 增加了1.58 mol ,用X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79 mol 2 L ×10 min =0.039 5 mol·L -1·min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B 、D 错误;反应开始到10 min 时Y 的转化 率为0.79 mol 1.00 mol ×100%=79%,C 正确。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使反应SO 2(g)+NO 2(g)SO 3(g)+N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 1=Δt 2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答案 D 解析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保持不变,c 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A 错误;a 点到b 点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B 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但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体系温度升高,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错误;因为反应一直正向进行,且a ~c 段正反应速率一直在增大,故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D 正确。 3.T 1 ℃时,向容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 2和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 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两点反应速率:v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