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贾俊平)人大精品PPT课件
统计学课件(贾俊平)人大课件8

x(i1,2, ,k) 1.各组平均值
与总平均值 的离差平方和
2.反映各总体的样本均值之间的差i异程度,又称组间平方和
x
3.该平方和既包括随机误差,也包括系统误差
4.计算公式为
8 - 31
k ni
SSA
k
xi x2 ni xi x2
i1j1
i1
▪ 前例的计算结果:SSA = 76.8455
8 - 25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构造检验的统计量 (计算水平的均值 )
1.假定从第i个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i的简单随机样本,第i个总体的样本均值为该样本的全部观察值
总和除以观察值的个数
2.计算公式为
8 - 26
ni
xij
xi
j1
ni
(i 1,2,,k)
式中: ni为第 i 个总体的样本观察值个数 xij 为第 i 个总体的第 j 个观察值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构造检验的统计量 (三个平方和的关系)
总离差平方和(SST)、误差项离差平方和(SSE)、水平项离差平方和 (SSA) 之间的关系
k
n i
k
xijx2
n i
k
xijx2 n i xix2
i 1j 1
i 1j 1
i 1
SST = SSE + SSA
8 - 32
…
水平Ak
1
x11
x12
…
x1k
2
x21
x22
…
x2k
:
:
:
:
:
:
:
:
:
:
n
xn1
《统计学》完整袁卫-贾俊平PPT课件

定比数据
定距测定的量可以进行加或减的运算,但 却不能进行乘或除的运算。
也称比率数据,是比定距数据更高一级的 定量数据。它不仅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而 且还可以作乘除运算。
如产量、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
货币收入和支出、银行存款余额等。
精品ppt
11
统计数据四个层次的概括
测定层次 特征
运算功能 举例
1. 定类测定 分类
计数
产业分类
2. 定序测定 分类;排序 计数;排序 企业等级
3. 定距测定 分类;排序; 计数;排序;温度
有基本测量单位 加减
4. 定比测定 分类;排序; 计数;排序;商品销售
有基本测量单位;加减
额
有绝对零点 乘除
精品ppt
12
4. 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所搜集的不同单位在同一时间的数据。例 如,所有上市公司公布的2004年年度的净利润。
(三)数据的类型
1.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用文字描述的 。
如在本章的“统计引例”中消费者对永美所提供服 务的总体评价等都属于文字描述的定性数据。
精品ppt
8
定量数据:用数字描述的。
如企业的净资产额、净利润额等。 2. 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变量 若我们所研究现象的属性和特征的具体表现在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或不同单位之间可取不同 的数值,则可称这种数据为变量。
定序数据,也称序列数据,是对事物所具 有的属性顺序进行描述。
例如,对企业按经营管理的水平和取得 的效益划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等。
精品ppt
10
定距数据
也称间距数据,是比定序数据的描述功能 更好一些的定量数据。
如10℃、20℃等。它不仅有明确的高低 之分,而且可以计算差距,如20℃比 10℃高10℃,比5℃高15℃等。
贾俊平统计学ppt正式完整版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单样本t检验
阐述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和类型,包括原 假设和备择假设的设立、检验统计量的选择 等。
介绍单样本t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 包括检验步骤、p值的计算和解释等。
双样本t检验
方差分析
阐述双样本t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 包括独立双样本t检验和配对双样本t检验的 区别和联系。
要点三
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的 比较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如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 这些方法在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需 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分析流程
明确分析目的、收集数据、 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 结果呈现。
统计软件简介
常用统计软件
01
SPSS、SAS、Stata、Excel等。
软件选择原则
02
根据分析目的、数据类型和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
软件使用技巧
03
熟练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常用命令和函数,注意数据的
导入和导出格式。
08
统计指数与综合评价
Chapter
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统计指数的概念
统计指数是用于反映复杂现象总 体数量上的变动,分析现象总体 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影响的程 度。
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
统计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是综合 比较法和平均法。通过选定同度 量因素,对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 进行过渡性综合,以得到总量指 标,再通过对比分析揭示现象之 间的数量差异和程度。
几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要点一
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 分析法的比较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指标 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而因子分析 法则是通过寻找公共因子来解释原始变 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两种方法在原理和 目的上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用于综合评 价。
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

agriculture (农业)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uditing (审计学)
crystallography (晶体学)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
dentistry (牙医学)
ecology (生态学)
e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
education (教育学)
geology (地质学)
historical research (历史研究) human genetics (人类遗传学)
1 - 1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应用统计的领域(续)
hydrology (水文学)
Industry (工业)
linguistics (语言学)
literature (文学)
2. 数据整理:例如,分组
3. 数据展示:例如, 图和表
4. 数据分析:例如,回归分析
1 -7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Statistics的定义 (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学
1 -1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
贾俊平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一章 绪 论
1 -2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第二节 统计学的分科 第三节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 -3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2024年度统计学课件贾俊平人大课件

理解两类错误的概念和关系,了解显著性水平的 意义和作用。
3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掌握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区别和应用场景,能 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2024/2/3
27
06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2024/2/3
28计
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因为样本统计量为数轴上某一点值 ,估计的结果也以一个点的数值表示,所以称为点估计。
25
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抽样分布的概念
了解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后,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 况。
常见的抽样分布
掌握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性质和应 用。
中心极限定理
了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和意义,能够解释其在 统计学中的应用。
2024/2/3
26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 2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提出假设 、构造统计量、确定拒绝域和作出决策等。
应用案例
市场需求预测、经济 形势预测、科技发展 预测等。
2024/2/3
42
09
统计软件应用与实践
2024/2/3
43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及比较
SPSS
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 件,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 析功能,操作简便,易于上手。
SAS
SA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 件,特别适合于进行大数据分析和 复杂的数据处理,但操作相对复杂 。
2024/2/3
Stata
Stata是一款小巧而强大的统计软 件,特别适合于进行经济、社会、 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统计分析,操作
简便,学习成本低。
R语言
R语言是一款开源的统计分析软件 ,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和强大 的图形绘制能力,但需要一定的编
人大统计学课件(中国人民大学贾俊平第三版)(2024)

2024/1/30
31
统计指数概述
统计指数的概念
统计指数是用于反映复杂社会经 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 数,具有综合性和平均性的特点 。
统计指数的作用
统计指数可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 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分析现象总 体变动中各组成部分的变动对总 体变动的影响程度,以及研究现 象总体变动趋势和规律。
2024/1/30
2024/1/30
统计学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 和解释数据,以推断所研究问题 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科学。
应用领域
统计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经济 、金融、管理等各个领域。
4
统计学基本概念
01
02
03
总体与样本
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 的一部分。
统计指数的种类
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统计指数 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 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 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按计算 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 权指数。
32
综合评价原理及应用
综合评价的概念
综合评价是对多个指标、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评价的方法,它将多个 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的作用
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为决策者 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评价的方法
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TOPSIS法、秩 和比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
2024/1/30
33
常见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2024/1/30
综合评分法与功效系数法的比较
2024/1/30
10
03
2024版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

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引言•数据收集与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目录•概率论基础•推断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决策与风险管理目录•总结与展望01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的历史统计学的分支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阶段。
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两大分支。
030201统计学概述社会科学医学与健康工程与技术商业与经济统计学应用领域01020304在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被广泛应用于调查研究、民意测验、市场分析等方面。
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统计学被用于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
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统计学被用于质量控制、可靠性分析、信号处理等方面。
在商业和经济领域,统计学被用于市场分析、财务分析、经济预测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了解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应具备独立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学生应了解统计学的应用领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应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估。
学习目标与要求02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来源及类型数据来源包括原始数据和二手数据,原始数据是通过直接调查、实验或观察获得的数据;二手数据则是已经经过他人收集、整理和处理过的数据。
数据类型包括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非数值的,如文字、图像等;定量数据则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年龄、收入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数据的测量尺度将其分为名义型数据、顺序型数据、间隔型数据和比率型数据。
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大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方法通过问卷、访谈、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可以获取大量的、详细的信息。
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状态等,记录相关数据,适用于无法控制或干预的情况。
2024版统计学贾俊平人大PPT课件

课件•引言•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描述目•概率论基础•统计推断录•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目•统计学的应用与发展录引言统计学概述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的发展历史统计学的分支领域1 2 3统计学在决策中的应用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统计学的重要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01020304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解释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原始数据二手数据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时序数据030201数据的收集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整理数据显示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呈现出来,以便于直观理解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显示方式包括表格、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统计描述集中趋势的描述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数值型数据,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适用于顺序数据,反映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适用于分类数据,反映数据的多数水平。
离散程度的描述四分位数间距极差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反映中间50%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与标准差分布形态的描述偏态峰态统计图表的应用适用于分类数据,表示各类别的频数或频率。
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表示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适用于分类数据,表示各类别在总体中的占比。
适用于两个数值型变量,表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概率论基础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具有某些基本特点的试验,其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随机事件随机试验的某个(些)样本点构成的集合称为随机事件。
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A)表示。
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概率的性质01概率的加法公式02概率的乘法公式03事件的独立性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则P(A∩B)=P(A)P(B)。
条件概率在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记作P(A|B)。
多个事件的独立性如果事件A1,A2,...,An 相互独立,则对于任意k 个事件Ai1,Ai2,...,Aik(1≤i1<i2<...<ik≤n),都有P(Ai1∩Ai2∩...∩Aik)=P(Ai1)P(Ai2)...P(Ai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平均数,又称序时平均数 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1 - 1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
时期序列
n
计算公式:
Y Y1 Y2 Yn
Yi
i 1
n
n
【例11.1】 根据表11.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 序列,计算各年度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
3. 平均数时间序列
一系列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11 - 9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11 - 10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概念要点)
1. 发展水平
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 说明现象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水平 表示为Y1 ,Y2,… ,Yn 或 Y0 ,Y1 ,Y2 ,… ,Yn
2. 形式上由现象所属的时间和现象在不同时 间上的观察值两部分组成
3. 排列的时间可以是年份、季度、月份或其 他任何时间形式
11 - 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
(一个例子)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1 - 7
表11- 1 国内生产总值等时间序列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分类
1. 绝对数时间序列
一系列绝对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时间序列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水平
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 时期序总量的排序
2. 相对数时间序列
▪ 一系列相对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计算步骤
1. 计算出两个点值之间的平均数
Y1
Y1
Y2 2
Y2
Y2
Y3 2
Yn1
Yn1 Yn 2
2. 用相隔的时期长度 (Ti ) 加权计算总的平均数
Y
Y1
Y2 2
T1
Y2
2
Y3
T2
n1
Yn1 Yn 2
Tn1
Ti
i 1
11 - 14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表11- 2 某种股票1999年各统计时点的收盘价
统计时点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12月31日
收盘价(元) 15.2 14.2 17.6
16.3
15.8
15.2 14.2 2 14.2 17.6 4 17.6 16.3 3 16.3 15.8 3 Y 2 2 2 2
国内生产总值 年末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居民消费水平
(亿元)
(万人)
(‰)
(元)
18547.9 21617.8 26638.1 34634.4 46759.4 58478.1 67884.6 74772.4 79552.8
114333 115823 117171 118517 119850 121121 122389 123626 124810
(计算方法)
时点序列—间隔相等
Y1 Y2 Y3
Yn-1 Yn
当间隔相等(T1 = T2= …= Tn-1)时,有
Y
Y1 2
Y2
Yn1
Yn 2
n 1
11 - 15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实例)
【例11.2】设某种股票1999年各统计时点的收盘 价如表11-2,计算该股票1999年的年平均价格
2433 16.(0 元)
11 - 1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实例)
【例11.3】 根据表11-1中年末总人口数序 列,计算1991~1998年间的年平均人口数
114333 115823 123626 124810
Y 2
2
9 1
119758.5(6 万人)
14.39 12.98 11.60 11.45 11.21 10.55 10.42 10.06 9.53
803 896 1070 1331 1781 2311 2726 2944 3094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分类
时间序列
绝对数序列 相对数序列 平均数序列
时期序列 时点序列
11 - 8
比重(%)
46759.4 14930.0
31.9
58478.1 17947.2
30.7
67884.6 20427.5
11 - 3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
一.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二.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三.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11 - 4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11 - 5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
(概念要点)
1.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 而成的数列
11 - 17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相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
1. 先分别求出构成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ai 和分母 bi 的平均数
2. 再进行对比,即得相对数或平均数序列的 序时平均数
3. 基本公式为 Y a b
11 - 18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相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与实例)
n
Y
Yi
i 1
428885.5 47653.9( 4 亿元)
n
9
11 - 12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
时点序列— 间隔不相等
Y1 Y2
Y3 Y4
T1
T2
T3
Yn-1
Yn
Tn-1
11 - 13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十一章 时间序列分析
11 - 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十一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长期趋势分析 第三节 季节变动分析 第四节 循环波动分析
11 - 2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时间序列对比分析的方法 2. 掌握长期趋势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3. 掌握季节变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4. 掌握循环波动的分析方法
【例11.4】已知1994~199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 构成数据如表11-3。计算1994~1998年间我国第三产 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
表11- 3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数据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其中∶第三产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