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我校音乐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一次小学音乐欣赏课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音乐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明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2. 探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的是教学观摩。
由我校三位音乐教师分别展示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课题分别为《小星星》、《小蜜蜂》和《送别》。
2. 教学研讨观摩结束后,三位教师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接着,教研组全体成员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并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4)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我校邀请了一位音乐教育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1)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2)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原则(3)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4)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价4. 经验分享在讲座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成员就自己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经验进行了分享。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活动总结本次小学音乐欣赏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教学观摩、研讨、讲座和经验分享,教师们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体会:1.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应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2. 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3.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课介绍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课程。
通过学习音乐的历史、音乐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学习目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听音乐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聆听各种音乐作品,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2.掌握音乐的构成要素:学生学会分析音乐的各个构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
3.熟悉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独特的美学特点,培养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4.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学习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敏感度。
学习内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乐的基本知识学生将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音乐的构成要素、音乐符号、音高、音程等,以及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技巧等。
音乐史学生将学习音乐的历史,包括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音乐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音乐时期的背景和文化背景,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特点。
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聆听和分析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音乐家和作曲家学生将学习著名音乐家和作曲家的作品和生平,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
通过学习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欣赏课将组织各种音乐欣赏活动,如音乐会观摩、学生演奏会、音乐节等,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并且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
学习方法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1.多听音乐: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聆听,培养自己的听觉感知能力。
2.分析音乐: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音乐的构成要素和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3.学会鉴赏: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鉴赏音乐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范文(五篇)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范文(五篇)【篇一】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教学内容:中国戏曲——京剧。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欢京剧。
难点、重点:通过观看京剧片段、京剧常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重点要唱会《唱脸谱》。
教学准备:收录机、教学音带、京剧片段(VCD)、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两百多年历史。
它在继承宋元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与表演程式。
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2、观看京剧片段(VCD)。
1、京剧常识:(1)京剧的行当:生、旦、净、筹。
(脸谱展示)(2)京剧的伴奏:文场、武场。
(乐器展示并变听乐器声音)。
2、欣赏京剧唱段:(1)都有一棵洪亮的心。
(红灯记)(2)智斗。
(沙家浜)。
(3)唱脸谱。
3、学唱京剧《唱脸谱》。
(1)反复听唱。
(2)跟伴奏视唱。
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和学唱,同学们能进一步喜爱我国的京剧。
课后记:通过京剧片段的观看,同学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篇二】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特色:京剧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不可能用一节课讲完,本堂课从选材到组织,能简便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京剧的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智取威虎山》音乐走进教室。
(完整版)音乐欣赏课程教案

(完整版)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 课程介绍本音乐欣赏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音乐的艺术之美。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辨别音乐风格和特征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 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3.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的定义和分类- 音符和节拍的基本概念- 音乐符号的认识和运用第二单元:古典音乐欣赏- 介绍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欣赏著名古典音乐作品及其特点- 研究古典音乐演奏技巧第三单元:流行音乐欣赏- 了解流行音乐的演变史- 欣赏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曲种- 研究流行音乐演唱和创作技巧第四单元:民族音乐欣赏- 介绍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 研究民族乐器的演奏和制作方法4. 教学方法- 组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 听课堂上演奏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特征。
- 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创设音乐创作小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
5. 评估方式- 定期作业:学生需要完成课后题和音乐作品分析。
-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 个人项目: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表演。
6. 教学资源- 音乐教材和乐谱- 音响设备和演奏乐器-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欣赏资料7. 参考资料- 《音乐鉴赏与欣赏教程》- 《古典音乐入门指南》- 《流行音乐创作与表演指南》以上是本音乐欣赏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音乐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

音乐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第一篇:音乐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一、什么是欣赏课?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学里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
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对音乐的欣赏教学不是单单停留在听一听乐曲的基础上,而应将音乐表现与音乐欣赏相互结合进行教学。
通过聆听、演唱、律动、演奏、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欣赏课的模式结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欣赏阶段——音乐实践和拓展阶段——课后巩固阶段三、教学模式的操作(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1、分析教材编写者让学生欣赏该歌曲(乐曲)的主要意图;2、分析学生的学情和音乐基础;3、准备本堂课最需要的教具;4、拟定详细的教案。
(2)课堂欣赏阶段1、导入环节:以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内容导入新课,根据情况可采用律动导入、谈话导入、讲故事导入、猜谜导入、游戏导入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欣赏歌曲(乐曲)作好铺垫。
2、欣赏环节:可采用整体欣赏音乐或分段欣赏音乐的方式进行。
整体性初步感受环节,也叫初听。
目的是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个初步的、完整的印象,初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演奏方式、所表现的场景等。
分析性参与体验环节,也叫精听或者分段聆听。
目的是把音乐作品中包含的著音乐要素、情绪、风格、曲式、表现手段等,有选择地进行重点细致的分析,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逐步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在聆听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可以说这个环节是音乐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看出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一个环节。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摘要】音乐欣赏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拓展音乐视野。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习欣赏音乐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作品分析等,通过多角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音乐。
音乐欣赏课的方法可以通过听力训练、阅读资料、参加音乐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音乐欣赏课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欣赏课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意义、内容、方法、影响、启发、认识与思考1. 引言1.1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音乐欣赏课是一门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课程,通过这门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美妙之处,激发我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在这门课上,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谣等,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强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音乐欣赏课,我们可以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学习到音乐是如何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的。
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修养。
音乐欣赏课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情绪与态度,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聆听音乐、如何分析音乐、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欣赏之情。
通过不同的听音训练和分析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品味水平。
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欣赏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力。
愿意花时间学习音乐欣赏的人,将会在这门课中汲取到无穷的乐趣和收获。
2. 正文2.1 音乐欣赏课的意义音乐欣赏课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5篇)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5篇)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篇一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自豪和赞美。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在学习〈在灿烂的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2、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2、听音乐〈红旗颂〉情感感受一下二、欣赏体验1、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印青作曲的歌曲。
2、出示课题:音乐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演唱感受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
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
B段的节拍变为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
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
A1部分重复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
五、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跟着唱主题,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第一篇:西方古典音乐欣赏- 首先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然后介绍几位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贝多芬、巴赫等。
-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古典音乐音乐会,让学生实际感受和欣赏古典音乐。
第二篇: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介绍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探究不同地区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如京剧、黄梅戏等。
- 最后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表演活动。
第三篇:世界流行音乐欣赏- 介绍世界流行音乐的类型和特点,如摇滚、流行、电子等。
- 通过听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音乐,了解当代世界各地不同音乐文化的异同。
-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场有趣的流行音乐派对,感受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第四篇:电影音乐欣赏- 探究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 介绍几位电影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约翰·威廉姆斯、汉斯·季默等。
- 最后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欣赏电影音乐的巧妙运用。
第五篇:音乐与情感- 探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和体验情感。
- 介绍几个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和音乐作品,如肖邦、舒伯特等。
-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音乐会,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六篇:奥尔夫音乐教育- 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组织学生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参与和体验,深入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
第七篇:音乐创作与表演- 探讨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现给大众。
- 介绍几个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专业人物,如李宗盛、周杰伦等。
-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个性。
第八篇:音乐和身体健康- 探究音乐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如何通过音乐促进身体健康。
- 介绍几个与身体健康相关的音乐类型,如瑜伽音乐、冥想音乐等。
- 最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类音乐的体验和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下课,谢谢
.
帕格尼尼的介绍
• 他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 良港热那亚。父亲是小商人,没受过多少教育,但非常喜 爱音乐,是一个吉他和曼陀铃业余爱好者。他幼年充分显 露出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都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 来。同时他还学习作曲,8岁就会写小奏鸣曲。12岁,他在 热那亚举行公开演奏会,获得极大成功。他13岁开始旅行 演出。但是对于这早来的成功,他没有办法妥善的处理。 在他十六岁时,他就开始赌博和酗酒,就在这个时候,荻 达拯救了他,把他带到她的家去,在那里他又开始学习小 提琴,共学了三年。1805年他担任卢加宫廷乐队小提琴独 奏家。1825年后,他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 他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 表现了高超的技巧。1840年5月27日夜,这位被誉为“小提琴 之神”和“音乐之王”的人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八岁。
欣赏一小段小提琴协奏曲《钟》
弗朗茨·李斯特
Part 3
•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 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 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 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 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 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同学们,世界上到底有 没有魔鬼呢???
走进“魔鬼”帕格尼尼与他的作品《钟声》
CONTENTS
目录
帕格尼尼
Part 1
小提琴协奏曲《钟》 Part 2
李斯特
Part 3
钢琴独奏曲《钟》
Part 4
尼科罗·帕格尼尼
Part 1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0月27 日—1840年5月27日),意大利小提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属 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 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 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 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演奏 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 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 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
《钟》的重难点 谱例四:
• 4.请同学们分析 谱例,找出此谱 例中自己认为的 技术难点。
《钟》的重难点 谱例五:
• 5.请同学们分 析谱例,找出 此谱例中自己 认为的技术难 点。
Hale Waihona Puke 钟》的重难点 谱例六:• 6.请同学们分析谱 例,找出此谱例中 自己认为的技术难 点。
大家再次欣赏一遍由钢琴家沈文裕演奏的《钟》
请大家欣赏一遍由钢琴家沈文裕演奏的《钟》
《钟》的重难点 谱例一:
• 1.请同学们 分析谱例,找出 此谱例中自己认 为的技术难点。
《钟》的重难点 谱例二:
• 2.请同学们分析谱 例,找出此谱例中 自己认为的技术难 点。
《钟》的重难点 谱例三:
• 3.请同学们分析 谱例,找出此谱 例中自己认为的 技术难点。
•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 [1] ,幼年 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 ,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 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 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李斯特是19世纪 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 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 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 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
• 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侧面,使演奏家的情 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 演奏风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 有的高度。
.
钢琴独奏曲《钟》
《钟》是李斯特为献给德国钢琴家克拉拉、舒曼而作的钢 琴曲集。《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六首中的第三首。李斯特的 《La campanella》《钟》又名泉水, 作于1834年,钢琴独奏曲, 升g小调,稍快板,6/8拍。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根据帕格尼尼 的小提琴曲《钟》改编。据记载,1831年3月李斯特在巴黎听了 帕格尼尼的音乐会之后,对他精湛高超的创作和演奏技艺惊叹不 已,决心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翌年他创作了全名为《依据 帕格尼尼的“钟”而作的华丽的大幻想曲》。乐曲一开始,经过简 练的前奏,很快在高潮音区出现了“钟的主题”钢琴高音区清脆悦 耳的音色和泛音奏法形成短促有力的音响,组成了一连串生动逼 真的小钟的鸣响。由于钢琴高音区的音色比小提琴更易于模仿钟 声,因此钟声的效果更加明显。接下来的主题继续用钢琴高音区 的音色特点,奏出了不同节奏的钟声。这两个主题交替变奏形成 了高难度的辉煌华丽的段落。最后乐曲运用舞曲的体裁特点,在 热烈欢快的歌舞气氛中结束。演奏时间约4分钟。
小提琴协奏曲《钟》 Part 2
• 帕格尼尼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 和作曲家,但为了隐藏自己独创的演奏技巧, 他不肯将自己的作品出版。他去世10年后, 人们才将他的作品编辑出版。其中《b小调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钟声》)是他的代 表作,主要特点是演奏技巧精湛,尤其是首 尾两个乐章遥相呼应,精彩迷人,无愧于它 的标题《钟声》。作品1851年刚出版,李 斯特就立即将它改编为同名钢琴练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