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课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阳光体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阳光体育活动顺利进行,保障师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3. 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降低事故损失。
三、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向师生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完善场地设施。
确保场地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加强教练员培训。
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教练员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对活动场地、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2. 应急处理(1)发现险情。
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学生受伤、晕倒等情况,立即停止活动,将伤者送往医务室进行救治。
(2)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报告上级。
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按照学校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救治伤者。
医务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并根据伤情决定是否送往医院。
(5)调查原因。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6)做好善后工作。
对伤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四、应急预案级别1. 一级预案: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如学生重伤、死亡等情况。
2. 二级预案: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如学生骨折、严重擦伤等情况。
3. 三级预案: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如学生轻微擦伤、扭伤等情况。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 学校各部门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阳光体育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3. 学校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对违反本预案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阳光体育大课间安全预案

一、背景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然而,在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体育主任、班主任等担任成员,负责制定、实施、监督阳光体育大课间安全预案。
2. 实施小组:由体育老师、班主任、安全员等组成,负责日常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安全管理。
三、安全措施1. 课前准备(1)活动前,体育老师要对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设施完好,无安全隐患。
(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知活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体育老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学生身体健康,适合参加活动。
2. 活动过程(1)活动开始前,体育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活动过程中,体育老师、班主任、安全员等要密切配合,确保学生安全。
(3)活动过程中,如有学生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4)活动结束后,体育老师、班主任、安全员要对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场地整洁。
3. 特殊情况处理(1)遇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等,应及时停止活动,将学生带回教室。
(2)如遇学生受伤,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家长和校医。
(3)如遇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四、宣传教育1. 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
五、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阳光体育大课间安全预案进行总结,查找不足,不断完善。
2.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安全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3. 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阳光体育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确保学生在阳光下快乐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学生在阳光下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 做好阳光体育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3. 增强师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展现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安排阳光体育活动。
2. 设立阳光体育活动安全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检查阳光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四、安全措施1.场地设施安全:确保运动场地、器材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使用。
2.活动安排安全: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学生空腹、过度疲劳等情况参加活动。
3.教师职责:体育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活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4.学生安全:教育学生遵守活动规则,正确使用器材,注意安全防护。
5.医疗保障:配备专职或兼职医护人员,负责活动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
五、应急预案1.突发疾病:学生发生突发疾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患者迅速送至附近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
2.意外伤害: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伤口,将伤者送至医院救治,并做好相关记录。
3.恶劣天气:如遇恶劣天气,暂停户外阳光体育活动,改为室内活动或室内锻炼。
4.突发事件:如遇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安全疏散,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六、总结与评估1.活动结束后,对阳光体育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定期对阳光体育活动进行评估,确保活动效果。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安全预案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安全预案一、预案目的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本学校制定阳光体育活动安全预案,以确保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身体健康和安全。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举办的各类阳光体育活动,包括课间操、体育节、运动会、课外体育俱乐部等。
三、预案内容1. 活动组织(1)活动前,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组织者等。
(2)活动前应召开预备会议,对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3)活动期间,应设立活动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安全教育(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2)加强教师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安全设施建设,确保活动场地、器材安全可靠。
3. 医疗保障(1)活动前应联系医疗机构,确保活动现场有医疗救护人员、急救药品和器械。
(2)活动中如发生意外伤害,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救治受伤学生。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防止疾病传播。
4. 应急预案(1)遇到突发情况,如天气变化、器材故障等,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整活动内容或暂停活动。
(2)如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妥善处理。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活动监督(1)加强对活动的监督,确保活动按照方案进行。
(2)加强对教师、学生的考核,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3)加强对活动场所、器材的检查,确保活动环境安全。
四、预案的实施与修订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学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预案进行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3. 各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阳光体育活动的安全开展。
五、附则1. 本预案由学校安全稳定办公室负责解释。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应急预案

一、背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决定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
2. 工作小组:由体育部门、医务室、保卫处等部门组成,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和应急处理。
三、应急预案1. 预警响应(1)预警信息:活动前,工作小组对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领导小组。
(2)预警发布:领导小组根据预警信息,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理(1)人员伤亡:如发生人员伤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a.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援。
b. 同时,组织人员对伤者进行初步急救,如止血、包扎等。
c. 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并做好后续跟进工作。
(2)设施损坏:如发生设施损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a. 立即关闭受损设施,防止事故扩大。
b. 组织人员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c. 如无法及时修复,考虑调整活动方案。
(3)恶劣天气:如遇恶劣天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a. 活动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恶劣天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b. 活动期间,如天气突变,立即暂停活动,组织学生有序撤离。
c. 如天气影响活动持续进行,调整活动方案或延期举行。
3. 后期处理(1)调查原因:活动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工作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2)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3)总结报告:将活动情况和应急处置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四、宣传教育1. 活动前,对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活动期间,设立安全提示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师生应急能力。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确保我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三、应急预案1.活动前准备(1)对活动场地、器材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
(2)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活动进行中(1)活动期间,班主任、体育教师、值日教师共同负责现场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2)活动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制止,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安全。
(4)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有序退场,确保安全。
3.突发事件处理(1)发生学生受伤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治。
(2)现场救治后,迅速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同时通知家长。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完善活动场地、器材等设施,确保安全。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4.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安全。
五、监督检查1.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大课间活动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整改。
3.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学校阳光体育应急预案

学校阳光体育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为了保障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强调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确保阳光体育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举办的各类阳光体育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社会实践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阳光体育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体育部门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人、医疗部门负责人等为成员。
2. 设立应急小组,分别负责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现场协调、信息上报等工作。
3. 各班级、各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应急联络人,负责本班级、本部门的安全工作。
四、风险评估与预防1.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前,要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活动场地、器材、气候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4. 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和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
5.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体育活动内容和时间,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 救援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并根据情况拨打120、110等求助电话。
3. 现场救援结束后,应急小组负责人应及时向阳光体育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指挥部的要求进行后续处理。
4. 应急指挥部要迅速启动相关工作,了解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5. 对事故进行调查、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报学校领导审批。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 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药品,确保应急需要。
课间活动安全应急预案(5篇)

课间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为了更好地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更加有效地____好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加强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
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
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体育指导教师、班主任的管理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思想,以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有序开展。
二、安全职责1、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
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室全面负责,科学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适当的调整。
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同时加强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
各片值日教师要及时____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组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____和实施,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进行体育卫生安全教育,严明进行体育活动的纪律,教给学生正确防护伤害的办法。
4、校医要坚守岗位,备好常规药品和器具,做好处理突发伤害事件的准备。
5、体育器材管理员要注重对器材的管理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三、活动安全注意事项1、坚持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进入运动场地。
2、按照《西草寨小学紧急疏散方案》上下楼梯,各行其道,由体育委员带领本班学生紧张、快速、有序地到达活动场地。
3、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4、提醒学生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值日老师和安全保卫人员。
5、活动时,同学之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必须保证大课间活动有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课外活动安全应急
预案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点击数:
昆明市第三十四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
“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课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为加强对学生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课外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李青
副组长:李学林尹亚贤马怀能谭平
成员:罗斌许川位钱伦建魏有云范杰高应波詹莲芬王朝能周林翰龚琛瑾顾文林余世坤各班班主任
2、责任分工:学校实行首遇责任制,所有教职工对安全工作都有管理、维护、施救的责任.
(1)体育教师:在上课或者体育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说明进行体育活动的纪律,教给学生正确防护伤害的办法.进行体育活动时,负责体育教学的教师要及时到场指挥,防止学生队伍出现混乱.
(2)调查报告:体育教研组长
(3)协调:值班领导、体育教师
(4)护送伤者:值班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等
二、活动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
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
2.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3.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总务处统一安排,实行器材小组管理责任制.
4.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活动
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做好劝导工作.
6.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10:15~10:35为大课间活动,下午
17:20~18:00为课外体育专项活动.
三、事故预防与处理
(一)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中学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
想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
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实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室内球场注
意通风、采光.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生不
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
学生进行纪律教育、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
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
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
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
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
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暴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班主任,紧急或情
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
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
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做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
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总务处负责学生医保的相关人员必须在第
一时间报告保险公司.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昆明市第三十四中学
2012年8月28日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