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二篇)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活动目标:1、感受过年的热闹、欢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学习一些做客、拜年时的礼仪,会使用礼貌用语。
3、了解中国特有的春节习俗,并能围绕拜年主题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1、请幼儿收集有关过年的图片资料;活动前练习拜年的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拜新年》;阅读材料1《新年》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他们去干什么?教师小结:原来这是什么时候,大家在堆雪人、放鞭炮、准备去亲朋好友家拜年。
集体讨论:过年的时候有没有出去拜年?去哪拜年?怎么拜年。
向幼儿介绍春节拜年的礼仪。
2、观看情景表演:我们去拜年。
学习一些做客的礼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向幼儿介绍表演者的不同角色。
请幼儿思考: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谁家拜年?小朋友是怎样做客的?他们之间说了哪些祝福的话?3、分组表演,感受也节日气氛。
4、教师带幼儿到其他班,想其他班的老师、小朋友拜年。
活动建议与提示:1、建议家长提醒孩子走访亲友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提供表演的道具,鼓励孩子自选角色扮演拜年。
与幼儿一起进行环境创设,增添教室的节日气氛,感受过年的乐趣。
活动后,提供阅读材料1《新年》,指导幼儿阅读并仿编,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二)教案标题:拜年知多少学科:社会年级:中班上学期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拜年习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 掌握拜年的正确方式和礼仪;3. 发展观察、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拜年及其意义;2. 拜年的时间和方式;3. 拜年时要说的吉祥话和祝福语;4. 拜年时要注意的礼仪。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素材,展示拜年过程和相关习俗;2. 小红包,用于示范和角色扮演;3. 吉祥话和祝福语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 介绍拜年(10分钟)a. 使用PPT或图片素材,展示拜年习俗和相关文化背景。
拜年新春礼仪教案中班

拜年新春礼仪教案中班新春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家户户团聚欢庆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传递新春的美好祝愿。
而在幼儿园中,教师们也会开展一系列的拜年新春礼仪教案,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拜年礼仪,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和传统文化素养。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份适合中班幼儿园的拜年新春礼仪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拜年新春的意义,培养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2.学习和掌握拜年的礼仪和方式;3.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和礼仪意识。
二、教学准备。
1.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用于讲解和展示拜年新春的相关内容;2.红包、春联等道具,用于教学展示和实践;3.音乐、歌曲等,用于配合教学活动;4.相关的手工材料,用于制作拜年新春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1.讲解新春拜年的意义和来历(1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解新春拜年的意义和来历,让他们了解拜年的习俗和传统。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要拜年?拜年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2.学习拜年的礼仪和方式(20分钟)。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向孩子们展示拜年的礼仪和方式,比如如何给长辈拜年、如何恭敬地接受长辈的祝福、如何说拜年的祝福语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拜年的场景,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拜年的礼仪和方式。
3.制作拜年新春的手工作品(30分钟)。
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拜年新春的手工作品,比如制作红包、春联等。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手工作品在拜年新春中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拜年新春的习俗和意义。
4.演练拜年的场景(15分钟)。
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拜年的场景,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演练拜年的礼仪和方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了解春节习俗拜年的意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拜年祝福。
3.引导幼儿学会尊重长辈、关爱亲人和朋友。
二、教学内容1.春节习俗——拜年。
2.拜年的礼仪、祝福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向幼儿介绍春节和拜年习俗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拜年的重要性,简单地讲解拜年的礼仪和祝福语,如:“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
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拜年的场景和动作,体验拜年礼仪。
3. 实践(15分钟)分为班级和小组两个层次进行实践。
#### (1)班级实践老师组织全班幼儿进行拜年互动。
即,小朋友相互问候拜年,其中一人先代表自己向另一人拜年,并送上红包,然后换另一人拜年。
班级实践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拜年礼仪和祝福语的应用场景,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
#### (2)小组实践老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拜年贺卡。
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贺卡上创作属于自己的祝福语,并把拜年贺卡赠送给长辈、亲戚或朋友。
4. 反思(10分钟)安排时间,让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制作拜年贺卡的过程和收到贺卡后的感受。
并引导幼儿思考:“拜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礼仪,更是表达对长辈、亲友爱的关心和祝福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时刻关心关爱身边的人”。
四、教学资料1.拜年相关视频和图片。
2.五彩纸、彩笔、贺卡等。
3.红包。
五、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拜年互动和制作拜年贺卡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拜年礼仪和祝福语,以及是否能在表达中体现出尊重长辈、关爱亲人和朋友的态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教学前对所教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适当增加互动和游戏环节,以提高幼儿的主动参与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和考虑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长特点,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拜年》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社会活动的教学,使中班幼儿能够: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2.了解“拜年”的习俗;3.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幼儿园春节装饰品、红包等;2.幼儿准备:准备拜年时所需的祝福语。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春节的来历和意义,并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春节的了解和感受。
2.展示幼儿园春节装饰品,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拜年”习俗(20分钟)1.教师将幼儿园春节装饰品搬到教室中央,以模拟家庭传统习俗的场景。
2.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拜年,教授幼儿拜年时的礼仪动作和问候语。
3.让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逐一向其他幼儿拜年,并互相问候。
第三步:编写祝福语(3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联想春节拜年的祝福语,如“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
2.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编写和设计祝福语。
3.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编写的祝福语,并提供互动与反馈。
第四步:拜年活动(3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拜年活动。
2.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由组长带领其它成员一起拜年。
3.幼儿围绕班级、幼儿园的教师、家长等进行拜年,掌握礼仪规范。
第五步:活动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拜年活动的过程,并与幼儿共同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社会活动的教学,幼儿在模拟家庭传统习俗的场景中了解了春节拜年的习俗,培养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通过编写祝福语和拜年活动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对于祝福语的编写还比较依赖教师的引导,需要更多的启发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拜年活动中需要对幼儿的礼仪规范进行更加明确的指导,以提高幼儿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规范。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中班社会教案《拜年》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设计背景以过年活动为背景。
活动目标1、让幼儿重新体会过年愉快的情景。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3、让幼儿懂得拜年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一种美德。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和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1、糖、饼干若干。
2、录音机一台。
3、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1、分组:第一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第二组:敬老院的爷爷、奶奶。
第三组:爸爸、妈妈、孩子。
2、活跃气氛: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喜欢去拜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拜年”的游戏。
3、游戏开始,各组各就各位。
放鞭炮录音,小朋友们一起喊“过年啦!”在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小朋友们喜笑颜开。
指导语:请爸爸、妈妈、孩子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
爸爸、妈妈、孩子拿着糖、饼干去拜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红包发给了孩子。
小扮演者们在一片祝福声中乐开了怀。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忘记了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了吗于是,爸爸、妈妈领着孩子拿着礼物走向敬老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看着他们和爷爷、奶奶拥抱在一起,活脱脱的一副家庭祖孙欢乐图。
4、游戏结束。
师幼交流游戏的心得:尊敬长辈,对人有爱心,有礼貌。
5、小结:点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表扬认真扮演角色的幼儿,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教学反思老师的经验水平不够,没有更高层次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没有更深刻的让孩子懂得回报和感恩。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多少》教案名称:拜年知多少教学科目:社会目标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2.学习并掌握与拜年相关的常用祝福语;3.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拜年习俗的起源和意义;2.常用的拜年祝福语;3.制作拜年贺卡。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播放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拜年习俗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拜年的意义和方式。
1.介绍拜年习俗的起源和意义(15分钟):a.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拜年习俗的起源和意义;b.简单介绍拜年的方式和相关的礼仪。
2.学习常用的拜年祝福语(20分钟):a.为学生播放录音,教授常用的拜年祝福语,如“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b.带领学生一起模仿、练习这些祝福语,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3.活动:制作拜年贺卡(25分钟):a.分发卡纸、彩笔等材料,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制作拜年贺卡;b.鼓励学生在贺卡上写下自己制作的祝福语,并互相交流和分享。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找到一位长辈,询问他们对拜年的理解和体验,并记下来。
第二课时:1.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拜年经历(15分钟):a.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家庭拜年的方式和体验;b.引导学生交流对拜年的理解和感受。
2.讲解和解读学生的家庭体验(25分钟):a.根据学生们的分享,讲解其中值得注意的习俗和文化内涵;b.解读学生们对拜年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拜年的意义。
3.活动:角色扮演(20分钟):a.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长辈、晚辈、朋友等;b.让学生模拟拜年场景,互相问候和祝福。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自己制作的拜年贺卡进行展示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掌握常用的祝福语,并对拜年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制作拜年贺卡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社交活动教案:新年教案(对教学的反思)中班社交活动新年课时计划(对教学进行反思)主要包括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困难,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使孩子们可以体验快乐的新一年,让孩子成长。
说到文明礼貌的习惯,它适合幼稚园老师参加中班社交活动课。
快来看看新年的课程计划。
活动设计背景在农历新年活动中。
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重温新年快乐的场景。
2,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3.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庆祝中华民族尊重老人和年轻人的美德。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测试孩子的反应能力并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度如何训练幼儿尊重长者并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1.一些糖和饼干。
2.一台录音机。
3.几个红色信封。
活动程序1.分组:第一组:祖父,祖母,祖父,祖母。
第二类:养老院的祖父和祖母。
第三组:父亲,母亲,孩子。
2.活跃的气氛:老师问:孩子们,你喜欢农历新年吗?你想去新年吗?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年度最佳”游戏。
3,比赛开始,每个小组都是每个人。
放鞭炮录音时,孩子们大喊“新年!”“孩子们在放鞭炮的喜庆声音中笑了。
指导意见:请爸爸,妈妈,孩子去祖父,祖母,祖父,祖母庆祝新年。
爸爸,妈妈和孩子拿着糖和饼干庆祝新年。
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给孩子送了红包。
小演员们很幸福。
指导语:孩子们,您忘了养老院的祖父和祖母吗?因此,我的父母带着孩子们的礼物带孩子们来到养老院,看着他们与他们的祖父和祖母拥抱在一起,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形象。
4.游戏结束了。
师生交流游戏的经验:尊重长者,关心他人并礼貌待人。
5.总结:评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认真表扬扮演角色的孩子,并激发他们的表演兴趣。
教学反思老师的经验水平还不够。
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没有更高的水平。
对孩子的奖赏和感激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的春节拜年习俗,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2.掌握简单的拜年用语和礼仪。
3.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二、教学准备1.春节拜年的相关图片和道具。
2.拜年用语的卡片。
3.春节拜年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4.学生们制作的拜年贺卡。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们回顾春节的来历和意义,让他们回忆起自己在家庭中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展示一些春节的图片,让学生们描述其中的人物和场景。
•利用春节的音乐让学生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2. 引入活动(10分钟)•展示一段关于春节拜年的视频或音频材料,让学生们了解拜年的内容和方式。
•引导学生们讨论他们在拜年时见过的习俗和场景。
•解释拜年的含义,让学生们明白拜年是表达祝福和尊重的一种方式。
3. 学习拜年用语(15分钟)•分发拜年用语的卡片,给每名学生一张。
•引导学生们通过猜测卡片上的汉字或图片,理解拜年用语的意思。
•给学生们一些例句,让他们模仿并练习用拜年用语祝福他人。
4. 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拜年的人、被拜年的人和记录拜年情况的人。
•让学生们根据拜年的场景,利用拜年用语进行角色扮演,演示拜年的过程。
•引导学生们注意礼貌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用适当的姿态和语言进行拜年。
5. 制作拜年贺卡(20分钟)•让学生们利用彩纸、剪刀、颜料等材料制作拜年贺卡。
•提供一些拜年的图片和祝福语的模板供学生们参考。
•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创意设计贺卡,并写上自己的祝福语。
6. 拜年活动(25分钟)•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出一名负责人。
•每个小组制定拜年的计划,并安排拜访对象。
•学生们利用拜年用语和制作的贺卡,亲自拜访其他教室或学校的其他班级,向他们表达祝福和问好。
四、教学总结•结束拜年活动后,让学生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他们对拜年的理解和收获。
•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在拜年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Social teaching plan of middle class last semester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拜年知》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感受过年的热闹、欢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学习一些做客、拜年时的礼仪,会使用礼貌用语。
3、了解中国特有的春节习俗,并能围绕拜年主题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有关过年的图片资料;活动前练习拜年的
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拜新年》;阅读材料1《新年》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他们去干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这是什么时候,大家在堆雪人、放鞭炮、准备去亲朋好友家拜年。
--集体讨论:过年的时候有没有出去拜年?去哪拜年?怎
么拜年。
--向幼儿介绍春节拜年的礼仪。
2、观看情景表演:我们去拜年。
--学习一些做客的礼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向幼儿介绍表演者的不同角色。
--请幼儿思考: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谁家拜年?小朋友是
怎样做客的?他们之间说了哪些祝福的话?
3、分组表演,感受也节日气氛。
4、教师带幼儿到其他班,想其他班的老师、小朋友拜年。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建议家长提醒孩子走访亲友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提供表演的道具,鼓励孩子自选角色扮演拜年。
与幼
儿一起进行环境创设,增添教室的节日气氛,感受过年的乐趣。
活动后,提供阅读材料1《新年》,指导幼儿阅读并仿编,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