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复习资料及答案
《三国演义》复习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复习题及答案1、读了《三国演义》,你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喜欢诸葛亮;理由:他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义两全。
2、《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
尸骸飘流,塞江而下。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请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答:彝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
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
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
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
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3、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答: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
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
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
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4、《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情节历来为人所称道。
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该情节中的两位人物各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曹操用手一指刘备,再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一话语展现了他的踌躇满志与骄横霸气。
刘备听了曹操的话吓得变了脸色,匙箸掉到地上,急忙借惊雷之声掩饰过去,体现了他小心谨慎、机智从容。
5、《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答: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6、《三国演义》中“斩华雄”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答:层层烘托。
作者设置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战争场面,让关羽出场。
虚实结合。
虚写战场,实写会场,来表现其超群的武艺。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下列故事情节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A. 割发代首错杀吕伯奢B. 马跃檀溪水淹七军C. 煮酒论英雄劝降关羽D. 祢衡之死许田打猎3.下列战役不是诸葛亮参与指挥取得胜利的是()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火烧赤壁D.火烧连营七百里4.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他的忠B.“斩颜良、诛文丑”表现了他的勇C. “水淹七军”表现了他的谋D.“单刀赴会”中他把吕蒙作为人质表现了他胆识过人。
5.下列选项中对刘备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野自身难保时,因舍弃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坚持携民渡江。
可见其“仁”。
B.两个结义兄弟遇难后内心悲伤,并成功为他们报仇。
可见其“义”。
C.“三英战吕布”中可见其“勇”。
D.“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6.下列选项中对“夷陵之战”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张飞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
B.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用以逸待劳的方法,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C.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D. 幸亏赵云救驾,刘备才逃到白帝城。
一病不起,后亡故于白帝城。
7.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B.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C.“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D.关羽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8.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三国演义》知识点汇总(含答案)

《三国演义》知识点汇总(含答案)
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2. 《三国演义》是在哪个朝代写的?
《三国演义》是在明朝写的,具体创作年代是在14世纪末至
15世纪初。
3. 小说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小说的主要背景是三国时期,即公元184年到280年,这一时
期中国处于魏、蜀、吴三个割据的局面。
4. 主要人物有哪些?
主要人物包括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
5. 故事中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著名战役包括赤壁之战、五丈原之战、汉中之战、官渡之战等。
6. 《三国演义》具有什么特点?
《三国演义》描写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以及激烈的战争场面,具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
7. 《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为什么《三国演义》被广泛传播和流传至今?
《三国演义》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流传。
9. 《三国演义》有哪些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国演义》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塑造、道德选择和行为表现,展示了忠诚、仁爱、智慧、义气等众多道德品质,对读者进行了深入的道德教育。
10. 为什么《三国演义》在世界范围内也有较高的影响力?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吸引了众多海外读者,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高的影响力。
以上是《三国演义》知识点的简要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复习资料

《三国演义》复习资料(一)1、主要人物简介:人物字相关简介刘备玄德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东汉远支皇族,幼贫,贩鞋制席为业,后起兵,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后曾投多人而不得志,自得诸葛亮后,采用联吴抗曹战略,大败曹操于赤壁。
既而夺取荆州、汉中等地。
终成三足鼎立之势。
称帝于成都。
诸葛亮孔明蜀军师,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
更被水镜先生说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为开辟蜀国立下赫赫战功。
他决胜千里之外,其《出师表》为后人所传诵。
曹操孟德终生以“宁可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为信条,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政治家,更于其二子共称为“三曹”。
“挟天子以令诸侯”、北霸中原,三国鼎立的最强盛的霸主。
孙权仲谋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与刘备联合,打败曹操与赤壁。
后又打败刘备,称帝于武昌,曾采用设农官、屯田等进步政策,但赋役重、刑罚残酷,民怨大。
关羽云长蜀将,汉寿亭侯,刘备结拜二弟,曾过五关斩六将,在被俘时说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壮烈语句,西蜀五虎上将之首。
败走麦城被杀。
张飞翼德蜀国骠骑大将军,五虎上将之一,刘备结拜三弟,曾智取瓦口关,长坂桥上大叫一声吓退曹军四十万,其凶猛无比,被后世称为“猛张飞”。
赵云子龙蜀将,五虎上将之一,在长坂坡上单骑救主,曹操见之更是欲将其招服。
其智勇双全,无人能比。
黄忠汉升蜀将,五虎上将之一,八十多岁尚能拉开百斤之弓智取定军山,刘备深用之。
马超孟起蜀将,五虎上将之一,马腾之子,曾率兵夺下长安城,使曹操深为苦恼。
与张飞大战千余合而不份胜负。
吕布奉先三国时第一猛将,初从并州刺使丁原;后杀原从董卓;又因貂禅杀卓。
后任奋威将军,封温侯,割据徐州后被曹操擒杀。
周瑜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曾率大军大破曹兵于赤壁。
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2、著名战役火烧新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官渡之战对战方:袁绍--曹操兵力对比:袁绍十倍于曹操结果:曹操胜利!曹操赤壁之战对战方:曹操--孙权兵力对比:曹操十余倍于孙权结果:孙权胜利!周瑜夷陵之战对战方:刘备--孙权兵力对比:刘备十余倍于孙权结果:孙权胜利!陆逊新野之战: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三国演义》中的军事战略复习知识点

《三国演义》中的军事战略复习知识点
兵法纵横家与孙子兵法的差异
曹操是纵横家,重视进攻,善于用兵。
孙子兵法主张“兵不厌诈”,讲究以少胜多,注重战略谋划。
曹操和孙子在军事思想上虽
然不同,但都是一流的军事家。
战争中的谋略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最著名的战争谋略是借东风战败袁绍,孙权的火烧赤壁更是传颂至今。
此外,诸如诸葛亮的反间计、刘备
的借荆州、曹丕的三分天下等也是经典的战争谋略范例。
兵器的运用
《三国演义》中,兵器的种类包括了长枪、利剑、弓箭、铁锤等。
其中,骑兵是魏国的主力,以骑兵为核心的阵型,较好地解决
了长枪阵的缺点。
而诸葛亮最著名的兵器,莫过于投石车、连弩、
霹雳火。
阵法
阵法在《三国演义》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著名的八阵图,
曹操用在了赤壁之战中,是曹军败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孔明的空
城计,利用阵法和火攻成功地迷惑了曹军。
策略思想的运用
《三国演义》中,不仅涉及到战争的具体操作,还有一些更为
重要的策略思想,比如说诸葛亮的“以人为本”,孙权的“以民为本”。
这些思想在实际操作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策略的经典著作,它本
身就是一本兵书。
深入掌握其中的军事战略知识点,对于今天的我
们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0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十一《三国演义》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十一)——《三国演义》阅读【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时代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内容简介】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
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是时,袁绍和曹操领众诸侯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人皇宫,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慌乱出逃。
在各路诸侯争相寻找刘辩和刘协的过程中,原屯兵凉州的董卓因救驾有功随即掌控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
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
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迫使其挟汉献帝至长安。
董卓后被其义子吕布所杀。
此后,袁绍欲谋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孙坚在逃避途中遭荆州刘表所袭而两相结怨。
孙坚在后进攻荆州之时死于战中。
与此同时,袁绍与公孙瓒在河北地界争斗,爆发界桥之战。
曹操广泛招贤纳才,刘备不断扩充实力。
此时,群雄逐鹿中原的雏形初成。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权谋除去了吕布、袁术等人。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考点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刘备: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
关羽: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
张飞: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鲁莽。
曹操: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
赵云: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吕布: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周瑜: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忠心不二,举贤妒能。
孙权:有才智谋略,注重招揽人才,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胸怀宽广。
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和魅力在很多方面得以体现。
《三国演义》复习提纲

《三国演义》复习提纲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汉灵帝时,张让、曹节等“十常侍”专权,朝政日非。
巨鹿郡三兄弟张角、张宝、张梁举行“黄巾起义”,三人分别称为“天公将军”、“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
从此天下大乱,进入诸侯割据局面。
B黄巾军将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幽州太守刘焉令校尉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
刘、关、张三兄弟把程远志他们打败,关羽杀死了程远志。
三兄弟结义以来首战告捷。
C卢植被张角杀败,刘备三人救了卢植回寨。
卢植知道三人无官职后,很轻视他们,不以礼相待。
张飞大怒说:“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
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卢植。
刘备与关公急忙阻止之。
D刘备被任命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督邮行部至县,提县吏去,勒令指称县尉害民。
张飞将督邮缚在县前马桩上;攀下柳条,着力鞭打督邮两腿,一连打折十数枝。
关公对刘备说:“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
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
”刘备不杀他,只缴还印绶,带领二人往代州投刘恢。
E曹操建议何进诛阉宦,但何太后不准何进这样做。
袁绍又建议何进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
何进说:“此计大妙!”袁绍当日对何进说:“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
吾料其必败也。
”被何进叱退。
何进就暗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提兵望洛阳进发。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十常侍骗何进到宫中,杀死他。
袁绍、曹操等赶杀十常侍。
张让、段珪劫拥少帝及陈留王,连夜奔走至北邙山。
于乱中,张让、段珪都死,少帝和陈留王摸黑来到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庄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是?
答:吕布
2•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答:黄盖
3、歇后语:刘备摔孩子----
答:收买人心
4•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答:五丈原
5•「洛神赋」其中洛神是意指谁的妻子?
答:曹丕
6•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谁?
答:夏侯惇
7•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指的英雄是谁?
答:刘备
8、黄巾贼程志远为何人所杀?
答:关羽
9•刘备教育刘禅的一句名言是?
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0、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场战役?
答:赤壁之战。
11•关羽的养子是谁?
答:关平
12•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说了什么话使吕布被宰?
答:曹公难道忘了董卓丁原的下场吗?(他专杀义父)
13•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什么战役?ν
答:逍遥津之役,长板桥之役
14•夏侯惇被何人射去一眼?ν
答:曹性
15•诸葛亮隐居时常把自己比作谁?
答:管仲和乐毅
16•请问曾经当过刘备军师的「单福」其实是何人?
答:徐庶
17•刘备最先派给庞统的职位是?ν
答:县令
18•认为曹操《短歌行》中多有不吉而被曹操刺死的人是?
答:刘馥
19•周瑜娶的小乔是谁的女儿?
答:乔国公
20•请问孔明借完东风后由何人接应,而避过周瑜派人追杀?
答:赵云
21•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
答:许贡
22•赵云一直是三国迷,家喻户晓品耳相传智勇双全的人物,其有一个封号,人
称?
答:常山赵子龙
23•三国演义中,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被哪位军师所破?
答:徐庶
24•请问只身陷入敌阵救阿斗的是谁?
答:赵云
25•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
答:庞统
26•为什么庞统不被孙权重用?
答:太丑
27•刘备到吴国「娶新娘」时诸葛亮给他什么?
答:三个锦囊
28•许攸献计曹操,将袁绍军囤积粮草之处一举烧尽,请问袁绍的粮仓是在哪?
答:乌巢
29•请问周瑜利用何人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二人?
答:老同学蒋干
30•让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东吴将领是谁?
答:吕蒙
31•诸葛亮死后蜀中的支柱是谁?
答:姜维
32•现在庙中神像,居中者为关公,右边白脸捧印的就是关平;左边黑脸持刀的,则是关公部将谁?
答:周仓
33•关公的座骑赤兔马是谁送的?
答:曹操
34•请问黄巾贼的老大是谁?
答:张角
35•赤兔马最早的主人是谁?
答:董卓
36•三国歇后语,「关公前面耍大刀」?
答:不自量力
37•诸葛亮临终时传受姜维的兵法是?
答:兵法二十四篇
38•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叫作?
答:木牛流马
39•三国时期建国最早的是哪一国?
答:魏
40.「乐不思蜀」是指那一个人?
答:刘禅
41•刘备曾经作过什么职业?
答:编草鞋的贩子
42•对张飞说“只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但最后还是投降张飞的将领是谁?
答:严颜
讲三国故事:
1、刘备跃马过檀溪
答案示例:蔡夫人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帽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
宴会上,伊籍将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蔡帽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
刘备挥鞭疾呼,马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2、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答案示例: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兵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
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已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
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3、耒阳县凤雏理事
答案示例:诸葛亮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庞统。
孙权见庞统貌不出众,不肯重用。
鲁肃又把他推荐给刘备,刘备又不肯重用。
庞统初到任,纵酒终日,不理政事。
张飞大怒责备庞统,庞统当着张飞的面日理百案,张飞认为庞统是当世大贤,重新推荐给刘备。
刘备任命庞统为副军师。
4、诸葛亮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来向刘备讨还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
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5、群英会蒋干中计
答案示例:周瑜在三江口初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
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
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
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除去了水路进攻的一大障碍。
6、张飞大闹长坂桥
曹操进攻刘备,刘备撤退。
张飞在长坂桥断后。
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带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
张飞立马于桥头,面对一字摆在桥头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侯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
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
7、王允巧施连环计
王允利用吕布董卓好色的特点,先将家中歌妓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做妾,不久又把她作为歌妓送给董卓。
然后离间吕布,让他认为是董卓夺了自己所爱,使吕布和董卓产生嫌疑茅盾,最后吕布杀死了董卓。
8、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投靠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溃不成军。
曹军杀了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9、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联蜀抗曹。
周瑜利用北兵不惯水战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
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令火船顺风直扑曹军水寨。
曹操大败北还。
10、以官渡之战为例,说说三国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要发动一次大的战役,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兵力是否强大,更重要的,是要有开阔的视野,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从全局出发来分析形势,来权衡利弊,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第二,正确分析双方的条件和特点,认识各自的短长,在此基础之上,确定正确的战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第三,在战争中要发扬军事民主,听取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