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

合集下载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5.计算:
(1) − − + − − .
解:原式= + − −
= −
= −.
(2)



解:原式=
=
=


− −



− .


+ −


− −来自− −


+ −




+

.
6.用适当的方法计算:
(1)− + − + .
A. − + − −
B. + − −
C. − − − +
D. − − +
3.下列式子与“负1、负3、正6、负8的和”不相等的是( B
)
A. − − + −
B. − + − + − − −
C. − − + + + + −
(1)若每箱马铃薯以 为标准质量,超过 的千克数记为正
数,不足 的千克数记为负数,则这10箱马铃薯的质量
. ,−. ,−. ,−. ,0,
(单位:)用正、负数表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0,. ,−.
=______.






(2)计算:| −
+
− −









解:原式=
− +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公开课)2022年 (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公开课)2022年 (2)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二)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那么,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学生做题,来提高学生的灵活解题的能力.2.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方法引导法引导学生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四张第一张:运算顺序(记作§2.11 A)第二张:例1、例2(记作§2.11 B)第三张:练习(记作§2.11 C)第四张:做一做(记作§2.11 D)教学过程Ⅰ.复习回忆,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现在我们来回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那么是什么?减法运算法那么是什么?它们的结果各叫什么?[生]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是: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结果叫和.有理数减法法那么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结果叫差.[师]很好,大家来一起背一下这两个运算法那么.(学生齐声背)[师]好.我们再来回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那么是什么?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那么是什么?它们的结果各叫什么?[生]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有理数乘法的运算结果叫积.有理数除法法那么是:法那么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法那么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有理数除法运算的结果叫商.[师]很好.除法有两个法那么,在运算时要灵活运用.根据减法法那么,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以便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同样,在一些除法运算中,也可以利用除法法那么二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这样就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背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和除法法那么. (学生背)[师]我们除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学习了有理数的第五种运算:乘方.那什么叫乘方?用示意图能表示幂、底数、指数等概念和关系吗?[生]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可以用示意图表示幂、底数、指数等概念和关系.示意图如下:[师]很好.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有时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那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式子如何表示?[生]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用式子表示是: a +b =b +a ; (a +b )+c =a +(b +c ) a ·b =b ·a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a ·c .[师]答复得很好.在进行计算时适当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 在小学我们学过四那么运算,那四那么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假设有括号,应先算括号内的. [师]很好,下面我们看一算式:3+22×(-51)=_____.在这个算式中,有加、有乘,还有乘方,那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Ⅱ.讲授新课[师]在小学,已学过了加、减、乘、除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样,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有顺序问题.它与小学类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出示投影片§2.11 A)[师生共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包括两层意思:如果有括号,应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如果没有括号,那么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是第三级运算.运算顺序的规定应是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一级运算,同级运算在一起,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好,知道了运算顺序后,我们看刚刚的那道题:3+22×(-51)这个题中,有乘方运算,那么应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即:3+22×(-51)=3+4×(-51)=3+(-54)=511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那么:(出示投影片§2.11 B)分析:此题是含有乘、除和减法的混合运算,根据算式中的关系,运算时,第一步应先算除法,第二步算乘法,第三步算减法,最后得出结果.解:18-6÷(-2)×(-31)=18-(-3)×(-31)=18-1=17下面我们再看一题.(出示投影片§2.11 B)[师]大家能不能独立完成呢? [生]能.[师]好.现在开始计算.(由两位学生上黑板计算)[师]好,大家演算得都不错,在黑板上做题的这两位同学做得挺好.甲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生甲]这个题是含有乘方、乘、加的混合运算,并且带有括号.根据算式的关系,第一步先算乘方和括号内的加法运算.第二步再算乘法,得出结果.解:(-3)2×[-32+(-95)]=9×(-911)=-11 [师]很好,有没有其他方法呢?乙同学说说吧.[生乙]这个题是含有乘方、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根据算式关系,可将算式分为两段,“×〞号前边的局部为第一段,“×〞后边的局部为第二段.第一段是乘方,它的结果正好是第二段括号内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因此,我就想到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这样简化了运算.解:(-3)2×[-32+(-95)]=9×(-32)+9×(-95)=-6+(-5)=-11 [师]很好.大家来讨论一下,看看这个题的这两种方法,哪种较简便一些. [生]第二种方法较简便,因为第一种方法中要先计算分数的加法,这时需要通分,而第二种方法,在运用了分配律后,只需要计算整数的加法.[师]对,在运算时,有时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所以,大家拿到一个题后,不要急于动笔计算.先考虑、分析题的类型,然后根据题型来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及准确性.下面我们通过做练习来进一步熟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那么.(出示投影片§2.11 C)(课本P 66随堂练习)解:(1)8+(-3)2×(-2)=8+9×(-2)=8+(-18)=-10 (2)100÷(-2)2-(-2)÷(-32)=100÷4-(-2)×(-23)=25-3=22.[师]从练习知道大家根本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做一做:玩个游戏,看规那么(出示投影片§2.11 D)[师]大家讨论讨论,看看谁最先凑成24.[生甲]黑桃7,黑桃3,红桃3,梅花7可以这样凑成24:7×[3-(-3)÷7]=24.[生乙]由黑桃7,黑桃3,红桃7,红桃3,可以这样凑成24.7×[3+(-3)÷(-7)]=24.[师]很好,那第2小题呢?[生丙]由黑桃Q,红桃Q,梅花3,方块a可以由以下算式凑成24.12×3-(-12)×(-1)=24.[生丁]也可以这样凑成24.(-12)×[(-1)12-3]=24.[生戊]由黑桃a,方块2,黑桃2,黑桃3可以这样凑成24:(-2-3)2-1=24.[师]每位同学表现得都挺好.并且大家讨论的结果都很正确.老师真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自豪.下面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扑克牌,与同伴来玩“24〞点游戏.Ⅲ.课堂练习课本P67习题2.152.与你的同伴玩“24〞点游戏.Ⅳ.课时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那么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本节还通过玩游戏进一步加深理解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那么,积累了运算技巧,提高了运算速度.Ⅴ.课后作业(一) 课本P67习题2.16 1.(二)1.预习内容:P80~822.预习提纲:(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2)如何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3.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Ⅵ.活动与探究1.用符号>、<、=填空:42+32_____2×4×3(-3)2+12_____2×(-3)×1(-2)2+(-2)2_____2×(-2)×(-2)通过观察、归纳,试猜想其一般结论.过程:先让学生计算、填空,然后通过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得出一般结论.结论:42+32>2×4×3(-3)2+12>2×(-3)×1(-2)2+(-2)2=2×(-2)×(-2)当a、b表示任一有理数时,a2+b2≥2×a×b2.十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假设将十边形的对角线全部画出比较麻烦,我们可以通过边数较少的多边形的对角线寻找规律.观察下表:你发现规律了吗?过程:让学生充分观察表,从表可以看出对角线随多边形边数增加的规律:四边形的对角线是2条五边形的对角线是5条,即5=2+3六边形的对角线是9条,即9=2+3+4七边形的对角线是14条,即14=2+3+4+5八边形的对角线是20条,即20=2+3+4+5+6九边形的对角线是27条,即27=2+3+4+5+6+7十边形的对角线是35条,即35=2+3+4+5+6+7+8……n边形的对角线是:2+3+4+5+6+…+(n-2)=2)3(-nn(条).结果:十边形有35条对角线.n边形有:2+3+4+5+6+…+(n-2)=2)3(-nn)〗条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总体说明〔1〕本节的主要内容包含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有理数的加减 混合运算(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             混合运算(第2课时)

【必做题】
布 置 作
教材第46页习题 2.8的2题. 【选做题】
教材第46页习题2.8的3题.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2)同分母分数可先相加; (3)几个数相加得整数的可先相加; (4)正数和正数、负数和负数可分别相 加; (5)带分数一般化成假分数或化成整数 和分数之和,再分别相加.
探究活动3 课本“做一做”
汽油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表格,并计算 与上一年年底相比,11月9日汽 油价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变 化了多少元?
检测反馈
1.已知上周周五(周末不开盘)收盘时股市指数
以2880点报收,本周内股市涨跌情况如下表所
示,则本周四收盘时的股市指数为 ( D )
A.2880 B.2877 C.2855 D.2887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股指 变化
+50
-21
-100 +78
-78
解析: 正数表示涨,负数表示跌,每天 的变化是相对于前一天来比较的,所以周四的 股市指数为2880+50-21-100+78=2887.故 选D.
探究活动1 解题方法
学习新知
这个题求的是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 少千米,那么飞机上升就加,下降就减.这 样可以用加、减法求出.
4.5-3.2+1.1-1.4 =1.3+1.1-1.4 =2.4-1.4 =1(km).
上升、下降已经用正、负数表示 了,所以要求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 米,只需求这四个数的和即可.
解:原式 2 3 8 1 (2 1) 1 (11) (2 3) 4 2 44 2 4
(把加减运算统 一为加法)
2 3 (2 3) 8 1 (11) (2 1) 1 4 4 2 2 44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学案3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学案3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学案【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进行熟练运算; 2.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难点:培养初步的数感及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①运用______法则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的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②应用加法运算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加法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p46,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二、教材精读 3.省略加号和括号例1 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上升记为正,下降记为负): +5.5km;—3.7km ; +1.3km;—1.6km;—1km 求此时飞机的比起飞点高了多少? 解法一:所有数相加:解法二:+5.5—3.7+1.3—_____________=发现:+5.5+(—3.7)+(1.3)+(—1.6)+(—1)=+5.5—3.7+1.3—1.6—1 归纳: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如:_________________)5()6()7()8(=++-+-+-; 读法一: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 读法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

实践练习: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合理交换加数的位置。

(1)(+16)+(-29)-(+11)+(+9)= ;(2)(-2.6)-(4.7)-(+0.5)+(+2.4)+(-3.2)= ; (3)(+21)-5+(-31)-(+41)+(-32)= ;归纳:方法:(1)括号前是“+”号,括号内的数的符号不变;(2)括号前是“—”号,括号内的数的符号改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教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教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教案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那么,并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计算。

2、经历“二十四”点游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那么。

[教学难点]培养探索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指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乘、除、乘方的多种运算.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3+50÷22某()-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定如下: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今后将会学到)叫做第三级运算。

注意:可以应用运算律,适当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简便.合作探究——试一试:指出以下各题的运算顺序:(1);(2);(3);(4);(5);(6);(7)例1计算:解这里要注意三点:①小括号先算;②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③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这一点十分重要.想一想2÷(2某3)与2÷2某3有什么不同试一试:计算:稳固练习——练习1.计算2某-4某(-3)+15.2.计算.3.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多种运算,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能用简便方法的就用简便方法、能够口算的就口算,下面再看几个例子.例2计算:解················(先算乘方)···············(化除为乘)···(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例3计算:解===例4计算:解==也可这样来算==课后练习1.计算:(1);(2);(3)2.以下计算有无错误假设出错如何改正(1);(2);(3);(4)习题2.131.计算:(1);(2);(3);(4);(5)(6)2.计算:(1);(2);(3);(4)3.计算:(1);(2);(3);(4);(5)。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教学设计高度变化记作上升4.5千米+4.5千米下降3.2千米-3.2千米上升1.1千米+1.1千米下降1.4千米-1.4千米对于题中的“高度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通过列式计算此时飞机的高度吗?4.5 - 3.2 + 1.1 - 1.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今天学生内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而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为载体,继续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引入了新课讲授新课2、出示课件想一想: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4.5 - 3.2 + 1.1 - 1.4 =?方法一: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方法二:4.5-3.2+1.1-1.4=4.5 + ( -3.2 ) + 1.1 + ( -1.4 )=1.3+1.1-1.4=2.4-1.4=1(千米)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左向右计算;不同点:方法二是先把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再从左向右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议一议:4.5 + ( -3.2 ) + 1.1 + ( -1.4 )=4.5 + 1.1 + [ ( -3.2 ) + ( -1.4 ) ]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对比、思考、总结,用通过两种方法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得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分组交流、汇报,然后教师加以矫正主要为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通过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学生将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学生在学会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前提下,理解利用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5.6 + ( -4.6 )= 1.教师追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2)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做一做: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例题教师追问学生还有别的解法吗?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省略到加数的括号和前面的加号进行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初中数学原创课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初中数学原创课件

-2
4
-8
16
-32
第1项 第2项 第3项 第4项 第5项
规律 (2)1 (2)2 (2)3 (2)4 (2)5
…① … 第10项
… (2)10
(2)第②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2
4
-8
16
-32
第1项 第2项 第3项 第4项 第5项
规律 (2)1 (2)2 (2)3 (2)4 (2)5
…① … 第10项
= 1024+1026+512
= 2562
小结
1. 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考虑数字的排列规律; 2. 从数之间的运算关系寻找数列规律; 3. 找到排列规律后,通过特例进行验证.
课堂总结
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合理运用运算律
课堂总结
2. 应用:找数字规律 特殊→一般; 具体→抽象
例题
观察下面三行数: -2, 4, -8, 16, -32, ⋯ ;① 0, 6, -6, 18, -30, ⋯ ;② -1, 2, -4, 8, -16, ⋯ . 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 3 1 1 22
乘法分配律
试一试
计算:
2 3
2
4 3
(9)
1 1 2
3
解法三:
2 3
2
4 3
(9)
1 1 2
3
4 9
4 3
1 9
27 8
4 9
1
1 3
27 8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例题与讲解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例题与讲解

第2课时1.水位的变化图表(1)图表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河流的水位变化、气温的升降、产量的波动、股票的涨跌等.通常以表格的形式来反映变化情况.如下表:水位高度(米)记录最高水位43.4+2.9警戒水位40.50平均水位36.8-3.7最低水位32.9-7.6(2)图表中的信息“水位的变化”问题是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例子,读表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图表下面“标注”或“注意”的含义.②正号表示比某一参考水位上升,负号则表示比某一参考水位下降,参考对象是某一具体参考水位值.如表中的参考水位是警戒水位.③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参考对象是前一天的水位.连续记录一般采用这样的表示方式.参考对象是怎么回事?参考对象就是用来作比较的数据,本节课中所提到的参考对象也叫做“基准”,基准就是规定某一数据记作“0”,其他数据对比基准来表示,超过基准的一般用正数表示,低于基准的用负数表示.【例1】已知上周周五(周末不开盘)收盘时股市指数以2 880点报收,本周内股市涨跌星期一二三四五股指变化+50-21-100+78-78A.2 880 2 887解析:正数表示涨,负数表示跌,每天的变化是相对于前一天来比较的,所以周四的股市指数为2 880+50-21-100+78=2 887.答案:D2.用正、负数表示变化的量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注意两点:①确定以什么为“基准”,并把它记为0.②规定正负.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一个为正,另一个必然为负.释疑点对“基准”的理解①“基准”即用来作比较的对象,一般指某一数据.如表示温度时,通常是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基准,并记为0 ℃.②不同的问题选取的基准不同.【例2】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标志物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2米,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0.5米,相持一会后,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4米,随后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1.3米,在大家的欢呼鼓励中,标志物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0.9米,若规定标志物向某队方向移动2米该队即可获胜,那么现在谁赢了?用算式说明你的判断.分析:向甲队方向移动与向乙队方向移动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把向甲队方向移动的距离用正数表示,那么向乙队方向移动的距离用负数表示,标志物移动的距离为:-0.2米,+0.5米,-0.4米,+1.3米,+0.9米,求出这5个数的和,然后和2米比较即可.解:甲队获胜,因为-0.2+(+0.5)+(-0.4)+(+1.3)+(+0.9)=+2.1(米)>2(米),所以甲队获胜.3.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同一种量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北京周一到周日的天气变化情况.正确地画出折线统计图是观察变化情况的依据.画法及步骤:①写出统计图名称,如天气、水位等;②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一般向上为正方向,向右为正方向),分别表示两个量,标出单位和单位长度;③根据统计数据,分别描出对应点,描点时可借助三角板来完成;④用线段把所描的点顺次连接起来.谈重点画折线统计图的注意事项①画折线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哪一个量或哪一个数值为0,即基准;②要标出横线和竖线的单位;③选择单位长度时要考虑使统计图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能看出变化情况.【例3】下表是一个水文站在雨季对某条河一周内水位变化情况的记录.其中,水位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变化+0.4-0.3-0.4-0.3+0.2+0.2+0.1 注:①表中记录的数据为②上周日12时的水位高度为2米.(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本周末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2)用折线图表示本周每天的水位,并根据折线图说明水位在本周内的升降趋势.分析:计算这七天水位变化量的和,看结果是正、还是负,若是正,说明周末水位上升了;若是负,说明水位下降了.解:(1)因为(+0.4)+(-0.3)+(-0.4)+(-0.3)+(+0.2)+(+0.2)+(+0.1)=0.4-0.3-0.4-0.3+0.2+0.2+0.1=-0.1(米),所以本周末水位下降了.(2)折线图如图所示:由折线图可看出,本周水位先上升,再下降,最后上升.4.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根据题目提供的折线统计图,结合已知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是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之一.根据折线图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步骤:(1)读懂实际问题中的图表信息.理解统计表、统计图中反映的数据信息,正确认识正、负数的含义,看懂折线统计图中折线所反映的数据变化情况.(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列出算式.一般与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相关,即列有理数的加法或减法算式.(3)根据实际要求作答.【例5】青云中学学生会为了解该校学生喜欢球类活动的情况,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从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球类,从图中你知道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吗?分析: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这次调查的学生中,喜欢足球的有30人,喜欢乒乓球的有20人,喜欢篮球的有40人,喜欢排球的有10人,再求和即可.解:30+20+40+10=100(人).答:一共调查了100名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在做数学中体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重点: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使用.
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及符号的确定.
教具: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练习
1.叙述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2.计算下列各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答案):
(1)32-(-2)2;(2)-32-(-2)2;(3)32-22;
(4)32×(-2)2; (5)32÷(-2)2;(6)-22+(-3)2;
(7)-22-(-3)2; (8)-22×(-3)2;(9)-22÷(-3)2;
(10)-(-3)2•(-2)3;(11)(-2)4÷(-1);
二、解决问题
例1计算:(1)-8+4÷(-2);
(2)(-7)(-5)-90÷(-15);
(3)18+32÷(-2)3-(-4)2×5
分析:此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能够先做小括号内的.
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乘除运算在一起时,统一化成乘法往往能够约分而使运算简化.
三、应用、拓展
例2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等于2.
试求x2-(a+b+cd)x+(a+b)2013+(-cd)2013值.
解:由题意,得a+b=0,cd=1,|x|=2,x=2或-2.
所以x2-(a+b+cd)x+(a+b)1995+(-cd)1995
=x2-x-1.
当x=2时,原式=x2-x-1=4-2-1=1;
当x=-2时,原式=x2-x-1=4-(-2)-1=5.
做一做: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其中a是有理数,a≠0):
(1)a2+1>0;(2)1-a2<0;
2.如果|ab-2|+(b-1)2=0,试求2ab+3a-b的值.
3.计算:
(1)6-(-12)÷(-3);
(2)3•(-4)+(-28)÷7;
(3)1÷(-1)+0÷4-(-4)(-1)
四、反思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请你作一个小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