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题及答案(初二)
初二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试题一:代数问题题目:若\( a \)、\( b \)、\( c \)为正整数,且满足\( a^2 + b^2 + c^2 = 1 \),求\( a \)、\( b \)、\( c \)的值。
答案:由于\( a \)、\( b \)、\( c \)为正整数,且\( a^2 + b^2 + c^2 = 1 \),我们可以推断出\( a \)、\( b \)、\( c \)的值只能是1或0。
因为\( 1^2 = 1 \),而\( 2^2 = 4 \),所以\( a \)、\( b \)、\( c \)不能大于1。
经过尝试,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 a = b = c = 0 \)或\( a = 1, b = 0, c = 0 \)(或其它两种排列)时,等式成立。
试题二:几何问题题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AC = 6,BC = 8,求斜边AB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所以,我们有:\[ AB^2 = AC^2 + BC^2 \]\[ AB^2 = 6^2 + 8^2 \]\[ AB^2 = 36 + 64 \]\[ AB^2 = 100 \]\[ AB = \sqrt{100} \]\[ AB = 10 \]试题三:组合问题题目:有5种不同的颜色的球,每种颜色有3个球,现在要从中选出3个球,求不同的选法总数。
答案: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组合公式来解决。
组合公式为:\[ C(n, k) = \frac{n!}{k!(n-k)!} \]其中\( n \)是总数,\( k \)是要选择的数目。
在这个问题中,\( n = 15 \)(因为有5种颜色,每种3个球),\( k = 3 \)。
所以:\[ C(15, 3) = \frac{15!}{3!(15-3)!} \]\[ C(15, 3) = \frac{15 \times 14 \times 13}{3 \times 2 \times 1} \]\[ C(15, 3) = 455 \]试题四:逻辑问题题目:有5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装有不同数量的糖果,从1到5。
(完整版)初二奥数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初二奥数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我们知道:太阳的温度很高,其表面温度大概有6 000℃,而太阳中心的温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 200 000℃,其实,对于具有一定质量的恒星来说,它的核心部分的温度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天文学家估算,有些恒星中心温度能够达到太阳中心温度的312.5倍,请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这些恒星中心的温度为( )A.6.0× ℃B.6.0× ℃C.6.0× ℃D.6.1× ℃2.岩岩家住在人民广场附近,她经常看到有好多人把自行车存到广场旁边.有一次她问看自行车的老大爷,得知当天的存车量为6 882辆次,其中普通自行车的存车费是每辆次0.2元,电动自行车的存车费是每辆次0.5元,且到19∶00以后,两种存车费都要翻倍.已知该天普通自行车19∶00之前的存车量为5 180辆次,19∶00之后的存车量为335辆次,其总收入为电动自行车的1.5倍.那么电动自行车在晚19∶00前和19∶00后的存车量各有( )A.1 072辆次、294辆次B.1 174辆次、193辆次C.973辆次、394辆次D.1 173辆次、254辆次3.期中考试过后,李老师把八年级一班60名学生的成绩实行了统计,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统计图,其中60分以下的人数和90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而其它三个分数段(60—70,70—80,80—90)的频率分别是0.15、0.35、0.30.按学校规定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那么这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有( )A.20人B.24人C.25人D.27人4.小王8∶30从家出门去参观房展,家里的闹钟也指向8∶30,房展结束,他12∶00准时回到家,发现家里的闹钟才11∶46,那么,再过几分钟此闹钟才能指到12点整( )A.13分钟B.14分钟C.15分钟D.16分钟5.6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涨.为平抑猪肉价格,某省积极组织货源,计划由A、B、C三市分别组织10辆、10辆和8辆运输车向D、E两市运送猪肉,现决定派往D、E两地的运输车分别是18辆、10辆,已知一辆运输车从A市到D、E两市的运费分别是200元和800元,从B市到D、E两市的运费分别是300元和700元,从C市到D、E两市的运费分别是400元和500元.若设从A、B两市都派x辆车到D市,则当这28辆运输车全部派出时,总运费W(元)的最小值和值分别是( )A.8 000,13 200B.9 000,10 000C.10 000,13 200D.13 200,15 400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6.小龙乘坐商场的自动扶梯下楼,他以每步一级的速度往下走,结果走了30步就到楼下,猛然发现,因为匆忙包丢在购物处了,接着他又以下楼时速度的3倍冲上楼梯,结果走了90步才到楼上,当电梯停下时,露在外面的电梯一共有级.7.如图2,是一玻璃盛水容器,高度为45厘米,现容器中水面高度为15厘米,如图2(1)所示,现将容器口密封并倒置此容器后,如图2(2)所示,这时水面高度为25厘米,已知,此容器最多可盛水700毫升,那么此时容器中水的体积为毫升.8.“爱心”教育基金会资助某山村学校13 440元,其中七、八年级的学生平均每人60元,七、八年级的每位学生都接受了资助;九年级每个学生100元,但九年级学生有40%因家庭条件好而未接受资助.则该学校一共有名学生.9.如图3所示的徽标,是我国古代弦图的变形,该图是由其中的一个Rt△ABC绕中心点O顺时针连续旋转3次,每次旋转90°得到的,如果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cm2,这个图形的总面积为113cm2,且AD=2cm,请问徽标的外围周长为cm.10.你看过机器人大赛吗?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赛中,机器人踢足球可谓是独占鳌头.如图4,,,,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前进向点O滚动,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截小球,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 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0分)11.(本题10分)去年在德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世界各国球迷的目光,不知道你对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了解多少呢?最为常用的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现在知道,有一支足球队在某个赛季共需比赛16场,现已比赛了9场,输了2场,得19分.请问:。
初二奥数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奥数及答案班级姓名学号1、如图,梯形 ABCD中, AD∥BC,DE= EC,EF∥AB交 BC于点 F,EF= EC,连接 DF。
(1)试说明梯形 ABCD是等腰梯形;(2)若 AD=1,BC=3,DC=2,试判断△ DCF的形状;(3)在条件 (2) 下,射线 BC上能否存在一点 P,使△ PCD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B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原由。
2、在边长为 6 的菱形ABCD中,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C向终点 C运动,连接 DM交 AC于点 N.(1)如图 25-1,当点M在AB边上时,连接BN.①求证:△ ABN≌△ ADN;②若∠ ABC=60°,AM=4,求点 M到 AD的距离;(2)如图 25-2,若∠ABC=90°,记点M运动所经过的行程为x(6≤x≤ 12)试问:x为何值时,△ADN为等腰三角形 .3、关于点O、M,点M沿MO的方向运动到O左转弯连续运动到N,使 OM= ON,且 OM⊥ ON,这一过程称为 M点关于 O点完成一次“左转弯运动”.正方形 ABCD和点 P,P 点关于 A 左转弯运动到 P1,P1关于 B 左转弯运动到 P2,P2关于 C左转弯运动到 P3,P3关于 D左转弯运动到P4,P4关于 A 左转弯运动到P5,.(1)请你在图顶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确立点P1的地点;(2)连接 P1A、P1B,判断△ ABP1与△ ADP之间有如何的关系?并说明原由。
(3) 以D为原点、直线AD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而且已知点B在第二象限, A、P 两点的坐标为(0,4)、(1,1),请你推测:P4、P2009、P2010三点的坐标.BAO4、如图 1 和 2,在 20×20 的等距网格(每格的宽和高均是 1 个单位长)中,Rt△ABC从点N A 与点M重合的地点开始,以每秒1P个M单位长的速度先向下平移,当图BC边与网的C底部重合时,继D续同1图 2样的速度向右平移,当点 C与点 P 重合时,Rt△ ABC停止挪动. 设运动时间为x 秒,△ QAC的面积为 y.(1)如图 1,当 Rt△ABC向下平移到 Rt △A1B1C1的地点时,请你在网格中画出 Rt△A1B1C1关于直线QN成轴对称的图形;(2)如图 2,在 Rt △ABC向下平移的过程中,请你求出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当 x 分别取何值时, y 获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3)在 Rt△ABC向右平移的过程中,请你说明当x 取何值时, y 获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值分别是多少?为何?5、如图①,△ ABC中, AB=AC,∠ B、∠C的均分线交于 O点,过O点作 EF∥BC交 AB、AC于 E、F.(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猜想: EF与 BE、CF之间有如何的关系,并说明原由.(2)如图②,若 AB≠AC,其余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 ?假如有,分别指出它们.在第 (1) 问中 EF 与 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 ?(3)如图③,若△ ABC中∠ B 的均分线 BO与三角形外角均分线 CO交于 O,过 O点作 OE∥BC交 AB于 E,交 AC于 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 ?EF 与 BE、CF关系又如何 ?说明你的原由。
初二奥数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奥数1、如图,梯形ABCD中,AD∥BC,DE=EC,EF∥AB交BC于点F,EF=EC,连结DF。
(1)试说明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若AD=1,BC=3,DC DCF的形状;(3)在条件(2)下,射线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CD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B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C向终点C运动,连接DM交AC于点N.(1)如图25-1,当点M在AB边上时,连接BN.①求证:△ABN≌△ADN;②若∠ABC = 60°,AM = 4,求点M到AD的距离;(2)如图25-2,若∠ABC = 90°,记点M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x(6≤x≤12)试问:x为何值时,△ADN为等腰三角形.3、对于点O 、M ,点M 沿MO 的方向运动到O 左转弯继续运动到N ,使OM =ON ,且OM ⊥ON ,这一过程称为M 点关于O 点完成一次“左转弯运动”.形ABCD 和点P ,P 点关于A 左转弯运动到P 1,P 1关于B 左转弯运动到P 2,P 2关于C 左转弯运动到P 3,P 3关于D 左转弯运动到P 4,P 4关于A 左转弯运动到P 5,……. (1)请你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确定点P 1的位置;(2)连接P 1A 、P 1B ,判断 △ABP 1与△ADP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以D 为原点、直线AD 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并且已知点B 在第二象限,A 、P 两点的坐标为(0,4)、(1,1)三点的坐标.PDCBA NM图1图24、如图1和2,在20×20的等距网格(每格的宽和高均是1个单位长)中,Rt△ABC从点A与点M重合的位置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先向下平移,当BC边与网的底部重合时,继续同样的速度向右平移,当点C与点P重合时,Rt△ABC停止移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QAC的面积为y.(1)如图1,当Rt△ABC向下平移到Rt△A1B1C1的位置时,请你在网格中画出Rt△A1B1C1关于直线QN成轴对称的图形;(2)如图2,在Rt△ABC向下平移的过程中,请你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当x 分别取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3)在Rt△ABC向右平移的过程中,请你说明当x取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值分别是多少?为什么?5、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猜想: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关系又如何?说明你的理由。
初二组奥数试题及答案

初二组奥数试题及答案
1. 题目: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1, 2, 4,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
求数列的第10项。
答案:数列的第10项是144。
2. 题目: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了多少百分比?
答案:面积增加了21%。
3. 题目: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30%是女生。
如果班级中有5名学生转学,那么女生的比例变为多少?
答案:女生的比例变为33.33%。
4. 题目:一个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一半等于36。
求这个数。
答案:这个数是12。
5.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8cm、6cm。
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答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80立方厘米。
6. 题目:一个圆的直径是14cm,求这个圆的面积。
答案:这个圆的面积是153.94平方厘米。
7. 题目:一个数的3倍加上它的一半等于45。
求这个数。
答案:这个数是15。
8. 题目:一个数的5倍减去它的2倍等于18。
求这个数。
答案:这个数是6。
9. 题目:一个数的4倍加上它的3倍等于72。
求这个数。
答案:这个数是12。
10. 题目: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20%是男生。
如果班级中有10名学生转学,那么男生的比例变为多少?
答案:男生的比例变为24%。
初二奥数班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二奥数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9C. 13D. 16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0B. 1C. -1D. 23.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第10项是多少?A. 29B. 32C. 35D. 38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480B. 560C. 600D. 7205.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7.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
8.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
9.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_。
10. 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_或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说明什么是完全平方数,并给出三个完全平方数的例子。
12. 解释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并给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
13. 什么是等差数列?请写出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
14. 什么是圆周率π?请给出π的近似值。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 + 5) × (7 - 2)。
16. 解下列方程:2x + 5 = 17。
五、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c,求它的表面积。
18. 一个圆的半径是r,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C5. C二、填空题6. 0, 17. 0, 1, -18. 19. 5, -5 10. 6, -6三、简答题11. 完全平方数是指一个数可以表示为某个整数的平方。
初二奥数试题及答案

初二奥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0 或 1答案:D2.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第10项是:A. 29B. 32C. 35D. 383. 一个二次方程的根是x1和x2,如果x1 + x2 = 5,x1 * x2 = 6,那么这个二次方程是:A. x^2 - 5x + 6 = 0B. x^2 + 5x + 6 = 0C. x^2 - 5x - 6 = 0D. x^2 + 5x - 6 = 0答案:A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是三角形5. 一个圆的半径是5,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答案:C二、填空题6.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0 或 1 或 -17. 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2,公比是2,那么第5项是______。
答案:328. 一个多项式P(x) = ax^3 + bx^2 + cx + d,如果P(1) = 0,P(-1) = 0,那么a + b + c + d = ______。
答案:0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其中一个角是60度,另外两个角的和是______。
答案:120度10. 一个圆的直径是10,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
答案:10π三、解答题11.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公差是2,求这个数列的前10项的和。
解答: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n/2 * (a_1 + a_n),其中a_1是首项,a_n是第n项。
首项a_1 = 1,公差d = 2,所以第10项a_10 = a_1 + (n-1)d = 1 + (10-1)*2 = 19。
将这些值代入公式,得到S_10 = 10/2 * (1 + 19) = 5 * 20 = 100。
八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答案:B2.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9B. 6C. 3D. 12答案:A3. 计算:(2x - 3)(2x + 3) 的结果是?A. 4x^2 - 9B. 4x^2 + 9C. 9 - 4x^2D. 9 + 4x^2答案:A4.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第10项是多少?A. 23B. 32C. 35D. 40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2.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则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则这个数可以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5,-54. 一个数的平方是25,则这个数可以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5,-5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求第n项的通项公式。
答案: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 a_n = 2 + 3(n - 1) = 3n - 1。
2. 计算:(3x^2 + 2x - 1)(2x^2 - 3x + 1) 的值。
答案:6x^4 - 13x^3 + 11x^2 - 2x + 1。
3. 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4,8,求第n项的通项公式。
答案: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 a_n = 2 * 2^(n - 1) = 2^n。
4. 计算:(2x - 1)^3 的值。
答案:8x^3 - 12x^2 + 6x - 1。
5. 已知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1,2,3,且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两倍加1,求第n项的通项公式。
答案: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 a_n = 2^(n+1) - 1。
6. 计算:(a + b)^2 的值。
答案:a^2 + 2ab + 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