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卷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卷

上海市第30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卷1、山区高速公路上连续下坡路段常有避险车道。

避险车道是指在长徒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如图所示为某段山区高速路旁的避险车道,其目的是( )A. 让慢速车辆从这个车道驶出,避兔被后方车辆追尾B. 让快速车辆从这个车道驶出, 避免与前方车辆相撞C. 让刹车失灵的车辆.从这个岔道驶上斜坡,从而避兔被后方车辆追尾D. 让刹车失灵的率辆从这个岔道驶上斜坡,从而使车辆减速停率2、下列四个现象与右图所示现象涉及的原理不同的是( )A.飞机加速起飞B. 氢气球浮在空中C. 足球比赛中的弧线球D. 无安全门的地铁站台,管理人员要求乘客站在黄线后候车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仅能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B.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透动产生的D.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定向移动所形成的4、如图所示,西束平行白光 A、B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玻璃球与空气界面处发生一次或两次全反射后射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形成MN 和 PQ两条彩色光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束A、B在玻璃球内均发生一次全反射;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紫、红B. 光束A、B在玻璃球内均发生二次全反射;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紫、红C. 光束A在玻璃球内发生两次全反射,光束B为一次;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紫、紫、红D. 光束A在玻璃球内均发生一次全反射,光束 B为两次;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紫、红5、壁虎能在光滑竖直的玻璃面上或天花板上自由爬向而不留痕迹。

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壁虎的脚趾进行观测,发现壁虎的脚趾上有密集的刚毛,每根刚毛的末端又分成了100-1000根绒毛,尺寸大概在纳米级别,如图甲所示。

科学家仿照壁虎脚趾上的刚毛结构做出了“壁虎胶带”,从而使“蜘蛛人”成为可能。

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及答案物理大同杯篇一: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7题,计108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每题6分,共7题,计42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己带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体积 B.内能 C.温度 D.比热容2.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 C.甲 D.道路两旁的树木3.下列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4.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

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 ( )A.体积变大了 B.比热容变大了C.质量变大了 D.密度变大了5. 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合力大小为( )A.40牛 B.80牛 C.120牛 D.200牛6.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千米/小时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15-20/秒 B.20-25/秒 C.25-30/秒 D.30-35/秒7.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甲=F乙,h甲>h乙B.F甲=F乙,h甲=h乙C.F甲<F乙,h甲=h乙D.F甲>F乙,h甲>h乙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2016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2016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2016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一般从初二开始开设这门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

一般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

随着新高考/新中考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要,录取方式也越来越多,三位一体录取方式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奖项获取。

万朋教育小编为初中生们整理了2016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卷和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本卷共8题,满分160分。

一、(17分)设有一湖水足够深的咸水湖,湖面宽阔而平静,初始时将一体积很小的匀质正立方体物块在湖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释放时物块的下底面和湖水表面恰好相接触。

已知湖水密度为ρ;物块边长为b ,密度为'ρ,且ρρ<'。

在只考虑物块受重力和液体浮力作用的情况下,求物块从初始位置出发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解:由于湖面足够宽阔而物块体积很小,所以湖面的绝对高度在物块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可选湖面为坐标原点并以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以下简称x 系. 设物块下底面的坐标为x ,在物块未完全浸没入湖水时,其所受到的浮力为2b f b x g ρ= (x b ≤) (1)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物块的重力为3g f b g ρ'= (2)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3g b b a f f ρ'=- (3)将(1)和(2)式代入(3)式得g a x b b ρρρρ'⎛⎫=-- ⎪'⎝⎭ (4) 将x 系坐标原点向下移动/b ρρ' 而建立新坐标系,简称X 系. 新旧坐标的关系为X x b ρρ'=-(5) 把(5)式代入(4)式得ga X bρρ=-' (6)(6)式表示物块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若0X =,则0a =,对应于物块的平衡位置. 由(5)式可知,当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物块下底面在x 系中的坐标为 0x b ρρ'= (7) 物块运动方程在X 系中可写为()()cos X t A t ωϕ=+ (8) 利用参考圆可将其振动速度表示为()()sin V t A t ωωϕ=-+ (9) 式中ω为振动的圆频率'gbρωρ=(10) 在(8)和(9)式中A 和ϕ分别是振幅和初相位,由初始条件决定. 在物块刚被释放时,即0t =时刻有x =0,由(5)式得(0)X b ρρ'=-(11) (0)0V = (12)由(8)至(12)式可求得A b ρρ'=(13) ϕ=π(14)将(10)、(13)和(14)式分别代人(8)和(9)式得()()cos X t b t ρωρ'=+π (15) ()()sin V t gb t ρωρ'=-+π (16) 由(15)式可知,物块再次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恰好完成一个振动周期;但物块的运动始终由(15)表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运动过程中物块始终没有完全浸没在湖水中. 若物块从某时刻起全部浸没在湖水中,则湖水作用于物块的浮力变成恒力,物块此后的运动将不再是简谐振动,物块再次返回到初始位置所需的时间也就不再全由振动的周期决定. 为此,必须研究物块可能完全浸没在湖水中的情况. 显然,在x 系中看,物块下底面坐标为b 时,物块刚好被完全浸没;由(5)式知在X 系中这一临界坐标值为b 1X X b ρρ'⎛⎫==-⎪⎝⎭(17)即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湖水中时,其下底面在平衡位置以下b X 处. 注意到在振动过程中,物块下底面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等于振动的振蝠A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I .b A X ≤. 由(13)和(17)两式得ρρ'≥2 (18)在这种情况下,物块在运动过程中至多刚好全部浸没在湖水中. 因而,物块从初始位置起,经一个振动周期,再次返回至初始位置. 由(10)式得振动周期22b T gρωρ'π==π (19)物块从初始位置出发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I 2bt T gρρ'==π (20)II .b A X >. 由(13)和(17)两式得2ρρ'< (21)在这种情况下,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会从某时刻起全部浸没在湖水表面之下. 设从初始位置起,经过时间1t 物块刚好全部浸入湖水中,这时()1b X t X =. 由(15)和(17)式得()1cos 1t ρρωρρ''+π=- (22) 取合理值,有1arccos 1b t g ρρπρρ⎡⎤'⎛⎫=--⎢⎥ ⎪'⎝⎭⎣⎦(23) 由上式和(16)式可求得这时物块的速度为21()1-1V t g b ρρρρ'⎛⎫=-- ⎪'⎝⎭(24)此后,物块在液体内作匀减速运动,以a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牛顿定律有 a g ρρρ'-'='(25)设物块从刚好完全浸入湖水到速度为零时所用的时间为2t ,有()120V t a t '-=(26)由(24)-(26)得2211()b t g ρρρρρρρ''⎛⎫=-- ⎪''-⎝⎭(27)物块从初始位置出发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为2II 1222()2arccos 111()b b t t t g g ρρρρρπρρρρρρ⎡⎤'''⎛⎫⎛⎫=+=--+--⎢⎥⎪ ⎪'''-⎝⎭⎝⎭⎣⎦ (28)评分标准:本题17分.(6)式2分,(10)(15)(16)(17)(18)式各1分,(20)式3分,(21)式1分,(23)式3分,(27)式2分,(28)式1分.二、(23分)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的同步卫星高度R (从地心算起)延伸到太空深处。

16届大同杯

16届大同杯

图1上海市第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题(2002年)(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46道单项选择题。

第1至40题每题3分,第41至第46题每题5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中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4、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卷纸相应空格内。

不填或填入不正确答案均不得分。

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

常用物质的密度(×103千克/米3)1、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米/秒的是(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 (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 (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 (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2、一个弹簧秤,将其弹簧截去原长的1/5,然后再调好零点,用此弹簧秤称同一物体的重力,则弹簧秤的示数跟原来相比是(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定3、建筑工地需要长1.0米,宽0.5米,高0.3米的花岗岩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吨的卡车去加工厂运回,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A)28 (B)29 (C)30 (D)314、一个置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木块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测定桌面与木块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应选择下列哪组实验仪器( )(A)量筒,温度计 (B)弹簧秤,刻度尺 (C)天平,秒表 (D)电压表,电流表5、跳伞运动员在跳离飞机但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阻力不做功 (B)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 (D)机械能减少6、某同学需要清理金鱼缸中沉在底部的污物,其手中只有一根透明的塑料软管,采用虹吸的方法来将鱼缸底部的污物排除。

软管的一端插入鱼缸的底部如图1所示,该同学用嘴在软管的另一端吸气,使管中液面到达某点时停止吸气,管中就能自动排出鱼缸底部的污水,同时保证污水不能流进该同学的嘴中,该点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7、实验室测量油膜分子的大小:取待测油1毫升,滴入容量瓶中,再向容量瓶中倒入某有机溶剂直至总体积达到500毫升。

上海市第32届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第32届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第32届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选择题1.(3分)这是一张欢笑宝宝的照片,观察图片可见她已长出一些齐整的牙齿。

门牙的功能与下列机械的功能相似的是()A.杠杆B.滑轮C.轮轴D.尖劈2.(3分)如图,小球在x=0与x=x1之间沿x轴运动。

开始时,小球从x=0处运动到x =x1处的时间为t0.假定小球在区间内运动时能保持恒定速率,且每次在x=0或x=x1处碰撞返回后,其速率减为碰撞前的一半。

则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小球自运动开始后至第二次回到x=0处的位移﹣时间关系的是()A.B.C.D.3.(3分)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6℃.现将该温度计挂在房间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读数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实际温度与最低实际温度差为()A.18℃B.20℃C.22℃D.24℃4.(3分)如图是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示意简图。

它并联在绝缘子串两端,其作用是保护高压输电线免遭雷击造成的损害。

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避雷器本体(SVU)的导电状态应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导体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缘体C.在正常情况下是导体,在遇到雷击时是绝缘体D.在正常情况下是绝缘体,在遇到雷击时是导体5.(3分)在如图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电子沿y轴正方向运动。

由电子高压输电线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而产生磁场,在a点处的磁场方向是()A.x轴正方向B.x轴负方向C.z轴正方向D.z轴负方向6.(3分)如图,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安装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S点距离池底的高度为H.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S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处;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大于H,Q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大于HB.P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小于H,Q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大于HC.P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小于H,Q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小于HD.P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大于H,Q点距离池底的高度小于H7.(3分)如图,在三个完全相同的盛满水的容器a、b、c中,漂浮着大小和质量均不同的小黄鸭,则每个容器中水与鸭子总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m a=m b=m c B.m a>m b>m c C.m a<m b<m c D.无法判断8.(3分)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流的热效应,四个选项中只有电热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视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电风扇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脑的主要功能是处理信息。

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传播,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能满足卫星和汽车间的信息传递;红外线和紫外线也可以传播信息,但有距离限制;激光是通过光导纤维来传播信息的。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林中光影和日食现象都是光线的直线传播现象,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线经过空中漂浮的小水滴折射而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4.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内能,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物体间只有存在温差时才会发生热传递,相同温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由于甲、乙一起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甲乙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乙受到甲的压力,同时乙还受到拉力F,桌面对乙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以及乙自身的重力,故一共受到5个力的作用。

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

向左右两板施加压力F时,木块A静止,说明此时木块A受力平衡,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身重力;当压力都增大到2F时,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左右平衡的压力2F,在竖直方向上木块A受到重力作用,同时还受到木板对木块向上的摩擦力,如果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木块将往上运动,但实际是木块依然静止,所以此时重力和摩擦力依然相等,说明摩擦力大小不变。

7.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由反射光线和水面的夹角为60°,可知反射角为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α=30°。

光由水折射向空气,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所以β>30°。

8.C【解析】电压表负接线柱与A接线柱相连,正接线柱分别与B、C、D、E相连时电压表示数均为3V,说明B~E接线柱之间都是通路,当正接线柱与F相连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EF之间存在开路,所以灯泡一定存在故障。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卷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卷

上海市第30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卷1、山区高速公路上连续下坡路段常有避险车道。

避险车道是指在长徒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如图所示为某段山区高速路旁的避险车道,其目的是( )A. 让慢速车辆从这个车道驶出,避兔被后方车辆追尾B. 让快速车辆从这个车道驶出, 避免与前方车辆相撞C. 让刹车失灵的车辆.从这个岔道驶上斜坡,从而避兔被后方车辆追尾D. 让刹车失灵的率辆从这个岔道驶上斜坡,从而使车辆减速停率2、下列四个现象与右图所示现象涉及的原理不同的是( )A.飞机加速起飞B. 氢气球浮在空中C. 足球比赛中的弧线球D. 无安全门的地铁站台,管理人员要求乘客站在黄线后候车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仅能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B.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透动产生的D.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定向移动所形成的4、如图所示,西束平行白光 A、B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玻璃球与空气界面处发生一次或两次全反射后射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形成MN 和 PQ两条彩色光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束A、B在玻璃球内均发生一次全反射;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紫、红B. 光束A、B在玻璃球内均发生二次全反射;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紫、红C. 光束A在玻璃球内发生两次全反射,光束B为一次;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紫、紫、红D. 光束A在玻璃球内均发生一次全反射,光束 B为两次;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紫、红5、壁虎能在光滑竖直的玻璃面上或天花板上自由爬向而不留痕迹。

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壁虎的脚趾进行观测,发现壁虎的脚趾上有密集的刚毛,每根刚毛的末端又分成了100-1000根绒毛,尺寸大概在纳米级别,如图甲所示。

科学家仿照壁虎脚趾上的刚毛结构做出了“壁虎胶带”,从而使“蜘蛛人”成为可能。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是一项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兴趣和提高物理学科素养的竞赛活动。

它不仅考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察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套模拟试题,供参赛者练习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A. 3×10^8 m/sB. 3×10^5 km/sC. 3×10^7 m/sD. 3×10^6 k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它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A. F = maB. F = m/vC. F = a/mD. F = v/m3. 以下哪个不是电磁波的类型?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超声波4.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其公式是什么?A. I = V/RB. I = VRC. V = IRD. R = VI5. 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A. 质量B. 速度C. 质量与速度D. 质量与速度的平方6.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表达式是什么?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Q = U - WD. ΔW = Q - U7. 以下哪个是描述物体转动的物理量?A. 动量B. 转动惯量C. 角动量D. 力矩8. 波的干涉现象说明了什么?A. 波是粒子B. 波是能量的传播C. 波具有叠加性D. 波具有传播方向性9. 相对论中,时间膨胀的效应与什么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加速度D. 物体的转动10. 根据量子力学,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这被称为什么原理?A. 测不准原理B. 量子纠缠C. 波粒二象性D. 量子隧道效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A. 红外线B. 紫外线C. X射线D. 绿色光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

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A.喷洒盐溶液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 音色音调B. 音色响度C. 音调响度D. 音色音调响度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

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A. “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B.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C. 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D.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D.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6.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放置在半径为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在图示位置平衡,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碗固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可绕O点转动,现对长木板的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其逆时针缓慢转动,在A、B两球均未脱离碗的过程中,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7.如图电路,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表都是理想的,则下列各组电表示数中可能实现的是( )A. 的示数为1安培,的示数为2伏特,的示数为0.5安培B. 的示数为2伏特,的示数为1安培,的示数为0.5安培C. 的示数为0.5安培, 的示数为1安培,的示数为2伏特D. 的示数为2伏特,的示数为0.5安培, 的示数为1安培8.因为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石块的质量为,石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宽度为,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交通运输中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即客运效率=人数×路程/消耗能量。

一个人骑电动自行车,消耗100万焦的能量可行驶30千米,一辆载有4人的普通轿车,消耗32000万焦的能量可行驶100千米,则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________.有一种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

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车自行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

某人骑车以500焦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若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1所示;若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2所示,则向蓄电池所充电能是_______焦.10. 如图所示是研究钢丝伸长形变的实验。

在底板一端固定一个滑轮A,另一端装一立柱B。

在靠近滑轮一端处有一个带有小轮C并可绕竖直轴转动的小平面镜。

把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在小轮上紧绕一周后跨过滑轮挂上重物。

在平面镜前置一激光器,让光线射向平面镜并反射投影至长木板末端的光屏上,这样,钢丝受力伸长,带平面镜转动一个小角度,反射光线在屏上就有一较大位移。

为估算出BC间钢丝的伸长量,除了测量平面镜上光的反射点与光屏的距离,以及反射光线在屏上的位移,实验中还应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可得伸长量=______(用以上测量量表示)。

11.由于眼睛有视觉暂留,因此会造成一些奇特现象。

例如,在如图所示的黑色圆盘中有一白色窄条OA,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以频率赫兹顺时针旋转,用频率赫兹的频闪光去照射,在盘上能看到______根稳定的白色窄条。

喜欢观察昆虫的小华发现了类似的奇特现象,傍晚看到蜜蜂的翅膀在频闪灯的照射下,似乎在缓慢的震动,自上而下一次约为2秒,已知频闪灯的频率为50赫兹,则蜜蜂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赫兹(已知这种蜜蜂的振动频率的范围是450~480赫兹).12. 如图所示,六个电阻完全相同,阻值都是的功率为_______。

若将电源接在线路中的“”;“”;“”;“”;“”;“”;所有电阻)中无电流流过。

13.两个同样的开口容器用两根同样的管子连通且装满水,两管各用阀门关闭(如图所示).两容器里水温保持恒定,左边的容器里水温为,右边的容器里水温为,并且摄氏度。

如果阀门保持关闭状态,打开阀门,则容器里的水将_______(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不会)通过阀门;此后打开阀门,则容器里的水将_______(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不会)通过阀门。

三、计算题(本题共36分)14.(8分) 如图所示是给某一保温水箱注水的水龙头,是冷水管的阀门,是热水管的阀门。

灌满水箱所需时间由水的压强(由水泵产生)以及水流经水管以及阀门所受阻力决定。

阻力与压强的传递无关,假设在灌满水箱时间内我们所研究的系统中压强和阻力不变。

现就以下情况进行记录:完全打开冷水管的阀门,关闭热水管的阀门,在时间=8分钟内灌满水箱;若完全打开热水管的阀门,关闭冷水管的阀门,则在时间=12分钟内灌满水箱。

试求:若将冷、热水管阀门完全打开,则灌满水箱需要多少时间?15.(14分)1724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华氏温度。

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零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华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

用符号F表示华氏温度。

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转换式。

(2)求相同体积零华氏度的冰与90摄氏度的水混合后的温度。

不计整个过程的能量损失.16. (14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部非常薄的圆柱形杯子,装满密度为的液体,恰好浮在密度分别为的分界面间,下方液体密度,且。

已知杯子的外径为,内径为,杯子浸入下方液体的深度为。

若杯底出现一个小洞,密度为的液体将经小洞流入杯里,求当液体不再经小洞流入杯里时,圆柱形杯子浸入密度为的液体的深度。

四、实验题(本题共26分)17.(12分)某实验室为了研究刹车距离S(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运动所行驶的距离)与反应时间(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措施的时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设在实验中,每次刹车时车速相同,刹车系统的制动力大小不变。

(1)请用作图法画出刹车距离S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2)请利用图线确定实验中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大小。

18.(14分)复印机的扫描器是由截面为正六边形、表面为镜面的柱体构成,正六边形的边长为,柱体可以绕转动轴转动(如图所示)。

在扫描器右侧并排竖直放置一个薄透镜,透镜的焦距为,透镜的主光轴通过扫描器的转动轴。

在透镜右焦平面放置一光屏,光屏的中心位于主光轴上。

现有一竖直光束,其延长线与转动轴距离,从图示位置射向扫描器。

(1)请用尺规作图,画出该光线通过系统后射到光屏上的位置。

(2)求射到主光轴上方光屏的光点到主光轴的最大距离.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26分)19.(12分)如图所示是航天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它记录了卫星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卫星绕地球中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1、2、3、4,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1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绕行一圈后轨迹2再次经过赤道时的经度为180°),设地球半径为,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43千米。

(1)卫星运行的周期是多少?(2)请用纬度表示卫星上摄像设备能拍摄到的地表范围。

20.科学家利用光与微粒(100毫米左右)发生相互作用的特性,发明了一种用激光来操纵微粒的工具---光镊子。

其原理是: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20-1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减弱,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下的力;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20-2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增强,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上的力。

(1)现有一束向某点会聚的激光束射向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小球,试分析图题-3所示情况下,小球受到激光束的总作用力方向。

(2)用光镊子捕获和移动水中的玻璃小球十分方便。

下图是利用光镊子把水中玻璃小球排成“人”字形或“口”字形的照片。

实验时,将混有直径为2.5微米的玻璃小球的水溶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利用光镊子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并在水中移动。

设光镊子的捕获力与激光的功率成正比。

已知玻璃小球的密度,激光的最大功率为毫瓦,球体的体积。

实验发现当激光功率为毫瓦时,恰好能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

求该光镊子能产生的最大捕获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