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语言的含义
肢体语言 body language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能够传递某种特定信息的面部表情、手势语,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等等。
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西方的许多肢体语言在我国也已经被认同,还有一些被普遍适用。
比如:西方人往往指胸口来表示“我”。
大拇指朝上,表示“好”;但大拇指朝下则表示“坏,糟透了”。
还有用大拇指指尖与食指指尖相接成O形,伸直其余三个指头,表示OK,即“正常”、“顺利”、“没问题”。
伸出食指和中指成V形,表示victory(胜利)。
如果招手示意别人过来,他们是伸出手,掌心朝上,捏拢四指,前后弯动食指。
当然,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中,肢体语言其含义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不过,很多肢体语言表达的含义还是一致的,比如,点头表示: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眉毛上扬表示:不相信或惊讶;避免目光接触意味着: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摇头表示:不同意;鼓掌:赞成或高兴等等,但是在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分类来说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程度上所存在的差异,了解从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我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一、动作一样,意义不同(the same action,different meaning)。
如下例:1. 跺脚(stamp one’s foot):在中国人看来,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
比如说:气得直跺脚。
而它的英文含义则是不耐烦,比如:give a stamp of impatience(不耐烦得跺脚)。
2. 目不转睛地看(look with fixed gaze):其中文含义是:好奇;有时是惊讶。
比如,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公园里的猴子;他目不转睛的看着科幻书上的飞碟等等。
而这个短语的英文含义则是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
比如:Under his intense gaze she felt uncomfortable.(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使她觉得很不自在。
bodylanguage维基百科

bodylanguage维基百科Body Language 维基百科Body Language(身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通过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等身体动作来传达信息、情感和意图。
它是人类沟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交流的一种形式。
在任何社交场合,人们的肢体语言往往比口头表达更具说服力和真实性。
本维基百科将详细介绍身体语言的定义、分类、特征以及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等内容。
一、概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非语言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一种非语言交流形式。
它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丰富沟通内容,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感受。
身体语言被广泛应用于面试、演讲、销售、谈判等场合,对于个人形象的塑造和社交交往的成功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分类根据身体动作和表情的特点,身体语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面部表情:包括微笑、皱眉、眨眼、眉起眼挑等,通过面部表情可以传递情绪和态度。
2. 手势:包括挥手、比划、拍手等,手势可以用于指示、加强语言表达或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姿势:包括站姿、坐姿、手臂交叉、颈部伸展等,姿势可以传达自信、放松或者紧张的态度。
4. 眼神交流:通过眼神的注视、眨眼频率等方式,传递友好、亲密或者厌恶的情感。
5. 非语言声音:包括笑声、哭声、叹息声等,声音也是身体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特征身体语言具有以下特征:1. 无意识性:身体语言往往是无意识地表达出来的,反映了个体内在的情感和意图。
2. 全球性:有些身体语言动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相似的含义,比如眨眼表示惊讶或心烦。
3. 多样性:不同文化和个体在身体语言上表达习惯和优先级存在一定的差异。
4. 综合性:身体语言常与口头语言结合使用,共同传达信息,增强沟通的效果。
四、跨文化差异身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差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手势的含义:一些手势在不同国家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需要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差异。
身体语言

个人空间
• 与人际距离相似的另一现象,是个人空间 (personal space)。个人为了保持其心理 上的安全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 当距离,甚至企图在其周围划出一片属于 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侵入。
• • • • • •
乡村和城市的地盘
模仿
• 模仿其他人积极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是能够 快速建立友善关系的最强有力的方式之一。你可 以模仿他的坐姿、体态、身体朝向的角度、手势、 表情以及声调。 • 男人和女人何时变得相像,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生 活了很长时间,而且彼此关系融洽,那么他们就 会变得越来越相像。 • 当一个团体中的领导做出特定的手势和姿态时, 他的下属就会进行模仿,而且模仿行为一般还会 按照地位高低顺序而逐步发生。
爱情
• • • • • • • • • 扬起眉毛 把玩儿柱状物 嘴唇微启 摸脸 立正站立 瞳孔放大 整理着装 脸颊绯红 仰面与整理头发 暴露手腕 窥视 扭动臀部 盘腿而坐 眼睛斜视 整理领带 摸喉咙 拇指插向腰带
肢体语言学习方法
• • • • 定时(每天至少15分钟) 随地(社交场合、电视关掉声音) 印证和总结 应用
坐姿
掐腰
凝视
眼球
•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再回忆某件事情的时候,他的眼睛会自然的向左移 动,如果一个人在酝酿、策划或编造一件事情时,他的眼球会不自觉的向右 侧移动。
吸烟
眼镜
控制对方的视线
向头脑传达的信息中87%通过眼睛, 9%通过耳朵,5%通过其他器官。 激光笔
中国的肢体语言

中国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除文字以外,一种能够用来交流的东西。
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相同的肢体动作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
所以,接下来我将会列举几个在中国常用的肢体语言。
在中国,点头表示肯定、同意、承认或打招呼等。
与点头相反,摇头表示否定、不理解、不同意等。
竖大拇指表示“好”,用来称赞对方干得好、了不起、高明等。
用大拇指指向自己的鼻尖表示“自己”的意思。
伸出中指,其它四指向下弯曲,像乌龟的样子,是骂人的意思。
OK手势,就是拇指、食指想接成环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
在中国,它表示同意、很好的意思。
作揖是海内华人独特的肢体语言,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的历史。
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掌对右掌或包住或盖住。
左拳右掌是“吉拜”,反过来,左拳右掌就是“凶拜”。
如果吃饭后,有人用手轻轻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
别担心,她不是身体不舒服,而是想表示自己吃饱了。
同一肢体语言在中华文化中不同场合下,也具有不用的社会意义。
比如微笑,既能表示赞许也可表示某种不安。
挥手即可表示问候、欢迎,有能表示告别、再见。
具体的意思要视情况而定。
中国有很多与世界其它国家不同肢体语言。
很高兴你能向我询问,如果你后续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写信来问我。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它是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以称无声语言。
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的补充,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及其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能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
一名教师,只要能做到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融入自身丰富的情感,爱学生之所好,乐学生之所兴,适时适地地进行角色交换,就能营造出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肢体语言在组织教学中的作用。
肢体语言不仅是维持课堂纪律、稳定教学秩序的需要,也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教和学的积极性,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1、上课铃响了,教师要面带笑容走进教室2、如某位学生上课走神了,教师不要大发雷霆,大讲纪律,这样既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会影响课堂气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反之,如果教师走到学生的身旁,用手摸摸他的头,或者用眼神去告诉他,他会马上意识到错误,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这样不仅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这位学生还会为教师的包容心存感激,从而喜欢这门课程。
3、在课堂中提问到比较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面带微笑地向他点头,用眼神去告诉他能行的。
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心里的担忧就减少,渐渐地,就不会害怕了。
4、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富于变化的表演、抑扬顿挫的语调、变换的节奏,配以指引性手势或加强性手势,并自觉地变换身体姿态、视线和学生的空间距离,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起到组织优化教学的作用。
二、肢体语言在知识教学中的作用1、肢体语言在单词教学中的运用单词是组成句子的元素,如果没有单词量,英语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词汇的教学在英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如果一味地看卡片、读单词,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学生会起厌烦心理。
但是如果运用肢体语言,就能让学生动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单词教学中,我常会边读过做动作,让学生猜其意思,学生看到教师的动作非常有趣,都很积极地猜,总怕被别人先猜出来。
身体语言的含义

身体语言的含义一、身体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在沟通过程中,仅仅靠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借助于自己的目光、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等身体语言,以增强口头表达效果。
身体语言沟通可以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的作用,有时可以直接代替语言行为,甚至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内容,它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能。
1.身体语言沟通是一种普遍的沟通方式有人研究发现,人们每天的讲话时间平均仅占与人交往时间的 10%,而与人交往的其他时间,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身体语言的沟通。
2.身体语言能够增强沟通的有效性身体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直观、个性化的特点。
在沟通中,将身体语言和语言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表达的含义更精彩、更准确。
根据对方身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我们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对方。
3.在有些情境中,身体语言比文字和言语更有影响力据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体态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而且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是语言的43倍。
4.身体语言在表达人类感情上起着重要作用缕缕相思,点点离愁,满腔爱意,即使用千言万语也难以形容;然而,一个眼神,一个举动,或是相视一笑,便可将种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几种常见的身体语言1.目光的作用目光是人际沟通中重要的信息来源。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与沟通对象保护目光的接触是十分必要的。
(1)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的注意。
语言沟通是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的过程。
信息接收方应注意向信息发送方提供有效的反馈。
与对方保持一定的目光接触,就是一种重要的反馈方式,它表示你对对方的注意。
(2)目光接触可以实现多种情感交流。
目光能准确地表达友爱和敌意、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伤以及惊奇、恐惧、厌恶等人类情感。
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可以从一个人的目光中感知其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3)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彼此的距离。
一般来说,沟通双方的关系越密切接纳程度越高,目光接触的次数就越多,每次接触保持的时间也就越长。
演讲中的身体语言解读

演讲中的身体语言解读在演讲过程中,身体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演讲者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可以传递出许多信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本文将通过解读演讲中常见的身体语言,揭示其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1. 姿势:演讲者的姿势是表达自信和权威的关键。
站立时,笔直的身体可以传达出演讲者的专注和力量。
双脚并拢,稳定的姿态表明演讲者的冷静和自信。
然而,太过僵硬的姿势可能让演讲者显得不自然,因此适度的动作和微调可以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2. 手势:手势在演讲中起到衬托和强调的作用。
适度的手势可以增加表达力,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吸引。
举起手臂表示强调,手势向下则表示理性和稳定。
不过,手势要谨慎使用,过于夸张或频繁的手势可能使观众分心或感到不自然。
3. 面部表情:演讲者的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微笑是最常见且通用的面部表情,可以传递出友好和亲和力。
而眉毛的运动和眼神的交流则可以表达出演讲者的兴奋、紧张或者认真。
然而,过度夸张或者僵硬的面部表情会让演讲者显得不自然,因此要注意运用自然而真实的面部表情。
4. 声音和语调:除了身体语言,声音和语调也是演讲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声音的大小、节奏和调音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因此演讲者应该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和节奏的安排。
同时,语调的变化和语速的掌握也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起来,演讲中的身体语言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适当运用姿势、手势、面部表情以及声音和语调,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与观众建立联系,提高演讲的效果。
演讲者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自我观察,以准确、自然地运用身体语言,使演讲更加生动、亲切,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演讲中身体语言的解读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演讲者的意图和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因此,作为演讲者,我们应该重视并善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以确保演讲的成功和影响力。
肢体语言又叫身体语言

肢体语言又叫身体语言,是由人的身体运动引起的,是通过一个人的仪表、姿态、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及各种身体动作等来表达含义的符号或代码系列.它是一个信息发射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声语言如果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起到更好的传情达意的效果。
体育是研究人体运动及规律的一门科学,而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尤为广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简便、含义丰富的肢体语言传递知识、指令、评价、反馈等信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交往沟通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进行。
美国语言家对语言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谈话时大约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另外百分之六十五的内容是靠非语言来表达。
如果信息的传递,交往和沟通仅限于语言,那么,人们复杂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就不可能得到充实的交流和理解,一个成功的演讲家,除了他的语言能力达到相当高的境界外,更主要地是他的非语言行为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他的每一个手势、动作、表情等都表达出了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身体语言在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和沟通之间的重要地位。
既然人际交往之间如此,那么教学过程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非言语信息表示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功能有:1、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知理解.在教学中的某特定条件下,教师仅靠语言和示范等手段输出信息,而不借助一定的非语言行为,就可能表达不清动作技术的结构,不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例如教师为突出某技术动作的特性时,可把重点环节的示范静止稍长一些时间,以利于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动作表现。
对难于做静止示范的技术难点,关键之处,教师可用手势来指点动作的用力方向,用手臂的摆动来代替动作幅度与速率,用手比划高、长度等,使学生对动作技术建立时间、空间的概念,加快对动作技术的领会,教师的讲解、示范联系神态、身姿等非语言行为,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并深刻领会其真实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语言的含义
一、身体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在沟通过程中,仅仅靠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借助于自己的目光、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等身体语言,以增强口头表达效果。
身体语言沟通可以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的作用,有时可以直接代替语言行为,甚至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内容,它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能。
1.身体语言沟通是一种普遍的沟通方式
有人研究发现,人们每天的讲话时间平均仅占与人交往时间的 10%,而与人交往的其他时间,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身体语言的沟通。
2.身体语言能够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身体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直观、个性化的特点。
在沟通中,将身体语言和语言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表达的含义更精彩、更准确。
根据对方身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我们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对方。
3.在有些情境中,身体语言比文字和言语更有影响力
据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体态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而且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是语言的43倍。
4.身体语言在表达人类感情上起着重要作用
缕缕相思,点点离愁,满腔爱意,即使用千言万语也难以形容;然而,一个眼神,一个举动,或是相视一笑,便可将种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几种常见的身体语言
1.目光的作用
目光是人际沟通中重要的信息来源。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与沟通对象保护目光的接触是十分必要的。
(1)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的注意。
语言沟通是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的过程。
信息接收方应注意向信息发送方提供有效的反馈。
与对方保持一定的目光接触,就是一种重要的反馈方式,它表示你对对方的注意。
(2)目光接触可以实现多种情感交流。
目光能准确地表达友爱和敌意、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伤以及惊奇、恐惧、厌恶等人类情感。
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可以从一个人的目光中感知其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3)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彼此的距离。
一般来说,沟通双方的关系越密切接纳程度越高,目光接触的次数就越多,每次接触保持的时间也就越长。
目光还可以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屑一顾,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有人用目光来“拒人千里之外”,表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距离。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不仅可以展示自己良好的人格,还可以掩饰自己的一些缺点。
善于利用自己丰富多彩的表情,可以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面部表情:
(1)嘴部表情:张嘴露齿表示愉快;咬牙切齿表示愤怒;撇撇嘴表示藐视……
(2)鼻部表情:“嗤之以鼻”表示轻蔑;屏住呼吸是紧张小心;愤怒则张大鼻孔;奉承则“仰人鼻息”……
(3)眉毛:扬眉表示得意;皱眉表示愁苦;竖眉表示愤怒;眉毛完全抬高表示难以置信;半抬高表示大吃一惊;半放低表示大惑不解……
(4)微笑:微笑是最有益于人际沟通的面部表情。
微笑表明你对人的尊重、友善、欣赏和赞同,也表明你心地善良,表明你有一个好心情。
自然的微笑可打破僵局;轻松的微笑可淡化矛盾;坦然的微笑可消除误解;真诚的微笑会使你成为沟通中的常胜将军。
3.习惯动作
在人际沟通中,人们的习惯动作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不同的身体习惯动作具有不同的含义。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经常使用的身体动作表达了一些特定的意义。
如:双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皮或脖颈表示困惑;搓手和拽衣领表示紧张;拍脑袋表示自责;耸肩表示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
4.姿态和手势
当人们的身体略微倾向交谈的对象时,表示对对方比较尊重或者对对方的话比较感兴趣;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表示若无其事与轻慢;侧转身子表示厌恶和轻蔑;背朝对方表示不屑理睬。
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体态语”。
在交谈中,手势可以加强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声有色。
手势在沟通过程中还能独立地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
(1)翘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夸奖;
(2)翘起小指——表示蔑视、贬低、“差劲”等意思;
(3)十指交叉,拱手放在脸前——表示敌意或不满意;
(4)十指交叉,大拇指相顶或转圈——进退两难;
(5)两手指合拢向上——高傲、自信;
(6)两手指合拢向下——让步或不感兴趣;
(7)搓手——焦虑、无奈、信心不足;
(8)背手(一手握住另一手的腕、肘、臂)——隐蔽其沮丧无力、心理紧张;
(9)背手(两手相握)——至高无上、自信甚至狂妄;
(10)双臂在胸前交叉——缓解紧张与矛盾心情,下意识地达到防御、镇定与伪装的作用。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