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的课堂教学
工程制图优秀教学设计

环节与时间
分配
教学安排
教学方法
导入
2分钟
通过复习以几何立体图上一条直线的投
影求作引入本次课,导入直线上的点
复习导入
讨论分析
知识点一:
直线上点的
投影特性
5分钟
以实际问题如何在直线上取点,然后抽丝剥茧分析如何解决该问题,通过动画演示,结合一问一答形式反向得到欲求直线上的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课程:《工程制图》作者:刘晶工作单位: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授课名称
直线上点和两直线间的投影分析
使用教材
土木工程制图(第5版)
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课
授课对象
土木类 大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时安排
1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平面立体上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2.掌握两直线相对位置关系与其投影的关系
技能
1.具备图解直线上点的能力
地陶冶学生精益求精的工程素养
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搭建空间与平面转化的平台,在一系列导学问题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建构与分析能力,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与平面表达能力。设置探索性问
题,锻炼学生空间想象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内容
1.复习直线的投影,直线第三面投影作法。
2.具备投影图判别点线、线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能力
3.具备空间构建直线与直线相对位置关系
情感
1.以教师黑板规范绘图操作,感染学生对于职业的认真的态度 2.利用实物的直观演示及多媒体课件分步作图,便于师生互动,
促使学生主动跟随教师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
《工程制图》教案

《工程制图》教案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图纸幅面的规定、比例、字体、图线4、尺寸注法5、线段和圆周的等分6、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7、斜度和锥度8、圆弧的连接9、椭圆的画法10、平面图形的绘制11、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3、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4、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5、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6、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7、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8、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9、介绍用同心圆法和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0、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1、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3、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4、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5、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6、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7、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8、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9、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方法10、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1、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1、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2、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3、比例的概念和应用4、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5、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6、圆弧连接和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7、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第二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课题: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3、点的投影及其标记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5、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6、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两点的相对位置8、直线的投影图9、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1、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12、直线上点的投影1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4、直角投影定理15、平面的表示法16、平面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7、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18、换面法的概念19、点的投影变换20、直线的投影变换21、平面的投影变换22、换面法投影变换应用举例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投影法的概念、种类、应用2、讲解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3、介绍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4、介绍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5、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6、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8、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线和三种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9、讲解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10、熟练掌握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直角三角形法11、讲解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12、讲解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13、讲解用直角投影定理14、介绍平面的两种表示法15、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面和三种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16、讲解换面法的投影变换规律17、讲解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3、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以及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5、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6、根据两个点的投影,能够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7、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及其可见性的判别方法8、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9、理解并掌握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的解题方法10、会根据两直线的投影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并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相交的作图问题11、理解并掌握直角投影定理的特点和解题思路12、熟悉平面在投影图上的表示法13、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4、理解并熟练掌握一次换面、二次换面中点的投影的作图规律15、掌握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题实践教学重点:1、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5、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6、直角三角形法、直角投影定理7、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8、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9、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课题: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2、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3、截交线的性质4、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5、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6、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7、基本体的尺寸标注8、相贯线的性质9、相贯线的画法10、相贯线的特殊情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2、讲解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3、讲解圆锥体和圆球体的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4、讲解基本体的尺寸标注5、介绍截平面与截交线的概念6、讲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7、讲解平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8、讲解曲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9、介绍相贯线的概念10、讲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1、讲解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教学要求:1、能够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画法2、能够熟练运用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3、能够熟练运用辅助面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4、能够正确标注基本体所需的尺寸5、了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6、熟练掌握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即利用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7、绘制截交线和截切后的平面立体的投影8、熟练掌握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截割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9、了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0、熟练掌握求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方法,即求两个曲面立体表面上共有点的投影,然后把各点的同名投影依次光滑连接起来教学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
《工程制图》教案

《工程制图》教案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图纸幅面的规定、比例、字体、图线4、尺寸注法5、线段和圆周的等分6、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7、斜度和锥度8、圆弧的连接9、椭圆的画法10、平面图形的绘制11、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3、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4、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5、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6、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7、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8、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9、介绍用同心圆法和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0、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1、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3、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4、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5、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6、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7、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8、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9、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方法10、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1、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1、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2、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3、比例的概念和应用4、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5、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6、圆弧连接和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7、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第二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课题: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3、点的投影及其标记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5、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6、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两点的相对位置8、直线的投影图9、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1、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12、直线上点的投影1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4、直角投影定理15、平面的表示法16、平面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7、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18、换面法的概念19、点的投影变换20、直线的投影变换21、平面的投影变换22、换面法投影变换应用举例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投影法的概念、种类、应用2、讲解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3、介绍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4、介绍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5、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6、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8、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线和三种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9、讲解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10、熟练掌握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直角三角形法11、讲解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12、讲解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13、讲解用直角投影定理14、介绍平面的两种表示法15、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面和三种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16、讲解换面法的投影变换规律17、讲解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3、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以及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5、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6、根据两个点的投影,能够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7、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及其可见性的判别方法8、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9、理解并掌握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的解题方法10、会根据两直线的投影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并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相交的作图问题11、理解并掌握直角投影定理的特点和解题思路12、熟悉平面在投影图上的表示法13、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4、理解并熟练掌握一次换面、二次换面中点的投影的作图规律15、掌握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题实践教学重点:1、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5、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6、直角三角形法、直角投影定理7、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8、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9、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课题: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2、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3、截交线的性质4、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5、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6、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7、基本体的尺寸标注8、相贯线的性质9、相贯线的画法10、相贯线的特殊情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2、讲解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3、讲解圆锥体和圆球体的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4、讲解基本体的尺寸标注5、介绍截平面与截交线的概念6、讲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7、讲解平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8、讲解曲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9、介绍相贯线的概念10、讲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1、讲解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教学要求:1、能够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画法2、能够熟练运用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3、能够熟练运用辅助面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4、能够正确标注基本体所需的尺寸5、了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6、熟练掌握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即利用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7、绘制截交线和截切后的平面立体的投影8、熟练掌握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截割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9、了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0、熟练掌握求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方法,即求两个曲面立体表面上共有点的投影,然后把各点的同名投影依次光滑连接起来教学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
工程制图课程教案

《工程制图》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从事工程设计及CAD应用和开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有关硬件配置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图形生成与输出的基本原理,学会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作为我院各专业的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有关硬件配置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图形生成与输出的基本原理,学会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快速获取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各专业各学科的学习和应用。
在教学中应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1、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2、掌握基本理论及对三维立体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能阅读工程图样;3、能熟练地应用绘图仪器、CAD绘图技术、徒手三种方法绘制工程图样。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渐具有竞争效益意识。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课程内容1、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的是教育部推荐的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这些教材都是近几年新出版的,教材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对学生加深课程内容的认识、自主学习、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完整性,基本上适合本专业学生。
2、内容模块1、选取教学内容①以必须、够用为度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尽量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相联系。
在教学举例、习题、实验课题等方面尽量取材于企业实际需求。
教学中采取逆向思维,从体到面、线及点,先将抽象的二维转化为形象的三维,再从三维生成二维工程图,从而实现物与图的熟练转换,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工程制图理论基础的有机结合。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工程制图》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几何能力。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技术、投影原理以及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一、教学目标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技术和投影原理。
2、学会如何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
3、培养空间思维和几何能力。
4、了解工程图纸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制图标准、制图工具、制图步骤等。
2、绘图技术:包括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等。
3、投影原理:包括正投影、斜投影、透视图等。
4、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绘制: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图等。
5、工程图纸的应用和实际操作:包括图纸标注、图纸审核、图纸修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技术。
2、实践教学:通过绘制工程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
3、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图纸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测试等。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测试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教材:《工程制图》。
2、教学PPT:教师制作的教学PPT,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教学视频: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包括实践操作的演示和案例分4、在线测试:教师制作的在线测试,用于平时和期中考试。
六、课程特色1、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
2、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总之,《工程制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技术和投影原理,学会如何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并提高空间思维和几何能力。
本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和应用技能。
工程制图微课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工程制图微课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工程制图是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和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引入了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向学生传达知识。
本文将设计一份关于工程制图微课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课程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形投影、图样标注、尺寸标注等内容。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工程制图知识,进行简单的零件图绘制和三视图绘制。
1.3 情感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引发学生对工程制图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工程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2.1 工程制图基础知识介绍2.2 图形投影的原理和方法2.3 图样标注与尺寸标注2.4 零件图的绘制方法2.5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三、教学方法3.1 知识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工程制图的兴趣。
3.2 知识讲解:通过PPT等形式,对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和绘图方法进行介绍,结合案例进行详细讲解。
3.3 案例分析:引入真实工程案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分析和绘图演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4 视频教学:录制一些工程制图实例的视频,在视频中演示绘图的步骤和技巧,方便学生在家里进行复习和实践。
3.5 互动讨论:设置问题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工程制图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表现:结合作业和课堂互动情况,对学生的积极性、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4.2 课堂测验:安排一些简单的工程制图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3 作业评定:布置一些工程制图绘制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评定,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4 期末考核:安排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工程制图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024年度优秀教学案例《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案例(1)

•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效果与反馈目录•教学反思与改进•附录与参考资料01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内容包括投影理论、制图基础、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工程制图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能力。
工程制图课程简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选用及特点选用教材教材特点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工程制图基础知识包括投影原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等。
制图技能与规范学习绘图工具的使用、制图标准与规范等。
工程实例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工程制图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课内实践布置综合性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完整的工程图纸。
企业实习03教学过程与实施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课件、工程制图软件、教学模型等教学资源。
导入方式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工程制图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课前准备与导入课堂讲解与演示讲解内容详细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制图规范、常用符号和标注方法等知识点。
演示方式通过工程制图软件或实物模型,演示制图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图的过程。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课堂互动性。
学生练习与指导练习内容指导方式反馈与评估04教学效果与反馈学生成绩分析成绩分布情况成绩提升情况成绩与能力的关系1 2 3总体满意度具体满意度改进建议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内容掌握情况01教学方法运用情况02教学效果评估情况0305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教学改进措施与建议加强实践教学0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02实施个性化教学03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智能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跨学科融合06附录与参考资料规定了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则、图线、字体、比例、符号等,是工程制图的基础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本节课程主要是介绍建筑平面图的基本内容和图示方法,通过抄绘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投影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重点方面,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建筑平面图的形成过程和绘制方法,以及尺寸标注和文字注释的相关规定。
在教学难点方面,主要是建筑平面图的形成过程和绘制方法。
在融入方式方面,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故事分享、情景体验等,通过介绍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引出建筑平面图的研究内容。
通过视频、绘图步骤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和绘制方法,并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自信。
在思政元素方面,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善于思考、精益求精、分析能力、民族自豪感、团队协作、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研究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认真细致、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工作作风、提出问题能力、善于观察、自主研究能力、遵章守纪等素质。
在教学引入方面,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引出建筑平面图的研究内容,并讲述著名建筑都离不开精确无误的图纸。
通过情景体验和故事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展开方面,本课程主要通过视频、绘图步骤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和绘制方法,并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自信。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投影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掌握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1.通过引导法和多媒体演示法,讲解建筑平面图的基本内容和图示方法;2.通过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原理和绘制步骤;3.通过教师引导示范和小组合作研究,加强学生实践训练,提高绘图能力。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2.认真观看多媒体演示和案例分析,理解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原理和绘制步骤;3.独立思考、分析和绘制建筑平面图,加强实践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工程制图”作为高职高专、技工院校机械类、汽车类、模具类等专业的专业课,在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中,具有中流砥柱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像大厦之基,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
作为执教此科目的老师,结合学生、学校实际情况,谈点个人之见。
关键词工程制图课堂教学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Drawing"//YeJianxueAbstract "Engineering Drawing",as a profession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ccupies a mainstay position in the major work that students engaged in,and plays a very impor -tant role,a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firm or not directly af -fect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As the teachers who teach this subject,the writer talks about some personal opinion ac -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school.Key words engineering drawing;classroom teachingAuthor '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angdong Lab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250022,Ji 'nan,Shandong,China由于学生生源减少,部分学生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更需要老师在因材施教上下工夫。
首先是老师的情感。
大部分学生过去是在家长、老师的白眼、不管不问甚至轻视乃至鄙视的环境下度过的,厌学情绪很大,没有体会过被肯定、被赞赏甚至有所收获的感觉。
我为了让学生建立信心,把自己在某些科目曾经学习不好又如何自学学好的经历告诉学生,让他们了解人生都有低潮和高潮,不必对过去念念不忘。
学进去的关键是减少浮躁情绪。
我们每个人同时既是教师又是学生。
教会我们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样我们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如何做呢?(1)制定一分钟目标;(2)进行一分钟称赞;(3)完成一分钟矫正。
我告诉学生,开始并不容易,不断练习,会越来越容易,直到成为习惯。
我又以例子教他们三个环节具体步骤。
在实施过程中尽量在语言上、行动上与学生平等相处,而不以高高在上的长者自居,让他们慢慢在我的课堂上消除自卑、破罐破摔的不良情绪。
我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不要总沉湎于过去,要永远面向将来。
只有“面朝大海”,心中才能“春暖花开”。
学生往往先喜欢老师,进而才喜欢这门课程。
那么,老师只有先喜欢学生,因为爱与被爱是相互的,如果实在做不到喜欢某个或某些学生,至少也要做出喜欢的样子,这是学生学好老师所教的课程的前提。
学生是人,他们随时观察着老师的喜怒哀乐,有句比喻很形象,老师一打喷嚏,全班都会感冒。
老师除了要带着激情、带着笑容上课,更要小心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而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
学生要学好课程更重要的方面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即专业能力。
老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对自己的要求必须更高。
首先在教态上,我上课除非偶然忘记,几乎从不带手机上课。
在每次上课前告诉学生把手机改成静音或振动模式,把课堂可能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控制到最低水平。
尽力防范或降低突发事件的数量。
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师生互动时把他们当小学生对待。
像举手回答问题、课堂做练习、课前检查作业情况等等,学生如有小小进步,都马上给他们盖上自己买的小印章(你真棒、奖、优秀),学生就非常高兴和满足。
学期开始进行新课讲授时要慢且非常细致。
这个时候是学生决定是否继续听老师课的关键。
争取在课堂上让听课的同学能掌握所学知识。
不要把大量作业放到课下。
这对多数学生不现实,课下应理解为是大部分学生的娱乐时间。
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要和学生练密切结合起来,决不能满堂灌。
讲练结合,可以迅速发现学生的听讲情况,以便调整老师自己的讲解方法和途径,是否深入浅出,是否通俗易懂。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能加强重点,突破难点,防患于未然。
难点问题我通常做三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先正常按教材讲解,告诉学生听不太懂是正常的,听不懂是正常的,听懂的是超常的,但是不要轻易放弃,认知需要过程,没有白费的思考。
对制图的从平面图到想象出立体图过程好像“蛹变蝴蝶”,老师不能过早把蛹从蚕茧里拨出来,这不是帮助,如果这样,蛹就无法变为蝴蝶而飞起来。
过早地把答案(立体图)告诉学生,就有拔苗助长的成分。
孔老夫子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他迷惑的目光充满期待时,再拿出立体图形或实物。
这样学生会有柳暗花明之快感。
例如在讲立体相贯时,多数学生无法在脑中想出立体图,或者想不出交线,不是多线就是缺线。
我自己用台历和箱子的硬纸板制作了两三棱柱相贯的实物教具。
讲完画完平面图后,再把实物教具垫高放在讲台上,指一条线对应黑板上三视图的一条线,结合投影的五大性质,用线面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看得真真切切。
像切割三棱锥等切割体我也是通过画轴测图、用做泥塑的土自制教具,涂上不同的颜色来帮学生理解和想象。
开辟多种途径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第三,抓住重点,帮学生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画图过程中漏线、多线、想不清、想不出形体的困难。
比如,新版教材虽然把徒手画轴测图删掉了。
我一边自己在黑板上画轴测图一边让学生跟着画。
对想象立体图有困难的学生找到了解决之道。
第二学期在教《计算机绘图应用教程CAXA 电子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24-0060-0260本科学生的情感承诺水平高于专科学生,专科学生的继续承诺水平高于本科学生。
这说明,专科学生比本科学生更愿意学习本专业,可能是因为他们求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将来好就业。
而本科学生将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注入了更多复杂的因素。
因此,引导本科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对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承诺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4.2.2学习适应的性别、年级、本专科差异比较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生比女生更适应大学学习环境,这可能是因为男生相对比较独立,不容易受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当前就业形势等外界因素干扰,环境适应性更强。
而女生情感细腻、多愁善感,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学习。
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学习动机更强,主要是因为大一新生刚入学,学习劲头很足,有的是为了转专业,有的是为了争取奖学金,还有的是想继续考研,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到了大二、大三,学生已经完全熟悉了大学的学习规则,只要考试前积极应对,考试及格通过即可,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降低。
专科学生比本科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更好,可能是因为他们比本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学习态度更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更快。
这一结果与学生实际比较吻合。
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者一致认为,专科学生比本科学生的思维方式更灵活,适应性更强,参与学校活动更积极主动。
因此,加强本专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4.3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适应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适应对专业承诺的总体回归效果不是太显著,但对专业承诺的核心因子———情感承诺具有较强的预测性。
这表明,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承诺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越好,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却越低。
这与最初的研究假设截然相反,不得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该专业学生提高学习适应性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希望通过专业学习,争取优异成绩,以达到转专业、考研、就业等目的。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只有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让学生真正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为之努力,才是提升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5结论(1)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整体水平偏低,学习适应性处于中上等水平。
(2)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大学生在专业承诺水平上存在年级、生源地、本专科差异。
主要表现为大一和大三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明显高于大二学生;农村和乡镇学生的情感承诺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学生;本科学生的情感承诺水平明显高于专科学生,专科学生的继续承诺水平明显高于本科学生。
(3)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性别、年级、本专科差异。
主要表现为男生的环境适应性明显优于女生;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强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学习态度比大二学生更积极主动;专科学生比本科学生学习适应状况更好。
(4)学习适应是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大学生情感承诺的重要预测变量。
参考文献[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2]王兵兵,曾荣,王洁,董博.大学生人格特质、求助策略、应对方式和学习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5-8.[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编辑李少华体,让学生判断自己画的对错,最后再给出正确答案。
这样反复练习,循序渐进,学生脑中的立体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不是太复杂的图形,一般在CAXA 电子图板上画出轴测图,以便学生对照自己的作业来加深理解。
第四,根据我在工厂多年的实践经历,对于模具钳工,加工制作模具的数控机床操作工,公司常常要求加工者、装配者直接从装配图中拆出零件图来加工,这些就要求我自己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由于本学期增加课时,我便在讲轴侧图时多用了几节课。
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在没有多媒体教室的情况下,悬挂自制的带有立体图的教学挂图。
同时自己在课下经常练习画一些难度较大的复杂形体。
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下了大工夫,以提高自己在黑板上的画图速度。
教学效果很好。
但是如果把习题册的每一道题都在黑板上画大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真是教学相长。
“机械制图”这门课第一学期虽然没能用上多媒体教室,但多管齐下,这样做教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