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无线通讯(芯片)技术概述
短距离无线通讯(芯片)技术概述

短距离⽆线通讯(芯⽚)技术概述短距离⽆线通讯(芯⽚)技术概述⼀、各种短距离⽆线通信使⽤范围与特性⽐较⽆线化是控制领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作于ISM频段的短距离⽆线通信得到了⼴泛的应⽤,各种短距离⽆线通信都有各⾃合适的使⽤范围,本⽂简介⼏种常见的⽆线通讯技术。
关键字:短距离⽆线通信,红外技术,蓝⽛技术,802.11b,⽆线收发⼯业应⽤中,现阶段基本上都是以有线的⽅式进⾏连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各种总线技术,局域⽹技术等有线⽹络的使⽤的确给⼈们的⽣产和⽣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我们的⽣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的推动作⽤。
有线⽹络速度快,数据流量⼤,可靠性强,对于基本固定的设备来说⽆疑是⽐较理想的选择,的确在实际应⽤中也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但随着射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容易,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逐渐达到可以和有线⽹络相媲美的⽔平。
⽽同时有线⽹络布线⿇烦,线路故障难以检查,设备重新布局就要重新布线,且不能随意移动等缺点越发突出。
在向往⾃由和希望随时随地进⾏通信的今天,⼈们把⽬光转向了⽆线通信⽅式,尤其是⼀些机动性要求较强的设备,或⼈们不⽅便随时到达现场的条件下。
因此出现⼀些典型的⽆线应⽤,如:⽆线智能家居,⽆线抄表,⽆线点菜,⽆线数据采集,⽆线设备管理和监控,汽车仪表数据的⽆线读取等等。
1.⼏种⽆线通信⽅式的简介⽣产和⽣活中的控制应⽤往往是限定到⼀定地域范围内,⽐如:主机设备和周边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家居房间内的电器控制,餐厅或饭店内的⽆线点菜系统,⼚房内⽣产设备的管理和监控等0~200⽶的范围内,本⽂着重探讨短距离⽆线通信实⽤技术,主要有:红外技术,蓝⽛技术,802.11b⽆线局域⽹标准技术,微功率短距离⽆线通信技术,现简介如下:1.1 红外技术红外通信技术采⽤⼈眼看不到的红外光传输信息,是使⽤最⼴泛的⽆线技术,它利⽤红外光的通断表⽰计算机中的0-1逻辑,通常有效作⽤半径2⽶,发射⾓⼀般不超过20度,传统速度可达4 Mbit/s,1995年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将通信速率扩展到的⾼达16Mbit/s ,红外技术采⽤点到点的连接⽅式,具有⽅向性,数据传输⼲扰少,速度快,保密性强,价格便宜,因此⼴泛应⽤于各种遥控器,笔记本电脑,PDA,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但红外技术只限于两台设备通讯,⽆法灵活构成⽹络,⽽且红外技术只是⼀种视距传输技术,传输数据时两个设备之间不能有阻挡物,有效距离⼩,且⽆法⽤于边移动边使⽤的设备。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可以在短距离内部实现设备间的无线数据交换的技术,它主要用于近场应用,如无线点对点通信、无线蓝牙连接、智能家居、无线感应器网络、无线打印服务、位置服务,等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其优缺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1、蓝牙(Bluetooth)蓝牙是近场通信(NFC)的最常见的无线技术之一,它可以建立无线个人局域网(PAN),允许连接的设备之间的自由数据传输。
多数蓝牙设备的传输距离为约10米,最高传输码率可达2亿比特每秒。
Bluetooth可以在不同技术平台平台之间传输几乎任何类型的数据,因此,蓝牙可以适用于应用非常广泛的场景,只要被连接的设备支持蓝牙协议,就可以实现较低成本的可靠接入。
2、红外(Infrared)红外线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信号传播速度要慢于蓝牙,因此红外只能传输较少的数据。
它的典型的通信距离只有几厘米,因此红外主要用于简单的交互(如遥控),而不用于大量的数据量传输。
3、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不需要电源的无线通信技术,它一般用于识别和跟踪目标物体,可以无需建立连接就轻松实现距离读取。
其最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米,但传输速率只有几十比特每秒,可传输的数据有限,主要应用于身份识别、车牌识别、门禁系统、物品跟踪等。
4、Wi-FiWi-Fi是目前最常用的无线技术,除了提供稳定的连接,它还可以让设备之间互联,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最多可达54兆比特每秒。
其大范围覆盖可以达到几百米,因此常用于室内外无线上网,如家庭宽带、局域网,也可以作为短距离传输用途。
综上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当前已经应用广泛,常用的技术有蓝牙、红外、RFID和Wi-Fi,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际应用,推荐选择适用的技术。
它们的应用从低端的类似感应器的设备,到广泛的无线点对点通信、家庭网络和企业无线打印服务等,均可获得有用的结果,在未来几十年里,它们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试析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技术与应用

试析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技术与应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是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进行通信的技术,通常通信距离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
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应用于个人设备的互联、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等领域。
以下将对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进行分析。
1.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一般在10米左右。
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广泛使用等特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音频设备、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个人设备中的无线传输。
2. 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一般在100米左右。
Wi-Fi技术具有高带宽、快速传输等优势,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内的无线网络连接。
3. RFID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自动识别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一般在几米内。
RFID技术可用于物品追踪、门禁管理、物流管理等场景,并且具有实时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4. ZigBee技术: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
ZigBee技术适用于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等领域,并且具有网络灵活性、自组织能力等特点。
5. NFC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在几厘米内。
NFC技术可以实现近距离的设备互联,广泛应用于手机支付、门禁系统、智能标签等领域。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个人设备中的蓝牙技术可以实现无线音频传输,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蓝牙耳机、音箱等设备进行音频播放;Wi-Fi技术可以实现家庭、办公室等场所内的无线网络连接,方便用户进行上网、使用互联设备;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流管理、门禁管理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ZigBee技术可以建立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环境、设备的监测和控制;NFC技术可以实现手机支付、门禁系统等功能,方便快捷。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能够实现数十米至几百米范围内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电子秤、手提电脑、无线麦克风等几乎所有现代化电子产品。
以下是一些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综述:1. 蓝牙技术(Bluetooth)蓝牙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它的通信距离一般在10米左右。
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个人设备、配件及家庭设备等领域。
蓝牙可以帮助多个设备间快速传输小文件,如音乐、图片等。
2. Wi-Fi技术Wi-Fi技术是无线网络技术的一种,其通信距离和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十米和几百M/秒的水平,成为代表性的点对多点局域网通信技术。
Wi-Fi技术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无线接入,可承载数量庞大的数据信息,如影音数据、文件、网页等等。
3. 红外线技术红外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采用红外线信号传输数据的通信技术,它的通信距离比较短,一般是在数米以内。
这种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如手机、遥控器、数码相机等。
4. RFID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以无线电波为载体进行短距离数据传输的技术。
RFID可以把物体信息编码到小微芯片上,然后通过读写器读取,实现物体信息的快速采集和识别。
RFID技术不受视线障碍的影响,通信距离较短,一般在几十米左右。
5. Z-wave技术Z-wave技术是一种物联网技术,适用于在家庭、商用、医疗和工业等各种环境中实现智能控制和监测。
Z-wave是一种低功耗无线技术,能够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多对多等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通信距离较短,一般在30米左右。
总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将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带来了更多便捷和享受。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ZigBee的应用
• 监视 • 传感器 • 自动化 • 控制
工业、农业 和商业
• TV • VCR • DVD • CD
低速无线设备
• 监视 • 诊断
• 传感器
个人 健康监护
玩具和游 戏
• 玩具 • 游戏器具
消费电子
• 鼠标 • 键盘 • 操作杆
蓝牙的基本功能及性能指标
• 无线传输距离: 10米~100米 • 发射功率: 1mW,2.5mW,100mW • 传输类型: 数据信息、语音信息 • 传输速率: 1Mbps、 2Mbps、 3Mbps • 通信方式和组网方式: 点对点、点对多点、微微
网piconet、散射网scatternet
蓝牙的优势
802.11协议发展历程
传输速率提高到54M 2.4G频段 兼容11b
11b 2.4G频段, 传输速率提高 到5.5M和11M 11a 5.8G频段传输速率提高到54M
IEEE推出的第一代WLAN标准 2.4G频段传输速率1M
2.4G频段和5.8G频段 传输速率提高到300M 兼容11a/11b/11g
短距离无线通信 及组网技术
Overlay Networks – the global goal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eous fixed and
mobile networks with varying
Global Sta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6G以下频段和60G频段 传输速率不小于1Gbit/s 协议正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802.11ac 802.11ad
过去
NFC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NFC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NFC技术,全称为“近场通讯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通过NFC芯片,可以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传输,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
一、NFC技术的原理NFC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
它由两个天线组成:一是读卡器天线,另一个是NFC标签(或者叫芯片)中的芯片天线。
当读卡器天线靠近芯片天线时,它会激活芯片,并开始传输信号。
NFC技术的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模式,即一个设备主动向另一个设备发送数据;另一种是被动模式,即一个设备在读取另一个设备上的数据时,自动激活另一个设备,并进行数据传输。
二、NFC技术的应用范围NFC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1. 移动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NFC技术可以让手机变成一张电子钱包,方便消费者进行付款。
另外,NFC技术还可以用于门禁卡、公交卡、高速公路收费等领域。
2.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NFC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例如,当我们拿着NFC标签(或者叫芯片)靠近门口的NFC读卡器时,可以自动开门;当我们靠近智能音响时,可以自动播放我们喜欢的音乐。
3. 医疗保健在医疗保健领域,NFC技术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追踪、药品的追踪、医疗卡的管理等方面。
4. 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领域,NFC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 电子门票在电子门票领域,NFC技术可以实现商场、电影院、公园等场所的门票管理。
消费者只需将NFC标签(或者叫芯片)靠近读卡器,即可完成门票验证。
总之,NFC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NFC技术的前景展望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兴起,NFC技术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在未来的几年里,NFC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应用,在移动支付、智能家居、医疗保健、物流管理、电子门票等领域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个人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之间的通信。
目前,市场上主要应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等。
二、蓝牙技术1. 概述蓝牙技术是一种采用低功率无线电波进行短距离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该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提出,是一种开放性标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2. 特点(1)低功耗:蓝牙技术采用低功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因此其功耗较低,可以延长设备使用时间。
(2)短距离:蓝牙技术适用于较短距离内的数据传输和连接,一般在10米以内。
(3)简单易用:蓝牙技术连接简单,用户只需将设备进行配对即可完成连接。
(4)广泛应用: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
三、Wi-Fi技术1. 概述Wi-Fi技术是一种采用无线电波进行局域网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该技术最初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组织提出,是一种开放性标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2. 特点(1)高速传输:Wi-Fi技术采用高频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因此其传输速度较快,可以满足用户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2)大范围覆盖:Wi-Fi技术适用于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可以覆盖较大范围内的设备。
(3)多用户同时在线:Wi-Fi技术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在同一局域网内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4)安全性高:Wi-Fi技术支持多种加密方式,可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四、NFC技术1. 概述NFC技术是一种采用近距离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A Summary of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摘要: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分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在技术,成本以及实用性上的巨大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几种关键技术,包括蓝牙,802.11(Wi-Fi),紫蜂技术和UWB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
关键字:短距离无线通信,蓝牙,Wi-Fi,红外数据传输,紫蜂技术,超宽带技术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the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s life. As an branch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s raised people’s attention due to the great advantages on technique, cost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introduce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field of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the Bluetooth, the Wi-Fi, the Zigbee and UWB. At last, their statements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are briefly discussed.Keywords: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Bluetooth, Wi-Fi, IrDA, Zigbee, UWB0 .引言随着Internet,多媒体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商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距离无线通讯(芯片)技术概述一、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使用范围与特性比较无线化是控制领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工作于ISM频段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都有各自合适的使用范围,本文简介几种常见的无线通讯技术。
关键字:短距离无线通信,红外技术,蓝牙技术,802.11b,无线收发工业应用中,现阶段基本上都是以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各种总线技术,局域网技术等有线网络的使用的确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有线网络速度快,数据流量大,可靠性强,对于基本固定的设备来说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的确在实际应用中也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随着射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容易,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逐渐达到可以和有线网络相媲美的水平。
而同时有线网络布线麻烦,线路故障难以检查,设备重新布局就要重新布线,且不能随意移动等缺点越发突出。
在向往自由和希望随时随地进行通信的今天,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无线通信方式,尤其是一些机动性要求较强的设备,或人们不方便随时到达现场的条件下。
因此出现一些典型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智能家居,无线抄表,无线点菜,无线数据采集,无线设备管理和监控,汽车仪表数据的无线读取等等。
1.几种无线通信方式的简介生产和生活中的控制应用往往是限定到一定地域范围内,比如:主机设备和周边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家居房间内的电器控制,餐厅或饭店内的无线点菜系统,厂房内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监控等0~200米的范围内,本文着重探讨短距离无线通信实用技术,主要有:红外技术,蓝牙技术,802.11b无线局域网标准技术,微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现简介如下:1.1 红外技术红外通信技术采用人眼看不到的红外光传输信息,是使用最广泛的无线技术,它利用红外光的通断表示计算机中的0-1逻辑,通常有效作用半径2米,发射角一般不超过20度,传统速度可达4 Mbit/s,1995年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将通信速率扩展到的高达16Mbit/s ,红外技术采用点到点的连接方式,具有方向性,数据传输干扰少,速度快,保密性强,价格便宜,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遥控器,笔记本电脑,PDA,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但红外技术只限于两台设备通讯,无法灵活构成网络,而且红外技术只是一种视距传输技术,传输数据时两个设备之间不能有阻挡物,有效距离小,且无法用于边移动边使用的设备。
1.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采用无线电射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连,有穿透能力,能够全方位传送,主要面对网络中各种数据和语音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将它们连成一个微微网(Piconet),多个微微网之间也可以形成分布式网络(Scatternet),从而方便,快速的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通信,蓝牙技术使用2.4GHz 的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ine)频段,具有全球可操作性,最大传输率1MBit/s,当发射功率为1mW时,有效距离小于等于10米,适合于鼠标,键盘等短距离设备,当功率为100mW时,适合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经常变动环境的设备。
它采用跳频扩频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rectrum)技术,具有非常可靠的数据和语音传输能力,蓝牙芯片尺寸小,功率低,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一个微微网同时连接的设备个数不能多8个,当多于8个时只能通过建立多个微微网,利用跨两个微微网的设备进行连接,会造成网速下降,蓝牙技术更强调设备之间的连接,而不是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并且蓝牙技术尚无国际标准,只有蓝牙利益集团制定的行业标准。
1.3 802.11b技术IEEE(Institute of Elect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802.11b技术标准是无线局域网的国际标准,使用2.4GHz的ISM频段,802.11b协议主要工作在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物理层支持5.5 MBit/s和11 MBit/s两种速度,采用直接序列扩普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技术进行调制解调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传输速度,并使用动态速率漂移,数据传输速率可根据环境在11 MBit/s、5.5 MBit/s、2 MBit/s、1 MBit/s之间自动切换,有效通讯距离100-300米,802.11无线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兼容性,只要在原有网络上装上AP,就可以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终端设备只要装上无线网卡,就可以访问所有网络资源,象使用有线局域网一样方便,却免除了布线的麻烦。
802.11b具有有线等价保密机制WEP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确保数据安全。
以其具有穿透能力,全方位传送,建网速度快,可用来组建大型无线网络,运营成本低,投资回报快等特点,正逐渐受到电信制造商和运营商的青睐,目前此种设备还比较昂贵,妨碍了其推广和应用。
1.4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一般使用数字信号单片射频收发芯片,加上微控制器和少量外围器件构成专用或通用无线通信模块,一般射频芯片采用FSK调制方式,工作于ISM频段,通信模块一般包含简单透明的数据传输协议或使用简单的加密协议,用户不用对无线通信原理和工作机制有较深的了解,只要依据命令字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基本的数据无线传输功能,因其功率小,开发简单快速而应用广泛,但数据传输速度、流量都较小较适合搭建小型网络。
在工业,民用领域使用较广。
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性能列表比较如下:二、无线收发芯片性能比较比较nRF401、nRF903和CH1010三款无线收发芯片的特性,介绍它们的结构原理、特性。
关键词:无线收发芯片 nRF401;nRF903;CH1010目前许多应用领域都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些领域涉及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遥控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等。
由于无线收发芯片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无线收发芯片的选择在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选择可以减小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选择无线收发芯片时应考虑需要以下几点因素:功耗、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收发芯片所需的外围元件数量、芯片成本、数据传输是否需要进行曼彻斯特编码等。
在本文中就所了解的NRF短距数据通信芯片nRF401、nRF903和CH1010作一个对比描述。
1. nRF401无线收发芯片nRF401是Nordic公司研制的单片UHF无线收发芯片,工作在433MHz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频段。
它采用FSK调制解调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并采用PLL频率合成技术,频率稳定性好,发射功率最大可达10dBm,接收灵敏度最大为-105dBm,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Kbps,工作电压在+3~5V之间。
nRF401无线收发芯片所需外围元件较少,并可直接单片机串口。
nRF401芯片内包含有发射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接收放大器(LNA)、晶体振荡器(OSC)、锁相环(PLL)、压控振荡器(VCO)、混频器(MIXFR)、解调器(DEM)等电路。
在接收模式中,nRF401被配置成传统的外差式接收机,所接收的射频调制的数字信号被低噪声较大器放大,经混频器变换成中频,放大、滤波后进入解调器,解调后变换成数字信号输出(DOUT端)。
在发射模式中,数字信号经DIN端输入,经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处理后进入到发射功率放大器射频输出。
由于采用了晶体振荡和PLL合成技木,频率稳定性极好;采用FSK调制和解调,抗干扰能力强。
对比传统的鞭状天线或单端天线,不仅节省空间和生产成本,机构上也更稳固可靠。
2. nRF903无线收发芯片nRF903是Nordic公司为433/868/915MHz ISM频段设计的单片UHF 多段无线收发芯片,它采用优化的GFSK调制解调技术,抗干扰能力强,采用DDS+PLL频率合成技术,频率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达-104dBm,发射功率可以调整,最大发射功率是+10dBm,可在155.6kHz 的有效带宽下传输最高76.8Kbps的数据。
nRF903的工作电压范围可以从2.7~3.3V,接收待机状电流消耗为600μA,低功耗模式电流消耗仅为1μA,可满足低功耗设备的要求。
nRF903具有多个频道(最多170个以上),特别满足需要多信道工作的特殊场合,适合采用跳频协议。
nRF903的天线接口设计为差分天线,以便于使用低成本的PCB天线,所有的参数包括工作频率和发射功率都可以通过一个14位的配置寄存器用串行线(CS、CFG_CLK和CFG_DATA)进行设置。
图3所示为使用环形天线的nRF903的应用电路图。
nRF903内部结构可分为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模式和低功耗控制逻辑电路及串行接口几个部分。
发射电路含有:射频功率放大器、锁相环(PLL)、压控振荡器(VCO)、频率合成器等电路。
基准振荡器采用外接晶体振荡器产生电路所需的基准频率。
振荡电路采用锁相环(PLL)方式,由在DDS基础上的频率合成器、外接的无源回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
压控振荡器由片内的振荡电路和外接的LC谐振回路组成。
要发射的数据通过DATA端输入。
接收电路包含有: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GFSK解调器、滤波器等电路。
低噪声放大器放大输入的射频信号;混频器采用2级混频结构,第一级中频10.7136MHz,第二级中频345.6kHz。
中频放大器用来放大从混频器来的输出信号;中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经中频滤波器滤波后送入GFSK解调器解调,解调后的数字信号在DATA端出。
3. CH1010无线收发芯片CH1010是Chipcon公司推出的单片可编程RF收发芯片,它基于Chipcon's Smart RF技术,可工作在ISM频段(300~1000MHz)。
CH1010集成了射频发射、射频接收、PLL合成、FSK调制解调、可编程控制等多种功能。
Chipcon 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高性能标准射频集成电路(RF –ICs)为一体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公司,于1996年成立,总部设在挪威。
该公司所设计的RF-IC系列产品是经过多年基于标准CMOS 和BICOS 技术而潜心研究出的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各种无线方案中,以满足客户对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及高灵活性的迫切要求。
其主推产品为1G Hz以下和2.4GHz的射频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