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热点作家作品阅读练习专题迟子建(三)

中考热点作家作品阅读练习专题迟子建(三)

寻石记迟子建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

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

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

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

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

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

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

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

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

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

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

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

我朝山上走去。

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

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

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

2025届湖北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北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北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简称ERV)是数百万年前远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遗迹——“古病毒化石”。

这些被宿主细胞俘获的ERV遗传信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突变、缺失等变异,逐渐演化成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之一,并作为重要的基因记忆被保留下来,占据了整个人类基因组序列的8%左右。

因此,在生命的孕育及演化过程中,远古病毒呈现出一种貌似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景象。

这种古病毒和衰老有什么关系呢?衰老是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衰退过程,是许多人类慢性疾病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

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及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表观遗传的程序化改变被认为是决定细胞衰老进程的关键因素。

人类基因组中潜藏着诸多“老化信号”,这些信息流通常受到表观遗传的严密调控而处于沉默状态。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老化信号”会因表观遗传失序而逃离管控,进而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衰老程序。

而占据人类基因组序列较大比例、如“死火山”般沉寂的ERV古病毒元件,是否会挣脱“封印”再次苏醒,并参与衰老的程序化调控?这仍未可知。

因此,深入解析ERV在细胞衰老中的变化、作用和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衰老、评估衰老、干预衰老,进而为有效防治衰老相关疾病,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思路。

我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人类早衰症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研究模型,以模拟儿童早衰症和成年早衰症。

基于上述模型,通过绘制多维表观基因组及转录组图谱,我们发现细胞衰老过程中表观基因组的“熵增”会伴随着一系列基因的异常表达,其中,以ERV的激活最引人注目。

借助单分子RNA(核糖核酸)荧光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及电镜实验,我们在这些衰老细胞中检测到了ERV 转录本、蛋白及病毒样颗粒的显著增加。

新高考语文阅读练习

新高考语文阅读练习

《额尔古纳河右岸》跋①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

首先,它必须拥有种子;其次,它缺少不了泥土,还有,它不能没有阳光的照拂、雨露的滋润以及清风的抚慰。

②《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出现,是先有了泥土然后才有了种子的。

③那片春天时会因解冻而变得泥泞、夏天时绿树成荫、秋天时堆积着缤纷落叶、冬天时白雪茫茫的土地,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

少年时进山拉烧柴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在粗壮的大树上发现怪异的头像,父亲对我说,那是白那查山神的形象,是鄂伦春人雕刻上去的。

生活在我们山镇周围的少数民族住在夜晚时可以看见星星的撮罗子里,夏天乘桦皮船在河上捕鱼,冬天穿着皮大哈和狍皮靴子在山中打猎。

他们喜欢骑马,喜欢喝酒,喜欢歌唱。

在那片辽阔而又寒冷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的他们就像流淌在深山中的一股清泉,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同时又是那么的寂寞。

④那片被世人称为“绿色宝库”的土地在没有被开发前,森林是茂密的,动物是繁多的。

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开始后,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

持续的开发使那片原始森林出现了苍老、退化的迹象。

而受害最大的是被我们称为最后一个游猎民族、以放养驯鹿为生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

当很多人蜂拥到根河市,想见证鄂温克人下山定居这一人类文明进程中伟大时刻的时候,我的心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

就在这时,我的朋友艾真寄来一份报纸,是记叙鄂温克画家柳芭命运的一篇文章,写她如何带着绚丽的才华走出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地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

艾真在报纸上附言:迟子,写吧,只有你能写!她对我的生活和创作非常了解,这种期待和信任令我无比地温暖和感动。

⑤去年五月,我有一周时间是在澳洲土著人聚集的达尔文市度过的。

在海滨公园里,我相遇最多的是那些四肢枯细、肚子微腆、肤色黝黑的土著人。

他们聚集在一起,坐在草地上饮酒歌唱。

那低沉的歌声就像盘旋着的海鸥一样,在喧嚣的海涛声中若隐若现。

额尔古纳河右岸答案

额尔古纳河右岸答案

额尔古纳河右岸答案 《额尔古纳河右岸》 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 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

额尔古纳河右岸① 迟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 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 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 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 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 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 痕。

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 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

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 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

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 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我不怕天旱,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 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②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安草儿直了 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

他一笑,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 ——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

雨水洒下来,他那 如花的皱纹就像是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 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 带着家 当和驯鹿下山了。

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 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

但这次他们下山 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

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 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

山脚下还 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 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

如果 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 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批读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批读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批读作者:王朝军来源:《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2010年第09期文学硕士,青年学者,现任名作欣赏杂志社编辑。

作家简介迟子建,女,著名作家。

1964年生于素有“中国最北村镇”之称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1983年开始写作,著作甚丰。

短篇小说《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分别获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是首次三获此奖项的作家。

散文《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获得第三届冰心文学奖。

2008年,她又凭借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摘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桂冠。

选段导读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自《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至今,一直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数百年前,鄂温克人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额尔古纳河右岸,从此,在这片广袤的原始森林中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鄂温克文化。

《额尔古纳河右岸》便是通过一位90高龄的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讲述,描绘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史。

鄂温克人居住在“希楞柱”(一种用松木杆搭建的简易帐篷)里,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有储藏食物的专门仓库——“靠老宝”;他们跳“斡日切”舞;请萨满(巫师)“跳神”以祛除病魔,人死了要举行风葬仪式;信奉“玛鲁”神……这些具有神秘原始气息的部落文化特征曾经是他们维系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也造就了他们达观超然、不屈坚韧的生命意志。

无论是严寒、饥饿,还是战火硝烟,抑或异族文明的入侵都无法摧垮他们内心中那份坚定的信仰。

即便是面对强大的现代工业文明,他们仍在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

然而,对于一个弱小的民族而言,这种抗争毕竟是软弱无力的,当鄂温克人向新的猎民定居点大规模搬迁时,也是这个民族行将灭亡的前奏。

正因为如此,当迟子建让一个九旬鄂温克老人叙述鄂温克民族的历史时才多了一份抗争的悲壮,一份悠远的悲悯,一份彻骨的悲凉。

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在给《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颁奖辞中如是说: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52作文大受群众欢迎,而且演出时不拘泥于台词,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时代精神。

我相信家乡皮影艺术之花将生生不息,永迟子建无疑是当今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这位黑龙江籍的女作家,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她还是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的获得者。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描述鄂温克民族百年历史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为“清晨”“正午”“黄昏”三个部分,借“我”这个最后一位酋长老婆之口,讲述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壮阔历史。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个信奉萨满、游猎为生的民族——鄂温克民族,他们靠着大自然的恩赐在贝加尔湖畔徙居,夜晚住在看得见星星的“希楞柱”里,夏天乘桦皮船在河上捕鱼,冬天穿着皮大哈(兽皮短大衣)和狍皮靴子在山中打猎……他们的生存面临着严寒、猛兽、疾病等挑战。

后来,他们帮抗日联军打日本鬼子,给下乡的知识分子当向导……最后,他们被命令集体搬下山。

这百年的时光里,兴荣交替,生死交织。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游牧民族,了解他们的生活……(金 梅)◆名作悦读我是个鄂温克女人。

我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

我出生在冬天。

我的母亲叫达玛拉,父亲叫林克。

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猎到了一头黑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迟子建熊。

为了获取上好的熊胆,父亲找到熊“蹲仓”的树洞后,用一根桦木杆挑逗它,把冬眠的熊激怒,才举起猎枪打死它。

熊发怒的时候,胆汁旺盛,熊胆就会饱满。

远开放。

(摘自200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53阅读广场父亲那天运气不错,他收获了两样东西:一个圆润的熊胆,还有我。

我初来人间听到的声音,是乌鸦的叫声。

不过那不是真的乌鸦发出的叫声。

由于猎到了熊,全乌力楞的人聚集在一起吃熊肉。

我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上一刻,想让熊的魂灵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

很多出生在冬季的孩子,常由于严寒致病而夭折,我有一个姐姐就是这样死去的。

她出生时漫天大雪,父亲去寻找丢失的驯鹿。

额尔古纳河右岸(高中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高中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迟子建我是个鄂温克女人。

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

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

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

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林克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

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林克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

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

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

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

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林克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

林克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

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林克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

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

林克说我们到对面的柳树丛中守候它。

我们把船划到湖畔的柳树丛,桦皮船夹在其中,也就成了一片陆地。

我们潜伏在船上,林克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然后用手指在嘴唇那儿竖了一下,示意我们不可出声。

我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

2019届高考语文文学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文学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文学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阅读练习及答案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学类阅读是必考题型,很多高考生为之头疼,接下来教育为大家带来了2019届高考语文文学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做题积累答题经验。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迟子建我是个鄂温克女人。

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

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

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

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林克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

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林克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

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

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

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

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林克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

林克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

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林克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

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

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

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

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

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林克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

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林克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

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

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

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

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林克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

林克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

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
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林克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

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

林克说我们到对面的柳树丛中守候它。

我们把船划到湖畔的柳树丛,桦皮船夹在其中,也就成了一片陆地。

我们潜伏在船上,林克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然后用手指在嘴唇那儿竖了一下,示意我们不可出声。

我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

父亲咽了口唾沫,我听见了“嚓嚓——”的声响,这“嚓嚓”声很快变成了“噗噗”声,循声望去,发现一团灰黑的影子正在湖的对面移动!父亲抑制不住兴奋地“哦”了一声。

堪达罕在夜色中镇定自若地行进着,父亲瞄准了它,然而未等他射击,它突然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当堪达罕离我们近了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因为看它的模样,它一定是胃口很大的,万一父亲打不中它,它反扑过来,我们的佳乌就会被它踏碎,我们只能逃跑。

如果跑得慢,被它逮着,定是九死一生了。

林克确实是个优秀的猎手,当堪达罕沉入水中,让湖面的月亮又圆满起来的时候,他非常镇静,耐心等待着。

直到它从湖水中站了起来,心满意足地昂了晃脑袋,打算上岸的时候,林克才把枪打响。

枪响的时候,我的心也仿佛跟着蹦了出来,我看见堪达罕栽歪了一下身子,
似乎要倒在水中的样子,但它很快又站直了,朝枪响处奔来,我顾不得林克的嘱咐了,我哇哇大叫着,魂魄已被吓丢了七分。

林克又在它身上连打两发子弹,它才停止了进攻。

不过它也不是立刻就倒在水中的,它像酒鬼一样摇晃了许久,这才“咕咚——”一声倒下了,溅起一朵巨大的水花。

鲁尼欢呼起来,林克也长吁一口气,放下枪。

我们又等待了两三分钟,确定它已无声息的时候,这才撑着桦皮船,从柳树丛中穿梭而出,飞快地荡到湖心。

堪达罕的头浸在水里,身躯只露出一角,好像一块被磨去了棱角的青石。

鲜血已把湖心染成黑夜的颜色。

想着刚才还在悠闲潜水吃着针古草的它说没气就没气了,我的牙齿打颤,腿也哆嗦起来。

而鲁尼却是那么的兴高采烈。

我知道,我永远做不了出色的猎手。

(注)《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4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描写“我”同父亲、弟弟一次夜间狩猎的经历,呈现给读者一次惊险刺激的狩猎之旅,感受到鄂温克人独特的民族风情。

B.“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行船时的惬意,与下文狩猎时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C.枪一响,“我”吓得魂飞魄散;看到死去的猎物,“我”吓得颤抖,弟弟却非常高兴,这表明弟弟比“我”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猎手。

D.文章画线部分描绘了堪达罕被射杀后的场景,给人留下了血腥的
印象,表达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

41.从全文看,父亲为了把鲁尼培养成为出色的猎手做了哪些事情?42.“我”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40.D
41.①在鲁尼八九岁时,就带他在营地附近狩猎。

②在带“我”和弟弟打猎路上,讲解上佳乌后的禁忌。

③告诫鲁尼好猎手不能在出猎时胡乱说话。

④狩猎过程中向“我们”分析怎样根据猎物的踪迹判断猎物的种属及特征。

⑤潜伏时,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

⑥给鲁尼做出了怎样选择最佳时机打猎的示范。

42.①“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情节的推动者贯穿全篇,对其他人物的态度及感受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展示的。

②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文中父亲、弟弟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突出。

③第一人称使人物、事件描写更真实自然,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