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资料(简洁重点版) - 2012

传播学复习资料(简洁重点版) - 2012
传播学复习资料(简洁重点版) - 2012

必修课《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班级:营销09C 教师:姬相轩

标红部分为重点内容,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名词解释:传播学;信息社会;符号;能指和所指;象征性社会互动;大众传播;拟态环境;“把关人”;意见领袖;文化帝国主义;“传播流”;“沉默的螺旋”

简答题:传播的分类有哪些?人类语言的特性有哪些?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别是什么?对基模理论如何认识?麦克卢汉的三个媒介理论如何理解?浅析“议程设置理论”?如何认识新闻框架及框架效果?“知沟理论”与其反命题是什么?媒介素养包括哪些内容?一、传播的定义

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与信息

控制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这不光是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也是国际上流行多年的一种观点。传播学考察的是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具有与其它信息不具备的特殊性质。

三、传播的特点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四、何为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五、传播的分类

?非人类传播

① 自然传播;

② 植物传播;

③ 动物传播。

?人类传播

①自我传播(向内传播);

② 人际传播;

③ 组织(群体)传播;

④ 大众传播。

六、传播学领域的知识结构(略)

七、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略)

八、人类语言的起源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关于语言的诞生,威尔伯·施拉姆在其著作《传播学概论》中列举了好几种猜测:

①“汪汪”理论;

②“感叹”理论;

③“唱歌”理论;

④“呦—嗨—嗬”理论。

人类语言的特点:人类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与本能相关的声音很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人类语言的特性:(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描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达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的事物;(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传播能力;(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限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九、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十、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量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传播媒介的进化——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